初三化学实验探究题汇总.docx

上传人:美****子 文档编号:57979278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实验探究题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初三化学实验探究题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实验探究题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实验探究题汇总.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北京各区初三一模化学实验探究题东城326分教师用如下图装置为同学们做了一个实验。A装置集气瓶中装有体积比约为1:1的氮气与气体a的混合气体,注射器中装有足量的无色溶液b;B装置中盛有少量紫色石蕊溶液;C装置中盛有适量生锈的铁钉;D装置中盛有足量的稀硫酸。1关闭活塞K1、K2,将注射器中的溶液b挤入瓶中,翻开活塞K1,看到B中溶液进入A中后溶液变为蓝色,B中长导管脱离液面。请答复:假设a气体是二氧化碳,那么b是 溶液。假设b是水,那么气体a具有的性质有 。2保持K1开启状态,并翻开K2,一段时间后关闭K2,整个过程中,观察到D中的现象是 ,C装置中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是 。338分1某实验小

2、组在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时,根据以下图进展实验。 请答复:A中的现象是_,B中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是_。2该小组利用比照的方法研究二氧化硫的性质,进展如下探究。【提出问题】二氧化硫及二氧化碳均属于非金属氧化物,是否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呢?【查阅资料】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其原因是二氧化硫及某些有色物质如品红溶液反响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实验室常用红色的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的存在。【实验探究】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装置C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由于二 氧化硫及水反响生成了亚硫酸H2SO3;装置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是_。装置E的试管中溶液变无色,取该溶液加热,溶液又变为红色,其原因是_。此

3、装置有一个明显的缺乏之处是_。活性炭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其褪色原理及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原理不一样,其理由是_。【反思提高】某同学将二氧化硫通入到紫色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观察到溶液由紫色变为无色,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二氧化硫能将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漂白。请你设计实验证明此结论是否正确要求写出操作、现象、结论:_。 二氧化硫及二氧化碳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二氧化硫还具有某些特殊的化学性质。西城326分H2、CO、CO2与CH4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气体。 1可燃性气体及空气混合点燃可能会爆炸,所以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应先 。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2某无色气体X可能含有上述4种气体中的一种或两种

4、。为了确认气体X的组成,同学们按以下图装置进展实验。小资料: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CaO与NaOH。气体燃烧装置后续装置碱石灰澄清石灰水气体X A B C D同学们设计了装置B,其作用是 。装置C、D中盛放的试剂依次是 填序号。 a烧碱溶液 b浓硫酸 假设取1.6 g气体X进展实验假设每步反响都完全,发现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装置C增重1.8 g,装置D增重2.2 g。那么气体X的组成是 。336分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按如下顺序摆放着7瓶不同的无色溶液如下图,其中4、5号试剂瓶标签破损。 1 2 3 4 5 6 7【提出问题】这两瓶试剂的成分分别是什么?【查阅资料】碱性的亚硫酸钠Na2SO3

5、溶液、Na2CO3溶液及中性的CaCl2溶液均可发生复分解反响,产生白色沉淀。Na2SO3 + 2HCl=2NaCl + SO2 + H2O。CO2及SO2均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作出猜测】根据受损标签的信息,推测4、5号溶液可能分别是NaOH溶液、Na2CO3溶液、Na2SO3溶液或NaCl溶液中的一种。【实施方案】各取少量4、5号溶液于试管中,分别进展以下两组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滴加适量_号溶液实验1溶液均由无色变成红色4、5号溶液均不可能是上述猜测中的 溶液。滴加适量3号溶液实验2均产生白色沉淀4、5号溶液可能分别是Na2SO3溶液与Na2CO3溶液中的一种。写出其中一个反

6、响的化学方程式 。【继续实验】为了进一步确定4、5号溶液的成分,同学们分别取少量4、5号溶液于试管中继续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滴加适量2号溶液_4号溶液是Na2CO3溶液5号溶液是Na2SO3溶液。【实验反思】同学们经过分析认为4号溶液还可能是变质的NaOH溶液。于是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进展验证。请完成以下实验报告。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4号溶液是局部变质的NaOH溶液。海淀325分以下图荣获2021年德国红点设计大奖的“示压瓶,由湖南科技大学的七名同学创作,在它的瓶盖顶部用了软质材料,使之可以轻易的识别出瓶内气压大小,如在示压瓶中装入碳酸饮料,摇动后瓶盖中部凸起,警示翻开瓶盖时有喷出

7、的危险。无变化瓶内外气压平衡略鼓起瓶内气压略大高鼓起瓶内处于高压状态1取一个示压瓶,参加一种固体与一种液体,拧紧瓶盖,振荡,发现瓶盖中部凸起,过了一会儿又恢复原状。那么参加的固体与液体可能是 写出一组;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2另取一个示压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迅速倒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拧紧瓶盖,振荡,发现瓶子变瘪且瓶盖中部凹陷,过了一会没有恢复原状。此实验能否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响, 填 “能或“不能,其原因是_。338分在户外聚会时,化学教师点燃了一支自制的蜡烛,同学们发现这支蜡烛不易被风吹灭,原来在蜡烛的棉芯里藏了两根相互缠绕的银白色金属丝。教师指出金属丝的成分可能是Mg

8、、Al、Fe中的一种或两种。回校后,教师提供了Mg、Al、Fe三种金属与MgSO4、Al2(SO4)3、FeSO4、CuSO4四种盐溶液,以及未知金属的样品。指导同学们先进展了参照实验,之后探究未知金属的成分。 1三种金属的参照实验试剂MgAlFeMgSO4溶液有气泡产生。Al2(SO4)3溶液有大量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金属外表有白色固体附着。FeSO4溶液有大量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金属外表有灰黑色固体附着。试管底部有灰黑色固体析出。CuSO4溶液有大量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金属外表有红色固体附着。一段时间后金属外表有红色固体附着。一段时间后金属外表有红色固体附着。用“标记的实验有一样的现象,“

9、处应记录的是 ;表中的“灰黑色固体的成分为_。Al及CuSO4溶液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2未知金属成分的探究该小组同学将两根未知金属丝分开,如下图放入CuSO4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如下:试剂两根未知金属丝CuSO4溶液一根金属丝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另一根金属丝上没有气泡;一段时间后,两根金属丝外表都有红色固体附着。通过及参照实验比照,可以获得的结论是:两种金属丝的成分不同,有气泡冒出的金属丝成分是 。用教师提供的试剂再进展一个实验,就能证明另外一种金属丝的成分,实验方案为 。3实验反思同学们在反思实验原理时,提出还可将另一种金属直接放入稀硫酸或稀盐酸中,有的同学认为可以通过“金属产生气泡的快

10、慢这一现象进展判断,有的同学认为这种判断依据不够合理,理由是 。但是“将另一种金属直接放入稀硫酸或稀盐酸中还是可以判断出金属的成分,依据的现象是 。朝阳32. 5分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甲同学认为翻开K1、关闭K2时,利用I、装置,可进展的实验是 。 2乙同学认为利用、装置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关闭K、K1、K2,用凸透镜引燃B中的白磷,待冷却后翻开K2,整个实验过程中的现象是 。3丙同学认为可以利用、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假设要验证二氧化碳能及水发生反响,应向烧杯的水中参加 ;假设广口瓶B中盛放二氧化碳,A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烧杯中盛放稀盐酸,验证二氧化碳能及氢氧化钠发

11、生反响的操作是 。 33. 7分) 在化学实验技能考试中,有一题目是鉴别氢氧化钙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某同学进展了如以下图所示的实验。写出试管中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当看到不同现象时停顿通气体,将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并将废液进展过滤,同学们对滤液成分进展了探究。【提出问题】滤液中除水外还含有哪些物质?【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Na2CO3+CaCl2=CaCO3+2NaCl【猜测假设】 甲同学认为:只含有氢氧化钠乙同学认为:只含有碳酸钠;丙同学认为:含有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丁同学认为: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与氢氧化钙;你认为还可能是 写一种猜测。【分析讨论】你认为哪位同学

12、的猜测不合理并说明理由 。【实验设计】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你的猜测正确。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滤液于试管中, 猜测正确【实验分析】甲同学针对自己的猜测进展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样于试管中,滴入少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猜测成立你认为甲同学对实验结果判断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反思拓展】以下实验方法可以区分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两种固体的是 填字母。 A丰台326分化学兴趣小组用以下图所示装置进展以下实验。 收集一瓶二氧化碳:翻开止水夹 与 ,关闭 ,从分液漏斗向装置A中参加足量的稀盐酸,写出A中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_;当看到D中有大量浑浊产生时,CO2已集满,写出D中发生反响的化学

13、方程式_。 证明二氧化碳及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响:关闭止水夹K1与K3,翻开止水夹K2,从分液漏斗向装置C中参加适量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实验完毕,请写出此过程中C中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_。C中观察到的现象中,能证明CO2及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响的是_。 339分化学课上第一小组的同学做了碳酸钠溶液与A溶液反响的实验,有沉淀产生,同学们对浑浊液过滤,得到澄清滤液。第二小组甲、乙、丙三位同学对该实验进展了一系列的探究。探究一 A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相关资料】.CaCl2 + Na2CO3 CaCO3+ 2NaCl .CaCl2溶液呈中性1【提出假设】第二小组同学认为A溶液的溶质有两种

14、可能:是_ _,是 CaCl2 。2【设计实验】第二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展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A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溶液_ 假设正确。 碳酸钠及其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_ 。 第一小组同学肯定了他们的实验结论。探究二 过滤后澄清滤液中会有哪些溶质?【提出假设】3甲的合理猜测 ;丙的合理猜测 。4【实验验证】乙同学针对自己的猜测进展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样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没有气体产生猜测不成立你认为乙同学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 ,其理由是 。5【继续探究】请你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滤液中溶质的组成。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石景山325分人通过肺及外界进展气

15、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与水蒸气。为了验证吸入的气体及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采用了以下图装置进展实验。1验证二氧化碳锥形瓶1与2中盛放的是_。连续数次吸气时,开关A与B的状态分别是_ (以“翻开或“关闭进展说明);调整开关A与B,再进展连续数次呼气操作。整个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证明吸入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不同。2验证水蒸气更换锥形瓶1与2中的药品,连续进展吸气与呼气操作步骤同上,为了得出正确的结论,还需要进展的操作是_。338分在化学实验室,某小组同学实验时发现一瓶没有密封好的NaOH已经结块。【提出问题】结块后的固体成分是什么?【猜测及假设】猜测一:固体为碳酸钠猜测二

16、:固体为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固体中有碳酸钠的原因_。【查阅资料】 Na2CO3溶液pH7,BaCl2溶液pH=7,Na2CO3+BaCl2=BaCO3+2NaCl【进展实验】从瓶中取出一定量的固体,参加足量水溶解,再将溶液分三等份分别装入A、B、C三支试管,进展如下实验。同学们根据实验现象,认为结块固体中有碳酸钠与氢氧化钠。【实验分析】1根据同学们的实验结论,三支试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是_;B试管中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2同学们得出的结论是不正确的,原因是_。【实验设计】为进一步确定固体的成分,请写出你设计的实验方案_。【实验反思】1试剂瓶中的固体结块的原因可能

17、是_。2在溶解固体时放出了一定的热量,依据此现象有同学认为该固体中一定有氢氧化钠,为验证该同学的结论是否正确,还应该进展的实验是_。通州325分某学习小组利用右图装置完成如下实验,以验证所学物质的性质。1假设A中盛有浓盐酸,B中盛有紫色的石蕊试液,将A、B中液体分别滴入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2化学反响通常伴随能量的变化,可借助反响前后的温度变化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反响。在不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假设A中盛有稀盐酸,烧杯中盛有固体氢氧化钠,将A中的稀盐酸滴入烧杯,观察到气球变瘪,那么证明反响发生了。有的同学提出:该现象缺乏以证明NaOH及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响。他的理由是: 。填一种即可

18、3假设将集气瓶中充满CO2,先将B中盛放的NaOH溶液滴入烧杯中少量,会看到气球微微变鼓;再将A中的液体滴入烧杯。请根据以下实验现象将下表中的试剂补充完整。现象装置气球变瘪又恢复原状气球变瘪气球先变瘪后又变得更鼓滴管AH2O烧杯H2O固体Na2CO3338分草酸(H2C2O4)在加热条件下会发生分解反响,同学们对生成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用实验的方法对生成的物质进展探究。【提出猜测】产生的气体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蒸气的混合物。【查阅资料】1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与氧化钙的混合物。 2H2在高温条件下可以复原氧化铁。【实验过程】同学们经过讨论设计了如以下图所示装置,并进展了实验(局部夹持仪器

19、已略去)。石灰水草酸浓硫酸Fe2O3石灰水碱石灰A B C D E1观察到装置D中产生的现象为 。2装置C的作用为吸收混合气体中的水与二氧化碳,其中氧化钙及水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3观察到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此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由此得出的结论为 。又知装置C的质量增加了,E中石灰水变浑浊了,并结合上述实验现象,某同学得出了结论。【得出结论】同学认为猜测正确,请写出草酸分解的方程式 。【反思及评价】1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有的同学认为草酸分解不一定生成CO。你认为他的看法是否合理? 原因是 。2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中还有不合理的地方,你认为以下建议正确的选项是 。填数字序号 应在装置A、B

20、之间增加检验水蒸气的装置 应在装置E后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可将装置C换成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可在装置C、D之间增加盛有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 (360题库网 360tiku )房山32.6分用下面的装置将一定量的CO2与CO的混合气体进展别离与枯燥。图中的a、b、c、d均为活塞,可以控制气体的通过与液体的参加,实验前活塞均已关闭。请选择适宜的试剂完成上述实验。 供选用的试剂有:稀硫酸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的石灰水试剂均足量实验分以下两步进展: 1关闭b、c,翻开a、d,那么甲中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_,丙中试 剂为 (填数字序号)。假设乙装置中的现象是 _ ,说明甲装置中 反响是充分的。 此步实验后

21、收集到的气体是 。 2在甲装置的分液漏斗中参加试剂,然后_,即可收集到 另一种气体。33.7分“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能及水或二氧化碳反响放出氧气。实验室有一瓶放置了较长时间的过氧化钠粉末,发生了局部变质,同学们取变质粉末决定探究其中的成分及其质量。【提出问题】变质的过氧化钠粉末中有哪些成分,它们的质量是多少?【查阅资料】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氯化钙溶液显中性。Na2CO3+ CaCl2CaCO3+2 NaCl【猜测及假设】1粉末成分是Na2O2与NaOH的混合物2粉末成分是_的混合物3粉末成分是Na2

22、O2、NaOH 与Na2CO3的混合物【设计实施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取变质粉末于一支大试管内,参加适量的水,共收集到气体,然后用带火星木条检验生成的气体。固体完全溶解,_继续向上述试管中参加足量的石灰水,充分反响。_将中物质过滤,得到滤渣,将其洗涤、枯燥并称量,得固体。【解释及结论】同学们经过认真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粉末中含有的成分及质量Na2O2NaOHNa2CO3成分填“有或“没有质量g【反思及评价】1实验室在保存过氧化钠时应注意_。2有同学提出把第步实验中足量的石灰水改为足量氯化钙溶液,至沉淀不再生成时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假设液体变红,那么证明原粉末中有NaOH。你认为该

23、方案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答案: 东城 326分1氢氧化钠 易溶于水、及水反响且生成碱性物质2分2D中液体进入C中,一段时间后,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上升 Fe2O3+3=Fe2(SO4)3+3H2O1分 Fe + H2SO4=FeSO4+ H21分338分1溶液变红,CO2+ Ca(OH)2= CaCO3+H2O2SO2+ Ca(OH)2= CaSO3+H2O 生成的无色不稳定的物质受热分解 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没有进展尾气处理 【反思提高】将褪色后的溶液加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假设溶液恢复为红色,那么此结论是正确的,假设溶液不能恢复为红色,那么此结论不正确2分西城:点燃 326分1验

24、纯 CH4 + 2O2 CO2 + 2H2O2除去CO2、H2O b a H2与CO答全给2分,否那么0分33【实施方案】 实验1 1 NaCl实验2 Na2CO3 + Ca(OH)2 = CaCO3+ 2NaOH或Na2SO3 + Ca(OH)2 = CaSO3+ 2NaOH【继续实验】均有气泡产生,5号溶液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实验反思】2分,每步操作与现象均答全者给1分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4号溶液于试管中,参加足量CaCl2溶液。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4号溶液是局部变质的NaOH溶液。海淀:朝阳:32.1制取氧气或制取不溶于水的气体2

25、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热,待冷却后翻开K2,中的水倒流入中约占瓶内气体体积的1/5必答加点字的含义 3紫色石蕊关闭K1、K2,翻开K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广口瓶中,关闭K,充分反响后翻开K2,中稀盐酸倒流入中有气泡产生。2分,答全给分,答不全不给分331Ca(OH)2+CO2= CaCO3+ H2O 2【猜测假设】氢氧化钠与碳酸钠【分析讨论】丁同学猜测不合理,因为Na2CO3与Ca(OH)2能发生反响,不能共存【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取滤液于试管中,参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 实验现象:试管中出现白色浑浊,且上层清液呈红色 【实验分析】不正确,因为乙、丙猜测均可出现上述现

26、象写出一种即可。【反思拓展】 ACD丰台:326分 1翻开止水夹K1与K3、关闭K2, 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CO2+ Ca(OH)2 CaCO3+H2O22NaOH CO2 Na2CO3 H2O Na2CO3 + 2HCl 2NaCl + H2O + CO2 1分,写全并正确给分 C中有气泡产生 2分,多答不给分339分11分Ca(OH)2 22分(操作与现象1分,化学方程式1分)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滴加 酚酞 溶液_溶液变红 方程式为 Na2CO3Ca(OH)2 CaCO3+2NaOH。32分甲:NaOH、Ca(OH)2 丙 :NaOH (答案可

27、互换)41分不正确 溶液中有氢氧化钠,参加几滴盐酸,即使溶液中有碳酸钠,也可能不产生气体。53分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分别取少量滤液于两支试管中,一支参加碳酸钠溶液,另一支参加氢氧化钙溶液假设参加碳酸钠溶液有沉淀产生那么滤液中的溶质是NaOH与Ca(OH)2假设参加氢氧化钙溶液有沉淀产生滤液中的溶质是NaOH、Na2CO3假设两支试管中均无现象那么滤液中的溶质为NaOH石景山:325分1澄清石灰水 A翻开、B关闭 A中石灰水不变浑浊,B中石灰水变浑浊2分别称量两个盛有液体的锥形瓶在吸气与呼气前后的质量 2分338分 CO2 + 2NaOH Na2CO3 + H2O【实验分析】1A中溶液变红,

28、B中有气泡产生,C中溶液变浑浊 Na2CO3 + 2HCl 2NaCl + H2O + CO22碳酸钠溶液呈碱性,A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后变红,不能证明原固体有氢氧化钠【实验设计】取少量结块固体于试管或烧杯中,加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向其中参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静置后,向上层清液或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假设溶液变红,那么结块固体中有氢氧化钠,否那么,无氢氧化钠。2分【实验反思】1氢氧化钠吸水潮解2取碳酸钠固体将其溶解,观察是否有放热现象通州:321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或烧杯中液体变红;假设多答了气球变瘪也给分;只写“变红不得分2固体氢氧化钠遇水放热,也可以使气球变瘪或参加的稀盐酸也占有一

29、定体积3浓硫酸浓H2SO4稀盐酸或稀硫酸写化学式或其它酸也给分 固体氢氧化钠烧碱或氧化钙生石灰只写化学式没有固体不给分33【实验过程】 1红色的粉末逐渐变成黑色。 2CaO +H2O = Ca(OH)2。 3CO2 + Ca(OH)2 = Ca CO3+ H2O;草酸分解产生的气体中含有CO2。 【得出结论】 H2C2O4 H2O + CO2 + CO。 【反思及评价】 (1)合理。可能有未吸收完全的CO2使E浑浊,同时如产生H2也可以使氧化铁复原。2分,不全不得分(2)房山:326分,最后一空2分,其余每空1分 1CO2 + 2NaOH= Na2CO3 + H2O 石灰水不变浑浊 一氧化碳或CO 2 关闭a、d,翻开b、c,让分液漏斗中溶液缓缓流下至不再产生气泡时,关闭b337分, 最后一空2分,其余每空1分【猜测及假设】2Na2O2 与Na2CO3【设计实施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固体完全溶解,有气泡产生,带火星木条复燃。产生白色沉淀【解释及结论】Na2O2NaOHNa2CO3成分填“有或“没有有有有质量g反思及评价】1密封保存隔绝水或二氧化碳2不合理,因为过氧化钠及水反响也能生成氢氧化钠,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所以,不能证明原粉末中有NaOH。第 2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