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实验设计探究题.pdf

上传人:ylj18****41534 文档编号:72839384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661.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实验设计探究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三化学实验设计探究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实验设计探究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实验设计探究题.pdf(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初 三 化 学 实 验 设 计 探 究 题(总 6 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2 物质的性质实验探究 一、常见题型 1.对物质在反应后的产物做出合理的推断并设计实验验证 2.实验过程中实验装置的作用、实验仪器的选用和连接、装置有无缺陷作出判断 3.由实验结果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二、解题思路和方法 1.哪怕物质从未见过,但其中运用的研究方法是课堂提及过的;实验原理也可能在自己所学反应式中找到相似处。因此必须课堂上的知识不能落下,且要及时复习所学知识 2.仔细抓住题干、资料、探究目的三大点。探究目的能清晰做题过程,始终抓住这条主线不动摇

2、。因为探究题多是未知物质探究,因此题干和资料是解题突破口(重抓给出的未知物性质、相关反应原理)3.注重积累和过程素养培养。探究题综合性强,研究广泛。所以不能一成不变用一个思路去解决问题。因此要主动多加积累这种题型,学到一种新方法马上做好笔记。最好把每次考试的实验探究题都用一个本子记录下来(试题、答案、解决思路)三、典例分析【例 1】三聚氰胺(化学式为 C3H6N6)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因其低毒、含氮量高,俗称“蛋白精”。不法分子为了提高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而加入三聚氰胺,导致发生婴幼儿泌尿结石病例。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欲通过三聚氰胺的制取原理探究相关问题:【查阅资料】(1)化工企业常用尿素合成法制

3、取三聚氰胺。即以尿素化学式CO(NH2)2为反应物,硅胶为催化剂,在 380至 400的温度下,沸腾反应、冷凝得到三聚氰胺,同时产生两种无色气体,其中一种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2)NO 是无色气体,不溶于水,在空气中能迅速氧化为棕色 NO2气体。【提出问题】反应生成的两种气体是什么【假设猜想】根据资料及反应物判断,生成的两种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二氧化碳和氨气(NH3)二氧化碳和氮气 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 提出以上猜想的依据是 ;你认为合理的猜想是(填序号),理由是 。【设计实验】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模拟制取三聚氰胺,并验证猜想。【实验现象和分析】(1)A 装置的作用

4、是 。(2)实验时观察到 B 中棉花变红,证明生成了 ,同时看到 D 中 现象,说明还生成了二氧化碳。(3)C 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3【实验结论】根据资料和实验现象分析可知,用尿素分解制取三聚氰胺的化学方程式为 。【例 2】已知浓硫酸与焦炭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生成三种氧化物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进行以下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提出猜想】浓硫酸与焦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 H2O、SO2和 CO2【查阅资料】经查阅资料得知:CO2、SO2均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SO2可使品红溶液的红色褪去,而 CO2不能;SO2可与酸性的 KMnO4溶液反应使其褪色,而 CO2不能;无水 CuSO4为白色粉末

5、,遇水可生成蓝色胆矾【实验探究】用以下 A-D 四个装置组装成一套完整的实验装置,然后进行实验,验证猜想 (1)本实验的发生装置应选用如下图所示三种装置中的装置_(填序号)(2)为了验证三种产物,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整套实验装置的正确组装顺序是(按导管口连接的先后顺序):发生装置导管口 (3)实验过程中,同学们观察到装置 D 中的无水 CuSO4变为蓝色,由此得出产物中有_的结论;同时还观察到以下实验现象:装置 C 中品红溶液(I)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都褪色,品红溶液()不褪色;装置 B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装置 C 中品红溶液(I)褪色,说明产物中有_,酸性 KMnO4溶液的作用是_,品红溶液(

6、)不褪色,说明_;装置 B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4)能确认反应产物中有 CO2的实验现象是_【实验结论】本实验提出的猜想_(填“成立”或“不成立”);4 浓硫酸与木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例3】叠氮化钠(NaN3)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某化学小组同学对其进行下列研究。【查阅资料】NaN3受撞击会生成Na、N2 NaN3遇盐酸、H2SO4溶液无气体生成。碱石灰是CaO和 NaOH的混合物。NaN3的制备方法是:将金属钠与液态氨反应制得NaNH2,再将NaNH2与 N2O 反应可生成NaN3、NaOH和氨气(NH3)。【问题探究】(1)汽车经撞击后,30毫秒内引发 NaN3迅速分解,写

7、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工业级 NaN3中常含有少量的 Na2CO3,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为测定某工业级 NaN3样品中含有 Na2CO3的质量分数,化学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小明同学认为通过测定装置 I 中反应前后B 的质量差,再通过相应计算,就可测定Na2CO3的纯度,小组内同学通过讨论认为不可以,其理由可能是 。小刚同学在大家讨论 的基础上,设计了装置 II。请分析:装置II中 A 的作用是_;若无装置C,对测定结果造成的影响是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装置E 的作用是 。根据装置 II,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有:a称量装置 D。b.称量样品,检

8、查装置气密性。c.打开弹簧夹,鼓入空气。d.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和玻璃塞,注入足量的稀硫酸,关闭活塞和玻璃塞。其正确顺序为 (填字母序号,可重复)。【例 4】蚊虫叮咬时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刺激皮肤,某小组同学决定对蚁酸进行探究。提出问题 蚁酸有什么性质?查阅资料 1蚁酸化学名称叫甲酸,化学式为 HCOOH 2该酸与火碱中和的反应方程式为:HCOOH+NaOH=HCOONa+H2O 3蚁酸在一定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5 4碳酸钠和氯化钙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 5白色无水硫酸铜遇到水变蓝 实验探究一 探究蚁酸的酸性。(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 ,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红色,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

9、。(2)将碳酸钙加入到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 。实验探究二 探究蚁酸分解的两种产物。【猜想】小芳同学猜测生成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小明同学猜测生成物是水和_。两位同学都认为有水生成的依据是 _。【实验】实验为了确认蚁酸分解的所有产物,两位同学共同设计实验,对仪器进行组装,正确的连接顺序是_(填写接口序号)【结论】分析实验现象后,证明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讨论】从环保的角度考虑,上述装置的缺陷是_。实验中两次用到澄清石灰水,他们的作用分别是_、_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是:。【拓展】当你被蚊虫叮咬后,在叮咬处涂抹一些物质可减轻痛痒。下列物质中,你会选择的物质是 。A稀氨水 B

10、食醋 C苏打水(碳酸钠水溶液)D食盐水(氯化钠水溶液)【例 5】已知木炭粉(假设木炭粉中不含杂质)和氧化铁粉末在加热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某兴趣小组对该反应展开了如下的探究活动。【查阅资料】将 CO 通入氯化钯溶液中,会出现黑色沉淀。【实验过程】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反应中产生气体的成分 称取 g 氧化铁和 g 木炭粉,混合均匀后进行实验。打开止水夹 a 通一段时间的氮气,关闭a。再对木炭粉和氧化铁粉末的混合物加热一段时间,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氯化钯溶A B C D E 澄清 氢氧化 氯化钯 石灰水 钠溶液 溶液 6 液中出现黑色固体。木炭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11、一定生成了 气体;E 处酒精灯的作用是 ;B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加热前通一段时间氮气的原因是 。探究反应后剩余固体的成分【提出猜想】猜想 1:只含有铁;猜想 2:含有铁和木炭;猜想 3:含有 ;猜想 4:含有铁、木炭和氧化铁。【实验验证】小组同学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为 g,将剩余固体置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且有大量气泡出现,猜想不成立的是 ,剩余固体中含有的物质及质量分别为 。【例 6】(宜宾)Mg 与 NH4Cl 溶液反应,除生成 MgCl2外,还有气泡产生。为确定气体的成分,进行下列实验探究:【假设与猜想】气体可能是 HCl,NH3,H2 中的一种或几种。【查

12、阅资料】NH3HClNH4Cl NH3H2SO4(NH4)2SO4 【实验探究】(1)假设 HCl 不存在。为了探究其他气体是否存在,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A 中观察到_,证明有 NH3;B 中玻璃管内观察到_证明有 H2;浓硫酸的作用是_。【实验结论】Mg 与 NH4Cl 溶液反应生成盐,NH3 和 H2。写出化学方程式_【实验反思】综合以上信息和实验结论,有同学认为不需要单独检验 HCl,就能证明 HCl 不存在。请评价这种说法是否合理_(填“是”或“否”),理由是_ 。【例 7】(2015 南京)小明在做铁与硫酸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发现生成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于是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铁与

13、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为什么有刺激性气味?7【查阅资料】(1)6H2SO4(浓)+2Fe Fe2(SO4)3+6 H2O+3SO2(2)SO2 可使品红溶液的红色褪去,且溶于 NaOH 溶液中【进行猜想】铁与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中可能有二氧化硫。【实验探究】小明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并将 E 中收集到的气体进行如图乙所示的爆鸣实验。请帮助小明完成下表:A 中硫 酸浓度 实验现象 A 中生成气体成分 B 中品 红溶液 D 中品 红溶液 爆鸣实验 实验一 98%_ 不褪色 无爆鸣声 只有 SO2 实验二 45%稍有褪色 不褪色 有爆鸣声 实验三 25%_ 不褪色 _ 只有 H

14、2【实验结论】铁与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可能不同,当硫酸浓度达到足够大时,生成的气体产物中有二氧化硫。【交流反思】(1)写出实验三中铁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写出实验二中发生爆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实验一中 C 装置的作用是_。【例 8】实验室有瓶黑色粉末药品,标签为 MnO2,化学小组同学在加热该药品时,发现有气泡产生(如图一所示),于是他们对这个异常现象进行了探究。8(1)对气体成分的探究:加热二氧化锰样品,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试管口,木条熄灭。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发现石灰水变浑浊,产生的气体是(2)对气体来源的探究:【假设 1】甲同学认为:该气体来自于试管中的空气,请你设计实验证明该假设不成立 实验步骤及现象:_ 结论:假设不成立。【假设 2】乙同学认为:二氧化锰样品中可能混有炭粉,炭粉发生反应生成了该气体。他设计了如图二所示的实验进行研究,其中 B 装置的作用是检验 A 中反应是否完全,B 中的试剂是_,实验中观察到 D 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他又用氮气代替空气(氮气不参与该实验中的任何反应),重复上述实验,发现 D 处澄清的石灰水也变浑浊。【结论】通过乙同学的实验证明,二氧化锰中混有炭粉,炭粉与_反应产生了这种气体。【延伸拓展】如果是氧化铜中混有炭粉,则图二中 C 处的现象为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