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试题及答案(全国II卷).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7224674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试题及答案(全国I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历史试题及答案(全国I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试题及答案(全国II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试题及答案(全国II卷).doc(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4年高考仿真密卷三 (全国II卷)历史试题一.(40题)大题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城市居民很早就已出现,唐宋以后,队伍日益壮大。市民具有初步近代性质的萌芽,是在明朝中叶前后。与西方市民相比,中国市民不仅无法摆脱与农村封建关系的联系,而且在封建势力高压下,往往不得不依附于权贵。但作为社会的一股巨大力量,古代市民在一切可能的方面,都按照自己的方式意愿表现出商品经济发展的种种社会要求。他们的生活思想、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人生追求都与各阶级迥异。对产生自身的母体封建社会来说,市民不啻是一个“异己的群体”,深深影响着中国古代经济和文化。摘编自熊铁基传统文化和中国社会

2、材料二 近代中国市民社会雏形自清末形成后,国家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市民社会实现新的动员与整合,因而给予其某些扶植;但由于近代中国始终未能实现国家政治和经济制度的根本变革,无法对市民社会的发展提供真正的制度性保障,统治者又担心市民社会权力扩张危害其统治地位,因而国家在扶植的同时,又加以各种限制,甚至在自身力量比较强大时对市民社会进行扼杀。摘编自朱英清末民初国家对社会的扶植、限制及其影响 材料三 回眸美国的历史,市民社会与国家的紧密互动,更是对联邦大厦的建立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北美大陆会议的召开首先出自于市民组织的诉求;当邦联被实践证明是一种不成熟的政治体制后,市民社会尤其是一些经济集团,共同呼吁加强

3、中央政府的权利和扩大中央政府的职能;联邦新宪法形成过程中,一方面,制宪者们坚持人民主权原则,认为人民的公意是国家权力的唯一合法来源,国家权力的存在和要以公民及公民权利为基点和归宿;另一方面,市民社会各利益集团也自觉吸收邦联体制的教训,认同和理解国家政治决策,对于制定新宪法归于信任和宽容。摘编自肖德普美国崛起沉思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市民阶级的特点并简析其对经济、文化的影响。(12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近代中美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不同,并分析其政治影响。(9分) (3)综合材料,概括指出市民社会与现代民主政治的关系。(4分)2.(25分)阅读材料

4、,完成以下要求 材料一 全球化经历了3个伟大的时代。第一个时代从1492年持续到1800年,我称其为全球化1.0版本全球化1.0版讲述的是国家和实力的故事。当时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取决于一国的实力以及其应用形式在这一时期,受到宗教影响或帝国主义影响(或两者的结合),国家和政府利用暴力推倒壁垒,将世界的各个部分合并为一。 第二个时代或可称作全球化2.0版本,这一时代从1800年左右一直持续到2000年正是这个时代让我们看到全球经济的诞生和成熟,各国之间有充足的商品和信息的流动,这才出现了真正的全球市场,商品和劳动力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套利。在2000年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全球化3.0版本。3.0版

5、本将这个世界从小号进一步缩小到微型,并且将竞争夷为平地和以前两个版本的不同不仅在于它让世界变得更小,让世界变得更平 (美)托马斯.佛里德曼世界是平的20世纪简史 材料二 应该看到,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主权国家放弃对民族利益的追求,各个经济体之间的利益竞争也没有缓和。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大趋势,这是客观存在。今后这种趋势还会发展的更快。”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不是经济整个世界化,更不是美国化。因为在全世界范围内,民族国家的职能还是存在的,而且必然还会存在,它不可能消亡。国家依然是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国家对市场的调节作用依然是不可替代的。” 齐世荣等20世纪的历史巨变 (1)根据材料

6、和所学知识,说明在全球化1.0时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利用暴力推到壁垒”而推动全球化的?(9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在全球化3.0时代变得更小、更平的原因。(9分) (3)评材料关于经济全球化国家民族利益的关系。(7分)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人类几乎随时随地都需要同胞的协助,但是要想仅仅依赖他人的恩惠,那是绝对不行的。他如果能够刺激他人的利己心,使其有利于他,并告诉其他人,给他做事是对他们自己有利,那么他要达到目的就容易得多了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夫、酿酒师或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自他们利己的考虑。每一个人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

7、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在这种场合下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会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材料二 在试图作出这种说明(指近代社会在西方的兴起)时必须首先考虑经济状况,因为我们承认经济因素具有根本的重要性。但是与此同时,与此相反的关联作用也不可不加考虑。因为,虽然经济理性主义的发展部分地依赖理性的技术和理性的法律,但与此同时,采取某些类型的实际的理性行为却要取决于人的能力和气质。如果这些理性行为的类型受到精神障碍的妨害,那么,理性的经济行为的发展

8、势必会遭到严重的、内在的阻滞。各种神秘的和宗教的力量,以及以它们为基础的关于责任的伦理观念,在以往一直都对行为发生着至关重要的和决定性的影响。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1)材料一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试评价这一思想。(10分)(2)根据材料二,韦伯提出了什么思想?你如何看待这一思想?(15分)4.(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是以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曰新民德。然则鼓民力奈何?今者论一国富强之效,而以其民之手足体力为之基。中国礼俗。其贻害民力而沿习至深,害效最著者,莫若吸食鸦片、女子缠足二事孰知种以之弱,国以之贫,兵以之窳(yu,粗劣),胥于此焉。 材料二 其

9、开民智奈何是故欲开民智,非讲西学不可,欲讲西学,非另立选举之法,别开用人之途,而废八股试贴策论诸制科不可。严复原强材料三 吾因之以求我所谓中国魂者,皇皇然大索之于四百余州,而杳不可得。吁嗟乎伤哉!天下岂有无魂之国哉?吾为此惧。今日所最要者,则制造中国魂是也。中国魂者何?兵魂是也。有有魂之兵,斯为有魂之国。夫所谓爱国心与自爱心者,则兵之魂也。而将欲制造之,则不可无其药料,与其机器。人民以国家为己之国家,则制造国魂之药料也;使国家成为人民之国家,则制造国魂之机器也。梁启超中国魂安在乎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贻害民力最甚的“礼俗”是什么?有什么危害? (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0、严复提倡“开民智”的原因和具体措施。(6分) (3)材料二中梁启超提出的“制造国魂之药料”和“制造国魂之机器”分别是什么?这段关于中国魂的论述既保存着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涵,又赋予其时代精神的内涵。这里的“传统思想文化”“时代精神”分别是什么?(7分)(4)简要评价材料中严复和梁启超的政治主张。(6分)5.(25分)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被称为文明转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约自16世纪起,资本主义萌芽较早的西欧国家一反农本的传统,采取重商主义政策,借以促进海外贸易和殖民活动,鼓励资本原始积累,扶植为

11、适应国外市场的工业生产。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材料二 从文明转型的角度看,在18世纪中国社会,几乎陷于停止状态这种社会也不存在或不能迅速出现一种刺激工业化发展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框架。高德步、王珏著世界经济史材料三 为获取资源与市场,工业文明的先导国家以枪炮打开了地球上一切民族和国家的大门,迫使一切后进民族走向工业化之路。近代中国,为实现民族的平等和国家的发展,进入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期,百年动荡,内忧外患,血流成河。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18世纪促进西欧国家实现文明转型的因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国社会“陷于停止

12、状态的原因。”(6分)(3)据材料三简要分析,19世纪中后期中国社会是怎样实现文明转型的,并概括说明其表现。(8分)(4)概括材料三的观点,并谈谈你的认识。(5分)6.(25分)容闳(18281912年)是第一位毕业于西方大学的中国留学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表1为容闳经历简表时间主要活动1847年留学美国先入孟松学校,后入耶鲁大学。1854年毕业于耶鲁大学,旋即回国。1860年访问太平天国,向干王提出改革朝政七项建议。1863年受曾国藩委派往美国购买机器,用以建立西式的工厂,是为后来的江南制造局。1872年清政府首批30名幼童赴美,任“监督”。1898年戊戌政变后,涉嫌支持变法

13、、隐匿党人而流亡1901年接触孙中山,支持民主革命。 材料二 人类学与社会学中所讲的“边际人”生活在两个不同且常相冲突的文化中,两个文化皆争取他的忠诚,故常发生文化的认同问题。边际人人格在文化转变与文化冲突的场合必然出现。中国近百年的现代化,亦即是中西文化之冲突下进行的,因此,每个现代中国的知识分子,当他接触并欣赏西方文化时,就多少具有边际人之性格。罗荣渠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探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文明史观的角度分析说明容闳所处的时代背景。(8分)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容闳对中国近代化做出的贡献。(8分) (3)根据材料二,分析说明容闳作为“边际人”的文化特征。

14、(9分)7.(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所谓“重农抑商”,要害在于“抑商”,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专制政府对其经济,是推动它沿着封建经济的旧有轨道,使得中国很难出现15世纪以后,以英国和尼德兰为发端,西欧各国先后放弃 “重农抑商”政策,采行重商主义,由抑商而重商的政策。江丹林从唯物史观看中国封建社会的停滞性及其根源材料二 18世纪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引发了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再思考。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认为自由竞争是自由本身所规定的秩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自然的,符合人类本性的;要求政府奉行经济自由主义,使劳动力自由、土地自由、国内外贸易自由,放任人们自由竞争。 董小燕近代

15、西欧观念变革与现代化材料三 凯恩斯主义认为:社会出现大量失业和危机,是来自有效需求不足。要提高有效需求,增加就业,就必须由国家干预经济生活。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这一理论在资本主义国家影响较大,成为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制定政策的指导思想,对缓解失业与经济危机起过一定作用。实用经济辞典(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518世纪东西方实行不同政策的主要社会原因,并说明其政策产生的主要影响。(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济自由主义的核心,并指出此种经济思想产生的经济和思想根源。(8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凯恩斯主义的影响。(7分)二.(41题)开放性试题1.(1

16、2分)阅读有关康乾盛世的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康雍乾时代,中国的制造业在整个世界经济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绸缎、生丝、瓷器等独步世界的商品不仅销往南洋、日本、中亚等传统国家和地区,而且远销俄国和欧美。一直到乾隆辞世的18世纪末,中国在世界制造业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仍超过整个欧洲5个百分点,大约相当于英国的8倍中国GDP在世界总份额中占到三分之一今天到处称王称霸、不可一世的美国,其在世界GDP中所占份额不过30%。德国人贡德.弗兰克在白银帝国中写道:直到19世纪之前,“作为中央之国的中国,不仅是东亚纳贡贸易体系的中心,而且在整个世界经济中即使不是中心,也占据支配地位。” 郭成康等康乾盛世历史

17、报告材料二 乾隆时,英国使臣马戛尔尼通过访华窥破了外强中干的清帝国的虚弱本质, 他把清帝国比作“ 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有人也提到康乾时的中国“同世界其余的人在许多方面有很大悬殊, 他们闭关自守, 同其余世界无争, 但也不愿同其余世界有任何往来”, “中国数千年来都闭关自守, 少与外间接触,故不知世界一般情形”。史学界有的人通过运用大量史料和实地考察, 对马戛尔尼访华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揭示出工业革命后急于对外扩张的英国与保守自大闭关锁国的清帝国的相遇,注定是“ 两个世界的撞击”, 并认为中国是一个“ 停滞的帝国”。 也有人将康乾盛世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进行比较,认为大清帝国在与外部世

18、界的互动中,越来越落后,越来越被动,因而越来越异化,终于从一个雄强一世的东方大帝国、一个中央王国,异化为一艘在怒海惊涛中下沉的破船”。 梁俊艳全球视野下康乾盛世研究学术史回顾 (1)分别概括出两段材料关于康乾盛世的主要观点。(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你同意的观点并说明理由。(8分)2.(12分)清朝和“光荣革命”后的英国,都逐渐出现了体制完备的“内阁”。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 材料一 清代沿袭明制,继续设立内阁,设内阁大学士和学士多名,大学士称中堂。从制度上讲,清内阁与明朝相似,但清的内阁权力削弱,加之入关之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的设立等,均分割了内阁的权力。内阁名义

19、是“赞理机务,表率百僚”的最高行政机关,但清朝皇帝极端专权,使“内外臣工纤悉不敢自专,必以上请也。”内阁与军机处分担政务,协助皇帝处理大量日常庶务;皇帝则借助军机处重点专断国家机要。 摘编自张妍清史十五讲 材料二 “光荣革命”以后,内阁慢慢疏离国王,逐步依附于议会。后国王退出了内阁,首相产生。此后,内阁日益独立于国王控制之外。到18世纪末,随着两党政治结构的逐步形成,内阁制度的各种基本原则通过一个又一个先例的开创而确立起来,形成了一系列原则:内阁大臣由议会中多数党组成;内阁必须对议会负责在法律上,国王有选择和任命其他内阁大臣的权力,实际上,国王只能接受议会选举的结果,委任在选举中获胜的党的领袖

20、为首相,授权其组阁。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实际最高行政首长是首相,首相手中握有行政权和立法创意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以议会为后盾的内阁成为国家权力的轴心,国王变为“统而不治”的虚君,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臻于完善。 摘编自王玮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英“内阁”进行比较。(12分)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这就是封建统治对内日益不能控制农民的暴动,对外日益无力抗拒辽夏的侵扰,从这两者所包含的实际内容中,可以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因之,积贫、积弱不仅是封建国家的外部标记,而且透过积贫、积弱的现象,还可以看到整个政治经济当中的复杂关系。

21、 漆侠王安石变法 材料二 一讲到宋代,就贬就抑:积贫积弱。其实,宋代弱而不贫,不能因其弱而称其贫,即社会生产力低下、社会经济不发达。宋代弱,但不贫,这在今天已是不争的事实。如果一定要说宋代贫,也仅仅是指其中央政府在一段时期内财政比较困难。有宋一代“革命”多。某些学者将宋代石炭即煤的广泛使用并运用于冶炼称为“煤铁革命”或“燃料革命”,其实质为能源革命;将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大幅度提高称为“农业革命”;将城市面貌大改观,坊市制度的打破,商品交易在空间和时间上都不再受限制称为“商业革命”;将纸币的产生称为“金融革命”;将印刷技术的提高以及所引起的书籍逐渐普及称为“印刷革命”,其实质为信息革命,人们储

22、存和传递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诸如此类,不一而足。积贫积弱之说实不可取。 张邦炜瞻前顾后看宋代(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所谓“不贫”的表现。(4分)(2)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评述宋代的历史地位。(8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4.(1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图表、图片、数据等包含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信息。时间人口数战国末年估计2000万人西汉元始二年(西汉末)5959万人三国(魏、蜀、吴)共767万人晋太康元年(280年)1616万人隋开皇年间(隋初)约4450万人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年)4844万人唐玄

23、宗天宝14年(755年)全国有户8914709万,总人口52919万人唐代宗广德2年(764年)全国有户2933125万,总人口1690万人宋、金、西夏、大理及其它少数民族(13世纪初)合计已超过12亿人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6054万人清顺治八年(1651年)1063万人乾隆六年(1741年)14341万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30148万人道光十四年(1834年)40100万人 仔细阅读和观察表中不同时期人口变化的数据,提取两项有关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2分)5.(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西方政府和企业已在开发利用科学

24、技术,但是处于自发、零散的早期发展阶段。20世纪,这种开发利用进入大规模和系统化的发展阶段。首先,是形成国家科技职能和国家政策。现代科技需要国家扶助和组织管理二战以来,西方的国家科技职能和科技政策更是出现高度发展:各国普遍建立政府科技机构,形成了庞大的政府科技系统,又制定了许多投资巨大的科技规划其次,科技投资巨量增加。19世纪末期,西方大国的科技经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微不足道。 齐世荣20世纪的历史巨变 材料二 一百多年来,特别是20世纪以来,人们对科技进步的认识,究竟是人类的福祉,还是人类的灾难,大体上有两种认识。 第一种是肯定的、乐观主义的认识。这一观点将科技视之为通往一个富足、自由的人类社

25、会的阳光大道。科技所代表的现代大机器生产力,的确为人类社会带来辉煌的经济成就和知识成果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一贯态度,也属乐观主义之列他们对科学技术和机器大工业带来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肯定、赞扬,同他们对资本主义带来的人的异化的否定,通过对工人阶级取代资产阶级管理现代社会的憧憬、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而有机地联系起来。 第二种是否定的、悲观主义的认识。在悲观主义者的阵营中,实际存在两派力量。其一是一些西方学者,他们对现代化过程中工具理性的膨胀怀有无可奈何的悲观情绪,集中体现为对于异化的忧虑他们认为:科学技术进步以致整个现代工业文明像一把“两刃剑”,或是一个既能开启天堂之门,又

26、能让黑夜降临人间的“双面的雅奴斯”极端的否定者主张要彻底否定并摧毁一切现代文明,摧毁科学技术的成果。其二是后现代化的悲观主义者。他们与民族主义情绪有很深的渊源,通常将批判的焦点集中于文化领域,甚至公开承认西方在器物层面的先进性,但拒不承认其在文化上的优越性,因此,表现出强烈的文化守成主义倾向。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下)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以来,政府在开发利用科学技术方面的变化。(4分) (2)评材料二中关于科技进步问题的观点。(8分)6.(12分)关于资产阶级革命与君主的关系问题,在不同的国家呈现出不同的演进轨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过去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

27、,君主专制是中国政治无计可逃的唯一选项。辛亥 革命是“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通过武装起义掀倒了皇帝的宝座,用资产阶级的共和制度代替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民国初年进行了一系列民主政治探索实验,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材料二 英国革命是中世纪文明向现代文明过渡中的一个最显著的分水岭,尤其是在政治文明上,英国革命最终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这是现代民主政治确立过程中最早的、最典型的一个民主政体。此后建立起很多现代民主的原则和框架。所以可以这样说,从英国革命开始,世界真正进入到政治文明现代化的历程中。评材料中关于资产阶级革命与君主关系问题的观点。(

28、12分)(要求:围绕政体、产生的影响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7.(12分)二战后的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试从下图中选出三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并运用这三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 (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三. 选修1.(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商君曰:“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今我更制其教,而为其男女之别,大筑冀

29、阙,营如鲁卫矣。”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惟商鞅变法不顾人言,聚至富强,已依照愿天下随得天下,旋踵灭亡。”苏轼上神宗皇帝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打击宗法制大家庭、培植个体小家庭的措施并分析其对后世经济的影响。(10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苏轼否定商鞅变法的理由及出发点。(5分)2.(15分)近代杜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1832年经英王批准实施的选举改革法着重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重新分配议会议员的席位,二是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扩大选民队伍。该法实施后,城市和乡村共新增选民约20万人,比改革前选民人数增加45左右。1867年的改革进一步降低了选民资格,重新调整了某些议席的分配,使一些

30、工人贵族拥有了选举权。1918年议会通过人民代表选举法规定,男性公民从21岁起,妇女从30岁起,享有普选权,此外还降低了居住资格及收入限制,同时还建立了平等的选举区,但仍规定了部分人可以享有复票权。1926年选民居住资格由6个月减为3个月。1928年妇女取得了与男子平等的选举权。1948年的人民代表选举法废除了营业处所、伦敦市和大学选区的“复票制”,实行“一人一票、一票一价”的平等选举权制。1969年的人民代表选举法规定,凡年满18岁的公民,依法均享有选举权。摘自刘建飞等英国议会 (1)根据材料,概述20世纪英国选举制度变革的主要特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20世纪英

31、国选举制度变革的看法。(6分)3.(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巴尔干)除罗马尼亚、希腊、阿尔巴尼亚三个民族外,其他巴尔干的民族都是于67世纪来自欧洲东部的斯拉夫人,统称为南斯拉夫人以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人为例,它们出自一个祖先,到了巴尔干又毗邻而居,即使是使用的语言也是同一种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其差别仅在于塞尔维亚语是基里尔字母,而克罗地亚语则是拉丁字母。由于接受文化的途径不同,后来克罗地亚人接受了天主教,而塞尔维亚人则信奉东正教,似乎正是这种差别使他们成为世仇。金重远百年风云巴尔干材料二 1944年10月,丘吉尔匆匆赶到莫斯科,与斯大林就巴尔干问题进行谈判

32、,双方达成了一个秘密协议,即百分比协议:俄国在罗马尼亚占有90的优势,而英国在希腊占有同样的优势;在南斯拉夫和匈牙利,英苏势力各占50;在保加利亚,苏联控制75,其余25给英国。转引自美戴维霍尔威茨美国冷战时期的外交政策:从雅尔塔到越南(1)巴尔干地区历来被称为“欧洲火药桶”,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其原因。(6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丘吉尔“百分比协议”的战略意图及其对战后巴尔干局势的影响。(9分)4.(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论语宪问 子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

33、知礼,孰不知礼?”论语八佾 材料二 以其本心论之,管仲才陈于桓公而见于行事者,皆微权小智,虽假尊周为名,其意则富强其国而已。固君子才羞道也。明宋濂宋学士文静学斋记 材料三 迫难两全之际,捐小以全大,乃与其初心小异而不伤于大同。故管仲事雠而夫子许之为仁,以其知小大公私之辨也。使怀子纠之怨,忿戾以去其故国,北走戎,南走楚,必与桓公为难,而雪其悁悁之忿,则抑匹夫匹妇之不若,禽兽而已矣。君子之称管仲曰“徙义”,徙而不伤君子之素,则合异于同,而无媿(愧)于天下。王夫之读通鉴论明帝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孔子评价管仲的标准。(6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濂和王夫之对管仲不同态度的原

34、因。(9分)2014年高考仿真密卷三(全国II卷)历史参考答案一.(40题)大题1.(1)特点:较早形成并逐步壮大;受封建势力的压迫又依附于封建势力;适应商品经济发展;有独立的价值判断;明清向近代市民过渡。(4分) 影响:经济上,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资本主义萌芽;推动城市功能转变和城市经济的发展。(4分) 文化上,冲击传统的道德观念;推动文化的世俗化;适应市民阶层需要的风情画、小说、戏曲等走向繁荣。(4分)(2)不同:近代中国:既服务于国家的动员,又受到国家的限制;(2分) 近代美国:紧密互动,推动国家政体的建设。(2分) 影响:近代中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先后失败;美国确立了联邦制总统共和

35、制。(5分)(3)关系:市民社会是民主政治的基础,市民社会与国家的互动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完善和发展。(4分)2.(1)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通过屠杀当地居民、掠夺金银、黑奴贸易、商业战争等方式,将原来分散孤立的亚非拉很多国家纳入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9分)(2)两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加剧对外的殖民扩张,将世界上多数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变成西方国家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资本输出的场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终形成。二战以来,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各国的生产、贸易、资本更加走向全球化。从而出现了“真正的全球市场”。(9分)(3)在经

36、济全球化过程中,因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分工的不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民族利益方面往往存在尖锐矛盾,它们之间的这种矛盾不会因经济全球化而放弃或缓和;而且发展中国家往往抵制发达国家力图主导的世界经济一体化;但是在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历史必然趋势的今天,不同类型的国家也可通过对民族利益的调整来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7分)3.(1)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自由追逐个人的利益将会导致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促进了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加剧了生产和销售的矛盾。(10分) (2)单纯从经济活动来考察资本主义的兴起,不够全面,新教和道德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5分)不少资本主义社会的成

37、功人士,虽然致富,却十分节俭,自觉地接受道德和伦理的约束。其与新教的影响有关。传统的天主教,鄙视金钱,蔑视商业活动,而新教则鼓励致富,鼓励从事商业活动。但其商业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获得灵魂上的拯救,他们并不把享受作为发财的唯一目的,而是常常用所发之财,进行再投资、再生产,于是推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0分)4.(1)礼俗:吸食鸦片,妇女缠足。危害:种族赢弱,国家贫穷,军队战斗力差。(6分)(2)原因:严复认为民众愚昧,需要教育。措施:兴西学、立选举之法、废科举。(6分)(3)“制造国魂之药料”:人民以国为家。“制造国魂之机器”:使国家成为人民的国家(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传统思想文化”:爱

38、国心与自爱心。“时代精神”:民主宪政。(7分)(4)在亡国灭种的危机面前,严复主张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梁启超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提倡民权、挽救民族危亡,是进步的、爱国的。(6分)5.(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采取重商主义政策;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的产生发展,海外贸易和殖民活动,国外市场的扩大;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使人文主义精神得以弘扬。(6分)(2)自然经济占领统治地位,重农抑商,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一定制约;封建制度日益腐朽,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科举制度、程朱理学等影响深远,严重束缚人们思想;外交上奉行“闭关锁国“政策。(6分)(3)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

39、开始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经济:鸦片战争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等近代工业开始出现。政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逐渐加深,阶级结构发生变化,产生新的阶级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出现了洋务思想和维新变法思想等。(8分)(4)观点:材料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入侵促进了中国近代文明的转型。(1分)认识:资本主义入侵一方面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另一方面促进了中国近代化。(4分)6.(1)西方国家通过工业革命实现了工业化,确立了工业文明的主导地位;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东西方文明的冲突、交流、融合加强;中国传统的农业文明逐渐

40、衰落,逐渐融入到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中。(8分)(2)贡献:引进西方先进机器和技术,推动工业近代化;组织赴美留学活动,促进教育近代化;支持参与进步政治运动,促进政治近代化。(8分)(3)容闳学在西洋,用在中国,其生活的年代充满了中西文化的冲突;容闳因较早地系统学习和了解西方近代文化,在思想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上自然与大多数人的保守、落后、顽固、迂腐的观念相抵触,这决定了他思想上的启蒙性和近代化实践上的挫折感。(9分)7.(1)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社会经济发展的落后。随着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各国为增加财富,提高国力,推行重商

41、主义政策,它的实施增强了各国国力,推动了资本原始积累。(10分)(2)核心:自由竞争。(2分)经济根源: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工业革命。(4分)思想根源:启蒙思想。(2分)(3)凯恩斯主义被西方各国采纳,成为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但它也存在明显的弊端,如导致的经济“滞胀”。(7分)二、(41题)开放性试题1.(1)材料一肯定康乾盛世,认为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中心;材料二否认康乾盛世的存在,认为中国已与世界发展大势背道而驰。(4分)(2)同意第一种观点。康乾统治时期,通过一系列的内政外交,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国家强大,政治相对清明。特别是经济较发达,对外贸易发展,居周边国家的中心地位和世

42、界经济的支配地位,经济总量居世界首位,除了传统产品出口以外,制造业也有一定发展。(8分)同意第二种观点。康乾时期只是农耕文明发展的顶峰,与世界发展的趋势分离。在工业文明兴起之时,中国固步自封,奉行闭关锁国政策,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日益脱离了世界发展的大势,与同时期大踏步迈向工业文明的西方国家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结果固守农耕文明藩篱的清朝最终从强盛一时的帝国逐渐落伍,政治上经济上出现停滞。(8分) 第三种观点(揉和以上两种观点,言之成理)。(8分)2.二者都是国家的权力中枢,但性质、运作方式、地位及与君主的关系等是不同的。(4分)清代内阁是帝制时代的权利机构,只是名以上的最高行政机构,是皇

43、帝处理政务的辅助机构,从属于君权,是服务于集权统治的。英国的内阁,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政权机构,是英国政治的权利中枢,内阁首相执掌行政权和立法创意权,是国家政务的决策者和领导者,不受国王控制,代表执政党的利益,是君主立宪制度的重要体现。(8分)3.(1)出现了普遍使用煤,出现“燃料革命”;农业产量提高,出现“农业革命”;城市商业格局出现前所未有的变化,出现“商业革命”;印刷技术突破,出现“印刷革命”。(4分) (2)第一种:宋代素有“弱宋”之称,因加强中央集权,导致“冗官”“冗兵”“冗费”的“积贫积弱”的局面,在同少数民族的战争中也多以失败告终,最终不得不交纳大量“岁币”以换取苟安。这必然导致

44、国家财政困难,人民负担加重,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政局的动荡。宋朝也一直为实现汉、唐那样的统一局面,宋朝因此成为“窝囊”的代名词。(8分) 第二种:宋代是中国古代辉煌阶段,政治上,成功消除了地方分裂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经济上,广泛使用煤炭进行冶铁,棉花等农作物推广种植,城市打破了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出现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纸币,对外交通发达,贸易繁盛;科技文化上,毕昇发生了活字印刷术,出现了梦溪笔谈等科技著作。在政治、能源、农韭、商业、金融和科技等领域均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因此宋朝是我国历史上“突飞猛进”的辉煌时期。(8分)4.信息一:战国至西汉、晋至隋朝人口急剧增长,汉末至三国、唐朝安史之乱后、

45、明清之际等时期人口急剧下降。说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国家分裂、战乱频繁破坏社会经济的发展。(6分)信息二:13世纪初,宋、金、西夏、大理等总人口增长较快。说明:民族融合和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6分)信息三:清初至鸦片战争前夕,人口持续增长。说明:清初经济政策的调整促使小农经济、农耕文明仍持续发展。(6分)(提取出其它信息并能合理说明,亦可得分)5.(1)在20世纪之前,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多事自发的、个人行为。20世纪后多成为国家和政府的行为,国家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大,成立了专门的科技管理机构和研究机构,有组织的实施大的科技研发项目。(4分)(2)示例一:科技进步是人类的福祉。因为科技进步所代表的大机器生产,能够为人类社会带来辉煌的经济成就和知识成果,科技革命的成果相继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城市化加快,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进步,人类文明不断发展,推动人类社会形态不断演进。科技进步的副作用是次要的。(8分)示例二:科技进步是人类的灾难。因为科技进步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开启幸福之门,同时也让黑夜降临人间,会导致理性的膨胀和异化;科技的进步导致的标准化和工具化等,造成冷冰冰的技术统治,压制了人的本性;伴随着西方的进步,西方的文化侵略不利于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存在和发展;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环境破坏等更是给人类带来一系列灾难。(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