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卷Ⅲ历史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蓝**** 文档编号:95231003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全国卷Ⅲ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20年全国卷Ⅲ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全国卷Ⅲ历史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全国卷Ⅲ历史试题及答案.doc(2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全国卷三2020届历史试题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有学者在谈到先秦政治时说:“秦帝国始祖秦襄公就是在周孝王赐给他诸侯称号和岐以西之地的情况下开始立国开

2、疆的。史书还有秦穆公兼国十二,开地千里、齐桓公并国三十五、晋献公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楚庄王并国二十六,启地三千里的相关记载。”该学者意在说明A周天子至上地位得以确保 B周王室家天下统治的建立C分封制起了政治整合作用 D中央对基层的管理直接化25下面为西汉时期中央太学博士弟子人数的变化情况统计图,出现图中曲线走势的主要原因是A汉武帝采取积极有为的统治政策 B儒学开始成为各学派中的显学C儒学迎合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D董仲舒继承并发展了诸子思想26续文献通考记载宋代江苏书院,“至理宗时尤夥。其得讫于朝,或赐田,或赐额,或赐御书,间有设官者。应天有明道书院,苏州有鹤山书院,丹阳有丹阳书院丹徒有淮海

3、书院,唯不及徐、淮地区。”这反映了当时江苏A书院的制度化趋势在不断加强 B传统儒学在宋代受到质疑C政治中心与文化中心日趋一致 D文化发展相对比较的繁荣27明朝建立之初,在妇女服饰上面,各有定制,禁止僭越。但“至嘉靖中,庶人之妻多用命服,富民之室亦缀兽头,循分者叹其不能顿革”。这一变化反映了A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B市民阶层主导社会变革C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弱化 D奢靡之风动摇理学地位28轮船招商局筹设之初,清廷给予20万串借款作为设局商本,年息8%左右,后因经营困难,获准缓交官款利息。该局还获得清廷部分漕粮承运权,且有运费优待。据此可以推知()A近代企业缺乏资金的来源B自然经济阻碍近代化进程C政府

4、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D近代民族企业的部分特征29辛亥革命爆发后,日本主流媒体最初主张不干涉,后来态度发生逆转,甚至希望日本政府“加以堵塞”。这些媒体的态度()A导致辛亥革命的最终失败B旨在维护日本的在华利益C反映出美日在华竞争加剧D说明日本已单独控制中国30边区政权建设受到各阶层关注。抗战期间,沦陷区绅士邹鲁山等参议员冒险参加苏北盐阜区第一届参议会;解放战争时期,逃亡地主纷纷返回边区,其中许多后来还参加了政权工作。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民主革命即将走向胜利B三民主义在边区全面实施C统一战线政策深入人心D中东部沦陷区人口的内迁31下表是1956年3月前对部分省、市的各级先进工作者人数的统计

5、。 上海 北京 江苏 新疆 西安 唐山 5万多 20525 21128 12000 3877 9463 上表中,各级先进工作者的涌现()A有利于推动国家工业化建设B显示出经济区域发展明显失衡C客观上加速了国民经济恢复D推动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进程32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把雅典民主政治描写为穷人对富人的专政。该“描写”实质上A表明雅典公民权得以扩大 B雅典社会矛盾日趋激烈C是对伯利克里改革的批判 D指出了直接民主制的弊端33天主教会认为,尽管圣经为信仰的最高指导,但教皇的教谕亦无可怀疑。马丁路德指出,任何人的教导若逾越圣经,那就是错误而不必遵守的。马丁路德的主张A强调了

6、信仰之于宗教的重要性 B否定了教义之于宗教的重要性C缓和了基督各教派之间的矛盾 D顺应了新教徒资本积累的要求34下面是1871年和1901年世界主要国家钢产量(单位:万吨)统计表。这可以用来佐证时间英国美国德国法国1871年33474251861901年4983136906394425A美国综合国力成为世界第一 B主要国家经济发展趋向平衡C英国经济优势地位逐渐丧失 D欧美国家工业化具有同步性35虽然经历着相对衰落,但美国仍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场、最先进的技术、最强大的创新能力和无可替代的美元霸权。在所有大经济体中,美国的劳动生产率仍然是最高的,而自由市场和强大的民间力量使得美国修复危机的能力依

7、然强大。据此可知A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B和平与发展是历史发展的主流C美国仍然是全球化最大获益者 D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不可避免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以前,法国传统农业主要种植谷物和葡萄。谷物葡萄生产结构影响了法国农业生产规模和生产经营方式。谷物生产主要用于农民自己消费,并没有大量进入市场,生产规模小,产量有限。到19世纪后期粮食作物产量大幅增加,粮食总产量从1840年的约142万吨,上升到1892年的2097万吨。相较而言,葡萄生产具有更强的商品性,但采用小农精耕细作模式,农业机械化的要求低,因此并不适合大农场生产。 摘编自周之桐法国农业生产结构的历

8、史演变等 材料二 清中期,精细化生产促使粮食单产显著提高,如稻米生产,在江浙、湖广一带膏腴之区,一般亩产二三石,多者可达五六石。由于北方不适于种植水稻,因此甘薯、玉米等对地利没有较多要求而高产的作物得到了普及性推广,成为平时活口,歉时救人的口粮。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进一步的发展。棉花种植范围更广,除已有的棉产区外,东北也成为了重要的棉花产地,甚至在江南部分地区出现农民种棉远超种粮的现象。 摘编自朱玉婷、徐峰18世纪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以前法、中两国农业生产的共同特点,以及19世纪后期法国农业的新发展。(1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

9、中期粮食产量提高的原因以及影响(13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因为在世界上,一切的国家能接受近代文化者必致富强,不能者必遭惨败,毫无例外。并且接受得愈早愈速就愈好。现在我们要研究我们的近代史。我们要注意帝国主义如何压迫我们。我们要仔细研究每一个时期内的抵抗方案。我们尤其要分析每一个方案成败的程度和原因。我们如果能找出我国近代史的教训,我们对于抗战建国就更能有所

10、贡献了。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总论(1938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提取材料中的任一观点,并进行简要评析。(要求:表述清晰,论证充分,史论结合。)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 在元鼎年间,汉武帝下决心由中央垄断铸币权。元鼎四年,汉王朝中央政府设水衡都尉,这是一个铸钱的专门机构。同年,下令禁止郡国铸币。这次改革是比较彻底的。首先,中央收回铸币权,垄断了货币的铸造,从根本上制止了伪钱的泛滥;其次,这次改革规定,非三官钱不得行,而三官钱的币值与重量相符“重如其文”。另外,由政府铸造的三官钱,工艺水平、铸造技术有很大的提高,工序也比较复杂,这就使伪造者不易造成,往往“记其费不能相

11、当”,反而得不偿失,盗铸者自然减少。元鼎四年西汉政府所进行的币制改革,终于取得对豪强地主、富商大贾私铸钱的斗争的胜利,从此三官五铢钱通行于世,盗铸者和伪铸基本绝迹。中央政府控制了铸币权,从一个侧面稳定了财政,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摘编自林剑呜秦汉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币制改革的内容。(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币制改革的意义。(6分)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 一战爆发前,日本在中国问题上的立场是独霸和排他性的,而美国则坚持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不承认日本所谓的特殊利益和特殊地位。一战爆发后,日本趁列强忙于欧战的机会,攫取了

12、德国的在华权益,并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美国对日本疯狂的在华扩张行为早已不能容忍。一战结束后,美国势力重返东亚。1922年,美国召开华盛顿会议,在以美国为首的列强联合进攻面前,日本开始实行与列强保持一致的所谓“协调外交”。30年代经济危机的爆发,改变了日美经济关系赖以生存的国际环境。此时的日本将魔爪伸向中国,随着日本军事行动的步步升级,不可调和的日美矛盾最终引发太平洋战争。二战结束后,美国通过日美安保条约等,把日本牢牢地拴在了自己的战车上。摘编自武寅两次世界大战与日美关系(1)根据材料,概括日美关系的演变。(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美关系的演变对中国的影响。(7分)47【

13、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 程长庚(18111880年),清代徽剧、京剧表演艺术大师。在三年的科班学习中,程长庚一丝不苟,从唱、念、表演到发音吐字,都认真对待。他用心钻研,孜孜不倦地苦练,虚心向人请教,终于练成了独具一格的“脑后音”的唱法,艺技精进。他融合徽调和汉调,并吸收昆曲、京腔、秦腔等剧种的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经过自己的创造,形成了一种体系。他“一经登场,不啻现身说法”,“为大臣则风度端凝,为正士则气象严肃,为隐者则其貌逸,为员外则其神恬”。他生前很重视京剧人才的培育,曾创办再庆科班,对于三庆班,程长庚管理井井有条,他要求纪律严明,不容班里的人有所违犯,而自己也以身作

14、则,毫无保留地把平生所学传授给学生,著名老生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都出自他门下。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指出程长庚对京剧的变革创新。(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程长庚的艺术品格。(8分)参考答案及解析24.【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兼国十二,开地千里”表明周代受封诸侯从周天子手中得到的最重要的权力是开疆拓土,是建立地方政府、强化国家政治一统的反映,也是各部族逐渐融合的体现,故选C项;根据材料“兼国十二”、“并国三十五”等信息可知,诸侯之间兼并战争不断,分封制遭到破坏,是对周天子地位的动摇,排除A项;周王室家天下统治的建立主要是通过宗法制得以实现的,并且是在西周建立之

15、初,而根据材料所列诸侯可知此时处于春秋时期,排除B项;郡县制实现了对基层的直接管理,周代中央尚未实现对基层的直接管理,排除D项。25. 【答案】C【解析】据图示,汉武帝至汉元帝时期,太学博士子弟的人数稳步上升。结合所学知识,太学是汉统治者培养人才的学校,董仲舒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糅合进儒家思想,改造形成新儒学,提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思想主张,迎合了汉武帝专制统治的需要而被采纳,儒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故选C项;据图示,反映的是从汉武帝至汉元帝时期的变化,汉武帝的有为政策不能解释汉武帝之后太学博士子弟人数上升的原因,排除A项;早在战国时期儒学已成为诸子百家

16、中的显学,排除B项;董仲舒吸收的主要是道、法、阴阳五行家的部分思想,而非所有诸子思想,排除D项。26. 【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宋理宗时期江苏各地书院“尤夥”,江苏多地有书院分布,结合所学知识,书院的出现是文化繁荣的重要表现,故选D项;材料叙述的是宋代江苏书院的分布,没有涉及书院内部的发展和制度化,排除A项;传统儒学受到质疑是明清时期,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宋朝的政治中心从河南转移到浙江,均不在江苏,排除C项。27. 【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明朝建立之初,在妇女服饰上面,各有定制,禁止僭越”,说明明朝初期妇女服饰具有严格的等级限制,结合所学知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妇女突破传统等级观

17、念的束缚,故选A项;材料中的“庶人之妻”、“富民之室”不能反映是市民阶层,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废宰相、设内阁,使明朝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明朝时期理学的统治地位稳固,根据材料反映不出力学地位受到动摇,排除D项。28【答案】D 【解析】轮船招商局是由李鸿章所创办的第一家主营轮船运输业的民用企业,根据题干内容可知,该企业享受清政府的多种优惠政策,如“清廷给予20万串借款作为设局商本”、“获准缓交官款利息”、“获得清廷部分漕粮承运权,且有运费优待。”据此可以推知该企业对封建政府有较强的依赖性,即显示出近代民族企业的部分特征,故选D项;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轮船招商局设立之初,“

18、清廷给予20万串借款作为设局商本”,说明近代某些企业的资金来源并不缺乏,排除A项;题干中主要述及清政府对轮船招商局的扶持,没有涉及自然经济的阻碍作用,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清政府才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这与题干中“轮船招商局筹设之初”的时间不符,排除C项。29【答案】B 【解析】题干中主要述及了日本主流媒体对辛亥革命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先是“主张不干涉”,后来发生大逆转,“甚至希望日本政府加以堵塞”,说明日本主流媒体不论采取何种态度,其目的都是为了维护日本在中国的利益,故选B项;日本媒体的态度变化不会导致辛亥革命的失败,其主要原因是从中国内部来分析,排除A项;题干

19、中没有涉及美国的任何信息,仅是述及日本媒体对辛亥革命的态度,排除C项;在近代中国,它仍然没有摆脱被诸多列强所共同支配的局面,即日本没有单独控制中国,排除D项。30【答案】C 【解析】题干内容主要涉及了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边区政权建设受到各阶层关注”,说明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所实行的统一战线政策能够吸引广大的人们群众,才会出现题干中所述及的现象“抗战期间,沦陷区绅士邹鲁山等参议员冒险参加苏北盐阜区第一届参议会”、“解放战争时期,逃亡地主纷纷返回边区,其中许多后来还参加了政权工作”,故选C项;题干中述及了两个时期,即“抗战期间”、“解放战争时期”,在抗战期间,不能说“民主革命即将走向胜

20、利”,排除A项;根据题干内容可知,题干仅是述及“边区政权建设受到各阶层关注”,但不能扩大为“在边区全面实施”,排除B项;内迁是出现题干所述现象的一个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31【答案】A 【解析】题干中所述及的时间点是“1956年”,正处于“一五计划”期间,据此可以推知众多的“各级先进工作者”被表彰,有利于引导更多的人去参加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故选A项;虽然各地被表彰的各级先进工作者的人数不一样,但是这与区域发展失衡没有关系,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已基本完成,排除C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是在三大改造完成之后,即1956年底,这与题干中的“1956年3月

21、前”不一致,排除D项。32【答案】D【解析】据材料“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把雅典民主政治描写为穷人对富人的专政“,可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认为雅典城邦公民直接参政、议政可能导致多数人的暴政,故选D项;材料说的是古希腊哲学家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认识,并没有提到公民权,排除A项;材料强调直接民主的弊端,并不是社会矛盾,排除B项;材料所述现象并非伯利克里改革导致的,排除C项。33【答案】A【解析】据材料“任何人的教导若逾越圣经,那就是错误而不必遵守的”,可知路德反对教皇所宣扬的“因行称义”,主张“因信称义”,强调信仰宗教的重要性,故选A项;无论是天主教还是路德新教,二者都认可

22、教义,排除B项;马丁路德激化了天主教和他自己所宣扬的“因信称义”的矛盾,排除C项;材料强调路德的宗教主张,与资本积累关系不大,排除D项。34【答案】C【解析】据材料“1871年和1901年世界主要国家钢产量”,可知1871年,英国的钢产量比其他三个国家要高出好多,但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德的钢产量比英法多,表明美德的发展速度快于英法,故选C项;美国在二战后综合国力才成为世界第一,排除A项;材料反映出主要国家经济发展差距加大而不是趋向平衡,排除B项;英法和美德的快速发展阶段不在同一时期,不具有同步性,排除D项。35【答案】C【解析】据材料“美国仍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场、最先进的技术、最强大的创新能

23、力和无可替代的美元霸权。在所有大经济体中,美国的劳动生产率仍然是最高的,而自由市场和强大的民间力量使得美国修复危机的能力依然强大”,可知美国虽然相对衰落,但其仍具有强大优势,全球化中、现在国际体系中获益,故选C项;材料说的是世界经济中的美国,并不是政治格局,排除A项;材料强调美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角色,并不是和平与发展,排除B项;材料强调美国获益而不是其霸权衰落,排除D项。41【答案】(1)共同特点:普遍注重精耕细作;生产模式较为传统(小农经营);粮食自给自足为主;重视种植经济作物。(一点2分,四点8分)新发展:发展资本主义农业;粮食生产突破性增长;引入工业生产技术,如机械、化肥、农药等。(一点

24、2分,两点4分) (2)原因:精耕细作技术提高;高产农作物的推广;劳动力的供应增加;因地制宜发展生产;政局长期相对稳定;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一点2分,三点6分)影响:促进农业商品化发展;有利于工商业的繁荣;有利于经济向近代转型;部分缓解了人地矛盾;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促进人口数量激增。(一点2分,三点7分)【解析】(1)第一小问共同特点,根据材料一“葡萄生产采用小农精耕细作模式”、材料二“清中期,精细化生产促使粮食单产显著提高”可得普遍注重精耕细作;根据材料一“19世纪中期以前,法国传统农业主要种植谷物和葡萄”以及材料二“甘薯、玉米等对地利没有较多要求而高产的作物得到了普及性推广”可得生产模式

25、较为传统;根据材料一“谷物生产主要用于农民自己消费,并没有大量进入市场,生产规模小,产量有限”以及材料二“甘薯、玉米等成为平时活口,歉时救人的口粮”可得粮食自给自足为主;根据材料一“谷物到19世纪后期粮食作物产量大幅增加,粮食总产量从1840年的约142万吨,上升到1892年的2097万吨”及材料二“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进一步的发展”可知重视种植经济作物。第二小问新发展,根据材料一“谷物到19世纪后期粮食作物产量大幅增加,粮食总产量从1840年的约142万吨,上升到1892年的2097万吨”可知其发展是粮食生产突破性增长;根据材料一“相较而言,葡萄生产具有更强的商品性,但采用小农精耕细作模式,农

26、业机械化的要求低,因此并不适合大农场生产”可知其发展引入工业生产技术,如机械、化肥、农药等;再结合材料中“法国比较重视发展谷物”等信息,可以推知其新发展是发展资本主义农业。 (2)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二“清中期,精细化生产促使粮食单产显著提高”可知精耕细作技术提高;根据材料二“甘薯、玉米等对地利没有较多要求而高产的作物得到了普及性推广”可知高产农作物的推广,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再结合明清时期的政治局势,可知政局长期相对稳定,社会劳动力的供应也相应增加;除去以上原因之外,“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也是非常重要因素。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二“稻米生产,在江浙、湖广一带膏腴之区,一般亩产二三石,多者可达

27、五六石”、“甘薯、玉米等对地利没有较多要求而高产的作物得到了普及性推广”、“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进一步的发展”等诸多史实,可知促进农业商品化发展,有利于工商业的繁荣,有利于经济向近代转型,部分缓解了人地矛盾,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促进人口数量激增。42【答案】示例一 近代化将有助于民族独立富强。(3分) 该观点具有合理性。近代史上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事实表明,中国近代化不仅是要实现物质技术的近代化,同时要改变中国传统的专制体制,向民主法治社会迈进,更需不断清除民众思想中的迷信、愚昧、保守、落后成分,造就新国民群体。近代中国需要全方位的转变,全面的近代化,才能真正改变半殖民地命

28、运,取得民族独立。(6分) 但同时应注意近代化与民族独立是相辅相成的。民族独立会加速近代化进程。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已经说明列强的侵略是近代中国发展的最大障碍。(2分) 总之,近代化与民族独立之间并不是单向联系,而应是同步推进,具有双向互动关系,在特殊的历史时期,相互促进。(1分) 示例二: 发挥历史的资鉴功能服务抗战时局。(3分) 该观点充分体现出历史研究的价值,也彰显了抗战时期近代史研究要为国家民族解困找寻出路的意义。近代以来中国遭受了列强的长期、持续的侵略,国内出现了若干的抵抗浪潮。从鸦片战争中林则徐等主剿派在沿海地区作出的战略部署与前线抗英,到太平天国时期抵抗洋枪队;从甲午中日战争中

29、四大战役的抵抗行为,到义和团运动的反帝爱国;从维新变法运动的改良之路,到辛亥革命的救国之策都包含着近代中国人在寻求民族独立道路上的探索。这些斗争为抗战救国救民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8分) 总之,作者对百年近代史的研究突显了史学家的责任与使命,最终有利于抗战胜利。(1分) 其他可供参考的角度: 1中国近代化是以科学、机械、民族意识为重要内容。 2近代化关乎国家与民族命运。 3要从历史与外界找寻取得抗战胜利的良方。 4历史研究中蕴含着爱国情怀与民族精神。 5近代史的教训有助于抗战建国。 6废除家族家乡观念有利于建立近代民族国家。 7独立和富强是近代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解析】根据材料中蒋廷黻于1

30、938年所写中国近代史总论的部分内容可知,其主要内容在于叙述近代化与中国独立富强之间的关系,据此我们可以把观点定位为“近代化将有助于民族独立富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化表现在政治上就是民主化、法制化,表现在经济上就是工业化、商品化,表现在文化上就是科学化、人性化;在作答的时候,我们就应该论述在近代中国有哪些历史事件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如辛亥革命在政治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洋务运动在经济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在思想文化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在对上述史实叙述过程中,要注重阐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材料中的论述发表于1938年,蒋廷黻主要论述的是近代化有助于民族独立富强,但是他没

31、有看出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即一方面,近代化将有助于民族独立富强,同时,民族独立也会加速近代化进程;在论述的结尾部分,我们要对“近代化”与“民族独立富强”的关系做一个方面的论述,即近代化与民族独立之间并不是单向联系,而应是同步推进,具有双向互动关系,在特殊的历史时期,相互促进,一方面使得结构更加完整,另一方面,也符合题干中“评析(评价和分析)”要求。45. 【答案】(1)内容:中央垄断铸币权;成立铸钱的专门机构;从铸币原料、币值与重影工序、技术等多方面进行防伪。(9分)(2)意义:有效抵制了货币的伪造,利于经济秩序的稳定;加强了中央集权;增加了西汉政府的财政收入;为后世币制改革提供借鉴。(

32、6分,任答三点即可)【解析】(1)据材料“汉王朝中央政府设水衡都尉,这是一个铸钱的专门机构。同年,下令禁止郡国铸币”可知中央垄断铸币权;成立铸钱的专门机构;据材料“由政府铸造的三官钱,工艺水平、铸造技术有很大的提高,工序也比较复杂”可知从铸币原料、币值与重影工序、技术等多方面进行防伪。(2)据材料“盗铸者自然减少”“盗铸者和伪铸基本绝迹”可知有效抵制了货币的伪造,利于经济秩序的稳定;据材料“中央政府控制了铸币权,从一个侧面稳定了财政,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可知加强了中央集权;增加了西汉政府的财政收入;为后世币制改革提供借鉴。46. 【答案】(1)演变:一战前日美在中国问题上矛盾尖锐;一战后美国联

33、合欧洲列强共同遏制日本对华扩张;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美矛盾激化,最终引发太平洋战争:二战后美国控制日本,日本成为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的工具。(8分)(2)影响:一战前后的美日矛盾加剧了列强对华争夺和军阀割据,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日矛盾有利于中国的抗日战争;二战后美的同盟的建立对新中国形成了包围、封锁。(7分,任答三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也可)【解析】(1)据材料“日本在中国问题上的立场是独霸和排他性的,而美国则坚持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不承认日本所谓的特殊利益和特殊地位”得出战前日美在中国问题上矛盾尖锐;据材料“在以美国为首的列强联合进攻面前,日本开始实行与列强保持一致

34、的所谓协调外交”可知一战后美国联合欧洲列强共同遏制日本对华扩张;据材料“随着日本军事行动的步步升级,不可调和的日美矛盾最终引发太平洋战争”可知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美矛盾激化,最终引发太平洋战争;据材料“美国通过日美安保条约等,把日本牢牢地拴在了自己的战车上”可知二战后美国控制日本,日本成为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的工具。(2)综合材料内容各所学可知,一战前后的美日矛盾加剧了列强的对话争夺和军阀割据,同时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二战前后,美日矛盾有利于中国的抗日战争,二战后美日同盟则对中国形成了包围和封锁。47. 【答案】(1)变革创新:进行声腔上的变革,练成了独具一格的“脑后音”的唱法;创办专门培养

35、京剧人才的科班;融合徽调和汉调,并广泛吸收各剧种的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使京剧艺术的发展形成体系。(7分,任答三点即可)(2)品格:一丝不苟的治学艺术;声容殊众的表演艺术;谦恭谨慎的待人艺术;言传身教的治班艺术;倾囊相授的育人艺术。(8分,任答四点即可)【解析】(1)据材料“练成了独具一格的脑后音的唱法”可知进行声腔上的变革,练成了独具一格的“脑后音”的唱法;据材料“他融合徽调和汉调,并吸收昆曲、京腔、秦腔等剧种的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经过自己的创造,形成了一种体系”可知融合徽调和汉调,并广泛吸收各剧种的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使京剧艺术的发展形成体系;据材料“他生前很重视京剧人才的培育,曾创办

36、三庆科班”可知创办专门培养京剧人才的科班。(2) 综合材料内容可从治学艺术、表演艺术、待人艺术、治班艺术和育人艺术等方面总结概括程长庚的艺术品格:一丝不苟的治学艺术;声容殊众的表演艺术;谦恭谨慎的待人艺术;言传身教的治班艺术;倾囊相授的育人艺术。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2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第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

37、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图5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A. 铸铁技术的进步B. 商品交易的需要C. 审美观念不同D. 国家统一的推动【答案】B【解析】【详解】商周的贝币、春秋战国的布币和汉代的五铢钱都是当时流通的货币,在形制方面都体现出便于携带的特征,这种形制有利于商品交易活动的顺利进行,说明这些货币形制是商品交易活动过程中不断选择的结果,B正

38、确;商周货币是贝壳,春秋战国布币是青铜货币,不属于铸铁货币,排除A;题干设问中要求的是“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要求寻找同一性,C选项中的“审美观念不同”强调的是差异性,排除;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国家并不统一,排除D。2.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A. 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B. 推动了农业商品化进程C. 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D. 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答案】D【解析】【详解】曹操通过实施屯田制,安置了流民、开垦了荒地、发展了农业生产,“所在积粟,仓廪皆满”,客观上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D项正

39、确;利用政府控制的土地屯田,没有助长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A项错误;屯田制为解决军粮问题,控制农业生产,没有推动农产品的商品化进程,B项错误;屯田制的推行,使流民成为政府的佃农,有了安定生产生活的条件,没有促进中原人口南迁,C项错误。3.唐代书法家张旭曾说:“始吾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据此可知,张旭书法呈现出A. 书写结构的严整性B. 书写气象的灵动性C. 书写笔画繁杂性D. 书写技法的内敛性【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旭是唐代著名草书书法家,其中草书字体具有写意性强和灵动性等特征。从材料可知张旭从公主与挑夫争着走路和观看公孙大娘舞剑,而

40、悟得草书笔法的意境和草书笔法的神韵。这说明当时书写气象的开放性和灵动性,B正确;A是楷书的特征,排除;材料与书写笔画的繁杂性无关,C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张旭书法的开放性,内敛性的说法错误,故排除D项。故选B。4.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A. 内阁权势强大B. 皇权受到严重制约C. 社会经济凋敝D. 君权相权关系紧张【答案】A【解析】【详解】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向户部索求十万金的诉求在内阁首辅张居正的干预下未能满足,说明万历年间内阁权势较强,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的任意妄为

41、,A正确;明代内阁是皇权强化的产物,不能制约皇权,B选项中的“严重制约”不符合内阁这一机构的特征,排除;题干涉及的内容与朝廷中枢机制有关,此信息不能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情况,而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中后期社会经济较为繁荣,排除C;内阁不是宰相,因此题干反映的现象不属于君权相权关系,排除D。5.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李鸿章认为:“各口岸轮船生意已被洋商占尽,华商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必挟重资以侵夺”,因此“须华商自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这表明A. 商战成为对外交往中心B. 清政府鼓励民间投资设厂C. 求富以自强方针的改变D. 洋务派准备创办民用企业【答案】D【解析】【详解】面对外

42、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各口岸轮船生意已被洋商占尽”,李鸿章强调,必须建立自己的航运公司,由中国自己的商业组织,筹备保险等业务,对抗外商侵夺,表明洋务派准备创办民用企业,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商战成为“对外交往中心”,A项错误;李鸿章的个人主张不能说明“清政府鼓励民间投资设厂”,B项错误;李鸿章主张“华商自立公司”,并没有改革洋务派“求富以自强”方针,C项错误。6.清帝退位诏书稿由南京临时政府拟订,袁世凯收到后擅自在诏书稿上加入“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等内容发表。孙中山表示反对,致电袁世凯强调:“共和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他们分歧的实质体现在A. 是否赞同共和体制B. 政府组

43、建的主导权C. 是否进行社会革命D. 临时大总统的人选【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袁世凯认为临时共和政府应该由清帝指派组建,孙中山认为临时共和政府应该有人民选举产生,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因此二者体现的本质是政府组建的主导权,B正确;材料中的袁世凯和孙中山都主张实行共和体制,A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临时共和政府的组建问题,是在革命胜利之后,C排除;临时大总统的人选不存在争议,因为孙中山同意只要袁世凯赞同共和,中华民国政府的总统就让位给袁世凯,D排除。故选B。7.1940年代中后期,中国许多工矿企业尽管账面上获得利润,但难以维持再生产,故“很多工厂把囤积原料作为主业,反以生产作为副业”。这说

44、明,当时A. 商业的繁荣带动了工业生产B. 抗日战争的胜利推动生产恢复C. 国统区的经济秩序遭到破坏D. 国民党军阀混战扰乱经济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1940年代中后期正值抗战胜利后,当时官僚资本主义膨胀,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加上国民政府发动内战,大肆征敛,滥发纸币,企业账面利润难以维持生产,说明通货膨胀严重,这些现象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因此中国的工矿企业虽然有利润,但是难以维持生产,出现了囤积原料为主,生产为辅的局面,C正确;题干未提及商业繁荣情况,不能得出商业繁荣带动工业生产,排除A;当时企业生产难以为继,反映的是生产遭到破坏而非恢复,排除B;1940年中后期不存在军阀混战局面,排

45、除D。8.1983年,北京四个最大的百货商场与北京市第一商业局签订合同,规定:超额完成利润承包额的,超额部分国家与商场对半分成;完不成利润承包额的,差额部分由企业利润留成和浮动工资弥补。这反映出A. 企业活力逐步得到增强B. 国企改革全面展开C. 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D. 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答案】A【解析】【详解】1983 年,四家百货商场与主管部门签订经营承包合同,承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反映出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扩大和企业活力逐步得到增强,A项正确;此时国企改革尚未“全面展开”,B项错误;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确立的,C项错误;我国在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后才开始尝试建

46、立现代企业制度,D项错误。9.15491560年,约4776名法国逃难者进入加尔文派控制下的日内瓦,其中1536人是工匠。他们将技术和资金由奢侈品行业投入普通的钟表业,日内瓦逐步发展成为世界钟表业的摇篮。这反映出,当时A. 人文主义传播缓和了社会矛盾B. 经济发展不平衡促进技术转移C. 工匠精神决定了城市生活面貌D. 宗教改革助推日内瓦经济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加尔文教派主张发财致富,支持商业,受到加尔文在瑞士宗教改革影响,法国的逃难者涌向日内瓦,其中这些人将技术和资金投入到日内瓦的钟表业,促进了瑞士钟表业的繁荣,这说明当时的宗教改革促进了日内瓦的经济发展,D正确;宗教改革虽然促进了人文主义传播,但是材料未涉及对社会矛盾的缓和,A排除;材料未涉及经济发展和技术转移之间的关系,B排除;C说法过于绝对,城市的生活面貌主要和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排除。故选D。10.美国建国初期,制宪会议的参加者麦迪逊认为,新宪法授予联邦政府的权力很少,并有明确的规定;各州所保留的权力很多,却没有明确规定。在第一届国会上,麦迪逊提出宪法修正案:除了明确授予中央政府的权力以外,其余的权力由各州自行保留。这一主张A. 赋予各州主权B. 恢复邦联制度C. 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