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研究_何磊.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5721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7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研究_何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研究_何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研究_何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研究_何磊.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 快,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进城务工,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导致农村地区留守人 口的数量逐年增加。长期的城乡 二元体制,致使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中求学遇到诸 多困难及不公平待遇;农民工本身在城市中就处于弱势地位,生洁处境艰苦,他 们无暇顾及自己的子女,只能选择将自己的子女留在家中,交由自己的父母或者 亲戚朋友代为照料。这样,一个带有浓郁的有中国特色的特殊群伴一一 留守儿 童 就诞生了。近年来,这一群体的数量还在逐年攀升。 留守儿童作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新生的一个特殊的群体,父母常年外出务 工,致使亲子教育的缺失,家庭教育功能的弱化,无

2、论是在生活、学习方面,还 是在情感、心理、性格方面,都对留守儿童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由 于监护人 的精力、身体、观念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留守儿童在情感和心理方面出现的问题 不能及时得以疏导和解决。再加上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教育资源匮乏和 社会教育环境不理想以及家庭教育的缺失,致使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社会适应、 心理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这对他们日后的健康成长都是极为不利的。 在本研究中,笔者以淮北市某农村留守儿童个案为例,尝试从优势视角的角 度对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进行探究,通过对淮北市农村留守儿童个案问题的分 析,探讨出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的新模式。 笔者通过查找

3、和 翻阅大量文献资料后发现,在以往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研宄 中,国内学者和专家大都是采用问题视角的角度来分析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把 留守儿童看作是 问题儿童 ,认为他们的脆弱的、无能的。研究重点放在了问 题分折上,而忽视了留守儿童自身的优势特质以及周围环境存在的优势资源。所 以在本研究中,笔者尝试从优势视角的角度出发,对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进 行研究,同时这也是社会工作者在留守儿童领域的一次火胆的探索,以期找到优 势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最佳模式。 在研宄方法上,笔者运用个案访谈、观察和文献分析的 方法,以优势视角为 切入点,并结合笔者目前掌握的相关文献资料来研究。酋先通过对淮北

4、农村的留 守儿童进行实地调查,选择并确定笔者所要研究的留守儿童个案,同时结合当地 农村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父母外出务工对笔者所选择留守儿童个案的影响,并 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其次从优势视角的角度分析留守儿童在面对逆境 时的应对策略,分析其优势资源;最后,笔者尝试从优势视角的角度出发,并运 用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介入留守儿童的服务,为留守儿童提供专业、适当的服 务,发掘并增强留守儿 童的抗逆力,协助留守儿童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努力使 其摆脱 问题儿童 的标签,成为和非留守儿童一样健康成长的群体。 关键词:留守儿童;社会工作;优势视角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

5、nd opening 147,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accekrating urbanization, more and more formers to choose the migrant, a large number of formers into cities, resulting in the number of people staying in rural areas every year. Long-term urban-rural dual structure, resulting in child

6、ren of migrant workers in the city to study encounter many difficulties and unfair treatment; migrant workers in the city itself is in a weak positbn, difficult living conditbris, they attend to their children, can only choose to their children to stay at home by their parents or relatives and frien

7、ds to take care of Thus, with a strong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f specific groups - left-behind children was born. In recent years, the number of this group is still rising year by year. A special groq) of children left behind in Chinas urbanization process as a newborn, parents perennial migrant wo

8、ricers, resulting in lack of parenting, and the weakening of femily education, whether it fe in life, learning, or emotbnal, psychological, personality aspects are children left behind causing a negligible impact. Due to the guardian of energy, physical, ideas, etc., resulting in the emergence of le

9、ft-behind childrens emo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problems can not be resolved in a timely manner and to divert Coupled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s is relatively backward, lack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social education environment is not ideal, and the lack of family education, re

10、sulting in the emergence of left-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areas of life, social adjustment, and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re more and more, which they healthy growth in the foture is extremely unfevorable. In this study, the author takes the case of a left-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areas in Huaibei Cit

11、y, for example, try Strengths Perspectiv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ural children left behind will be explored, through the Rural Children Huaibei cas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 discuss the advantages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Work Intervention new model of rural children left behind research. F

12、ind and read by the author after the large number of documents found in 111 previous studies on rural children left behind, the domestic scholars and experts are mostly used to analyze the problem camera angle problems of children left behind, the children left behind as a problem child.1 that they

13、are vulnerable, incompetent. Research focused on problem analysis, while ignoring the left-behind childrerf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the advantages of the presence of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resources. Therefore, in this study, the author attempts to advant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14、point of view, the problem of the current left-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areas were studied, and it is also a social worker in the field of children left behind a bold exploration to find the next advantage of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work intervention in rural areas Best Mode problem of children le

15、ft behind. In research methods, I use case interview, observatfon and document analysis methods, and to the advantage of perspective as a starting point, combined with the author currently available to study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First through the left-behind children in Huaibei rural fieldwork,

16、select and determine the left-behind children cases I want to study,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local countryside,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parents of migrant workers affected children left the ease to the author of the options, and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problem The main reasons; s

17、econdl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advantages of the perspective of children left behind coping strategies in the face of adversity, and analyze its superbr resources; Finally, I try to advant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angle, and the use of concepts and methods of social work involvement of

18、children left behind services provided for children left behind professional, appropriate services to explore and enhance the resilience of children left behind, to assist children tefl to solve their own problems, trying to make it to get rid of problem child label, and non-left-behind children to

19、become as healthy Growth groups. Keywords: Children Left Behind ; Social Work ; Strengths Perspective IV 目录 J 商胃 . I Abstract . Ill 绪论 . i (一) 研宄的背景 . _ . 1 (二) 研宄意义 . 2 (三) 研宄方法与研宄思路 . 3 (四) 相关文献综述 . 4 (五) 相关概念界定 . 11 二、 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分 析 . . 12 (一) 学习问题 . 12 (二) 亲子关系问题 . 12 (三) 性格心理问题 . 13 (四) 安全问题 .

20、 13 (五) 道德品行问题 . 13 三、 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的介入 . 15 (一) 优势视角下留守儿童社会工作的认识 . 15 (二) 个案基本情况分析 . 16 (三) 个案社会工作的介入基本过程 . 17 (四) 优势视角下个案社会工作实践的探究 . 34 四、 研究总结与反思 . 36 (一) 总结 . 36 (二) 研宄反思 . 36 参考文献 . 38 至文 i 射 . 42 議 : . 43 v (一)研究的背景 留守儿童这一群体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产物,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 留守儿 童 这一词汇在中国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最早出现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当时 对留守儿童的定

21、义与现在所指代的对象不同,当时指那些因为父母出国学习或工 作而留在国内的孩子。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才出现当前意义上的留守儿童的 概念。近几年来,随着网络、报刊、电视等媒体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大肆报道,引 起了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的日益关注,而留守儿童问题也成为了国内学者专家研 宄的热点问题,并有逐渐升温的趋势。 研宄内容方面,研宄的内容多停留在现象描述上,有些学者研宄了留守儿童 产生的深层次的因素,认为留守儿童的产生主要是我国长期城乡二元制、社会文 化以及 三农 问题共同作用的结果;有些学者也研宄了留守儿童自身的存在的 问题;也有一部分专家研宄了家庭以及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尽管国内的学

22、者 和专家对留守儿童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但没有能够对这些问题进行综合的考 察,缺乏一定的系统性。 研究视角方面,对于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国内不同领域的学者采用了不同 的研究视角。心理学领域的学者侧 重于对留守儿童心理方面进行研究,探讨留守 对儿童心理上造成的不良影响;教育学领域的学者则侧重于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状 况进行研究,重点研究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之间存在的差异;社会学领域的学 者则站在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探求留守儿童的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个体之间的关系 上。虽然国内对留守儿童的研宄很多,但是综合性的研宄却不多。 综上,对于留守儿童的研究,国内学术界各个领域的学者和专家己经取得了 丰硕的研宄成果。

23、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研宄过程中存在的诸多 不足,例如综合性的研宄较少、研宄方法单一、研宄对象选择 缺乏代表性等等, 这一系列的问题有待我们后人去进一步发掘和完善。留守儿童的问题是随着我国 社会发展而产生的,是一个长期的社会问题,短时期内是无法解决的。研究留守 儿童的问题,因为它不仅关系着我国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而且也关系着我国未来 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研究 社会发展的方向。无论是从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平衡发展方面考虑,还是从我国社 会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考虑,研究留守儿童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留守儿童亟 需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 (二)研究意义 作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一

24、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具有浓郁的中国特 色。留守儿童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城乡之间的发展失衡,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攻坚时期,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正确认识和处理留守儿童问 题,对当前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宄,探索出一条解决农村留 守儿童问题的新途径,这不仅仅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也 是全面推进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这对于我国农 村地区经济和社会经济的均 衡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一,有利于促进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留守儿童作为我

25、国未来的接班 人,他们在人生早期接受的教育对他们未来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留守儿 童所处的年龄段恰好是人的一生中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 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接受的教育对他们的一生都有着具足轻重的影响。 然而,留守儿童在这一时期却出现诸多问题,诸如中途辍学、问题儿童等等,这 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因此,农村留守儿童教育 问题,不仅关系着我国农村 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而且关系着义务教育事业在农 村地区的均衡发展。研究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探索出一条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新 途径,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极大地促进对于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我国农 村教育事

26、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我国 社会现代化以及城市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也在逐年扩大,农 村留守儿童问题也会随之存在。由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较为笈杂,解决难度较大, “ 直以来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留守儿童问题不仅给个人、家庭造成了沉重 的负 担,同吋也给学校、社会等都带来了负面的影响,进而影响到我国和谐社会建设 2 的进程。因此,加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研宄,不仅关系到我国未来接班人的健 康成长、农村义务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 谐社会的目标的实现。 其三,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

27、展,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农村留守 儿童相对非留守儿童而言,他们是一个弱势群体,这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方面得 不到满足,精神层面也是如此。解决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也就相当于是解决农 民工后顾之忧,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的、合理的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从而带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缩小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贫富差距,实现城乡 之间的协调发展。因此,研宄留守儿童问题,并找到应对之策,这不仅仅是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加快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 研宄方法 (1) 个案访谈法 访谈法一般指访谈者根据调査研究所确定的要求与目的,有目的的与调查对 象

28、进行直接交谈来获取信息的一种调查方法。访谈法是定性研究最主要的方法。 在本研究中,笔者主要采用的是个案访谈法, 即与访谈者进行面对面、一对一的 交流,从而来获取访谈者的信息。同时为了更好地收集资料、反应访谈者的真实 情况,笔者主要采用半结构访谈和无结构访谈相结合的形式。 (2) 观察法 本研宄采用了参与式观察法。所谓参与观察法,是指研宄者深入到所研宄对 象的生活背景中,在实际参与研宄对象日常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所进行的观察 。 由于在参与式观察法中,研宄者不会把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强加于研宄者己有的认 知世界中去,所以它能够帮助研宂者获得关于研宄对象的真实情况。在参与式观 察过程中,研宄者身临其境,不

29、仅能够获得较多的内部信息,同时也能够更加真 实地反映研究对象内心的世界。笔者在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采用 了参与式观察法,不仅帮助笔者获取了大量资料,同时也为建立专业的服务关系 来源于网络: http:/baike.baiduxom/lrnk?urI=OcjrcJoj_QrOOxnwSGrpcMUVgOXPIkLVu4DCgNulaf:Vo-elfTFXjdE/ZvtCZB_krMcl WV2DJmDcJlBVpg-Stlc9IJGCfD8mTVCzDinnEq 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研宂 奠定了基础。 (3) 文献分析 文献分析法是研究者在进行学术研究过程中常用的方法。

30、它是指研究者通过 查阅、整理相关文献,并对文献进行研究来获得科学认识的一种方法。它主要是 通过检索和查阅相关文献来实现的,诸如期刊、书籍、报纸和电子文献等。在本 研宄中,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有关留守儿童的研究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 归纳和分析,从整体上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状况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与此同时, 也为笔者更好地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找到了切入点。 2. 研宄思路 本研究是基于对淮北市某农村留守儿童个案研究,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个案 进行访谈和实地调查,深入了解个案当前现状,同时,笔者以优势视角作为研宄 的切入点,研宄和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社会适应等方面的抗逆力。 笔者希望借助对农村

31、留守儿童个案的研宄,找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共性。以优 势视角作为切入点,分析和挖掘农村留守儿童自身的优势特质和周围环境的优势 资源,来帮助留守儿童增强其抗逆力,协助其实现自我成长。本研究的结构框架 如下: 第一阶段,需求与优势评估。笔者在这一阶段主要通过个案访谈和参与式 观 察的方法来收集案主的相关资料,了解案主的问题与需求以及案主自身的优势特 质与优势资源。 第二阶段,介入方案制定与计划实施。笔者通过对案主的分析与调查,以案 主的问题、需求为依据,从优势视角的角度来制定介入方案,并对制定的计划展 开实施。 第三阶段,评估。服务方案结束后,笔者对服务过程以及服务效果进行评估。 总结优势视角下个

32、案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影响,反思介入中的不 足,提出建议,并做出总结。 (四)相关文献综述 1. 关于优势视角的研宄 4 (1) 优势视角与问题视角 视角是人看问题的角度和思路,是人与人之间看待问题的不同思维模式。优 势视角和问题视角是社会工作领域中常用的两种不同思维模式,二者在社会工作 领域中有着不同的假设和理论基础,对社会工作的本质的理解也是不相同的,因 次,社会工作者在两种视角下所扮演的角色也是不一样的。 优势视角是认为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是具有可塑性的,人本身是具有优势 资质来解决问题的。优势视角强调的是案主的优势,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是以案主 本身所具有的优势特质作为切入点,认

33、为案主具有自愈和自我整合的能力,凭借 自身的能力是能够解决问题的。社会 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协助者 的角色,帮助案主发掘、增强自身的抗逆力,而不是领导者的角色, .社会工作者 和案主之间是平等的合作关系。协助案主挖掘自身的优势特质以及认清自身的潜 能,帮助案主来达到自己的目标,这是社会工作者在助人服务过程中的主要任务。 当然,优势视角虽然忽略案主存在的问题,但并不是否定问题的存在,而是淡化 问题,将问题最小化,将侧重点放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资源上,并引导案主找到 解决问题的方法。 问题视角也称缺陷视角,它与优势视角的切入点是不同的,它强调的是案主 自身存在的问题,以案主 自身存在的问

34、题为核心。社会工作者在对案主进行服务 时,关注的焦点是案主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在对案主的问题进行评估和分析后, 制定针对案主的帮扶计划。问题视角认为案主是无能的,强调案主的脆弱性,在 整个助人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是以专家、治疗者的角色进行介入的,具有相 对的权威性。 在本研究中,笔者通过翻阅大量文献发现,目前大部分学者对留守儿童的研 究大都是从问题视角的角度出发的,过多的关注于留守儿童所面临的问题,而忽 略了留守儿童自身所存在的优勢特质。解决策略大多是按照 发现问题 分析 问题一一介入服务 的 模式来进行的,在整个服务过程中很少考虑到留守儿童自 身的优势与潜能。而留守儿童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在而

35、对困难和逆境时也有自身 的主体性和抗逆力。因此,在对留守儿童进行分析和介入吋,需要从优势视角的 角度出发,充分挖掘留守儿童自身的优势特质和潜能,以便更好地帮助其成长。 (2) 优势视用的助人原则 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研究 其一,个人有能力去学习、成长、和改变。人可以学习成长和改变的能力之 依据和来源,就是人天赋的无限潜能。其二,焦点在于优点而不是病理。其三, 案主是助人关系中的指导者。所谓案主是指导者,就是案主自决的意思。指导者 和自决,乃表示个人面对任何情境或状况时,均有诸多抉择或机会可供其本人决 定。其四,此一助人关系被视为基本且必要的。其五,外展是较佳的处遇方式。 其六,社

36、区是一个资源的绿洲 。 2. 关于留守儿童的研宄 (1) 留守儿童界定的综述 留守儿童 一词首次是在 1994 年由一张在留守儿童一文中提出的, 当时对留守儿童的界定与现在的定义不同,当时定义的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在国 外工作或学习而被留在国内的孩子 。 近几年,随着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问题的不断关注,有关留守儿童的研究也越来 越多,各位学者专家对留守儿童的界定也出现不同的说法。其中,比较有代表行 性的有以下几种: 叶敬忠在关注留守儿童一文中指出,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 务工,父母外出时间每年 4 个月以上且年龄在 18 岁以下的儿童 ;吴霓在农村 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中则认为留守儿童指父

37、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在外务工,处 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 ( 6 16 岁 ) 而江荣华则认为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 或一方外出务工而留守在家乡,并需要其他亲人照顾的 16 岁以下的孩子 气然而 全国妇联在2013 年 6 月发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 告中指出: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留守到其他地区,孩子留 在户籍所在地的农村地区,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所指 留守儿童是指随务工父母到户籍所在地以外生活学习半年以上的儿童。儿童年龄 界定在 18 岁以下 ( 0-17岁)气 综上所述,在本研宄中,笔者对留守儿童的界定如下: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 务工,而被

38、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农村,由祖辈或其他监护人监护的儿童 (0 17 岁)。 咮砸施教裕 .优势观点!社会工作理论实务 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230-290. 3 一张 . 留守儿童 _1 】 .瞭望新闻周刊 ,1994,45:37. :i_叶敬忠 ,美 詹姆斯 “ 奠瑞 .关注留守儿童 几书摘 ,2005,12:49-51.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 U1.教育研宄 ,2004,10:15-18+53. :江荣準 .农村留守儿遺心理问题现状及对策 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H 学社会科学 ),2006,01:71-72. 6全国 M 联课题组 .全 W 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

39、状况研宄报丨 Jj.屮国妇运 ,2013,06:30-34. (2) 农村留守儿童规模的综述 目前,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尚未有精确的统计。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 资料发现,国内对留守儿童的规模的研宄主要由以下几种说法:吴晶晶、王娅妮 在一代人的 别样童年 :农村留守儿童达 2000 万中指出,农村留守儿童达 2000 万 ;中国青年报 2004 年 10 月 25 日刊载的留守子女渴望亲情:来 自 中国务工第一镇 的调查报告中提到留守儿童有 7000 万人 ;其中,比 较权威则是全国妇联在2013 年 5 月 10 日发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留守 儿童状况研究报告,该报告根据中国 2010

4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 推算,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有 6102. 55 万人,占农村儿童 37. 7%,占全国儿童 21. 88%。与 2005 年全国 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 5 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 増加约 242 万人 (3)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综述 留守儿童 这一词汇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这一特殊群体是随着我国现代 化、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而衍生出来的一个特殊群体。近些年,这一特殊群体 的规模还在不断扩大。随着社会各界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度也在逐年提高,国 内各个领域的学者和专家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国外学者对其 研究则相对较少。国内媒体和学界围绕这个问题进行的研究

41、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 方面: 德教育方面 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道德教育方面出现的问题不仅仅是家 庭一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这和留守儿童所处的大环境是密不可分的。随着社会的 各界的日益关注,国内学者对留守儿童道德教育方面的研究也是比较多的。 黄应圣、刘桂平在农村留守孩子道德品质状况的调查与思考中指出,留 守儿童在道德品质方面存在的问题表现有以下几方面:花钱不知节省;道德情感 的缺失;生活自理能力较差 李秀英农村 留守学生 调查与思考中则指 出,临时监护人责任不明确以及教育能力不足易造成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缺失; 监护人大多精力有限、教育观念落后,只保证孩子吃饱穿暖,对儿童的身心健康 1吴品

42、晶王娅妮 .“ 代人的 别样童年 :农村留守儿童达 2000 万 N.新华毎 H电讯 ,2006 10-230CM. 留 守 子 渴 望 亲 情 : 来 中 III务 _1:笫 -0T的调查报 吉 N.中国青年报 ,2(KM-10-25. 全国 妇联课题纽 .全国农村留守儿 1 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宄报告丨 JL中国妇运, 203, 06:30-31 1 应圣,刘桂平 .农村 留守孩子 道德品质状况的调杳与思考 W.教朽育人 ,2004,22:27-28. 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研宄 和人格教育很少顾及 。陆士祯等在未成年人德育大家谈:预防农村留守儿童 道德滑坡中认为,导致农村留守儿

43、童在思想道德教育上缺失的原因有很多,主 要的因素还是因为父母不在身边,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气 心理方面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方面出现的问题比较多,且对留守儿童一生的 影响也比较大,学界对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也相对较多。 张君玲在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研究中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父 母外出务工后有严重的心理落差,易导致性格孤僻不合群;生活中,缺乏依赖感 和安全感,易产生焦虑与自卑的倾向;家庭温暖的缺少,造成他们情绪不稳定; 逆反心理严重,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怀疑 。田玉良在浅析农村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一文中,通过对农村一所小学的研宄发现,由于父母长时 间不在

44、身边,缺乏父母的 关爱,留守儿童在心理方面产生了很多问题,诸如为人 不诚实,喜欢说谎;对人缺少礼貌,喜欢说脏话;叛逆心理严重,易对父母产生 抵触情绪;自控力较差,学习缺乏主动性等等 。杨素苹在关注农村留守儿童 的研究中则认为,由于正常的家庭心理环境的缺失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农 村留守儿童养成了诸多不良的个性特征,诸如冷漠、自卑、任性、胆怯、郁闷、 自我封闭等;同时,由于祖辈的溺爱,导致部分留守儿童形成了不尊敬老人、脾 气倔强、情绪波动大、爱发脾气等不良性格 。华中师范大学范先佐教授在农 村 留守儿童 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一文中,通过对多地农村留守儿童实地 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方面最易出现问题,主要表现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论证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