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颈项部按摩联合吞咽训练对脑梗死假性球麻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doc

上传人:de****x 文档编号:57101218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颈项部按摩联合吞咽训练对脑梗死假性球麻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2年颈项部按摩联合吞咽训练对脑梗死假性球麻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颈项部按摩联合吞咽训练对脑梗死假性球麻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颈项部按摩联合吞咽训练对脑梗死假性球麻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doc(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颈项部按摩联合吞咽训练对脑梗死假性球麻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颈项部按摩联合吞咽训练对脑梗死假性球麻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颈项,麻痹,生活质量,吞咽,按摩颈项部按摩联合吞咽训练对脑梗死假性球麻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本文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项部按摩联合吞咽训练对脑梗死假性球麻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接受诊治的脑梗死假球性麻痹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0例。对照组接受吞咽训练治疗,研究组接受颈项部按摩联合吞咽训练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功能、生活质量变化及临颈项部按摩联合吞咽训练对脑梗死假性球麻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本文内容

2、:摘要:目的 探讨颈项部按摩联合吞咽训练对脑梗死假性球麻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接受诊治的脑梗死假球性麻痹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0例。对照组接受吞咽训练治疗, 研究组接受颈项部按摩联合吞咽训练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功能、生活质量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1个月后, 2组患者的吞咽功能SS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 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 (P关键词:颈项部按摩; 吞咽训练; 脑梗死假性球麻痹; 生活质量;脑梗死作为常见的突发性脑部疾病, 多发于中老年群体, 易引起假性球麻痹, 导致患者出现吞咽苦难1.假性球麻痹作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

3、病, 因双侧上运动神经元病损害造成延髓运动性颅神经核、脑桥三叉神经运动核丧失上运动神经元支配, 进而产生中枢性瘫痪, 严重危害患者生活质量2.中医认为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属于“中风”范畴, 脏腑气血不和及阴阳失调、痰浊癖血阻闭清窍是其基本病机, 需及时给予患者康复训练及物理治疗, 及早改善患者吞咽功能3.基于此, 本研究采用颈项部按摩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梗死假性球麻痹, 分析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纳入标准:所有入选对象均经头颅CT、MRI等临床检查确诊为脑梗死假性球麻痹;无精神疾病、意识障碍, 具备一定沟通、理解能力;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

4、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4.排除标准:存在严重的高级脑功能障碍;有废用综合征;存在神经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者;有严重的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混合性脑卒中及真性延髓麻痹、非脑卒中等情况导致的吞咽障碍5;非自愿参加者。选取2020年3月-2020年1月本院接受诊治的140例脑梗死假球性麻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均符合入选标准。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0例。对照组男38例, 女32例, 年龄4080岁, 平均 (62.512.8) 岁;病程15160 d, 平均 (52.328.9) d.研究组男37例, 女33例, 年龄4080岁, 平均 (62.911.4)

5、岁;病程14160 d, 平均 (52.627.8) d.2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1.2 方法1.2.1 对照组:接受吞咽功能训练。吞咽器官功能训练: (1) 训练咽部冷刺激、吞咽动作, 操作者将沾取少量水的冰冻棉棒, 轻轻刺激患者的前后腭弓几软腭、咽喉壁、舌根部, 后指导患者最大程度做吞咽动作, 且用冰块对患者脸颊、口唇进行快速拍扫。 (2) 训练口唇闭锁, 在患者双唇间放置压舌板, 告知患者将双唇紧闭, 后训练者拔出压舌板, 指导患者做嘴唇对抗训练, 重复练习10次。 (3) 训练颊肌运动, 告知患者张口后闭上, 促使双颊充盈气体, 将两腮鼓起

6、, 保持5 s, 后放松, 并将空气迅速在左、右面颊中转移, 像漱口动作, 重复练习5次。 (4) 咀嚼肌与舌肌运动, 告知患者张口, 尽量向外伸出舌头, 保持5 s, 后缩回, 在放松, 重复练习5次。指导患者用舌尖舔上下唇, 后做抵上颚、左右颊部相关运动, 各重复做5次。并重复做左右磨牙咬紧、咀嚼10次。 (5) 发音训练, 先指导患者做单音、单字练习, 如发出“一”、“啊”、“呜”等简单发音, 每项操作30 min/次, 1次/d.摄食训练: (1) 摄食体位, 进食时帮助患者维持直坐体位或采用3045半坐位, 稍微向前弯曲头颈部, 针对偏瘫患者可用软枕垫高肩部, 喂食者站于患者健侧6.

7、 (2) 食团位置, 将食物放于患者口腔最佳感觉食物位置。 (3) 选取食物, 根据患者摄食及吞咽功能障碍程度进行食物选取, 在维持口腔卫生、安全管理基础上, 给予患者密度与性状均一、不易松散、柔软、经咽部与食道时易变性、便于咀嚼食物, 即由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半流质、固体饮食7. (4) 一口量, 先由1 m L吞咽量开始, 不断增加到合适量, 约30 m L, 避免快速进食及2次食物重叠入口。 (5) 预防口腔感染, 指导患者喂食后咳嗽几次, 用温水漱口, 或用消毒棉棒对双唇、口腔进行擦拭, 将口腔中食物残渣清除。控制摄食训练为15 min/次, 1次/d.1.2.2 研究组:在对照组患者吞

8、咽训练基础上开展颈项部按摩, 指导患者采坐位, 在安静与光线柔和条件下实施颈项部按摩, 告知患者全身放松, 实施者采按法、点法、揉法等手法, 对风府穴、廉泉穴、风池穴 (双侧) 、夹廉泉穴 (双侧) 进行1 min点压, 后实施按揉, 并用双手同时按摩患者双侧风池穴、夹廉泉穴, 按摩时间5 min/穴。按摩过程中要求逐渐慢慢加力, 从轻向重、再从重向轻, 不断的反复按摩, 在患者产生显着的胀、酸、热等感觉为准, 后由风府穴、风池穴慢慢向咽喉方向进行5下点按, 在产生咽喉麻胀、向咽喉部放射为准, 2次/d, 每天共按摩20 min.1.3 观察指标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吞咽功能、

9、生活质量变化及临床疗效。 (1) 吞咽功能: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分量表 (SSA) 对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功能进行评估8, 包括临床检查 (823分) 、患者吞咽5 m L水情况 (总分511分) 、患者吞咽60 m L水情况 (512分) 3项内容, 总分1846分, 评分越高表示患者吞咽功能障碍越严重。 (2) 生活质量:采用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评分量表 (SWAL-QOL) 对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 包括进食持续时间、食物选择、恐惧心理、心理压力、食欲、社交、吞咽障碍症状、疲劳、情绪、睡眠等10个领域, 每个条目用15分5级评分法, 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高9. (3) 临床疗效

10、10:依据患者饮水测试评分分级状况进行疗效判定6.痊愈:患者治疗后的吞咽功能障碍基本消失, 其饮水测试分级评为级;显效:患者治疗后吞咽功能障碍得到显着改善, 其饮水测试分级提高2级;好转:患者治疗后吞咽功能障碍得到一定改善, 其饮水测试等级提高1级;无效:患者治疗后吞咽功能障碍、饮水测试分级无变化。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以n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2 结果2.1 吞咽功能治疗1个月后2组患者的吞咽功能SS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 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2.2

11、生活质量治疗1个月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SWAL-QO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 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2.3 临床疗效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3 讨论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多由于脑实质出血、充血、水肿及缺氧等原因, 造成双侧上运动神经元受损, 延髓运动性神经核疑核、脑桥部相关三叉神经运动核丢失上运动神经元有关支配, 进而出现中枢性瘫痪, 增加患者致残、病死风险, 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1.研究12发现, 在吞咽皮质受到损害后, 易产生吞咽障碍症状, 而吞咽皮质多表现为分散性、多灶性, 但上述分散性皮质能产生功能性整体对吞咽进行调节。研究13显示, 颈项

12、部按摩作为中医治疗常用手段, 是最古老的物理疗法, 具有疏通经络等作用, 能对经气进行激发、调整, 并经经络相关传导, 疏通百脉, 安和五脏;且实施颈项部穴位按摩能使肝疏泻功能增强, 能对血液循环内在环境进行改变, 发挥调和气血及推动气血运行、活血化瘀等功效, 达到疏通肝气、调畅气机等效果14;同时, 通过颈项部按摩能经经脉、络脉等相关情况对内脏与其他部位进行影响, 进而对内脏功进行调整, 达到平衡阴阳效果15.现代医学认为, 颈项部穴位按摩能加快血流速度, 使血液高凝状态、浓聚状态得到改善, 进而促进血液循环;且能对微循环、脑循环进行改善, 促进毛细血管血液充盈状况好转, 增加脑血流量;同时

13、对肢体活动组织、相关肢体关节被动活动具有促进作用, 能增强肌肉运动, 调节肌肉营养代谢, 使肌肉弹性得到调整16.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吞咽功能、生活质量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 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提示给予脑梗死假性球麻痹患者颈项部按摩联合吞咽训练治疗效果显着, 能有效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分析原因是通过按摩患者的风池穴、廉泉穴、风府穴等穴位, 能通利咽喉, 使病变局部经络气机得到疏通, 进而改善吞咽功能17;而颈项部穴位按摩采用点法、按法、揉法等手法, 能使闭塞开通, 具有行经散瘀、通经活络、祛风散寒、宽胸理气、舒筋活络及活血化瘀等功能, 能针对患者具体病因、

14、病机实施对症治疗, 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同时, 在颈项部穴位按摩基础上开展吞咽训练, 经过反复、适宜的吞咽功能器官训练、摄食训练, 能对中枢神经系统进行刺激, 促使新运动反射区重建, 进而促进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通路、吞咽肌肌力尽快恢复, 改善患者口腔、咽部周围相关肌肉协调性, 使吞咽反射灵活性提高, 预防失用性萎缩产生18;且能使相应区域敏感性提高, 增强吞咽前感觉冲动传入, 降低口咽运动开启阈值, 缩短反应时间, 加快吞咽运动, 增强患者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9.综上所述, 颈项部按摩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梗死假性球麻痹效果显着, 能有效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 利于患者经口吞咽进食, 降

15、低吞咽功能障碍发生风险,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参考文献1赵浩, 陆云婷, 刘丽娜, 等。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0, 13 (14) :2053-2055.2李世学, 张芳, 孙艳霞。脑梗死后早期癫痫发作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0, 19 (14) :60-61.3陈琴, 刘丽, 林智, 等。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困难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 2020, 31 (5) :756-760.4洪安辉, 雷伟东, 吴杰贤, 等。电针灸联合vitalstim吞咽机治疗真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

16、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 25 (15) :37-38.5Goswami R P, Karmaker P S, Ghosh A.Early seizures in first-ever acute stroke patients in India:incidence, predictive factors and impact on early outcomeJ.Eur JNeurol, 2020, 19 (10) :1361-1366.6白鹤。吞咽治疗仪联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障碍的效果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0, 14 (1) :102-103.7Seet R

17、 C, Rabinstein A A, 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following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a critical review of case definitionsJ.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2020, 34 (2) :106-114.8余佳欣, 李建强, 马太平。中药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预防脑梗死再发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 2020, 18 (5) :383-384, 386.9姜长春, 李月春, 王宝军, 等。动脉溶栓

18、和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比较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 15 (1) :60-63.10梁艳桂, 吴海科, 谭峰, 等。化痰通络汤联合舌咽针刺治疗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困难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 25 (18) :19741976.11吴婷婷。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情绪改善及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0, 19 (5) :135-136.12Go A S, Mozaffarian D, Roger V L, et al.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2020 up

19、date:a repor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J.Circulation, 2020, 129 (14) :282292.13陆佳丽, 朱永礼。自拟化瘀降脂汤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伴高血脂症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0, 23 (5) :593-594.14吴海琴, 任宏伟, 王虎清, 等。动脉溶栓联合血管支架成形术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J.卒中与神经疾病, 2020, 22 (5) :268-272.15张玉霞。针刺配合穴位按摩加开窍利咽棒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60例J.中国临床研究, 2020, 26 (

20、1) :44-45.16朱菊清, 冯子平。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20, 52 (20) :12-14.17赵新光, 赵蕊, 马茜, 等。脑梗死与脑出血急性期应用DWI联合SWI诊断的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 15 (1) :20-22.18孟晓旭, 朱浩猛。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20, 19 (3) :444-447.19濮红萍, 史婷奇, 李敏, 等。穴位按摩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江苏中医药, 2020, 47 (5) :66-68.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