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珠:谱写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改革新篇章.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5707417 上传时间:2022-01-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4.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玉珠:谱写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改革新篇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刘玉珠:谱写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改革新篇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刘玉珠:谱写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改革新篇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玉珠:谱写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改革新篇章.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刘玉珠:谱写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改革新篇章 谱写新时代文物爱护利用改革新篇章 刘玉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心对文物工作作出重要部署。中共中心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文物爱护利用改革的若干看法(以下简称若干看法),标记着新时代文物事业改革发展整体纳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充分彰显了党中心、国务院高度重视文物工作的政治担当,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传承中华文明、坚决文化自信的历史责任。我们要以实行中心文件为历史性机遇,改革创新、乘势而上,砥砺奋进、再续华章,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文物爱护利用之路。 一、切实肩负新时代文物爱护利用改革的新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

2、不忘原来才能开拓将来。文物承载绚丽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我国是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世界文明古国,文物规模和博物馆总量位居世界前列,是名副其实的文物资源大国。据普查统计,我国现有不行移动文物近76.7万处、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以及数量众多的民间保藏文物。加强文物爱护利用改革,旨在充分发挥文物资源禀赋优势,切实激发文物事业发展活力,更好满意人民对美妙生活的憧憬,为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的中国梦供应有力支撑。 坚持爱护利用、传承发展,推动文物资源成为坚决文化自信的力气源泉。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旺盛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宏大复兴。

3、保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设在广袤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承载着丰厚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是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宝,是坚决文化自信的历史根基。加强文物爱护利用改革,就是要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气为目标,使全体人民不断加深对中华文化珍贵价值的相识,使中华民族不断从丰厚文明和历史长卷中获得精神滋养,坚决全体人民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信念和决心。 坚持服务大局、提质增效,推动文物工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经济社会发展是爱护文物的基础,加强文物爱护利用同样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随着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文物的价值作用日益凸显。加强

4、文物爱护利用改革,就是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破解影响文物事业持续发展、制约文物作用更好发挥的体制机制问题,在爱护中发展、在发展中爱护,助推经济旺盛,促进社会发展,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发挥独特作用。 坚持盘活资源、惠及民生,推动文物工作为满意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妙生活须要发挥新优势。文物既是凝合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因素。让文物活起来正在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参观博物馆,到文物旅游,再到民间文物保藏,文物爱护利用成果日益融入生产生活,“飞入寻常百姓家”。加强文物爱护利用改革,就是要紧紧围绕民生所愿、百姓所需,找准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主动

5、拓展文物合理利用途径,充分发挥民众在文物爱护利用中的主动性和创建性,供应更加丰硕的文化产品和更加高效的公共服务,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华蜜感。 坚持开放对话、沟通互鉴,推动文物资源成为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金色名片。文物可以跨越时空、穿越国度,与不同的文明形态、不同的社会制度对话,可以成为国与国相通、民与民相亲的“通用语”,成为世界认知中国、中国交往世界的“解码器”。加强文物爱护利用改革,就是要把文物资源作为讲好中国故事的生动载体,全方位拓展文物对外沟通平台,多渠道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实力,实现中国文化、中国才智、中国精神、中国方案的国际表达,呈现中华文化在国际舞台的独特魅力和绰约风姿。 二

6、、牢牢把握新时代文物爱护利用改革的新要求 若干看法明确提出新时代文物事业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政策举措和实施保障,是切实做好新时代文物工作的任务书和路途图。 加强文物价值挖掘阐释,创新传播传承方式。依托丰富多彩的文物资源,推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实施“考古中国”重大探讨,推介一批国家文化地标和精神标识,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讲清晰中华文明延绵不断、多元一体、兼收并蓄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实施革命文物爱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开展革命文物集中连片爱护利用,加强长征文化线路整体爱护展示,更好呈现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更好呈现我们党的宏大历史贡献,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创新文

7、物价值传播体系,实施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安排,深化挖掘文物领域海量好故事和精彩好内容,生动传播文物蕴含的文化精髓和独特风采,增加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增加全体人民的骄傲感。 切实加大文物爱护力度,坚守文物平安底线。健全不行移动文物爱护机制,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管理职能的统一调整和推动“多规合一”的改革要求,推动将文物爱护管理需求作为常项,全面纳入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改革基本建设考古制度,地方政府在土地储备时,对于可能存在文物遗存的土地,在依法完成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不得入库,出台“先考古、后出让”的制度设计和配套政策,真正把这项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举措落到实处。树立文物资源资产理念,建立

8、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机制,实行文物资源资产报告制度,建设国家文物资源大数据库,加强相关领域文物资源普查、名录公布的统筹指导和部门协作。要把确保文物平安放在首要位置,开展国家文物督察试点,向文物平安形势严峻、文物违法犯罪案件和文物平安事故多发地区派驻文物督察专员,强化中心层面的文物督察监管,推动地方政府切实履行文物爱护属地管理的主体责任。聚焦法人违法、盗窃盗掘、火灾事故三大风险,坚持常态监管与专项行动相结合,坚持长效机制与重点督办相结合,实施文物平安工程,打赢文物平安防范攻坚战。 大力推动文物合理利用,有效盘活文物资源。各级各类文博单位是供应公共文化服务、满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生力军。要激发文博

9、单位创新活力,激励开发文化文物创意产品,分类开展博物馆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推动非国有博物馆法人财产权确权,形成维护公益性、调动主动性、保障可持续的博物馆运行机制,为全体人民供应多样化多层次的公共文化服务。多措并举健全社会参加机制,面对社会同等开放文物资源,公布文物领域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指导性书目,充分释放社会参加文物爱护利用的潜力和动能,提升社会参加的平安感、获得感和荣誉感。制定关于引导民间保藏文物爱护利用促进文物市场健康发展的看法,开展文物流通领域登记交易制度试点,多层次开展文物鉴定服务,促进文物市场活跃有序发展。 拓展文物对外沟通合作,讲好中国文物故事。实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充分发挥文物外

10、交的重要作用,实施文化遗产爱护与沟通合作专项规划,健全文化遗产爱护与申遗跨国合作机制,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和文化遗产爱护品牌,共享更多合作成果。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动考古等领域沟通蓬勃开展的新要求,加强考古工作体制机制建设,统筹协调整合国内外资源,完善中国文物援外工作机制,推动中国援外文物爱护工程和国际合作联合考古项目。搭建多层次机制性文物沟通合作平台,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精品工程,向世界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凸显中国精神、蕴含中国才智的文物精品和文物故事,增加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影响力。 夯实文物基础工作,筑牢文物事业根基。健全文物爱护利用法律制度和标准规范,划定文物爱

11、护利用的红线和底线,推动落实文物爱护属地管理要求和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提升全社会文物爱护法治意识。深化推动文物领域“放管服”改革,提升文物治理实力现代化水平。推动文物爱护利用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发展,以互联网、大数据、信息共享、跨界创意和才智应用为重点,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加强文物爱护管理队伍建设,确保文物爱护管理工作力气与其担当的职责和任务相适应。创新文物领域人才机制,健全人才培育、运用、评价和激励机制。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开门立法,加快文物爱护法修订工作,以良法保障善治、促进发展。 三、奋力开创新时代文物爱护利用改革的新局面 中心关于文物爱护利用改革重大决策部署,

12、为奋力推动新时代文物工作吹响了冲锋号。文物系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增加“四个意识”,坚决“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实行中心关于加强文物爱护利用改革的各项要求,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扎实推动文物事业改革发展,不断把文物爱护利用改革推动到新阶段、达到新境界,奋力开创新时代文物事业发展新局面。 加强党的领导,勇挑改革重担。党的领导是推动文物工作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必需坚决发挥党在文物爱护利用改革工作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加的文物事业改革发展格局。凝合文物系统改革共识,切实增加全体文物工作者改革创新的信念和实力,拿出改革

13、热忱和韧劲,呈现改革才智和面貌,体现改革恒心与实绩。注意发挥各级文物部门领导干部特殊是主要负责同志的示范引领作用,在落实改革任务上走在前、作表率,带头履职尽责,带头担当作为,带头担当责任,形成抓工作与促改革的良性循环,推动改革任务举措落实生效。 强化部门协作,突破发展难题。若干看法重点任务部门分工涉及38个中心相关部门,尤其是关于文物平安、文物爱护利用、基本建设考古制度、释放博物馆创新活力、文物爱护机构队伍建设等问题,须要相关部门鼎力支持。国家文物局要主动对接、深化跟进,做好服务协作,加强部门联动,强化制度供应,推动改革举措落实到政策支持、制度配套和长效机制上来,努力解决一些长期没能解决或者不

14、易解决的问题。坚持上下联动、形成一盘棋,国家文物局多作谋划部署,省级文物部门多作组织协调,市县文物部门多作实施落地,实现上下连接、各有侧重、同向发力、一体推动,打通政策落地“最终一公里”。 围绕改革重点,整体推动落实。进一步明确加强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依次和主攻方向,快速行动、细心组织,蹄疾步稳、有效推动,从加强文物爱护管理机构队伍建设这类最迫切事项做起,从建立文物资源资产管理制度这类各方易于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在国家文物督察制度、土地储备考古前置、国家文物爱护利用示范区建设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在激发博物馆创新活力、激励社会力气参加、促进文物市场活跃有序发展、引导民间保藏文物爱护利用等方面探究新机制。在中华文明标识体系建设、革命文物爱护利用、文物爱护法修订等方面形成新成果,推动改革在重点领域领先突破,串点成线、由点及面,整体推动,全面落实。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1页 共11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