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北方的民族汇聚材料题北师大版.docx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56660208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5.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北方的民族汇聚材料题北师大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北方的民族汇聚材料题北师大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北方的民族汇聚材料题北师大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北方的民族汇聚材料题北师大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材料题:北方的民族会聚1将下表填写完整。2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材料二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假设有违者,免所居官。?魏书?请答复:1材料一中的魏主是谁?他是哪个政权的统治者?2材料一、二反映了他改革中的哪些措施?3他的改革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3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甚为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书?材料二孝文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

2、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言不听仍旧。假设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资治通鉴?请答复:1材料一中的“魏主是谁?他决定将都城迁到哪里?2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魏主迁都的原因是什么?3材料二中的“北语“正音各指什么?4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两项措施?起了什么作用?4有人认为:“以往对孝文帝改革的描述和评价有不妥之处,孝文帝的汉化不值得肯定,他的文化路线是一条加速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衰亡的路线。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为什么?你是怎样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北魏分裂,北方先后出现四个王朝。5分析公元36世纪我国社会的政治特点及开展趋势,从中我们可获得哪些深刻的启示?参考答案21孝文帝;北魏。2承受汉族先

3、进文化,将鲜卑族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推广说汉语。3促进了鲜卑族封建化的过程和民族融合。31北魏孝文帝。迁都到洛阳。2平城地处偏僻,不利于对中原地区的统治,不利于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3“北语是指鲜卑语,“正音是指汉语。4迁都洛阳,改说汉话。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4不同意这种观点。评价孝文帝改革应以是否顺应历史开展趋势、推动社会进步,是否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为标准,而不能以某一个少数民族的“衰亡论道。我认为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鲜卑族融入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整体中,这是历史的进步。因此,孝文帝改革应充分肯定,孝文帝也是我国古代出色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5政治特点及开展趋势:封建国家大分裂和民族大融合,出现了短期的大统一和局部统一,在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启示:可以结合民族融合等方面来谈,具体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