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融合习题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56655188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融合习题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融合习题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融合习题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融合习题新人教版.docx(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融合一、 单项选择题1.前秦之称最早见于十六国春秋,因其所据为战国时秦国故地而得名,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前秦及南方的哪一政权形成对峙的局面()2.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三十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假设为故为,当加降黜降职或罢官。这一举措是 3.中国古代,“衣服有制正朔服色,向来被视为国家根本之所系,是传统礼仪制度的重要内容变易服饰,往往是古代社会制度和风俗习尚变迁的一个标记以下哪位帝王的统治措施可表达这一特点4.以下关于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共同点表述中,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现象的解释,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北方

2、少数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 说明民族融合成为一种历史趋势 北魏孝文帝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那里的人们行为怪异,喜欢穿异族服装,吃异族食物A. B. C. D.6.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时代特征最准确的描述是( )二、 非选择题“改革促开展这个中心,开展了以“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及其中,答复相关的问题。 【雄关漫道】 材料一 孝文帝决心迁都,但迁都的决定遭到许多鲜卑贵族的反对。公元494年,孝文帝以南征为名,亲率文武官员和20万大军南下。到达A城时,正值秋雨连绵,道路泥泞,长途跋涉的鲜卑贵族和官兵们疲惫不堪,不愿意继续前进,孝文帝趁机说,行军中途,怎么可以无功而返如果不

3、愿意继续南征,可以先定都在此。随行人员没再反对,于是大功告成。(1)材料一中的“A城是哪里孝文帝为什么要精心安排这一迁都的“计策 【革故鼎新】 材料二鲜卑姓汉姓魏书记载:“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假设有违者,免所居官。拓跋元步六孤陆贺赖贺(2)材料二所示的是孝文帝改革中的哪两项措施(3)试举三例说明孝文帝改革在社会生活方面的变化。 【论从史出】 材料三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魏,目睹了北方经济、文化兴盛的景象后,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4)根据材料三,说一说这次改革取得了什么效果 (5)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孝文帝改革给你哪些启示参考答案1. 7.(1)洛阳。巧妙地冲破守旧阻力,最终实现迁都大计。 (2)改汉姓;学汉语。 (3)从服饰、食物、通婚等方面举三个实例即可。 (4)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后,各民族融合,中原地区经济繁荣、文化兴盛,传统的汉文化在北方得到大开展。(意思相近即可) (5)改革需要魄力、能力及坚韧不拔的毅力;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遇到阻碍时,我们可以采用一些策略来到达自己的目的;顺应历史的改革能促进社会的进步;等。(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