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语文园地,七,》优质课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de****x 文档编号:56591254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语文园地,七,》优质课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年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语文园地,七,》优质课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语文园地,七,》优质课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语文园地,七,》优质课教学设计].doc(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语文园地,七,优质课教学设计语文园地七 1.能梳理总结摘抄的基本方法,形成主动积累语言、主动摘抄的意识。 2.能感受“得”的用法并仿写句子。 3能初步了解“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做下文的开头”的语言现象,并尝试续说这样的句子。 4能了解撇和捺要舒展的书写特点,写好“英、及”等8个带有撇、捺笔画的字。 5.朗读、背诵古诗采莲曲。 重点 1.能感受“得”的用法并仿写句子。 2能初步了解“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做下文的开头”的语言现象,并尝试续说这样的句子。 3能了解“撇”和“捺”要舒展的书写特点,写好“英、及”等8个带有撇、捺笔画的字。 4.朗读、背诵古

2、诗采莲曲。 难点 能梳理总结摘抄的基本方法,形成主动积累语言、主动摘抄的意识。 1.交流分享 学会做读书笔记是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体现。不仅要引导学生阅读“交流平台”中隐含的做读书笔记的基本方法,还要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方法,在交流分享中引导学生掌握做读书笔记的不同方法。 2.语言积累 词句段运用要引导学生观察“例句”的特点,发现规律,进而尝试运用。古诗采莲曲的阅读,重在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意,在读中感受诗情,不要把“日积月累”变成“古诗教学”。 3.示范临写 含有撇和捺的汉字书写,教师要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做好示范。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临写、讲评、再写等环节,把撇和捺写舒展。 多媒体

3、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梳理总结摘抄的基本方法,形成主动积累语言、主动摘抄的意识。 2.能感受“得”的用法并仿写句子。 3.能初步了解“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做下文的开头”的语言现象,并尝试续说这样的句子。 一、交流平台。 同学们,平时你们都是怎样读课外书的呢?(学生自由交流)读课外书的时候,其实有许多好习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知识,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交流平台”看看课本是怎样讲解阅读摘抄的。 1.欣赏学生摘抄的语句。 课件出示: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学生评析:这段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落叶的颜色和形状

4、都描写得贴切而形象,写出了秋日梧桐落叶的美丽。 课件出示: 春天来了!你看,万紫千红的花开了,像小星星一样一闪一闪眨着眼睛。可爱的草,树木,鸟,兽,虫,鱼都从寒冷的冬天中苏醒过来了,大地恢复了生机! 生:这段话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动植物人的动作神态,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生机勃勃的大地。 课件出示: 爱读书,是一种美德。读书,使人思维活跃,聪颖智慧;读书,使人胸襟开阔,豁达晓畅;读书,使人目光远大,志存高远;读书,使人思想插上翅膀,感情绽开花蕾。 学生评析:这段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使文段的节奏感变强,条理性更加清晰,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情感。 2.学生阅读,交流感受。 3.教师小结。 课件

5、出示: 摘抄,即在阅读文刊、文件等时,把语言优美,值得品析,值得学习的词语、句子、段落记录到本子上,闲暇时,拿出来翻阅。 (板书:摘抄) 4.鼓励学生结合课本上的内容,说说自己在这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5.教师评议、归纳。 (1)把好的语句摘抄下来; (2)归类摘抄:把好词好句归类,便于运用; (3)写下阅读感受; (4)摘抄时,注明出处。 6.方法指导。 (1)不动笔墨不读书。 圈点勾画。即用相关的符号在书或文章上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或爱,或憎,或疑,或思,如用“?”“”等符号分别标示重点词句、疑难困惑、偏差错误等。 作批注。即在文章旁边写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可以品评文章遣词造句的精

6、妙,写出自己的理解、体会和感想,可以谈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见解或由此引发的联想,还可以指评原文的纰漏等。 写读书笔记。可作摘抄、编提纲、写体会。 做卡片。为了便于记忆和积累,鼓励学生把名言警句、精彩片段、佳词妙句等写在卡片上,以随身携带,随时翻阅、背诵。 (2)善于摘抄。 摘抄型笔记,即把读书时发现的好的词语、句子、片段摘录下来。 提纲型笔记,将原来较长较深的书或文章用提纲的形式摘录下来。 感想型笔记,也就是读后感,把读书时的心得体会写成短小文章保存下来。 评价型笔记,可以品评遣词造句的精妙,写出自己的理解、体会和感想,可以谈谈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见解或由此引发的联想,还可以指出原文的纰漏等。 (

7、3)摘抄应注意的问题。 摘抄内容分门别类。如:语文方面的知识、优美的词句、精彩的描写、生动的对话、好的开头和结尾、精辟的议论、写作常识以及文章的结构提纲等;记历史、地理以及其他学科方面的知识或趣闻;记名人名言、警句、名人故事或英雄人物的事迹及豪言壮语等。 边摘抄边背诵,尽可能多地记下那些应该记住且能记住的精彩词句,使语言的积累更厚实。(板书:摘抄分门别类,边抄边背) 7.教师小结。 “好习惯是开启成功大门的钥匙”,希望同学们将读书做摘抄的好习惯真正融入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去,帮助自己学得更好,更扎实。 设计意图: 理解“交流平台”中的示例,并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读书经验,真正在交流中学会摘抄。 二、

8、词句段运用。 1.读一读,想象句子描写的情形,照样子写句子。 课件出示: 小家伙摔得还挺重。 王老师急得直跺脚。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课件出示: 小家伙摔倒了。 王老师很着急。 他跑步很快。 (1)指名读两组句子,齐读,男女比赛读。 (2)小组交流,读句子,看看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对比两组句子,你更喜欢哪一组? (3)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小结。 “得”字后面的内容能让被描述的情形更加具体生动。 (4)同学们都很会观察和思考,能把句子写具体也是一件了不起的本领,请你把下面的句子说具体吧! 课件出示: 妈妈累得_。 _得_。 (5)互相交流,说说自己积累的这样的句子。 课件出示: 他高兴得手舞足蹈

9、。 太阳光把大地晒得热气腾腾的。 花儿红得好像燃烧的火。 夜黑得伸手不见五指。 这片草原辽阔得一眼望不到边。 他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老奶奶笑得直不起腰。 设计意图: 照样子写句子不能简单地“依葫芦画瓢”,要让学生寻找前后句之间的关系,“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 2.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课件出示: 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 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 (1)学生自由朗读,谈感受。 (2)小组交流,说说发现了什么。 (3)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评议并小结。 第一句中加点的词语是“河流

10、、大海”,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做下文的开头,首尾相连。 第二句中“月亮”“小桥”共同的特征都是“弯弯的”,如果接着往下说,“弯弯的小桥的旁边有一条弯弯的小船”。(播放弯弯的月亮歌曲并配弯弯的月亮的图片。) (4)朗读积累。 设计意图: 言语积累首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三年级的学生,不必要讲解什么叫顶真的修辞手法,给他们提供大量有意思的顶真的例句,学生会在大量的朗读、记忆中熟能生巧。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了解撇和捺要写得舒展的书写特点,写好“英、及”等8个带有撇、捺笔画的字。 2.朗读、背诵古诗采莲曲。 一、书写提示。 我们的汉字博大精深,要想写得美观就要找出汉字的特点。我们一起

11、来试一试。 课件出示: 父 及 英 柔 蒙 奏 雾 翅 1观察汉字,你发现这些汉字在书写上有什么特点? (都有撇、捺笔画。) 2你觉得怎样写才能把这些字写美观? (撇和捺要写得舒展,字形就优美。) 3.教师范写指导:“奏”首先要写三横,要注意长短变化,中间一横稍短,三横适当的有一些左低右高;然后写撇、捺,撇、捺一定要舒展一些,可以写得慢一点儿,这样就能把这个字撑开来,给下面的笔画留足够的空间;下面是一个“天”字,最后一笔是一点,不要写成捺。 4先在书上描红,再写一写,注意撇、捺的特点。 5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6展示,交流,评价。 7.小结:同学们,当我们遇到类似的汉字时,撇、捺要书写得舒

12、展一些,这样我们书写的字将更加优美。 设计意图: 不仅要把字写正确,更要写美观。教师讲解并引导学生寻找、发现、感受每个字中的撇和捺的书写以及在整个田字格中的位置。在此基础上,扶放结合,描临结合,写评结合,把“写好字”落到实处。二、日积月累。 1.出示古诗,学习生字。(板书:采莲曲)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2.师范读,学生跟读。互相交流识记生字。自由朗读。 3.师:采莲曲是唐代王昌龄创作的七言绝句。采莲曲为乐府旧题,内容多为描绘江南水乡秀丽的风光、采莲女的纯洁活泼及她们美满甜美的生活。王昌龄的这篇采莲曲以民歌般的语言,歌唱了采莲女的

13、劳动生活,内容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4.组织学生对难理解的字词进行讨论。 课件出示: (1)罗裙:用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裙子。 (2)一色裁:像是用同一种颜色的衣料剪裁的。 (3)芙蓉:指荷花。 (4)乱入:杂入、混入。 (5)看不见: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绿叶红花,哪是少女的绿裙红颜。 (6)闻歌:听到歌声。 (7)始觉:才知道。 5.看注释,小组合作,交流体会诗句的意思。 6.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译文: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碧绿的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采莲。 课件出示作者

14、简介: 课件出示: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其诗以七绝见长,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代表作品有从军行出塞等。 7.练习背诵。 8.拓展积累。 采莲曲 唐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设计意图: 古诗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精华。小学生背诵、学习古诗,可以丰富语言积累,提高感悟能力、审美情趣。课后的拓展阅读,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成功之处: 本堂课,给了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不足之处: 本课未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学生评价方面也有所欠缺。 教学建议: 在今后的教学中,时间分配要得当,激励性语言要丰富、多样,还要大胆、充分地挖掘生活中的语文课程资源,进行创造性的语文教学活动。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