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农村“留守学生”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6550230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目前农村“留守学生”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目前农村“留守学生”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前农村“留守学生”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目前农村“留守学生”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前农村“留守学生”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湖北省丹江口市丹赵路中学随着城镇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劳务经济的逐步盛兴,有力地促进了“三农”的发展,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开故土进城务工,导致许多农村儿童脱离父母的直接监护,成为一个独特的农村留守学生群体。部分留守学生因种种原因而存在这样那样、或多或少的问题,给其自身成长,家庭幸福、社会稳定带来不同程度地影响。怎么才能更好地让这些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样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成了目前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新的重大课题。据不完全统计,仅我校留守学生就有 三百多人,占学生总数33 %左右。从调查了解的数据看,留守学生中单亲打工的有

2、153人,双亲在外打工的有177人。双亲外出务工留守学生中,由祖辈监护的263人,占双亲在外打工总人数的94.9%,由亲友监护的14人,占相应总人数的5.1%,从学习成绩上看,优秀的占21.14%,较好的占33.82%,中等偏下的占45.04%;从行为习惯上看,优秀的占24.53%,较好的25.92%,一般的占29.81%,差的占19.74%;多数留守学生希望父母在身边,但也有部分对父母在不在身边持无所谓态度。由于留守学生长期不与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这些留守学生在教育、生活、心理方面,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家庭教育方面存在欠缺。留守学生大多数与他们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起生活,这些长辈平时对孩

3、子物质上给予的多,孩子要啥给啥,精神上关注的少,平时对孩子在成长中的“困惑”解决方法不得当、不及时。由于存在年龄和文化的差异,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与孩子的父母不一样,“代沟”问题更加明显。且大部分孩子的父母在外打工挣的钱,用于补偿孩子和老人,致使好多留守学生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物质生活优越感较强,加之长辈长期存在“溺爱”孩子的做法,家庭教育方法不得当,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2、留守学生的情感得不到满足。亲情关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父母在外打工对留守学生生活的影响较为复杂,其中情感缺乏问题是最严重也是最现实的问题。留守学生由于和自己的父母离的远,

4、见面少,直接沟通的机会少,情感得不到满足,大部分时间是在思念父母中渡过的。他们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性格、生活感受、人生理想、协作求助、学业成绩等方面发生障碍的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3、留守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这些留守学生上小学的占绝大多数,正处于414岁之间,是孩子性格、品行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或与父(母)一方分离,在性格,脾气的形成上缺少父母的影响。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由于受不到父母的影响或受一方影响,孩子的心理得不到满足,致使有些孩子内向、孤独,有些男孩子软弱、胆小,没有男子汉的气概。特别是中学时期的留守学生处于一个敏感的年龄过渡

5、阶段,个性正在形成中,可塑性较大。部分孩子情绪消极,孤独,言语少,不合群,不愿意也不善于同他人交往,存在抑郁自卑,乃至愤世嫉俗的心理。4、留守学生学习成绩一般较差。从调查情况来看,有171名留守学生和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等祖辈生活在一起,占80%;委托其他亲戚或熟人监护的42人,占20%。作为一个特殊的监护群体,这些老人普遍年龄大,身体差,特别都是文盲,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学生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与留守学生思想观念差异极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教育管理上弊端较多。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同时,大多数农村留守学生在学习上欠缺主动性、自觉性,学

6、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习惯差。具体表现在有迟到、早退、上课提不起精神、注意力不集中、不能较好的完成家庭作业,甚至旷课中途辍学的现象,其直接的结果就是学习成绩较班级平均水平低,较自己以往成绩低。5、留守学生安全存在一定隐患。如留守学生独自在家或路边玩耍,路上车辆较多,而老人无暇顾及,造成农村火灾或触电事故时有发生,安全隐忧增加,伤亡事故时有发生。6、行为习惯不良。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少年,其行为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他律阶段,自律能力很弱。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儿童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只要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态度,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学生纪律散漫,不听祖辈教导,

7、时常存在说谎现象,在家骗父母委托的监护人,在校骗老师。不服管教,我行我素,在学校纪律散漫,常有迟到、早退、打架斗殴的现象,在家里好吃懒做,不做一些诸如洗碗、扫地等力所能及的事情,对监护人不礼貌,时有夜不归家的现象发生。生活习惯较差,有的形成了早上不洗脸不濑口,晚上不洗脚,长年不理发的坏习惯。易于沉迷,整天痴迷武侠小说和网络游戏中;易于模仿,模仿成年人抽烟喝酒,模仿武侠小说拉帮结派,结拜师兄师弟;易于被利用,和一些不良青年厮混,偷鸡摸狗甚至打架斗殴、寻衅滋事。7、人格发展不健全。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留守学生内心封闭,情感淡漠,缺乏安全感,心理承受力差,情绪消极,孤独,言语少,不合群,不愿意也

8、不善于同他人交往,存在抑郁自卑,乃至愤世嫉俗的心理,从而性格孤僻、自闭、自卑者多,有的甚至违法犯罪。三、形成原因分析1、监护人自身因素。一是责任意识不强。在除父母外的监护人眼里,认为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不能对他们要求太严格,应对孩子更多的爱,否则会使孩子产生扭曲心理,觉得不是自己亲生的父母到底不知道疼爱自己。二是监护责任不明确。监护人往往从身体健康方面考虑问题,重吃饭穿衣轻学习教养;重身体健康而忽视心里健康和全面发展;重交通安全不关心在学校和家里的表现;重按时回家按时到校,而忽视其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三是监护精力不够。父母委托的监护人往往是女性或者是祖父、祖母等年纪较大的人,这部分人或者由于

9、忙于其它的事或者由于要同时监护几个小孩或者是年龄较大而精力不够,投在留守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不多。尤其是祖父、祖母作临时临护人的,他们往往自身行动不便,自身精力有限,有的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需要看护,因此他们花在留守学生身上的精力就更不足了。四是监护人自身素质较低。他们不知道从心理上来照顾儿童,不知道从法律、安全、卫生知识等方面教育他们,也不能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从而使留守学生的教育从根本上就失去了重心。2、家庭自身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的生活和教育需求在不断提高。由此,农民不得不想办法改善家庭经济生活条件,让自己孩子接受高等教育。但当连最基本的生活问题还无法解决时,当生活和教育发生

10、冲突时,他们只能选择进城务工谋生,让孩子接受高级教育只能成为梦想和泡影。当然这其中,既有生活压力的原因、也有教育意识的原因。但不同原因导致的结果却是相同的,即:使儿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在流动留守流动的变动中长大。3、家长自身因素。家长自身的教育能力与孩子教育需求之间落差较大。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一周、一个月、半年甚至一年都难得打一次电话、写一封信、寄一本学习用书,更别说给孩子买学习用品和工具书,这样就不能很好地留守学生维系亲情,沟通思想,鼓舞上进,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大部分家长以为给孩子买几件新衣服、买些好吃的、交付学费就是对孩子的最大关爱,没有意识到还需要与班主任、代课教师沟通,只注意孩

11、子是否长高了、长胖了,而不注意学习成绩,良好行为习惯等综合素质。4、社会各界关注不够。留守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往往易被忽视,学校往往重视升学率而对成绩好的学生给予较多关注,而把一些成绩差纪律差的留守学生养成问题学生、差等生而放任不管。其它各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普遍认为留守学生问题远远轻于当前的一些社会问题,远远轻于成年人违纪违法的问题而忽视之。广播电台,报刊杂志对留守学生问题报道的少,对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宣传得少。教育部门、研究部门对留守学生问题研究力度不大,成果不多,成果的应用推广不够。5、其他因素。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学生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

12、,需要通过教师、通过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学校课程设置与农村儿童身心发展不相适应,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四、对策与建议留守学生之所以存在诸多问题,原因来自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留守学生问题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不应只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自己去解决的问题,而应该由全社会共同努力,为留守学生创造健康成长环境和空间。第一、强化政府统筹管理,加大社会支持的力度。比如在城市中打工族密集的地方,增加城市教育设施,

13、降低打工子女的入学收费要标准,逐步改善民工子女就学条件。对未能入学的民工子女可以通过开办寄宿制学校,假期学校等,逐步建立社会监管体制,打破城乡体制,给予农民工及其子女切实的市民待遇,运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帮助农民工把子女带到打工地学习和生活。开辟打工子女就学的“绿色通道”,使其享受与打工所在地孩子同等的教育待遇。这是解决农村留守学生问题的根本所在。第二、家庭应切实承担起培养孩子的重任。家长要转变观念,增强自身发展的能力,多渠道寻找就业门路。外出打工的夫妻有能力的一定要把孩子带上跟随自己打工读书生活。要正确教育和引导好孩子,树立“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如果条件允许夫妻最好留一个在家与孩子一起生活。

14、因为家庭的安全感和亲情的温暖是任何外力都无法取代的。外出的父母要经常回家或打电话与孩子沟通,交流感情,和学校沟通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第三、加大对留守学生的心理教育,建立起留守学生的沟通机制。妇联、团委、关工委等部门要积极开展一些利用留守学生心理成长的活动,学校要多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增加留守学生与老师接触的机会,得到学校和老师的更多的关心与帮助。教师应加大对走读留守学生的家访,更多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思想状况,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帮助自身健康成长。第四、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加大新闻宣传力度,引起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学生的关注,引起社会的重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寻求解决的办法和途径,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格局,让外出打工的父母安心,让在家的留守学生健康成长。“留守学生”是未成年人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守学生”的教育是一项现实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因此,关心关爱留守学生,促进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应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只有关注“留守学生”的教育,关爱“留守学生”的成长,才能真正实现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才能使我们的社会真正实现和谐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