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6412929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新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2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金川区第一小学电子备课教案科目数学年级五年级班级授课时间 年 月 日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 2 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m3 、1dm3 、1cm3 以及1L 、1ml 的实际意义。3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对长方体实物或模型进行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和空间位置关系,从而对长

2、方体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认识体积时,通过用小正方体来摆不同形状的长方体,来观察、猜测、归纳、推理出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现实生活情境引人,通过对一些建筑物、生活用品形状的观察,抽象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形,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很多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学习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中物体的形状。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 2 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体积的实际意义。 3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

3、问题 教学难点 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课时划分11课时金川区第一小学电子备课教案课题长方体的认识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2、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的特征;教学准备长方体、正方体模型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批注一、认识立体图形和长方体。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物体的形状,你能说一说国旗、手帕、红领巾各是什么形状的吗?你还认识哪些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小结: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都是平面图

4、形。指出:象讲台上的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立体图形,其中粉笔盒是长方体。 指导学生观察第27页的插图。 二、探索长方体的特征1、认识面、棱、顶点取出长方体教具和长方体框架,指导学生观察。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长方体的面有什么特征?长方体的棱有什么特征?长方体的顶点有什么特征?3、小组代表汇报,其他学生补充说明。4、概括长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长方形(特殊的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长方体有十二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长方体有八个顶点。三、探索长方体的长、宽、高。1、探索例1、例2。观察长方体的棱,找出长度相等的棱,看看有几组相等的棱?取一个物体观察。2、小

5、结:长方体的上下面是一个长方形,它的长是长方体的长,宽是长方体的宽,另四条是长方体的高(长方体的长宽高可以改变,不是固定不变的)。四、课堂练习1、做一做。2、指导学生取出一个长方体学具观察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并指给同桌看看。自由交流自己认识物体的形状观察第27页的插图观察长方体教具和长方体框架小组讨论长方体的面、棱、顶点有什么特征小组代表汇报观察长方体的棱,找出长度相等的棱取出一个长方体学具观察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同桌合作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交流收获作业设计练习五13题;教学反思金川区第一小学电子备课教案课题正方体的认识,第2 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正方体,掌握正方休的特征

6、;2、通过观察和比较弄清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联系和区别。教学重、难点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正方体,掌握正方休的特征教学准备正方体教具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批注一、复习导入 你还记得长方体的特征吗?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探索正方体的特征。二、探索正方体的特征1、课本第30页的正方体特征。正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大小有什么特征?正方体有几条棱,每条棱的长度有什么特征?正方体有几个顶点?二、探索正方体的特征。1、课本第30页的正方体特征。2、小结: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正方形,每个面的大小都相等;正方体有12条棱,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正方体有8个顶点。三、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联系和区别:

7、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异同点?2、小组代表汇报。四、课堂练习1、取出一个正方体,量出它的棱长,算出6个面的面积;2、说说下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长和每个面的面积(单位:厘米)回顾长方体的特征探究正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大小有什么特征? 正方体有几条棱,每条棱的长度有什么特征正方体有几个顶点小组进行讨论,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联系和区别小组代表汇报计算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交流收获作业设计练习五48题;教学反思金川区第一小学电子备课教案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第 3 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操作,掌握长方体和正体的表面积的概念,并初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8、;2、会用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答生活中的简单问题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1、理解表面积的含义。2、会用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答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具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批注一、复习旧知识1、请学生用身边的长方体,标出所有的长、宽、高的长度;2、找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六个面。二、探索新课1、猜猜这节课我们要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舒适知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指的是哪部分?怎样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探索求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方法?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用什么作单位

9、?3、小组代表汇报,其他同学补充说明。4、小结:长方体和正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长方体的表面积各计算方法:(长宽 长高 宽高)2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棱长棱长65、探索例1师:要求长方体的表面积需什么条件?从例1中找出所需的条件。要求长方体的表面积需长宽高的数量,本题中的长0.7厘米;宽0.5厘米;高0.4厘米。你打算怎样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 长高 宽高)2,可以列式为:(长宽 长高 宽高)2(0.70.5 0.70.4 0.50.4)2=1.66(平方厘米)三、课堂练习1、什么叫做表面积?2、课本第34页的做一做;3、看图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单位

10、:厘米)标出所有的长、宽、高的长度;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小组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指的是哪部分?怎样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探索求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方法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用什么作单位小组代表汇报要求长方体的表面积需长宽高的数量,本题中的长0.7厘米;宽0.5厘米;高0.4厘米列式计算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作业设计练习六13题;教学反思金川区第一小学电子备课教案课题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第4 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2、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3、体会所学知识与现实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学重、难点1、 理解和掌握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1、2、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教学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具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批注一、复习旧知识1、什么叫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右图六个面的面积各是多少?(单位:厘米)3、情境导入出示无盖正方体硬纸盒,问:制作这个纸盒至少要用多少硬纸?二、探索新知识1、探索例2审题从例2中,你知道求的是正方体的什么部位吗?怎样求正方体的这个部分?探索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请学生把解题过程填入第35页的红线上;同学互动:请同桌互相检查解题过程,认为有错误的给予订正;师生点评求正方体的表面积可用3各级方法进行列式,最简的是:一个面的面积6,即6a22、请学生说说生活中见过的用材料制作的正

12、方体表面积部分的物体。三、课堂练习1、课本第35页的做一做;2、求下列图形的表面积(单位:分米)回顾什么叫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指名回答认真读题,理解题意探索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同桌合作学习说说生活中见过的用材料制作的正方体表面积部分的物体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作业设计练习六46题;教学反思金川区第一小学电子备课教案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概念第5 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2、使学生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有多大,要看它包含多少个体积单位。教学重、难点1、建立体积概念。2、认识体积单位教学准备学

13、具袋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批注一、导入:你们都听说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吧,聪明的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这其中有什么道理? 二、新授:1、体积的意义。(1)、准备:我们也来做一个实验,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到第二个杯子里,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2)、每一个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举例说说那个物体占的空间大。3、启发学生概括: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4)、比较:用学生手中的文具比。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教室是一个较大的空间,课桌、讲台、同学、老师等占教室空间的一部分。整个学校是一个大空

14、间,教师、办公室、操场、花池、旗座等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既有自己的体积。2、体积单位:(1)、测量长度要用长度单位,测量面积要用面积单位,测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板书)认识体积单位: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2)、认识立方厘米:出示:棱长是厘米的正方体,量一量它的棱长是多少?说明:它的体积是立方厘米。谁的体积近似的接近1立方厘米?(3)、认识立方分米:粉笔盒的体积接近于立方分米。(4)、认识立方米:出示立方米的棱长的教具。观察后总结:边长是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立方米。认识立方米的空间大小。立方米水约可以装满个暖瓶。立方米的木材约可以做课桌张。小结: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哪

15、个体积单位大?哪个体积单位小?体积单位的用途是什么?(5)、练一练:选择恰当的单位:橡皮的体积用( ),火车的体积用( ),书包的体积用( )。6)、比一比:到现在为止,我们都了学哪些测量单位?(板书)长度、面积、体积三种单位的区别:(7)、练习:说一说:测量篮球场的大小用( )单位。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用( )单位测量一只木箱的体积要用( )单位。、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1( ),表面积是( ),体积是( )。、判断:一只长方体纸箱,表面积是52平方分米,体积是24立方分米,它的表面积大。( ) 3、体积初步认识:三、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你有什么收获?请学生讲一讲乌鸦喝水

16、的故事鹅卵石占了一定的空间。举例说说身边那个物体占的空间大。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量一量它的棱长色子或一个手指尖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认识立方分米认识立方米和老师一起小结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交流收获作业设计课堂达标教学反思金川区第一小学电子备课教案课题推导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第 6 课时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空间和空间想象能力。教学重、难点长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教学准备立方厘米学具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批注一、复习:、什么叫物体的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什么是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二、导入新课

17、:、导入:我们知道了每个物体都有一定的体积,我们也知道可以利用数体积单位的方法计算物体的体积。要知道老师手中的这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你有什么办法?说明:用拼或切的方法看它有多少个体积单位。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物体是切不开或不能切的,如:冰箱, 电视机等,怎样计算它的体积呢?他们的体积会和什么有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板书课题)、新课:(1)、请同学们任意取出几个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在小组里合作摆出一个长方体,边摆边想:你们是怎么摆的?你们摆出的长方体体积是多少?()、板书学生的:(设想举例)()、观察:每排个数、排数、层数与体积有什么关系?板书:体积每排个数排数排

18、数层数每排个数、排数、层数相当于长方体的什么?因为每一个小正方体的棱长是厘米,所以,每排摆几个小正方体,长正好是几厘米;摆几排,宽正好是几厘米;摆几层,高也正好是几厘米。(4)如何计算长方体的体积?三、练习:、一个长方体,长7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导出正方体体积公式: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你能想出正方体的体积怎样计算吗?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3读作的立方3、一块正方体的石料,棱长是6分米,这块石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4、看表计算:请同学们摆一个体积是立方厘米的长方体,摆后说一说长、宽、高各是几厘米?长方体体积长宽高提问:长方体的长、宽、高不同,体积相同这是为什么?四

19、、小结:这节课学会了什么?怎样计算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研究。回顾交流什么叫物体的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用将它切成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小正方体后数一数的方法任意取出几个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在小组里合作摆出一个长方体,观察:每排个数、排数、层数与体积的关系。推导计算长方体的体积公式长方体体积长宽高字母公式: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交流收获作业设计课堂达标教学反思金川区第一小学电子备课教案课题推导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第7 课时教学目标1、在理解了长正方体体积公式,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求长正方体体积的其它计算公式。 2、进一

20、步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教学重、难点1、计算长正方体体积的其它公式。 2、逆向思维的题可以用方程方法解。教学准备小正方体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批注一、复习检查: 如何计算长正方体的体积?及字母公式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二、新授: 长方体或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积怎样求呢?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所以长正方体的体积也可以这样来计算: 长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V = s h 三、 巩固练习:1、长方体的底面积是24平方厘米,高是5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V=sh 245=120(立方厘米) 2、一根长方体木料,长5

21、厘米,横截面的面积是0.06平方厘米。这根木料的体积是多少?理解横截面积的含义,体会长方体不同放置,说法各不相同。出示另一种计算方法:长方体体积=横截面积长3、家具厂订购500根方木,每根方木横截面的面积是24平方分米,长3米。这根木料一共是多少平方米?5、练一练 :用方程法。 (1)、一块长方体的木板,体积是90立方分米。这块木板的长是60分米,宽是3分米。这块木板的厚度是多少分米? (2)、一根长方体水泥柱,体积是1立方米,高是4米,它的底面积是多少? 1、学校要修长50米,宽42米,的长方形操场。先铺10厘米的三合土,再铺5厘米的煤渣。需要三合土和煤渣各多少立方米? 2、有一块棱长是10

22、厘米的正方体钢坯,锻造成宽和高都是5厘米的长方体钢材,求长方体钢材的长。 3、用15根规格完全相同的木板堆成一个体积是3.6立方米的长方体。已知每根木板宽0.3米,厚0.2米,求每根木板的长。 四、小结:今天,我们又学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回顾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交流推导: 长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V = s h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理解横截面积的含义利用长方体体积=横截面积长计算理解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要一致。但不可能相同选择方法解答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交流收获作业设计课堂达标教学反思金川区第一小学电子备课教案课题体积单位的进率第8 课时教学目标在认识体积单位,知道体积单位与长度单位的联系和区

23、别基础上,学习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与化、聚方法。学习计算重量的解答方法。教学重、难点体积单位的进率。计算物体的重量。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批注一、复习检查:1、计算体积用 ( )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2、填空: 1厘米( )单位,1平方厘米( )单位,1立方厘米( )单位说一说:计算长度用( )单位,计算面积用( )单位,计算体积用( )单位。1米=( )分米, 1平方米=( )平方分米1分米=( )厘米 1 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二、新课:1、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1)棱长是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立方分米。想一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棱长改用厘米作单位:体积是101010

24、=1000立方厘米底面积是1平方分米,也就是100平方厘米,利用体积的计算公式10010=1000平方厘米通过刚才的计算你能告诉大家什么?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2)根据上面的方法,你能推算出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吗?棱长改用厘米作单位:体积是101010=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板书)(3)小结: 相邻的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4)练习:5立方米=( )立方分米1.5立方米=( )立方分米2400立方分米=( )立方米1250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3.6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填写比较表503040= (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立方米)3、一

25、块长方体的钢板,长2.5米,长1.6米,厚0.02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每立方分米的钢重7.8千克。这块钢重多少千克?求物体的质量公式为:比重体积=质量 注意前后单位是否统一。三、巩固练习: 1、一块正方体的钢板,棱长是20厘米,每立方分米的钢重8.9千克。这块钢重多少千克?20厘米=2分米 222=8(立方分米)8.98=71.2(千克)2、一根长方体钢材,长4.8米,横截面是一个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每立方分米钢重7.8千克,这根钢材重多少千克?3、一块长方体铁板重468千克,又知铁板长2米,宽1.5米,厚2厘米。每立方分米的铁板重多少千克?(列方程解答)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体积是101

26、010=1000立方厘米利用体积的计算公式10010=1000平方厘米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立方分米独立完成,集体订正钢板的体积:2.51.60.02=0.08(立方米) 0.08立方米=80立方分米钢板的质量(比重体积=质量): 7.880=624(千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作业设计课堂达标教学反思金川区第一小学电子备课教案课题容积第 9 课时教学目标、知道容积的意义。 、掌握容积单位升和毫升的进率,及它们与体积单位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间的关系。 、会计算物体的容积。教学重、难点、容积的概念。 、容积与体积的关系。教学准备量筒和量杯、不同的饮料瓶 、纸杯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批注一

27、、复习检查:说出长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二、准备:把泥放入一个长方体的小木盒中(压实,与上口平),然后扣出来,量一量泥块的长、宽、高。计算泥块的体积。这个长方体小木盒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是( )。三、新授:、认识容积及容积单位:()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们的容积。通过上面的“做一做”,我们知道长方体小木盒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就是这个小木盒的容积。(2)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但是计量液体体积,如药水、汽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3)演示:体积单位与容积单位的关系。说一说,在生活中哪些物品上标有升或毫升。升和毫升有什么关系呢?教具演示。1升(L)=1000毫升(mL)将1

28、升 的水倒入1立方分米的容器里。小结:1升(L)=1立方分米(dm3 )1升 = 1立方分米 1000毫升 1000立方厘米 1毫升(mL)=1立方厘米( cm3 )练一练:(4)小组活动:将一瓶矿泉水倒在纸杯中,看看可以倒满几杯?估计一下,一纸杯水大约有多少毫升,几纸杯水大约是1升。、长方体或正方体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是要从容器的里面量长、宽、高。例一个小汽车上的油箱,里面长5分米,宽4分米,高2分米。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多少升?做一做:一个正方体油箱,从里面量棱长是1.4米。这个油箱装油有多少升?小结:计算容积的步骤是什么?3、我们知道了计算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方法,如计算长

29、方体的体积是用长乘宽乘高,计算正方体的体积是棱长的3次方。那有些不规则的物体怎么计算它的体积呢?出示一个西红柿,谁有办法计算它的体积?小组设计方案:四、巩固练习: 说出长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动手操作计算泥块的体积理解容积概念认识容积单位探究体积单位与容积单位的关系1.8L=( )mL 3500mL=( )L 1.5dm3 =( )L 15000cm3 =( )mL=( )L小组合作探究542 =40(立方分米) 40立方分米=40升答: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40升。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生物小组买来一个长方体鱼缸,从里面量长是6分米,宽是4分米,深2.5分米,它的容积是多少升?、一个长方体油箱的容积是

30、20升。这个油箱的底长25厘米,宽20厘米,油箱的深是多少厘米?、有一个棱长是6分米的正方体水箱,装满水后,倒入一个长方体水箱内,量得水深3分米,这个长方体水箱得底面积是多少?、提高题:p55、16作业设计课堂达标教学反思金川区第一小学电子备课教案课题单元复习第10 课时教学目标复习目标:1、使学生对长正方体的有关概念掌握得更加牢固。2、进一步掌握长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3、体积单位的进率。教学重、难点长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体积单位的进率教学准备长正方体的学具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批注一、复习单元的主要内容:(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问:看到课题你能想到到哪些知识?1、特征及

31、关系: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集合图)2、表面积:怎样求长正方体的表面积?3、体积和容积:(1)、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2)、容积单位:一般用体积单位,计量液体时用:升、毫升。(3)、体积和容积的计算:二、练习:1、填空:(1)表面积和体积的意义不同,表面积是物体 的大小,体积是物体所占 的大小。(2)、表面积和体积所用的计量单位不同,计量表面积用 单位。常用的单位有 、 、 ;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计量物体体积用 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 、 ;相邻的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3)、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不同。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是 ;计算正方体的体积是 或 。 计

32、算长方体的表面是 ;计算长方体的体积是 或 。(4)、 一个正方体,棱长是8分米,这个正方体的棱场之和是 ;表面积是 ;体积 。 (5)、一个长方体,长2米,宽5分米,高0.4分米。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体积是 。(6)、一根长方体材料,宽3分米,厚2厘米,体积是0.12立方米。这根木材的长是 ,放在地上占地面积最大是 。2、判断:(1)、长方体中可以有两个相同的面是正方形。 ( )(2)、长方体中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 ( )(3)、正方体的6个面是完全一样的正方形。 ( )(4)、长方体相邻的两个面一定不完全相同。 ( )(5)、用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最少要用8个这样的正方体。( ) (6)、长方体中有四个面是完全一样的长方形。 ( )(7)、当正方体的棱长是6厘米时,它的表面积和体积就相同。 ( )3、选择正确答案:(1)、 3.05立方米=( )A、 305立方分米 B、 3050立方分米 C、30.5立方分米(2)、 4560立方分米=( )A、4.56升 B、4560升 C、4.56立方米回顾本单元硕学内容说出公式说出公式独立完成填空集体订正同桌交流完成判断,集体订正独立完成选择题,集体订正作业设计课堂达标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