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的核心精选.doc

上传人:de****x 文档编号:56192296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家思想的核心精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道家思想的核心精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家思想的核心精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家思想的核心精选.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道家思想的核心 篇一:道家思想的现代意义 道家思想的现代意义摘要: 道家思想作为传统哲学的经典和核心之一,现代意义是值得深化研究的课题.它不仅在历史 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代,它仍然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主要从道家思想 对社会生活、社会科学、经济与个人修养等角度分别阐述了道家思想的现代意义,讨论道家思 想对处理现代人生征询题的启迪意义。 关键词:道家;现代;社会;科学;经济; 道家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其深化的哲学意义通过不断 的传承与开展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今社会的方方面面的征询题,我们 仍然能从道家的思想中找到一些处理之道。因

2、此,道家思想不仅在过去具有深化的意义,其现 代意义也不容无视。 一、道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随着工业革命的大潮,科学的进步给人类带来了极大地物质满足,然而,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中, 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一种掠夺式的开发,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引发诸如全球面暖,环境污染等 征询题。现在,生态环境的保护已成为重中之重,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这与道家思 想不谋而合,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道德经中就有“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阐述,“天人合一”,这也是道家思想在对待人与自然的互相关系 征询题上的根本出发点。它从这个根本思想出发,提出了“天、地、人,本同一元气,分为

3、三体” 认为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强调“道法自然”“自然之道不可违”,而现代生态学理论中有一条“在 没有人类行为强烈干预的情况下,自然界通常都可以以它的最正确状态存在着,发挥出最大的能 量和最高的效率,保持着最合理的开展速度和最长久的持续性。”因此人应当保护自然,保持 与大自然协调相处的和谐关系,人的活动必定阻碍到环境,也必将通过环境反作用于我们本人, 因此我们必须顺应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做到“天长地久。天地因此能长且久者,以其不 自生,故能长生。” 二、道家思想对现代科学的意义 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与开展,人类一步一步的靠近了真理,并通过这些觉察的自然规律 加以合理的利用,转化成为消费劲,

4、进一步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并推进了我们接着研究自 然规律的热情,这一点,在道家思想里我们也能体会到古代道家的热爱自然,探究自然与当代 人类在科学上的追求有着惊人的类似。比方在医学上,现代人也追求科学的养生之道,确实是遵 循自然规律,道家思想中,“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顺应自然”、“贵柔”等主张对 中医养生保健有特别大阻碍和促进正是这一思想的表达。它所倡导的形神兼养,正好符合 现代医学上关于健康的定义,即身心健康,由此可见,道家思想具有科学性,有利于启 示科学的研究。 同时,道家思想通过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朝的“罢黜百家”,开展 到魏晋玄学,起崎岖伏,但都经受住了考研,不断连

5、续到今天,仍然作为一种重要的哲 学思想连续至今,当代人们对它的研究与开展,有利于社会科学特别是哲学的进一步发 展,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家思想也推进了科学的开展。 三、道家思想对现代经济的意义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无为”,道德经中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阐述,这里就 表达出一种“无为”的哲学思想,“自然无为”即顺应事物本来的开展规律,不要强迫去干预、改变事物的开展进程,这关于市场经济下的为政者无疑是一种重要的启示,在经济活动中,我 们不能过度的去干预一些正常的经济活动,可以让经济体在市场中合理的竞争,以求得生存与 开展,从而防止扰乱经济活动的规律,促进经济的繁荣。同样,关于企业来说,“无为”的

6、思 想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理方式“软性治理”,这对企业的长期开展是十分有利的。 另一方面,道家倡导“为而不争”、“少私寡利”等思想,对这些思想的领会,有利于在 市场经济下各种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弊病的防治。这关于当前市场经济下的道德建立有借鉴意 义。 四、道家思想对现代个人的意义 道家强调人各有性,因性而为,各尽其宜。在道家看来,世俗的尊卑贵贱并缺乏介怀,每 一个人只要认识并发挥了本人的“真性”,按照本人的本性和才能来做事,尽本人之职分,也就 获得了人生的意义。道家思想的现代意义,在社会普遍的“熙熙皆为利来,攘攘都为利往”的激 烈的竞争中,在物欲横流、人为物役的现实世界之外为人们寻找到了一个宁

7、静的心灵港湾,这 无疑为当今社会那些“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的人们,开辟了一个比现实世界美妙得多的精神世 界,也给人们物质之外的心灵满足,为人们从现实社会的种种束缚中解放出来指明了方向。道 家思想的不争、不有、贵柔、守静等价值追求是对生命最深邃的洞察,蕴涵着丰富的哲理。在 充满欲望的社会里,可以保持一份独有的心绪宁静,保持一份自信、乐观,最终到达“夫唯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的超越境地。这利于培养人们的开阔胸襟,拓展 视野,在顺境和逆境中都能保持良好心态,从而更好地安身立命,安心立命。只要拥有一颗平 常心,拥有坦荡的胸怀,就能在任何情况下沉着自如,处乱不惊,临危不惧;

8、就不会为荣辱所 困扰,被祸福所左右。 另外道家还拥有一整套养生的思想、理论和方法体系,有力地推进和促进了中国传统养生 文化的开展,它为中华养生学更为医养奠定了理论根底,也在现代产生了重要意义。 总结: 道家的思想哲学观关于促进社会的和谐,促进人与人互相关系的和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提高个人的思想、文化和健康素养,提升个人的人生境地是有积极意义的。因此,作为一种理 论哲学,道家思想也无法超越时代的局限,无法冲破唯心主义体系的束缚,其人生观有腾空蹈 虚的一面。因此,我们应该从道家的人生哲学中汲取精华,化消极要素为积极要素,以蓬勃向 上的乐观主义精神面对现实的人生,在现代文明的进程中制造更新更高

9、的人生境地。参考文献:1、史向前道家思想文化的现代意义研究概述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1996 第 1 期 2、期刊论文 老庄道家政治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 - 唯实 2007(11)3、龚群.道家思想的现代意义.现代哲学,1998 年第 1 期篇二:道家思想 从老庄看道家的根本思想 内容摘要:“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用以说明世界的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在中国哲学史上,“道”这一范畴为道家首先提出。道的原始涵义指道路、坦途,以后逐步开展为道理,用以表达事物的规律性。这一变化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春秋后期,老子最先把道看作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成为道家的创始人。以后,在不同的哲学体系中其涵义

10、虽有不同,但根本上成为世界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的代名词。其中,以老子的道德经、列子的冲虚经、庄子的南华经可为道家思想的代表之作。道家思想主旨是自然和谐,道法自然,以无为治国,讲的是出世,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根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那么。 关键词:矛盾的转变、无为无不为、逍遥游 一、宇宙根源、万物之道 老子论“道”,首先是世界本原。在老子往常,人们对生成万物的根源只推论到天,至于天还有没有根源,没有触及到。到了老子,才开始推求天的根源,并提出“道”。他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而生。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

11、,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老子认为,在天地万物产生之前,就存在着一个无形、无象、无声、无名的“道”。尽管它看不到、听不见、摸不着,但它是一种确确实实的存在。它是一种规律、一种原理,抑或是一个圆满自足的没有缺陷个体,是物质的本初,是构成宇宙万物不可分的根本粒子,同时“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它无形,无声,独立长存,永不衰竭,循循运转而生生不息,可以为天地之母,万物之始,是宇宙产生和开展的总根源。 老子的“道”是当时思辨哲学的最高成果。他不仅对世界的本原做出了“道”的最高抽象,而且对“道”的运动规律做出了最高概括。他认为万事万物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是“道”的运

12、动规律。他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时刻变化而非静止的;缘故是天地万物都存在两个互相矛盾的对立面以及对立面的互相转化。老子是中华辨证思想的奠基人,他提示出一系列的矛盾,如:有无,难易,长短,高低,音声,前后,美丑,祸福,刚柔,强弱,损益,兴衰,大小,轻重,智愚,巧拙,生死,胜败,进退,攻守等。他认为,这些矛盾的任何一方面都不能独立存在,而是互相依存,互为前提。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低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不仅看到了这种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的关系,是一切事物普遍恒常的现象,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内部都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要素,它们互相排斥,又互相依存,老子还深化地提示了对立面的互相

13、转化。例如他说:“曲那么全,枉那么正,洼那么盈,敞那么新”、“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又如“大直假设屈,大巧假设拙,大辩假设讷”、“祸兮福之倚,福兮祸所伏”。他认为祸福、正邪、善恶都会由于其内部存在着两种对立要素 而可能向其相反方向转化,“负阴抱阳”的万物都是如此。因此他指出“反者,道之动”,把事物的互相转化,当作一条重要规律。 二、为人处世、治世之道 道家思想是一个以自然为核心的体系,不是偶然涉及。人们常说儒家重礼乐,道家贵自然,缘故也在于此。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是永久的研究主题。人们对宇宙本原的探究,目的是对现实社会和人生征询题做出合理的解释,对事物纷繁变化,变幻莫测的充分开展找到一个

14、固定的规律,或者是为社会和人生寻找一种依托,老子的思想确实是按照如此的线索展开的。他认为“道”是宇宙万物产生和开展的总根源,提出“天人合一”思想之后,特别自然地就将思路转到了人生和社会的层面上,把“道法自然”用于为人处世、治世之道,为人们提供了具有自然特色的“自然无为”的人生哲学。 于为人处世方面而言,老子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确实是说天下最柔弱的莫过于水,水穿过山谷越过平原,水可以抑制最坚硬的东西。由此悟出人生哲理,柔之克刚,弱之胜强,人们应当像水一般柔弱,记住“不言”之教,“无为”之益,才是最宝贵的。老子说:万物纷繁茂盛,最终都会返回到它的根本上去,而它的根本是处于虚静状态。

15、由此悟出人生哲理:人们只有返回本性,持守虚静,才符合自然,才会去除各种烦扰纷争。老子还说:自然的法那么是利物,而不害物,即“天之道,利而不害”。由此悟出人生哲理:“人之道,为而不争”,意思是做人的原那么是协助别人,而不与别人争夺。 于出世治世方面而言,老子说:江海之因此能容百川,是由于它居于最低的位置。由此悟出治世之理:圣人真正为百姓所服气,他必须对百姓谦恭和顺。老子觉察,人活着的时候都是柔软的,死后那么变得僵硬,万物草木生长着的时候是柔脆的,死了以后那么变成枯槁坚硬的了,由此悟出治世之理:坚强的会走向死亡,柔弱的却会长存,因此凭借武力必将失败,强大的树干总有一天会折断,可见强大是转眼即逝的,

16、柔弱却是永久不灭。 总之 ,老子的人生处世、治世哲学是“柔弱”、“虚静”、“不争”即“自然无为”。 “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要强着去做,不要锋芒毕露,不要给人带来烦扰,外表上守弱处静,无所作为,实际上遵照万物的本性而不违逆,顺应自然之道而知足知止,就已经是有所作为,也能无所不为,只有如此才能把事情做成功,如老子说的“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自然无为”的人生哲理,“无为而治”的治世思想,将人的精神生命与宇宙的精神生命交融在一起,为人们的安身立命提供了一种无限与永久的依托,它既是老子“道法自然”思想的延伸,也是其“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最高精神追求逍遥游 “逍遥游”的自由观

17、和人生哲理,是庄子开展老子“见素抱朴”的思想,认为人性是自然的、纯确实、朴实的,情欲和仁义都不是性,主张性不为外物所动。“任其性命之情”保全本性,同时追求人格独立和精神自戕超越的境地。庄子揭露、鞭挞了宗法等级、专制社会的畸形、病态、丑恶的现象,更憎恶社会现实所 造成的“物欲横流”、“人为物化”,他确乎对社会黑暗有着比同时代任何思想家更为深切和清醒的认识。为了摆脱社会现实对人性的异化和压抑,庄子在人生道路上采取了不与统治者合作,不与媚世者合流的做法。他那“宁游戏污渎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的态度,确实是对“逍遥游”的追求,是庄子“任其性命之情”的人性理论在人生实践上的运用。 庄子追求人格独立和精

18、神自由、超越,集中而明确在表现在著名的逍遥游中。他曾提出,在那个等级、宗法、专制的社会现实中,“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或“殉利”或“殉名”,其结果是“人为物役”,失去了独立自主的个体人格和精神自由。逍遥游的主旨在于说明,一个人只有破除功、名、利、禄、权、势、尊、位的束缚,才能回复自然的“本性”,获得人格的独立和精神上的自由;而追求人与无限、永久的自然合为一体,“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便是“逍遥游”的最高境地。 庄子认为,只有“独与天地精神来往,而不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生死无终始者为友”才是一种绝对自由的精神境地。如何才能从苦闷、浑浊的现实中求得解脱,到

19、达绝对的“逍遥游”呢?庄子认为,人之因此不自由有两个缘故,一是“有待”,即外在物质条件的束缚;二是“有已”,即自由肉体及精神的束缚。他在逍遥游中说:大鹏飞行,要靠大风和长翅膀;走远篇三:儒家、道家、佛家思想核心表述? 儒家、道家、佛家思想核心表述? (网上摘录) 儒家思想主旨是仁义,舍生取义,以仁孝治国,讲的是入世,儒家指由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创立的后来逐步开展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从创立到现在大约有两千五百多年。儒家重人的本身修养,要与四周的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 道家思想主旨是自然和谐,道法自然,以无为治国,讲的是出世,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根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那么。一般来说,公认第一个确立道家学说的是春秋时期的老子,老子在他所著的老子。从创立到现在大约有两千六百多年。; 佛家,唯心主义,强调本身修养,讲的是超世,佛教是,是教人要深信因果,要得正知正见,超脱轮回,度己度人,成就佛果。佛教的创始人是悉达多(释迦牟尼)是古印度北部的迦毗罗国(今尼伯尔)皇宫的一名王子,从创立到现在有两千多年。 通过一千年的交融,在宋代,道、儒、佛已经三位一体了:以道行、儒礼、佛法为灵魂阻碍着每一位华夏子孙。 道、儒、佛家的修行养性思想:儒家讲的是敬,道家讲的是静,佛家讲的是净从修为的层次上,我认为一个比一个层次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