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常州市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育教学理论与教科研水平考试试题及评分标准答案.pdf

上传人:H****o 文档编号:55499722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5.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常州市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育教学理论与教科研水平考试试题及评分标准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4年常州市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育教学理论与教科研水平考试试题及评分标准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常州市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育教学理论与教科研水平考试试题及评分标准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常州市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育教学理论与教科研水平考试试题及评分标准答案.pdf(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9 封面2/9 作者:PanHongliang 仅供个人学习2014 年常州市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育教案理论与教科研水平考试试卷第 I 卷题号一二三总分3/9 得分第 II 卷题号四五六总分得分说明:本次考试为书面开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本试卷分I、II 两部分,其中第I 卷满分为70 分,第 II 卷满分为80 分。第 I 卷(教育教案理论70 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把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序号填入下表相应题号下的空格中。每小题2 分,共 30 分)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1.小学阶段的教

2、案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而中学教案采用讲解式的比重则大为增加,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哪一种特点?()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 D.阶段性2.杜威提出的“五步教案法”的基本流程是()A.诱导学习动机 领会新教材 巩固知识 检查 反馈B.设置问题情境 确定问题或课题拟定解决课题方案执行计划 总结与评价C.明确结构、课题和资料建立假说 推测答案 验证 得出结论D.个别解释 种类解释 掌握规律 获得理解 应用提高3.中国近代史上产生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 D.五四制4.教案案例与教案课例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下列对二者区别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前者围绕

3、特定问题展开,后者可以包含多元性问题B.前者以问题的发现、分析、解决为线索,后者重在叙述和记录C.在一般表达形式上,前者为“背景+问题+问题解决+反思讨论”,后者为“教案设计+教案实录+教案反思”D.前者比较精细,后者较为粗略5.下列观点中主张动物界也有教育,并且把教育看作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的是()A.神话起源说B.心理起源说C.生物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6.依据是否理解所要学习的材料,学习可以分为()A.自主学习与他主学习B.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C.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D.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7.“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所体现的教师劳动的特点是()A.示范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劳动方式

4、个体性8.名著教育漫话的作者是()A.洛克 B.卢梭 C.昆体良 D.赫尔巴特9.“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案为先”体现的教育目的观是()A.教育无目的论B.社会本位论C.科学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10为了防止考试焦虑症的发生,学校咨询人员提前对这些学生进行集体辅导,讲授自我放松、缓解紧张的方法,这属于()A.早期干预 B.缺陷矫正C.发展指导 D.问题预防得分阅卷人4/9 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班主任工作职权的是()A.对任课教师的建议权B.教育教案工作的自主权C.班级范围内的管理决策权D.根据学生表现对家长的奖惩权12.在日常教案中,选择一个专题,以教研组或年级

5、组为单位,以集体备课的形式,先由一个教师事先准备好讲稿,说课之后大家评议修改,变个人智慧为集体智慧,这种说课的类型是()A.研究性说课B.示范性说课C.评比性说课D.综合性说课13.“活到老学到老”体现了现代教育哪一种特点的要求?()A.大众性 B.终身性 C.公平性 D.未来性14.研究者选取一个特定研究对象,通过控制无关因素,操纵自变量并观察因变量,这种研究是()A.实验研究 B.比较研究C.个案研究D.叙事研究15.音乐教师根据学生现场演奏水平的高低对学生进行评价,这属于下列评价中的()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表现性评价D.过程性评价二、简答题(15 分)某幼儿园的一名幼儿放学回家,

6、无意中看到一个英文单词“open”,便告诉妈妈他认识这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O”,这位妈妈很惊奇,问孩子是怎么认识的,孩子回答是今天在幼儿园里老师教的。于是,这位妈妈一纸诉状将那所幼儿园告上法庭,其理由是:“孩子以前看到O会把它想象成太阳、气球、向日葵、飞船等,现在只把它看成一个字母,这严重限制了孩子想象力的发展。”请运用相关教育教案理论,简要陈述你对该现象的看法。三、案例分析题(25 分)在一节科学课上,刘老师正在指导学生将制作好的航模放入水中航行。这时,一个学生的航模刚放到水面,就沉了下去,引得周围同学一阵哄笑,该同学也十分尴尬。刘老师走过去,帮那位同学把航模捞了上来,然后语重心长地告诉全班

7、学生:“同学们,这并不可笑。我们现在做的只是航模,如果将来有一天,看到身边的人乘坐的轮船沉入水里,我们会怎么办呢?是看笑话还是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呢?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伸出我们的手,而不是看笑话,正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下列问题:1.你是否赞同刘老师的做法?请简述理由。(10 分)2.结合相关理论和你的教案经验,就教案中如何渗透德育提出建议。(15 分)第 II 卷(教科研水平80 分)四、简答题(20 分)“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案实践要求,以时长510 分钟的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案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案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的过程。在深

8、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关于“微课”的实践探索与各类研究正在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重要的影响,但也有学者对此提出批评,认为这种热潮使学生在海量的课程资源中变得无所适从、并且带来了学生“碎片化”学习的风险。请回答以下问题:1.结合你的教案经验,阐述“微课”给学生的学习带来的机遇。(6 分)2.针对上述材料中学者的批评,教师在利用“微课”的过程中应加强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6 分)得分阅卷人得分阅卷人得分阅卷人5/9 3.请结合上述材料,就教师如何开发“微课”提出针对性建议。(8 分)五、理论应用题(25 分)某课题组设计了一道“数学题”,对某市小学低、中、高三个年段随机抽取相同数量的学生进

9、行测试。题目是这样的:一条船上载了25 只羊,19 头牛,还有1 位船长,要求根据已知条件求出船长的年龄是多少?测试结果是大多数学生居然都算出了具体“结果”,只有少数学生对试卷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且质疑者低年级学生居多,中年级次之,高年级最少,这一结果在教师中引起强烈反响。1.上述教育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10 分)2.依据现代教育的相关理念,简要阐述该现象对教案的启示。(15 分)六、理论应用题(35 分)当前,一味追求考试分数的弊端比较明显,学生的学习负担还比较重。因此,对学生的学习负担进行监测和控制就显得非常重要。我市某校成立了“学生学习负担监测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准备开展相关研究。1.

10、请你为“学生学习负担监测的实践研究”设计研究内容。(10 分)2.请以“学生学习负担监测的实施策略”为题,写一篇论文(只要呈现论文的框架结构和每个段落的要点即可)。(25 分)2014 年常州市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育教案理论与教科研水平考试试卷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把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序号填入下表相应题号下的空格中。每小题2 分,共 30 分)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D B A D C C A A B D D A B A C 二、简答题(15 分)1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是人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

11、幼儿教育如果违背这一规律,提前强调知识的学习(没有到学习字母的年龄就学习字母),不仅起不到作用,反而会伤害幼儿认知发展的积极性。(6 分)从这一点来讲,这位妈妈的做法是有道理的。(3 分)2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等非智力因素,是促进他们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重要动因,幼儿教育应保护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发展。(6 分)三、案例分析题(25 分)1赞同。(3 分)任何学科的教案,都有德育任务,都要重视德育。(3 分)刘老师在课堂上善于抓住契机,行为上能以身示范,言语上能晓之以理,对全班同学进行了一次很好的教育。(4 分)2建议:(1)智育与德育相得益彰,共同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首先要在

12、思想上重视教案的德育性。(3 分)得分阅卷人得分阅卷人6/9(2)学科教案都强调三维目标特别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目标的达成,教师要根据教案内容的特点,明确在教案中可以渗透什么样的德育内容。(3 分)(3)在教案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生成性的教育资源,教师要善于把握教育契机,利用好这些资源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3 分)(4)德育强调方法,不合理的德育方法有时会适得其反。在教案中渗透德育不能一味采用说教灌输的方法,而是要根据情况选取恰当的方法。(3 分)(5)教案中渗透德育要控制好“度”,不能本末倒置,不要把课堂教案演变成德育课,否则会适得其反。同时,教师自身也是德育资源,要做到“以身示范”。(3

13、 分)四、简答题(20 分)答:1.带来的机遇:(1)使学生可以更加自由、灵活地安排学习时间;(2)突破了学生学习所受的教室和学校等实体空间限制,拓展了学生学习的虚拟空间;(3)丰富了学生学习资源的获取渠道,减少了学生在学习上对静态资源和师生面对面交流方式的依赖;(4)以引导和辅助性资源的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和独立学习提供了便利和支持;(5)按需选择的便利性,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开展个性化学习(每个要点3 分,答对其中任意两点即可得满分,最多不超过6 分。)2.能力培养:(1)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资源选择和重构能力;(3 分)(2)应加强培养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3 分)3.建议:(1)依据课程标准

14、的基本精神和要求开发“微课”;(2)控制好视频的时长,不宜过长或过短;(3)应抓住重难点问题;(4)要考虑好教案和学生的实际需要;(5)做好“微课”制作的技术保障;(6)科学规划和设计“微课”,增强“微课”的系统性和完整性;(7)转变“微课”以“告诉”为主的展开方式,加强“微课”对知识发生过程的呈现。(每个要点2 分,答对其中四点即可得满分,最多不超过8 分。)五、理论应用题答:1.上述教育现象说明,材料中的学生随着年级的递升、受教育时间的增加和知识量的扩大,学生对教师、书本的依赖、盲从、迷信程度越来越重(5 分);另一方面,教师在教案中过于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而忽视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

15、能力和批判质疑精神,学7/9 生的问题意识、批判意识逐渐淡漠(5 分)。2.对教案的启示:(1)现代教育要求师生要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倡导体验式和探究式学习,增强学生的科学理解和分析能力。(4 分)(2)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质疑精神,不唯书、不唯上,以减少学生对权威、书本等的迷信和盲从;(4 分)(3)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避免或降低教育的同质化现象;(4 分)(4)现代教育要求我们摒弃应试教育的思维,推进素质教育。(3 分)六、理论应用题(35 分)1“学生学习负担监测的实践研究”的研究内容:(1)学生学习负担的现状调查;(2)学生学习负担

16、的监测指标体系研究;(3)学生学习负担监测的操作流程、原则等的研究;(4)学生学习负担监测的组织与管理研究;(5)学生学习负担监测的评价研究与效果分析;(6)学生学习负担监测结果的反馈与使用;(7)学生学习负担监测的队伍建设与保障机制研究。(每个要点2 分,答对其中5 个要点即可得10 分;本题最高得分为10 分)2“学生学习负担监测的实施策略”论文框架(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逻辑性强)(25分)一、学生学习负担监测的价值(一)从国家、社会的发展看(二)从学校和课堂教案看(三)从学生的发展看二、学生学习负担监测的操作方案(一)监测工具的设计(二)监测要点与流程三、监测效果分析与反馈策略(一)数据

17、的收集、分析与统计(二)结果的反馈与使用版权申明8/9 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版权为潘宏亮个人所有This article includes some parts,including text,pictures,and design.Copyright is Pan Hongliangs personal ownership.用户可将本文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文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人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

18、可,并支付报酬。Users may use the contents or services of this article for personal study,research or appreciation,and other non-commercial or non-profit purposes,but at the same time,they shall abide by the provisions of copyright law and other relevant laws,and shall not infringe upon the legitimate right

19、s of this website and its relevant obligees.In addition,when any content or service of this article is used for other purposes,written permission and remuneration shall be obtained from the person concerned and the relevant obligee.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文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0、9/9 Reproduction or quota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must be reasonable and good-faith citation for the use of news or informative public free information.It shall not misinterpret or modify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and shall bear legal liability such as copyrigh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