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腧穴-腧穴总论.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54697404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2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络腧穴-腧穴总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经络腧穴-腧穴总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络腧穴-腧穴总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络腧穴-腧穴总论.ppt(3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第二章 腧穴总论腧穴总论目的要求目的要求1.掌握腧穴的定义、发展概况及分类方法掌握腧穴的定义、发展概况及分类方法2.掌握腧穴的定位方法掌握腧穴的定位方法3.熟悉腧穴的主要治疗作用和主治规律熟悉腧穴的主要治疗作用和主治规律4.熟悉各类特定穴的意义和内容熟悉各类特定穴的意义和内容5.了解腧穴的现代研究概况了解腧穴的现代研究概况 10/27/20221腧穴腧穴概念概念腧 通“输”;简作“俞”输注、转输经气 转输穴 孔隙经气所居之处 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腧穴 疾病的反应点 针灸等治法的刺激点别名别名 节、会、气穴、气府、骨空等内经;孔穴针灸甲乙经;穴道太平圣惠方;腧穴通称;铜人腧穴针

2、灸图经 穴位俗称10/27/20222腧穴与经络、脏腑腧穴与经络、脏腑生理生理 脏腑化生气血,通过经络运行,输注气血到脏腑化生气血,通过经络运行,输注气血到 腧穴腧穴病理病理 脏腑气血异常变化通过经络反映于相应的腧穴部位脏腑气血异常变化通过经络反映于相应的腧穴部位治疗治疗 刺激腧穴可通过经络调理气血对相应脏腑的功能活刺激腧穴可通过经络调理气血对相应脏腑的功能活 动进行调整动进行调整10/27/20223第一节第一节 腧穴的发展、分类、命名腧穴的发展、分类、命名一、发展一、发展 经历了三个阶段:经历了三个阶段:以痛为腧以痛为腧 定位、命名定位、命名 定位、命名、归经定位、命名、归经二、二、分类分

3、类 经穴经穴从名称、位置、归经、作用区分为从名称、位置、归经、作用区分为 经外奇穴经外奇穴 阿是穴阿是穴 10/27/202241.十四经穴(经穴)十四经穴(经穴)概念概念 分布于十二经脉及任、督两脉上的腧穴。是腧穴的主要组成部分。特点特点:归经所有的腧穴都分布在十四十四经脉上有固定的 名称 部位 主治本经病证数目数目:清代李学川针灸逢源记载361穴,一直延用至今 10/27/20225 2.、奇穴(、奇穴(经外奇穴)概念概念 有固定的位置、名称,但未归入十四经的腧穴。有固定的位置、名称,但未归入十四经的腧穴。特点特点 有固定的位置、名称有固定的位置、名称,无归经,主治单一,疗效奇特无归经,主

4、治单一,疗效奇特。10/27/202263、阿是穴、阿是穴 (“天应穴天应穴”、“不定穴不定穴”、“压痛压痛点点”)概念概念 指无固定名称、位置,以压痛点或病变部位的反应点指无固定名称、位置,以压痛点或病变部位的反应点 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腧穴。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腧穴。特点特点 无固定名称、位置及归经,穴位随病痛部位改变无固定名称、位置及归经,穴位随病痛部位改变 以治局部病变为主。以治局部病变为主。“阿是阿是”的称谓,最早见于唐代的称谓,最早见于唐代千金方千金方。10/27/20227三、腧穴的命名三、腧穴的命名1.根据所在部位根据所在部位腕旁的腕骨、乳下的乳根腕旁的腕骨、乳下的乳根2.根据治疗

5、作用根据治疗作用睛明治目疾、牵正治口歪睛明治目疾、牵正治口歪3.利用天体地貌利用天体地貌日月、水沟日月、水沟4.参照动植物参照动植物伏兔、攒竹伏兔、攒竹5.借助建筑物借助建筑物天井、库房天井、库房6.结合中医学理论结合中医学理论百会、气海百会、气海10/27/20228一、一、腧穴的主治特点腧穴的主治特点(一)(一)近治作用(局部作用)近治作用(局部作用)所在部位所在部位腧穴均可以治疗 的病症 邻近组织、器官邻近组织、器官注:注:*是所有穴位的共性共性 *腧穴所在,主治所在部位决定主治范围10/27/20229(二)远治作用远治作用(远道作用)腧穴可以治疗其远隔部位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病

6、证的作用。注:注:*位于肘膝关节以下的经穴为主。*“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经脉循行路线决定主治范围。10/27/202210(三三)特殊作用特殊作用 双相良性调节作用 机体功能低下时机体功能增强 (同一穴位)机体功能亢进时 功能抑制相对特异性大椎退热、至阴矫正胎 位、素髎髎升压 10/27/202211二、腧穴的主治规律二、腧穴的主治规律(一)分经主治规律(一)分经主治规律 *经穴可治该经循行部位及其相应脏腑的病证 个性 *同一部位里的不同经穴,有相同的主治病症 共性 熟悉经脉的循行熟悉经脉的循行,才能把握腧穴作用才能把握腧穴作用(二)分部主治规律(二)分部主治规律 腧穴的分部主治与腧穴的位置特

7、点有关。10/27/202212手六经腧穴分经主治规律手六经腧穴分经主治规律 经脉名经脉名 本经主治本经主治 两经主治两经主治 三经同治三经同治手太阴经 肺、喉病 手少阴经 心病 胸部病手厥阴经 心、胃病 神志病 手阳明经 前头、口、齿、鼻病 手少阳经 侧头、胁肋病 眼病 热病手太阳经 后头、肩胛、神志病 耳病 咽喉10/27/202213足六经腧穴分经主治规律足六经腧穴分经主治规律足阳明经 前头、口齿、咽喉病、胃肠病足少阳经 侧头、胁肋病、耳、眼病 神志 足太阳经 后头、背腰病、脏腑病 热病足太阴经 脾胃病足厥阴经 肝病 前阴足少阴经 肾病、肺病、咽喉病 妇科病10/27/202214任督脉

8、腧穴分经主治规律任督脉腧穴分经主治规律任脉 回阳、固脱、强壮 神志病、脏腑病 督脉 中风、昏迷、热病、妇科病 头面病10/27/202215腧穴的分部主治规律腧穴的分部主治规律v头、面、颈项、躯干部穴近治作用为主 胸腹部 相应部位及脏腑的病证 背腰部 下肢病证 肘膝以上穴 局部病证 肘膝以下穴 远治作用、全身疾患(发热、神志)10/27/202216分部主治规律分部主治规律*腧穴的作用与其部位密切相关*同一部位或区域的腧穴,虽是不同经脉,其主治作 用相同或相近*躯干部位穴近治作用为主*四肢肘膝以下穴近治+远治10/27/202217第三节第三节 特定穴特定穴 概念概念v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性能和治

9、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v因主治功能不同,而各有其不同的名称。类别类别(十大类)v四肢五输穴、原穴、络穴、下合穴、郄 穴、八脉交会 穴肘膝关节以下为主v躯干背俞穴(背部)、募穴(腹部)v周身八会穴、交会穴10/27/202218(一)(一)五输穴五输穴概念概念 十二经脉分布于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特定穴位,即井、十二经脉分布于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特定穴位,即井、荥(荥(ying)、输、经、合穴,简称)、输、经、合穴,简称“五输五输”。古人以自然界的水流现象比喻气血在经脉中运行的情古人以自然界的水流现象比喻气血在经脉中运行的情况。况。“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所出为井,所溜为荥

10、,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合。”其运行的动向是:由小其运行的动向是:由小大大,由浅,由浅深。深。排列方向排列方向 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10/27/202219(二)(二)原穴原穴 (十二原十二原)概念概念原:原:本原,原气(元气、真气)本原,原气(元气、真气)*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阴经以输代原,阳经原穴单独存在阴经以输代原,阳经原穴单独存在部位部位多位多位于腕踝关节附近于腕踝关节附近作用作用可可治脏腑病变治脏腑病变10/27/202220络穴(十五络穴)络穴(十五络穴)概念概念络络 联络、散布 十五络脉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

11、一个腧穴部位部位十二经脉的络穴经脉的络穴位于肘膝关节以下任脉络任脉络穴位于上腹部;督脉络督脉络穴位于尾骶部脾之大络脾之大络位于胸胁部作用作用沟通联络表里两经,治疗本经及相表里经脉病变沟通联络表里两经,治疗本经及相表里经脉病变10/27/202221(三)郄穴(三)郄穴概念概念“郄郄”空隙空隙郄穴是经脉之气深聚部位的腧穴郄穴是经脉之气深聚部位的腧穴穴位数量穴位数量十二经及阴阳跷、阴阳维各有一个郄穴十二经及阴阳跷、阴阳维各有一个郄穴,共十六郄穴共十六郄穴部位、作用部位、作用*肘膝关节以下(胃经梁丘例外)肘膝关节以下(胃经梁丘例外)*治疗本经、本脏腑的重症、急症。治疗本经、本脏腑的重症、急症。阳经郄

12、穴多治痛证、阴经郄穴多治血证。阳经郄穴多治痛证、阴经郄穴多治血证。10/27/202222(四)背俞穴(四)背俞穴概念概念 俞转输、输注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共十二俞共十二俞部位部位位于膀胱经第一侧线背部大体依脏腑位置高低排列作用作用 治脏腑病变及与脏腑相关的组织器官病变,多用治脏腑病变及与脏腑相关的组织器官病变,多用于脏病。于脏病。10/27/202223募穴募穴概念概念 募:汇集,结聚募穴是脏腑经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它们均布于躯干部。部位、作用部位、作用v分布于胸腹部(分布于胸腹部(与相关脏腑所处部位相近)v共十二募穴共十二募穴v治疗脏腑病变。多用于腑病。治疗脏腑病变。多用

13、于腑病。10/27/202224(五)下合穴(五)下合穴概念概念 手足三阳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六个腧穴。手三阳经在上肢原有合穴,此六穴均在下肢,为区别,故称“下合穴”。部位、作用部位、作用足三阳经下合穴位于本经;大、小肠经下合穴位于胃经;三焦经下合穴位于膀胱经治疗六腑病变治疗六腑病变10/27/202225(六)八会穴(六)八会穴概念概念“会”聚会人体气、血、筋、脉、骨、髓、脏、腑精气聚会的八个腧穴。部位、作用部位、作用筋、脉、髓会位于四肢部气、血、骨、脏、腑会位于躯干部n治疗八种精气有关的病变治疗八种精气有关的病变10/27/202226(七)八脉交会穴(七)八脉交会穴概念概念交会 脉气

14、的相通 交通会合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之气相交会的八个腧穴。v不全指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在分布线路上的直不全指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在分布线路上的直接交合接交合别名别名窦氏八穴,交经八穴,流注八穴,八脉八穴作用作用治本经及奇经八脉的病变。治本经及奇经八脉的病变。10/27/202227(八八)交会穴交会穴概念概念交会穴,是指两经或两经以上经脉交叉、会合部位的腧穴部位部位多分布于头面、躯干作用作用治本经及相交经脉的病变。治本经及相交经脉的病变。10/27/202228第四节第四节 腧穴的定位方法腧穴的定位方法 一、骨度分寸法一、骨度分寸法 二、体表标志法二、体表标志法 三、手指比量法三、手指比量法 四、简

15、便取穴法四、简便取穴法 10/27/202229一一、骨度分寸法、骨度分寸法 是是以以骨骨节节为为标标志志,将将两两骨骨之之间间长长度度,折折量为一定的分寸,用于腧穴定位的方法。量为一定的分寸,用于腧穴定位的方法。注意:注意:1.无论何人相同部位的骨度分寸都是固定的无论何人相同部位的骨度分寸都是固定的 2.骨度分寸的骨度分寸的“分寸分寸”,应视为比例或等分,应视为比例或等分 3.不同部位的定位采用相应的骨度分寸不同部位的定位采用相应的骨度分寸10/27/20223010/27/202231二、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二、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1.固定标志固定标志 五官、毛发、指(趾)甲、乳头、脐、五官、

16、毛发、指(趾)甲、乳头、脐、部分骨节凸起或凹陷、肌肉纹理部分骨节凸起或凹陷、肌肉纹理 2.活动标志活动标志 关节、肌肉、肌腱、皮肤随活动活动出现的空隙、凹陷、皱纹等咬肌、耳屏与下颌关节之间10/27/202232三、手指同身寸法(指寸法)三、手指同身寸法(指寸法)1.中指同身寸法:中指同身寸法:中指屈曲时,中节掌中指屈曲时,中节掌侧两端纹头之间为侧两端纹头之间为寸。寸。用于四肢取穴的直寸、用于四肢取穴的直寸、背部的横寸。背部的横寸。10/27/2022332.拇指同身寸法:拇指同身寸法:*拇指指关节的横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寸。度作为寸。*用于四肢部取穴。用于四肢部取穴。10/27/202234 3.横指同身寸法:横指同身寸法:*将将食食、中中、无无名名、小小指指并并拢拢,以以中中指指第第二二节节横横纹纹处处为为准准,四四指指的的横横度度为为寸寸。又称又称“一夫法一夫法”。*用用于于下下肢肢直直寸寸,背背部的横寸部的横寸10/27/2022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