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注册电气工程师专业基础知识点总结.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3680 上传时间:2018-10-23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3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注册电气工程师专业基础知识点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4注册电气工程师专业基础知识点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注册电气工程师专业基础知识点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注册电气工程师专业基础知识点总结.doc(2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电源/负荷:I 与 U 实际方向相反,发出功率为电源。2、电容 C 储藏电场能量 CU2/2,电功率 P=Ui=U(Cdu/dt),电感 L 储藏磁场能量 Li2/2,电功率 P=Ui=(Ldi/dt)i。3、电感串并联:4、基尔霍夫定律:KCL 求电流、KVL 求电压。5、电路等效变换:看结构(首、尾) 、看电压电流、变形(扭动、短路线缩短为点或伸长;电6、Y- 变换 R12=(R1R2+R1R3+R2R3)/R3、R1= R12 R13/( R12 +R13 + R23);7、节点电压法:方程左边,未知节点的电位聚集在该节点上所有支路电导的总和(自电导)相邻节点电位与未知节点共有支路

2、上的电导(互电导) ,方程右边与该节点相联系的各有源支路中的电动势(方向朝向该点为正)本支路电导的代数和,注意电流源支路电导为 0;8、回路电流方程的列写方法:自阻本回路电流+共阻相邻回路电流=本回路电源电位升的代数和;9、网孔方程:自阻本网孔电流-共阻相邻网孔电流=本网孔电源电位升的代数和;10、叠加定理: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各 I、U 分量叠加( P 不可叠加) )11、最大功率传输 RL=Rin(戴维南等效内阻;复合阻抗取共轭;如果是原/副=n/1,则 R 副=R 原/n2) ,PL=U2/4RL。12、正弦电流电路:掌握正弦量的三要素(幅值、频率和相位)和有效值(Um/2) ;13

3、、掌握电感 uL=Ldi/dt、UL =LdI/dt 、UL =jXLI、i= u +/2 ) ;14、电容元件电流电压关系的相量形式 Im=CUm、ic=Cdu/dt、I=jU/ XC;15、对称三相电路分析的相量方法:将电路等效成 Y0Y0 系统,画出一相计算电路图,由已知条件确定一个参考,根据对称关系计算其他,如 Y 形 UAB=3UAN 30,UBC= UAB -120;形 IA=3IAB-30;16、正弦量三要素:振幅(最大值=2 有效值) 、角频率、初相位。17、R、L、C 串联电路 Z=R+j(XL- XC)=R+jL-j/C;振荡角频率 =1/LC,复阻抗=0。18、C 上并一

4、 R 后,=(1/LC-1/R2C2)频率降低;L 上并一 R 后,=(1/(LC-L2/R2 ) )频率升高。19、谐振条件:R2(L/C)过阻尼非振荡(UBUE,Ic= IB;饱和 e 正 c 正,UBUE、UBUc ,特点UCE= UCES 饱和压降;截止 e 反 c 反,NPN 管 UB0,则 U10 是静稳态判据,临界为 =90,dP/d=0;曲线的最大值为发电机的功率极限,为保持静态稳定,运行点应在功率曲线的上升部分,且应低于功率极限。124、P- 曲线为功角曲线。125、静态调差系数 =f/PG,标么值(0.05 表示负荷变化 1%,频率将偏移 0.05%,正比)表示 G 负荷改

5、变时(负荷减小,转速和频率上升)相应的频率偏移。126、输电线路的功率特性:线路正常运行时,线路两端电压应在额定值附近,线路的功率极限约与线路的电压的平方成正比;=0 时,首末端的电压同相位,电流比较小,传递的有功最大, 增大,电流增大,有功减小,感性无功增大,首末端需要提供无功;=180,有功改变符号,无功最大。127、线路的自然功率是指忽略线路的电阻,当线路末端负载等于特性阻抗(也叫波阻抗)时,线路所传输的功率;当负载阻抗等于特性阻抗时,沿线各处电压、电流大小等,仅是相位变化。128、波阻抗表示同一方向的电压波和电流波大小的比值。129、大电网中枢点采用逆调压(高峰电压 1.05 UN 高

6、于低谷 UN) ;小电网顺调压是在高峰时中枢点电压略低1.025 UN,低谷时略高 1.075 UN;中等电网恒调压 1.021.05 UN。130、三绕组 T 分接头一般设置在高、中压绕组。调压按最小负荷时没有补偿的情况确定 T 分接头 U1Tmin= U2min/ U2min =(U1min- UTmin)U2N/ U2min (U1min / U1 母线电压,UTmin= (PminR+QminX)/U1) ,按最大负荷时的高压要求计算补偿容量 Qc=U2cmax(U2cmax U2cmax/k)k2/X。131、TC 可根据最大负荷算得 U1Tmax 和最小负荷 U1Tmin 算得来分

7、别选择合适的分接头(U1Tmax+U1Tmin)/2。132、在线路串入静电电容器,补偿线路的感抗,使电压损耗中 QX/U 分量减小(一般 35kV 或 10kV 负荷波动大且频繁,功率因素又低的配线上,无功负荷大,提升大;补偿度 kc=Xc/XL 接近或大于 1) ,提高线路末端电压。133、无励磁调压 T 在额定电压的5%范围内改换分接头位置时,其额定容量不变。134、两台 T 并联必须满足联接组标号相同(不同会有 30 度相位差,在 T 内产生空载环流) 。135、T 运行中消耗无功功率(感性阻抗) 。136、电压波动频繁的场合配置无功补偿调压方式效果较理想。137、为达到安装较少的补偿

8、设备容量,选 T 分接头的情况应为最大方式时电容器全部投入(最小方式下全靠T 分接头调压) 。改变 T 的变比,实质上改变了负荷变化时次级电压的变化幅度。138、标么制中常选线电压 UB=Uav=1.05 UN(如 6.3、10.5、37、115、230、345、525kV)、三相功率 SB 两个基准(IB=SB/3 Uav)。短路容量 SD=3 Uav ID。S=P+jQ ,其准功率 Sn,则有功的标么值 P/Sn。S=U(I)*。G 电抗=X0%UGN2 cos/PN。G 标么 X0%UGN2 SB /SNUB2(或 Xd” UN2SB/ SN UB2) 、T 标么 Us% UN2 SB

9、/100 SN UB2、XL=Z SB / UB2、电抗器标么 XR% URN SB /1003 IRN UB2、T 电压比标么实际电压比/ 基准电压比(近似计算时各元件参数标么值 XG*=XGN*SB /SGN,XT*= Us% SB /100 STN,XL*= XL SB / |Uav2、XR% URN SB /1003 IRN Uav2) 。139、T 二次侧归算到一次侧:二次侧一次侧电压 k,电流 1/k,电阻、电抗 1/k2。140、电力系统分析中,阻抗指一相等值阻抗(对称,一代三) 。141、潮流方程是代数方程组,用解析法解,计算机数学方法用迭代法。142、环网中功率(传递)的自然

10、分布是与阻抗成反比分布。143、同一时间,电力网的电能损耗与供电之比的百分值为网损率。144、同步调相机可以向系统中发出(过励)或吸收(欠励,容量约为过励的 50%60%)感性无功。145、电力系统的无功负荷(滞后功率因素)与电压的静态特性主要由异步电动机决定 QM=(励磁)Qm+(漏抗)Qb= U2/Xm+ I2 Xb;QM 额定电压附近,随电压升降而增减,电压明显低于, QM 主要由漏抗中的无功损耗决定,电压降功率升。无功损耗有电力线路QL 和 T 的无功损耗,QL 包括并联导纳(消耗容性无功,即为感性无功电源)和串联阻抗(与传输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中的无功损耗(35kV 及以下线路,QL

11、为正,消耗无功;330kV 及以上线路负) 。146、T 无功损耗分为励磁支路损耗(损耗百分比=空载电流百分比 1%2%)和绕组支路漏抗损耗(=短路电压百分比,约为额定容量 10%) 。147、系统发出的无功功率=负荷+L、T 等元件。148、10kV 及以下电压等级网络,按允许电压损耗选择导线截面是解决电压质量的正确途径。149、当 E 一定时,Q 与 U 的关系是一条向下开口的抛物线。150、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系统同步发电机并列运行的能力。151、短路电流计算假设:各电势相角差为零(各电源仍保护同步,若失去同步是短路的最严重故障) ,不计G、T 等元件的磁路饱和(可利用叠加等线性电路方法

12、) ,负荷只作近似估计,忽略线的电阻和电容、T 的电阻和励磁电流,所有短路为金属性短路,三相系统对称。假定短路电流以流出为正,Zjf 为 j、f 之间的转移阻抗,短路电流应等于 If=Ej/Zjf。无限大功率电源(理想电压源,内部电抗为 0)供电系统发生三相短路(对称(只包含正序分量(附加阻抗Z=0 ) ,无限大系统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起始值三相相等; G 出口短路时输出功率=功率极限;对系统稳定性干扰最严重) ,152、不对称包括单相接地:短路电流大,存在正序、负序、零序分量(串接(短路电流=正序分量) ,边界条件是三序电流相等,导致暂态稳定性最差)和过渡电阻,导致系统的暂态稳定性最差,以接地

13、相为基准。由于中性点偏移非故障相电压升高3 倍。零序回路中不包括零序电流,中性线有 3 倍零序电流 I0=3Ia1;153、两相短路(符号 (2) ,正、负序并接;两相短路电流为正序电流的3 倍,Ia1=- Ia2=If/3=E/ (X1+ X2) (其中 X1= X2) ,Y 侧 BC 相短路 Ib=-j3 Ia1,侧三相都有电流流过 IA=j If/3、IB=-j 2If/3、IC=j If/3,Ia=-j If/3、Ib=j 2If/3、Ic=-j If/3。短路点非故障相电压为正序电压的 2 倍,而故障相电压只有非故障相电压的一半且方向相反;边界条件是154、两相短路接地(符号 (1,

14、1) ,正、负、零序并接,以特殊相(未接地相)为基准)三种) ,短路 i1+i2=0。正序等效定则 Ia1(n)=E/j(X1+X (n), 附加电抗(三相、单相、双相、双短)分别为 (0、X2+ X0、X2、X2X0/(X2+ X0) ) ,短路电流 I (n)=比例因数 m(n)Ia1(n),m(n)分别为1、3、3、31- X2X0/(X2+ X0)2。155、短路电流形成的动稳定和热稳定对 PT 可不考虑。156、短路电流的非周期分量/周期分量1;三相短路短路电流中包含正序。零序电压的特性是接地故障点最高。157、短路电流中存在直流分量,短路后将出现比短路电流交流分量幅值还大的短路电流

15、最大瞬时值,为短路冲击电流。158、直流电流的初始值越大,暂态过程中的短路冲击电流越大。Is=Ipmsin(t+-)+Ae-t/T(Ipm=Um/ R2+(L)2 交流分量幅值取决于电源电压幅值和短路回路的总电抗、A=Imsin(-0)-Ipm sin(-)直流分量(产生原因是电|感中电流在短路瞬间不能突变)起始值与电源电压初始值 及短路前回路中电流值及角 有关、T=L/R、=arctan(L / R)。短路前空载则短路前的电流为零;若短路时电源电压正好为零(=0) ,且电路为纯电感电路时(=90) ,短路瞬时直流分量有最大的起始值=交流分量的幅值;电路原来处于空载,电源电动势刚过零(合闸相角

16、,即初相相位为 0;短路回路阻抗=90)时有最大值=交流分量的幅值,短路电流的最大值用于校验 CB 的断流能力。159、三相短路时,短路电流最大。冲击电流是短路后 0.01S(半个周波)瞬间的值 iim=kimIpm。冲击系数1kim2(G 电压母线 1.9,发电厂高压母线 1.85,其他 1.8) ,短路冲击电流由纯阻性、感性负载决定。160、最大有效值电流 Iap=(kim-1)Ipm。短路实用计算通常只用周期分量电流的有效值来计算短路功率。161、短路容量也称短路功率 St=SBI*t。非周期电流最大初值的条件为相量差 Im-Ipm 取最大可能值,在 t=0时间与时间轴平行(iim=ki

17、mIpm,短路发生在 G 电压母线 kim 取 1.9,发电厂高压侧母线 1.85,其他 1.8) 。162、不对称分量法关系式 1+a+a2=0,a3=1,Ib1= a2 Ia1,Ic1= a Ia1,Ib2= a Ia2 ,Ic2= a2 Ia2 。163、同步电机负序 X2=(Xd”+ Xq”)/2 ,无阻尼凸极 X2=Xd+ Xq,汽轮及有阻尼水轮 X2=1.22 Xd”,无阻尼发电机 X2=1.45 Xd”, X0=(0.15 0.6)Xd ”。164、异步发电机 X1= X2= 次暂态 X ”,异步电机接成或不接地 Y,定子绕组中无零序电流流通,X0=;165、架空线正序 X1=0

18、.4/km1,电动机 1s0,发电机(GA,回馈制动)s0。209、笼型、绕线转子异步(nn1)电动机属于感应电动机(定、转子之间不存在任何电路连接,主要由定子、转子、气隙、端盖、机座组成) ;n1=60f/p 计算交流电机旋转磁场转速, n=60f(1-s)/p= n1 (1-s)计算交流异步电动机转速(可改变极对数、转差率、电源频率调整) ,s=(n1-n)/n1 计算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转差率(通常 0.010.08) ;210、我国一台三对极(六极)的交流异步电动机其同步速为 1000 转/分(也是旋转磁场转速) ,可能的额定转速 980(比同步速稍低) ,交流异步电动机转子绕组电势/电流

19、频率 f2(正比于转差速度,可能为 2)=sf1(定子绕组电流)=(0.010.08) 50 ;211、一台 4 极三相感应电机接在 50Hz 的电源上,当 s=0.05 时,定子电流发生在旋转磁势相对于转子转速为n1 s=75r/min。212、异步电动机在运行中,若负载增大引起转子转速下降 5%,则转子磁势相对空间的转速减小 5%。213、一台异步电机由静止启动瞬时转差率为 1,额定运行时突然改变供电电源相序,转速没来得及变化的瞬时转差率=2-s 。214、异步电动机起动要求起动转矩大,起动电流小;起动电流是指合闸后的一瞬间,电动机尚未转时的电流。215、异步电机的调压调速最适合通风机,变

20、频调速的节能效果最佳,改变转差率调速的效率不会超过 1-s(或n/n1)。216、在推导交流异步电动机等效电路时,进行频率折算(假设转子不转,使转子电路的电动势、电流频率与定子电路一样)与绕组折算(假想定、转子绕组匝数相同,定、转子绕组中感应电动势相等) ;217、使用交流异步电动机等效电路计算时,机械输出功率不需归算(功率守恒) ;异步电机等效电路中代表轴上机械功率输出(只能是有功)的负载性质为电阻器(1-s)r2 /s(r2=kike r2(kee2/( i2/ki)。218、在电动状态下运行的异步电动机(感性负载)其输入电压相位超前于与输入电流。P1=m1U1I1cos,电磁功率 PM= P1- 定子绕组 P cu 1- PFe,转子绕组 P cu2 =s PM,转子机械功率 Pm= (1-s)P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