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注册电气项目工程师专业学习基础知识材料点学习总结.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2474324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3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注册电气项目工程师专业学习基础知识材料点学习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4注册电气项目工程师专业学习基础知识材料点学习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注册电气项目工程师专业学习基础知识材料点学习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注册电气项目工程师专业学习基础知识材料点学习总结.doc(2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电源/负荷:I与U实际方向相反,发出功率为电源。2、 电容C储藏电场能量CU2/2,电功率P=Ui=U(Cdu/dt),电感L储藏磁场能量Li2/2,电功率P=Ui=(Ldi/dt)i。3、 电感串并联:4、 基尔霍夫定律:KCL求电流、KVL求电压。5、 电路等效变换:看结构(首、尾)、看电压电流、变形(扭动、短路线缩短为点或伸长;电6、 Y-变换R12=(R1R2+R1R3+R2R3)/R3、R1= R12 R13/( R12 +R13 + R23);7、 节点电压法:方程左边,未知节点的电位聚集在该节点上所有支路电导的总和(自电导)相邻节点电位与未知节点共有支路上的电导(互电导

2、),方程右边与该节点相联系的各有源支路中的电动势(方向朝向该点为正)本支路电导的代数和,注意电流源支路电导为0;8、 回路电流方程的列写方法:自阻本回路电流+共阻相邻回路电流=本回路电源电位升的代数和;9、 网孔方程:自阻本网孔电流-共阻相邻网孔电流=本网孔电源电位升的代数和;10、 叠加定理: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各I、U分量叠加(P不可叠加)11、 最大功率传输RL=Rin(戴维南等效内阻;复合阻抗取共轭;如果是原/副=n/1,则R副=R原/n2),PL=U2/4RL。12、 正弦电流电路:掌握正弦量的三要素(幅值、频率和相位)和有效值(Um/2);13、 掌握电感uL=Ldi/dt、U

3、L =LdI/dt、UL =jXLI、i=u +/2);14、 电容元件电流电压关系的相量形式Im=CUm、ic=Cdu/dt、I=jU/ XC;15、 对称三相电路分析的相量方法:将电路等效成Y0Y0系统,画出一相计算电路图,由已知条件确定一个参考,根据对称关系计算其他,如Y形UAB=3UAN30,UBC= UAB -120;形IA=3IAB-30;16、 正弦量三要素:振幅(最大值=2有效值)、角频率、初相位。17、 R、L、C串联电路Z=R+j(XL- XC)=R+jL-j/C;振荡角频率=1/LC,复阻抗=0。18、 C上并一R后,=(1/LC-1/R2C2)频率降低;L上并一R后,=

4、(1/(LC-L2/R2)频率升高。19、 谐振条件:R2(L/C)过阻尼非振荡(欠阻尼振荡);20、 kL=1/kC,发生谐振(阻抗虚部=0),L、C串联环节相当于短路(该处有电流,根据电流求L、C上电压),L、C并联环节相当于开路(该处有电压,根据电压求L、C上电流)。21、 R、L、C电路振荡/谐振(U、I同相位/阻抗复部为0),串/并联谐振角频率=1/LC(直流分量作用L短路、C开路,基波分量作用LC发生串联谐振相当于短路;二次谐波作用,LC发生并联谐振相当于开路)。22、 L与R串联后与C并联电路发生谐振的条件是RL/C(P=U Icos= I2R,X/ R=tan)。23、 L与C

5、串联后与C1并联电路发生谐振的条件是L=1/C;L与与C并联后再与L1、R串联电路要求R上电压中没有三次谐波分量,则31=(1/LC)。24、 简单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uc、iL换路前后不能突变,uc(0+) = uc(0-)=Us、IL(0+) = IL(0-)=Us/R);25、 一阶微分方程基本方法((t)=()+ (0+)- ()e-t/,=L/R或=RC(除去理想电压源后相应总R);二阶电路振荡欠阻尼电路RUBUE,Ic= IB;饱和e正c正,UBUE、UBUc,特点UCE= UCES饱和压降;截止e反c反,NPN管UBUE、UBUc,特点IC =0。50、 NPN管静态工作点Q与波

6、形失真:Ui幅度足够大,首先产生截止失真,Q较低,输出电压正半周(顶部)被削平,减小基极偏置电阻Rb和增大基极直流电源VBB可消除(Q上移);饱和失真,Q较高,输出电压负半周被削平,增大基极偏置电阻Rb、减小Rc、减小和增大直流电源VCC可消除(PNP管与NPN正好相反)。51、 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不产生饱和失真最大幅值(UCEQ- UCES)和不产生无截止失真最大幅值(VCC- UCEQ)中小者除以2(前后首先出现饱和失真)。52、 ICBO、ICEO是三极管优劣的指标。ICBO(T2)= ICBO(T1)2(T2-T1)/10;晶体管IE =IC+ IB=(1+)IB,三极管放大倍数增加

7、,IC将增大。临界饱和管电压降UCES =0.7。53、 某放大晶体管对地电压分别为6V/9.8V/10V,则该管为PNP锗管(放大:发正集反,UcUBU EPNP,UE - UB =0.2V锗管);Uc/UB/U E=5V/-1.4V/-1.7V,则该管为NPN锗管(Uc最高,U E最低NPN)。54、 温度升高时,、ICBO增加,UBE减小。55、 为稳定输出电压,提高输入电阻,放大电路应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电压负反馈稳定输出电压,降低输出电阻,带负载能力强;电流负反馈稳定输出电流,提高输出电阻;串联负反馈提高输入电阻(信号源内阻越小,反馈越明显),并联负反馈降低输入电阻(信号源内阻越大,

8、反馈越明显)。56、 某放大器要求其输出电流几乎不随负载电阻的变化而变化,且信号源的内阻很大,应选用电流串联。57、 稳定输出电流且增大输入电阻引入电流串联。58、 放大电路失真时,若输入信号为正弦波,则输出信号会产生非线性失真。59、 负反馈所能抑制的干扰和噪声是反馈环内的干扰和噪声。60、 共基电压放大倍数高,且输入输出同相位;61、 共集带负载能力强,从信号源吸取电流小;共射对电压和电流都能放大。62、 零点漂移,放大电路输入短路,输出端仍有电压,偏离零点。产生原因是UBE、ICBO随温度变化;衡量指标Ui=U0/(AuT);零漂抑制原理(利用T1、T2的对称性和通过Re(越大抑制效果越

9、好,常用恒流源代替)引进共模负反馈);63、 理想运放的虚短AUd,uid=uN- uP =0同、反相输入端的电位相等;虚地(同相端直接或通过电阻接地,只在同相输入端是地电位情况)、虚断rid,iN- iP =0);反相反馈支路为R、同相反馈为串联电压负反馈;64、 反相微分运算电路反相输入端接电容。65、 同一差动放大电路中,采用双端输出方式使得共模抑制比KCMR最大。66、 集成运算放大器输入级采用差动放大电路目的是克服温漂(放大器输入电压为零,输出电压不为零的现象)。67、 运放有同相、反相和差分三种输入方式,为了既能放大差模信号,又能抑制共模信号,应采用差分输入。68、 基本运算放大器

10、中的“虚地”概念只在反相比例放大器电路(深度电压并联负反馈,同相比例是深度电压串联)中存在。69、 一个理想对称的差分放大电路只能放大差模输入信号,不能放大共模输入信号。70、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反馈支路为电阻,且反馈电阻减小,放大电路反馈深度增加,频带变宽,稳定性提高。71、 同相输入比例运算放大器的反馈为串联电压负反馈。72、 某滤波器的传递函数A(s)=(1+R2/R1)/(1+RCs),则通带增益为(1+R2/R1),截止角频率为1/RC。73、 RC型文氏电桥式振荡器的起振条件,频率的计算1/2RC;74、 矩形迟滞+RC积分、三角波迟滞+反相积分均t=RC、锯齿波迟滞+反相积分(充放

11、电时间不等);75、 反馈放大器产生自激振荡的相伴条件a+f=2n。76、 正弦波振荡器的开环电压放大倍数AU,反馈系数为F,则AUF=1为稳定振荡的幅值条件(F=1/5180,则AU=1/5-180),负反馈AUF=-1。自激产生条件幅值AF1、相位=a+f=(2n+1)。77、 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P=VCC2/2RL。三极管时间2称为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78、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中二极管在一个周期内导通的电角度为180;79、 T二次电压有效值U2=输出电压平均值/0.9)流过负载的平均电流IL=0.9U2/RL,流过二极管的平均电流ID=0.45U2/RL,二极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为URm

12、ax=2 U2。电容滤波U0=2 U2 (1-T/4 RL C),U01.2U2。(单相桥式整流带电容滤波U0=2 U2,无电容U0=0.9U2,一只二极管损坏相当于半波U2/2)三端集成稳压器U0=UREF(R1+ R2)/R1,若干个三态逻辑门的输出端连接在一起能实现从那分时传送数据的逻辑功能。80、 n位寄存器组成的环形移位寄存器可以构成n位计数器。81、 双入单出差分放大电路的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ud为200,当UBC=1V,UOC=100mV,则共模抑制比(差模电压放大倍数绝对值/共模电压放大倍数绝对值)KCMR=Aud/ Auc =2000(Auc =U0/ Ui=0.1/1)越大抑

13、制温漂越强。82、 n个量最小项2n,Q=2n -1,无关项(可取0或1)在包围圈内按“1”处理。83、 一个逻辑函数的全部最大项之积恒等于0。84、 TTL与非门多谐振荡器产生矩形波、单稳态触发器(输出状态0或1,具有定时、延时、整形功能,可提高计时精度;555定时器TW=1.1RC,触发TWi脉冲宽度TW)、施密特触发器(按输出状态论属于双稳态(能表示和记忆二进制数),输出状态0或1,常用于对脉冲波形整形与变换)。85、 石英晶体构成的多谐振荡器的振荡频率是由石英晶体固有谐振频率决定的。86、 一片四位ADC电路,最小分辨电压为12mV,若输入电压为4.387V,则显示数字是为E47H(4

14、387/12=3655.8,取3655,不是四舍五入(按四舍五入E48H)。用5124扩展8K8RAM需要810248/(5124)=32片。87、 256B4RAM有1024个存储单元,访问时每次选中4个存储单元,有8条地址线,含256个字,字长4位。88、 感应电动机的工作特性:输出转矩特性与输出功率线性关系,过原点;输出功率为零时定子电流为励磁电流1/31/2 IN,随输出功率增大而增大,近似线性;功率因素0.2出发在接近额定负载时最大0.80.9;效率特性在0.75PN达最大;额定功率大的电机转差率小,转差率与输出功率近似成线性。89、 当系统有穿越功率流经本厂(双回路出线均接入环形电

15、网)时,也应采用外桥接线,为检修桥断路器TQF不致引起系统开环。90、 电压系统要求企业高压侧的功率因数应达到0.9。电力系统中1kV以上规定为高压。91、 衡量电压质量的指标有电压偏移(引起的直接原因是线路和T的电压损耗,近似=电压降落的纵分量U)、波动和闪变;衡量电能质量中的谐波指标有n次谐波含有率、总谐波畸变率和谐波的总平均畸变系数。92、 不对称度是衡量多相负荷平衡状态的指标。93、 T空载损耗包括有功、无功(铁损,为主要损耗),短路损耗主要为铜损。94、 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G比同级网高5%(G额定电压400V),T一次(相当于用电)直接与G相连同G,直接与网相连同网,T二次(相当于

16、供电)1.05网(短路电压小于7%/短路阻抗小于7.5%配电变压器)、1.1网(短路电压大于7%)。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与所接电网的额定电压相同。95、 工作接地0.55保证电气设备在正常或故障情况下可靠工作,中性点接地是指Y联结的三相T或G绕组的公共点;分为中性点不接地和经消弧圈接地(电容电流超过(36kV)30A、(10kV)20A、(3560kV)10A)的小电流,直接接地和经电阻接地的大电流(超过电流值产生间隙性电弧接地过压,3.2过电压倍数)、保护接地(110保证工作人员接触时的人身安全,一切正常时不带电绝缘损坏时可能带电的金属部分接地)、保护接零(中性点直接接地低压电网,外壳与接地中

17、性线(零线)直接连接)、防雷接地(130)和防静电接地等。96、 接地体材料一般为铜和钢。发电厂和变电站接地网的接地电阻主要根据工作接地的要求决定。重复接地的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0欧。97、 35kV及以下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电流保护的接线方式应采用两相星形联结。经消弧线圈接地中性点位移电压15%UN,过补偿增加一感性电流与原容性电流的方向相反,补偿接地短路电流,有剩余电感电流,避免串联谐振(也是电压谐振)单相接地故障,保护报警,不接地相对地电压升为线电压(中性点对地电压升为相电压,正常相电压升为线电压如35kV),故障相电流为正常时3倍,可以继续运行2h(短路电流小)。98、 小电流接地系

18、统中,接地电阻满足R125/I。99、 110kV及以上电网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零序电流的分布与系统中T中性点接地的数目有关,三相短路故障电流中含有零序分量; 100、 线路:分裂导线电抗0,则U10是静稳态判据,临界为=90,dP/d=0;曲线的最大值为发电机的功率极限,为保持静态稳定,运行点应在功率曲线的上升部分,且应低于功率极限。124、 P-曲线为功角曲线。125、 静态调差系数=f/PG,标么值(0.05表示负荷变化1%,频率将偏移0.05%,正比)表示G负荷改变时(负荷减小,转速和频率上升)相应的频率偏移。126、 输电线路的功率特性:线路正常运行时,线路两端电压应在额定值附近,线路

19、的功率极限约与线路的电压的平方成正比;=0时,首末端的电压同相位,电流比较小,传递的有功最大,增大,电流增大,有功减小,感性无功增大,首末端需要提供无功;=180,有功改变符号,无功最大。127、 线路的自然功率是指忽略线路的电阻,当线路末端负载等于特性阻抗(也叫波阻抗)时,线路所传输的功率;当负载阻抗等于特性阻抗时,沿线各处电压、电流大小等,仅是相位变化。128、 波阻抗表示同一方向的电压波和电流波大小的比值。129、 大电网中枢点采用逆调压(高峰电压1.05 UN高于低谷UN);小电网顺调压是在高峰时中枢点电压略低1.025 UN,低谷时略高1.075 UN;中等电网恒调压1.021.05

20、 UN。130、 三绕组T分接头一般设置在高、中压绕组。调压按最小负荷时没有补偿的情况确定T分接头U1Tmin= U2min/ U2min =(U1min-UTmin)U2N/ U2min (U1min / U1母线电压,UTmin=(PminR+QminX)/U1),按最大负荷时的高压要求计算补偿容量Qc=U2cmax(U2cmax U2cmax/k)k2/X。131、 TC可根据最大负荷算得U1Tmax和最小负荷U1Tmin算得来分别选择合适的分接头(U1Tmax+U1Tmin)/2。132、 在线路串入静电电容器,补偿线路的感抗,使电压损耗中QX/U分量减小(一般35kV或10kV负荷波

21、动大且频繁,功率因素又低的配线上,无功负荷大,提升大;补偿度kc=Xc/XL接近或大于1),提高线路末端电压。133、 无励磁调压T在额定电压的5%范围内改换分接头位置时,其额定容量不变。134、 两台T并联必须满足联接组标号相同(不同会有30度相位差,在T内产生空载环流)。135、 T运行中消耗无功功率(感性阻抗)。136、 电压波动频繁的场合配置无功补偿调压方式效果较理想。137、 为达到安装较少的补偿设备容量,选T分接头的情况应为最大方式时电容器全部投入(最小方式下全靠T分接头调压)。改变T的变比,实质上改变了负荷变化时次级电压的变化幅度。138、 标么制中常选线电压UB=Uav=1.0

22、5 UN(如6.3、10.5、37、115、230、345、525kV)、三相功率SB两个基准(IB=SB/3 Uav)。短路容量SD=3 Uav ID。S=P+jQ ,其准功率Sn,则有功的标么值P/Sn。S=U(I)*。G电抗=X0%UGN2 cos/PN。G标么X0%UGN2 SB /SNUB2(或Xd” UN2SB/ SN UB2)、T标么Us% UN2 SB /100 SN UB2、XL=Z SB / UB2、电抗器标么XR% URN SB /1003 IRN UB2、T电压比标么实际电压比/基准电压比(近似计算时各元件参数标么值XG*=XGN*SB /SGN,XT*= Us% SB

23、 /100 STN,XL*= XL SB / Uav2、XR% URN SB /1003 IRN Uav2)。139、 T二次侧归算到一次侧:二次侧一次侧电压k,电流1/k,电阻、电抗1/k2。140、 电力系统分析中,阻抗指一相等值阻抗(对称,一代三)。141、 潮流方程是代数方程组,用解析法解,计算机数学方法用迭代法。142、 环网中功率(传递)的自然分布是与阻抗成反比分布。143、 同一时间,电力网的电能损耗与供电之比的百分值为网损率。144、 同步调相机可以向系统中发出(过励)或吸收(欠励,容量约为过励的50%60%)感性无功。145、 电力系统的无功负荷(滞后功率因素)与电压的静态特

24、性主要由异步电动机决定QM=(励磁)Qm+(漏抗)Qb= U2/Xm+ I2 Xb;QM额定电压附近,随电压升降而增减,电压明显低于,QM主要由漏抗中的无功损耗决定,电压降功率升。无功损耗有电力线路QL和T的无功损耗,QL包括并联导纳(消耗容性无功,即为感性无功电源)和串联阻抗(与传输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中的无功损耗(35kV及以下线路,QL为正,消耗无功;330kV及以上线路负)。146、 T无功损耗分为励磁支路损耗(损耗百分比=空载电流百分比1%2%)和绕组支路漏抗损耗(=短路电压百分比,约为额定容量10%)。147、 系统发出的无功功率=负荷+L、T等元件。148、 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

25、网络,按允许电压损耗选择导线截面是解决电压质量的正确途径。149、 当E一定时,Q与U的关系是一条向下开口的抛物线。150、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系统同步发电机并列运行的能力。151、 短路电流计算假设:各电势相角差为零(各电源仍保护同步,若失去同步是短路的最严重故障),不计G、T等元件的磁路饱和(可利用叠加等线性电路方法),负荷只作近似估计,忽略线的电阻和电容、T的电阻和励磁电流,所有短路为金属性短路,三相系统对称。假定短路电流以流出为正,Zjf为j、f之间的转移阻抗,短路电流应等于If=Ej/Zjf。无限大功率电源(理想电压源,内部电抗为0)供电系统发生三相短路(对称(只包含正序分量(附加

26、阻抗Z=0),无限大系统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起始值三相相等;G出口短路时输出功率=功率极限;对系统稳定性干扰最严重),152、 不对称包括单相接地:短路电流大,存在正序、负序、零序分量(串接(短路电流=正序分量),边界条件是三序电流相等,导致暂态稳定性最差)和过渡电阻,导致系统的暂态稳定性最差,以接地相为基准。由于中性点偏移非故障相电压升高3倍。零序回路中不包括零序电流,中性线有3倍零序电流I0=3Ia1;153、 两相短路(符号(2) ,正、负序并接;两相短路电流为正序电流的3倍,Ia1=- Ia2=If/3=E/(X1+ X2)(其中X1= X2),Y侧BC相短路Ib=-j3 Ia1,侧三相

27、都有电流流过IA=j If/3、IB=-j 2If/3、IC=j If/3,Ia=-j If/3、Ib=j 2If/3、Ic=-j If/3。短路点非故障相电压为正序电压的2倍,而故障相电压只有非故障相电压的一半且方向相反;边界条件是154、 两相短路接地(符号(1,1) ,正、负、零序并接,以特殊相(未接地相)为基准)三种),短路i1+i2=0。正序等效定则Ia1(n)=E/j(X1+X(n),附加电抗(三相、单相、双相、双短)分别为(0、X2+ X0、X2、X2X0/(X2+ X0)),短路电流I (n)=比例因数m(n)Ia1(n),m(n)分别为1、3、3、31- X2X0/(X2+

28、X0)2。155、 短路电流形成的动稳定和热稳定对PT可不考虑。156、 短路电流的非周期分量/周期分量1;三相短路短路电流中包含正序。零序电压的特性是接地故障点最高。157、 短路电流中存在直流分量,短路后将出现比短路电流交流分量幅值还大的短路电流最大瞬时值,为短路冲击电流。158、 直流电流的初始值越大,暂态过程中的短路冲击电流越大。Is=Ipmsin(t+-)+Ae-t/T(Ipm=Um/R2+(L)2交流分量幅值取决于电源电压幅值和短路回路的总电抗、A=Imsin(-0)-Ipm sin(-)直流分量(产生原因是电感中电流在短路瞬间不能突变)起始值与电源电压初始值及短路前回路中电流值及

29、角有关、T=L/R、=arctan(L / R)。短路前空载则短路前的电流为零;若短路时电源电压正好为零(=0),且电路为纯电感电路时(=90),短路瞬时直流分量有最大的起始值=交流分量的幅值;电路原来处于空载,电源电动势刚过零(合闸相角,即初相相位为0;短路回路阻抗=90)时有最大值=交流分量的幅值,短路电流的最大值用于校验CB的断流能力。159、 三相短路时,短路电流最大。冲击电流是短路后0.01S(半个周波)瞬间的值iim=kimIpm。冲击系数1kim2(G电压母线1.9,发电厂高压母线1.85,其他1.8),短路冲击电流由纯阻性、感性负载决定。160、 最大有效值电流Iap=(kim

30、-1)Ipm。短路实用计算通常只用周期分量电流的有效值来计算短路功率。161、 短路容量也称短路功率St=SBI*t。非周期电流最大初值的条件为相量差Im-Ipm取最大可能值,在t=0时间与时间轴平行(iim=kimIpm,短路发生在G电压母线kim取1.9,发电厂高压侧母线1.85,其他1.8)。162、 不对称分量法关系式1+a+a2=0,a3=1,Ib1= a2 Ia1,Ic1= a Ia1,Ib2= a Ia2,Ic2= a2 Ia2。163、 同步电机负序X2=(Xd”+ Xq”)/2,无阻尼凸极X2=Xd+ Xq,汽轮及有阻尼水轮X2=1.22 Xd”,无阻尼发电机X2=1.45

31、Xd”, X0=(0.15 0.6)Xd”。164、 异步发电机X1= X2= 次暂态X ”,异步电机接成或不接地Y,定子绕组中无零序电流流通,X0=;165、 架空线正序X1=0.4/km零序;T X1= X2,166、 三相T三柱式零序励磁电抗Xm0比正序电抗小,零序电流磁通以铁心为回路Xm0=,零序电抗=一二次侧漏抗之和XT= X1+ X2,YNd联结d绕组(=短接)漏抗中形成环流X0= X T 1+ X T2 X m0/(X T2 +X m0),YNy零序地通路X0= X T 1+ X m0,三绕组TYNdy当YN流过零序电流时,其YNd(d侧=零序短路)、YNy(y侧=开路)相当于两

32、台双绕组T。T的正序、负序、零序的等值电阻、漏抗(取决于主磁通路径的磁导)相等(励磁电抗正序=负序),零序励磁电抗与T的铁芯结构有关,三相(三个单相)T和三相四柱式(或五柱)零序励磁电抗=正序(Xm0,三相三柱式Xm0=0.31.0)。167、 正序网络与计算对称短路时的网络相同,是一有源网络,电源的正序电势不为零,网络包括空载线路和T;168、 负序电流能流通的元件与正序不同,是一个无源网络;169、 零序网络是一个无源网络,所有电源的零序电势为零,零序流通的元件与正、负序的不同,与T的接法有关,当零序电流流过中性点电抗时,为3Ia0Xn,中性点电抗3Xn。a为旋转因子,a+a2=0。电流的

33、非周期分量的衰减速度三相相同。输电线路的正序阻抗小于负序。三相平行导体发生三相短路故障时,三相的电动势相同。170、 中性点(Y联结T的中性点和G的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流经接地点的电流为容性电流(分布电容)。越靠近电源点负序电压越低(负序电源在短路点)。171、 产生最大短路电流的条件:短路前空载,合闸相角(电压初相角)=0,短路回路阻抗角90。172、 正序阻抗指仅有正序电流通过该元件(三相对称)时所产生的正序电压降与此正序电流之比。173、 电力系统中任何静止元件只要三相对称,正、负序阻抗相等。174、 在不对称短路中短路点的正序电压不等,所以短路点不能和零电位相连,正序电动势就是发电机的电动势;静止元件的负序阻抗等于正序,发电机及各种旋转电机不同,发电机的负序电动势为零,负序的终点不接电动势,而与零电位相连,并作为负序网络的起点,短路点就是该网络的终点,短路点的负序电压不为零;负序网络作出系统的三线图,在短路处将三相边在一起,接上一个零序电动势源,并人这一点开始逐一的查明零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