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答案 .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4361639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学答案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古代文学答案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答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答案 .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代文学考试时间:放假前一天 考试形式:闭卷 考试题型:填空14% 名词20% 简答21% 论述30% 赏析15%学科导论考试形式:写作(元旦假期后上交)1、 选择听过的讲座,印象最深刻的写一篇感想,手写,不少于1500字。2、 根据本学期学科导论老师对本专业的介绍,写一篇专业认识报告,手写,不少于1500字。要求在其中选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方向。论述题结合上次的资料一起复习第一编 先秦文学一、单项选择题1、弹歌是一首原始猎歌,歌词载于( )吕氏春秋 吴越春秋 礼记 淮南子2、女娲补天原载于( )山海经淮南子庄子列子3、最早提出删诗说的是( )左传史记汉书礼记4、诗经分风、雅、颂是依据( )乐

2、调不同 作者不同 产生地域不同 产生时代不同5、东君祭祀的是( )天之尊神 云神 太阳神 主宰寿命之神6、宋玉的“悲秋”之作是( )九辩高唐赋神女赋风赋7、“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一语出自( )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8、代表先秦叙事散文最高成就的作品是( )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9、善用比喻、寓言进行说理的先秦叙事散文是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10“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一语出自( )论语孟子战国策墨子11、鲁迅誉之为“汪洋恣肆”、“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的著作是( )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二、多项选择题1、原始诗歌的特点有( )口头性 集体性 综合性 功利性 随意性2、诗经中“

3、颂诗”包括( )夏颂 商颂 周颂 吴颂鲁颂3、下列作品中反映周部族发展史的是( )玄鸟大明生民绵思文4、诗经重章叠句的作用在于( )加深印象,渲染气氛 深化主题 抒发情感 增强诗的音乐性、节奏感 可以增加诗篇长度5、九歌中祭祀天神的作品是( )东皇太一 礼魂 东君 湘君 大司命6、下列作品中属于宋玉的有( )神女赋 洛神赋 登楼赋 高唐赋 风赋7、左传长于写战争,在写战争时往往着重叙写( )战争的性质 双方力量的对比 战争的过程 双方将帅的素质 对待战争的态度8、冯谖客孟尝君一文的主要故事情节有( )焚券市义 复谋相位 立庙于薛 劝说齐王 开拓疆土9、下列著作中属于语录体、对话体的有( )论语

4、 孟子 庄子 荀子 韩非子10、庄子文章特点主要有( )想象丰富 夸张大胆 善用比喻说理 质朴无华 逻辑性强12、下列寓言出自韩非子的一书的有( ) 狐假虎威 滥竽充数 守株待兔 买椟还珠 揠苗助长三、填空题1、先秦文学是指从_远古传说时代_到_秦朝建立_这一漫长历史时期的文学。2、上古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是远古歌谣_和_神话传说_。3、我国一第部诗歌总集是_诗经_,它原名_诗_或_诗三百_,收录了从_周初_到_春秋中叶_的诗共_305_首。4、诗经的搜集与编订成书历来众说纷纭,主要有采诗_、_献诗_和_删诗_之说。5、古人采诗的目的主要是为了_观风俗,知得失_。6、毛诗序云:“故诗有六义焉:曰

5、_风_、曰赋、曰比、曰兴、_雅_ 、曰_颂_”。7、春秋时期,外交场合常常“赋诗_言志”,但多是_断章取义而非真正采用诗文本义。8、汉代传习诗经的共有鲁国申培、齐国_辕固_、_燕_国韩婴和赵国毛苌_共四家。9、孔子非常重视“诗”的作用,他曾说:“诗,可以兴,可以观_,可以群,可以_怨_;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10、现今能见到的最早的楚辞注本是东汉_王逸_的_楚辞章句_。11、_橘颂_是屈原早期之作,也是一首较早的咏物诗。12、屈原之后,楚有宋玉、唐勒_ 、景差_皆以赋见称。13、宋玉的_高唐赋_和_神女赋_写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的故事。14、“帝子降兮北渚,_目眇眇兮愁予_

6、。_袅袅兮秋风_,_洞庭波兮木叶下_”是屈原_湘夫人_里的句子。15、所谓“春秋三传”是指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_和_春秋谷梁传_。16.逃之夭夭,_灼灼其华_。17、左传是编年体,而国语则是国别体_。 18、论语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_体散文,全书共_20_章。19、“四书五经”的中“四书”是指论语,孟子_、大学和中庸_。20、孟子善用比喻说理,例如“_缘木求鱼_”、“拔苗助长_”等都是著名的比喻式寓言。21、庄子现存_33_篇,全书全为内篇、外篇和_杂_篇。22、朱熹对赋比兴的解释分别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_;_以彼物比此物_;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_。23、被称为能“寓言十九”的先秦著作是

7、_庄子_。四、名词解释1、神话 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2、赋比兴 赋、比、兴是前人总结的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或是艺术技巧。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3、风雅颂 诗经中的诗歌均为曾经入乐的歌曲,按音乐性质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周王朝以外各地区、各诸侯国音乐的总称。雅即正,指朝廷正乐,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周本部族)的音乐。按音乐的不同分为大雅和小雅,它们大多是宫廷宴享的乐歌,大部分是西周时的作品。颂即“容”,是宗庙祭祀的舞曲、祭神的歌曲,边唱边舞蹈。4、四家诗

8、 齐(齐人辕固生)、鲁(鲁人申培公)、韩(燕人韩婴)、毛(大毛公鲁人毛亨和小毛公赵人毛苌)5、尚书 尚书即“上古之书”,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文集。原名书,汉以后尊称尚书或书经。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尚书是记言文之祖。 主要内容是记录帝王或执政大臣的誓词、讲话、文告等,有很高的史料价值。6、春秋笔法 春秋语言简炼含蓄,准确谨严,选词炼句,十分仔细,一字之中常“寓褒贬,别善恶”,这种鲜明的倾向性和笔法被后世称为“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7、春秋三传 春秋公羊传(齐人公羊高)春秋谷梁传(鲁人古梁赤)春秋左氏传(鲁人左丘明)8、楚辞 三重含义:1、诗歌体裁。“楚辞”是战国时代

9、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作家创造的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2、作品。战国时代一些楚国人以及后来汉人用上述诗体创作的一批作品。包括:屈原作品以及宋玉以下汉人伤悼屈原、以事名篇的拟骚辞赋。3、作品集。西汉后期,刘向辑录屈原、宋玉及汉人作品编成楚辞一书。(刘向所编楚辞现已不存,目前我们所见的最早本子是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 9、“香草美人”屈原创造的诗歌象征手法,离骚中两类意象,美人一般解释为比喻,或比喻君王,或自喻为弃妇,以夫妇喻君臣关系。香草作为象征物,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与恶草相对,象征政治斗争的双方。二者构成复杂巧妙的象征比喻系统,使诗歌蕴藉生动。五、简答题1、举例说明中国古代神

10、话的主要内容。1、创世神话:“盘古开天地”2、始祖神话:“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的故事。3、洪水神话:“鲧禹治水”4、战争神话:“黄帝擒蚩尤”5、发明创造神话(英雄神话):“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刑天舞干戚” 补充: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2、简述诗经的思想内容。诗经内容分四类:史诗和政治诗(1、周民族史诗: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2、颂歌(包括宴飨诗)周颂丰年小雅鹿鸣3、怨刺诗(“变风”“变雅”)陈风株林邶风新台 ),农事诗(后世农事诗、田园诗的先河如豳风七月),征役诗(后世边塞诗的先河其一、对周边民族的抵御与进攻(积极防御)。小雅采薇其二、对内镇压叛乱的

11、:豳风东山王风黍离后世称故国之思、亡国之痛为“黍离之悲”。战争徭役诗的一个分类。外有征人,内有思妇,表达家中妻子对在外行役丈夫们的盼望思念,以及她们的孤独痛苦之情,从特殊角度表达了对徭役、兵役的反感。卫风伯兮、王风君子于役)婚恋诗( 恋爱诗(1)热恋的欢乐(静女、野有死麕、溱洧、桑中、桃夭)(2)相思的忧伤(关雎、汉广、蒹葭 、南有乔木、子衿)(3)失恋的痛苦(江有汜、狡童、柏舟、将仲子)婚姻诗(1)幸福的婚姻(女曰鸡鸣、有女同车、东方之日)2)不幸的婚姻( 弃妇诗-氓、谷风 )3简述先秦说理散文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一、以儒、道为代表的先秦说理散文,以其深厚的思想内涵和文化意蕴,确定了作家

12、的人格理想、作品的审美风范,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基石之一。二、它以成熟的说理文体制,形象化的说理方式,丰富多彩的创作风格和语言艺术,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4、简述战国策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战国策以波澜起伏的情节,个性化的言行,传神的形态和细节来描写人物,有时还运用虚构的手法。波澜起伏的情节:荆轲刺秦王 太子丹田光荆轲樊於期易水送别献图行刺个性化的言行:“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苏秦)“诺。先生休矣!”(孟尝君)传神的形态和细节“说秦王书十上而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縢履蹻,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苏秦)虚构手法 邹忌窥

13、镜自视 苏秦夜叹5、简述先秦说理散文的发展历程。第一阶段:论语(语录体)老子(韵散结合)(无标题)第二阶段: 墨子(向专论体过渡,有标题) 孟子(对话体的论辩文,无标题)庄子(抒情说理文) (有标题)第三阶段: 荀子韩非子(专题论文,有标题,标志着说理散文体制的成熟)此后,专体论成为我国说理散文的主要形式。六、论述题1、试举例分析诗经的地位和影响。 一、抒情诗传统。感伤诗的奠基,如绿衣。邶风对元稹遣悲怀 (其二)和苏轼江城子的影响。二、风雅与文学革新。1,诗经的风雅精神,即诗经所表现出的关注现实,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直接影响了后世文学的发展。2,诗歌创作的高尚意义和严肃性

14、(关注现实,关注政治与道德)如刘勰 钟嵘 陈子昂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元稹等诗人。三、比、兴的垂范。从诗经中总结概括出的一条艺术创作和批评的原则,既包括寄情于物、情景交融,还要达到托物以讽、比类切至的目的。把风雅艺术化的重要途径,含蓄委婉、蕴蓄有致,如屈原的楚辞,汉乐府诗和古诗十九首中的运用。四、诗歌体裁结构、语言艺术、表现技巧等的影响。如四言诗的创作春宿左省(杜甫)“数问夜如何?” 化用诗经小雅庭燎中的诗句:“夜如何其?夜未央 。”2、试分析离骚的艺术特色。1塑造了一个纯洁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屈原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个具有祟高理想、峻洁人格和充满着爱国热情的、“可与日月争光”的伟大诗人的典型

15、。2离骚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如香草美人的譬喻。3、结构宏大完整、夸张大胆、想象奇特,艺术熔神话与现实于一炉,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4在诗歌形式和诗歌语言上也有很大的创造。3、左传在叙事方面有何特色,试举例说明之。(一)叙事完整,叙事富有故事性、戏剧性。白描手法:遵循时空观念、重视事件全过程、较少渲染烘托(晋公子重耳之亡)(二)左传善于描写战争 描写战争的特点(晋楚城濮之战、齐晋鞌之战、秦晋殽之战、晋楚邲之战、晋楚鄢陵之战)A、不重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而侧重写战争的背景、战前准备、双方兵力部署、力量的对比、将帅士兵的活动、战略战术的运用、胜负的原因等与人谋有关的情节来描写。B、写战争过

16、程的文字不多,但写得紧张激烈、曲折生动。C、在战事叙写中,作者还善于穿插细节。D、叙事长于将史实与神话传说、轶事传闻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三)左传的写人艺术。 4000多人,如重耳、子产、蹇叔、先轸、介之推、鉏霓,通过对话 行动 细节表现。对同一类人,作者也多能突出他们的鲜明个性。如子产和晏婴同是开明的政治家,子产果敢明断,晏婴幽默机警。对同一个人,有时注意到其前后性格的发展变化如晋公子重耳由贪图享受、胸无大志到雄才大略一代霸主的变化。行动 对话是表现人物的主要手段如“曹刿论战”中对曹刿政治远见和足智沉着性格的刻划。(四)左传的记言文字左传语言的总体特征:简练含蓄,词约义丰。主要是行人应答和大

17、夫辞令,简洁精炼,委曲有致,栩栩如生。如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弦高犒秦师、重耳对楚王 软中带硬,语含威胁孟明稽首、鬬勃请战 抓住要害,晓之以理烛之武退秦师、宫之奇谏假道 委曲婉转、陈述利害王孙满观师、韩厥擒逢丑父 用辞雅正,曲尽人情,各得其妙。(五)比喻手法-成语警句“欲加之罪,其无辞乎?”“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唇亡齿寒、贪天之功、数典忘祖、退避三舍、一鼓作气、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风马牛不相及、表里山河、厉兵秣兵、馀勇可贾、困兽犹斗、尔诈我虞、其乐融融、外强中干、畏首畏尾、铤而走险、鞭长莫及、疲于奔命 、从善如流、骄奢淫逸、众叛亲离、大义灭亲、惟命是听、居安思危、甚嚣尘上、有备无患、唯马首是瞻

18、4、以逍遥游为例,说明庄子散文的浪漫主义风格。逍遥游一(开篇至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借鲲鹏变化为喻,说明庄子理想中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无待而游于无穷,然乎归结于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二(至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引许由的故事以证明圣人无名之意。三(至杳然丧其天下焉):借肩吾、连叔的对话以证明神人无功之意。四:以无用为大用,证明至人无己之意。庄子的散文艺术:1、构思精巧,想象奇幻,气势奔放,意境雄阔,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2、“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来阐明哲理。3、语言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跌宕跳跃,节奏鲜明,音调和谐,具有诗歌语言的特点。4语汇丰富、造语新词,如

19、“逍遥”、“浑沌”、“造化”、“志怪”、“小说”、“寓言”、“运斤成风”、“游刃有余”、“邯郸学步”、“东施效颦” 等。第二编 秦汉文学一、单项选择题1、赋作为一种文体产生于战国后期的( )。楚国 齐国 鲁国 秦国2、两都赋的作者是( )扬雄 张衡 班固 司马相如3、“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语出自( )班昭为兄上书 司马迁报任安书 杨恽报孙会宗书 邹阳狱中上梁上书4、汉代诗歌中,表现手法上喜用铺陈,多用对话的是( )乐府民歌 古诗十九首 文人五言诗 民间歌谣5、标志着五言叙事诗艺术上成熟的作品是( ) 孔雀东南飞 陌上桑 古诗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6、开东汉后期抒情小赋先河的是(

20、 )王粲的登楼赋 张衡的归田赋 赵壹的刺世疾邪赋 蔡邕的述行赋8、标志着汉大赋正式形式的是( )贾谊的吊屈原赋 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子虚赋 扬雄的甘泉赋二、多项选择题1、赋作为一种文体的首创者是( )屈原 宋玉 荀况 贾谊 枚乘2、宋玉是屈原之后的辞赋作家,他的作品有( ) 高唐赋 神女赋 子虚赋风赋 长门赋 3、司马相如是西汉最有成就的赋作家,他的作品有( )子虚赋 酒赋 长门赋 长杨赋 归田赋 4、西汉的重要赋作家有( )贾谊 枚乘 张衡 赵壹 扬雄5东汉末年,抒情小赋的作表作品有( )归田赋 二京赋 刺世疾邪赋 两都赋 述行赋6、贾谊的政论散文除过秦论外,著名的还有( )陈政事疏 论贵粟

21、疏 谏营昌陵疏论积贮疏 谏猎疏7、汉书中由班昭、马续完成的部分是( )纪 表 志 传 书8、司马迁以“实录”的精神写作史记,表现了司马迁不以贵贱论人、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进步历史观的两篇作品是( )陈涉世家 留候世家 项羽本纪 高祖本纪 李将军列传9、汉代乐府机关收集民歌的主要目的有( )观民风 定郊祀之礼 训练乐工 供帝王娱乐 丰富乐府乐章10、古诗十九首是一组形式成熟的抒情诗,其主要内容( )揭露社会黑暗 反映民生疾苦 游子思妇念别仕途失意情绪 控诉战争的危害三、填空题1、汉代的赋可分为_骚体赋_、_汉大赋_和_抒情小赋_三类。2、贾谊的赋作以_吊屈原赋_和鵩鸟赋_为代表作。3、子虚赋和_上林

22、赋_是司马相如的代表作品。这两篇赋合起来又名_天子游猎赋_。4、东方朔善辞赋,以散体赋答客难_为最有名。洞箫赋是_王褒_的名篇。5、扬雄四赋指河东赋、长杨赋、甘泉赋_、羽猎赋_。6、汉赋四大家是_司马相如_、杨雄_ 、班固_和张衡。7、张衡的四愁诗_是经过改造的骚体,是骚体整齐化之后而形成的七言诗。8、汉代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有_历史散文_ 、政论散文_和游记散文。9、鲁迅评价贾谊和晁错的散文是_西汉鸿文_,“沾溉后人,其泽甚远”。10、陈政事疏(又称治安策)是_贾谊_的长篇政论散文名作,它被称为“_万言书”。11、东汉政论散文三大家是_王充_、王符_和_仲长统_。12、东汉后期较重要

23、的政论散文有王符的潜夫论,仲长统的昌言_等。四、名词解释1、散体大赋又叫体物大赋或汉大赋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特殊文体。主要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在形式上,大赋一般铺张扬厉,汪洋恣肆。在艺术表现上,它想象丰富,语言奥博,描写细密,结构宏丽,有巨丽之美,在结尾往往有所讽谏。赋文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序”,是开头,交代赋中人物问对的缘由,以引出正文;中间是正文,主客之间,或彼此夸耀宫苑、京都的壮丽,或极力描绘帝王贵族畋猎歌舞的欢乐;结尾,往往以一方向另一方诚服作结,从中显露出作者的思想倾向。2、骚体赋 骚体赋:指的是模仿“楚辞”写成的赋,内容侧重抒情,篇幅短小,多用“兮”字语句。代表作家是

24、贾谊,代表作品吊屈原赋鵩鸟赋3、抒情小赋以赋抒情,篇幅短小,语言清新自然。主要有纪行赋和述志赋两类。纪行赋刘歆的遂初赋班彪的北征赋班昭的东征赋蔡邕的述行赋,述志赋张衡的归田赋赵壹的刺世疾邪赋4、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张衡;班固5、互见法 又叫旁见侧出法,即在一个人物的传记中着重表现他的主要特征,而把其他方面特征放到别人传记中显示6、汉乐府 汉代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构搜集,保存,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五、简答题1、简述汉大赋的发展过程。汉大赋的审美意义。汉大赋的发展分三期1、汉初为形成期:枚乘的七发是奠基之作2、武帝到东汉中叶是鼎盛期: 汉赋四大家,即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

25、衡 3、东汉中期以后为衰微期: 王延寿的鲁灵光殿赋 艺术特征,铺张扬厉 韵散结合 辞采富丽 虚构人物 “劝百讽一” 评价:在今天看来,汉赋虽也有一些较好的作品,但绝大部分是一种歌功颂德的僵化了的辞章。它们的主要缺点,是形式呆板,文字堆积,辞句艰深,缺乏情感,缺少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2、简要说明史记的叙事艺术。1、 勾连天人、贯通古今的结构框架。2、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叙事脉络评价恰当 各传以类相从 合传。3、因果关系的探索展示。项羽之败 李广不遇 吴起之死4、对复杂事件和宏大场面的驾驭。精于剪裁,详略得当 在富有戏剧性的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性格2、 以李陵和苏武的传记为例,

26、说说汉书人物刻画的特点。见教材中国文学史P2164、试述我国古代叙事诗的形成过程。我国古代叙事诗有一个萌芽、出发形成到臻于成熟的过程。 (1)先秦时期,诗歌的基本形式是抒情诗。但诗经中的部分诗歌已有叙事成分,如生民公刘等,记事概括,没有中心情节和饱满的人物,是叙事诗的萌芽。2)叙事诗至汉代乐府民歌方初步形成。民歌是诗歌的先行者,两汉乐府民歌中叙事成分占很大比重,如东门行、陌上桑等,它们都写了生活中的片断,有情节、有人物、有一定矛盾冲突和性格特征,意味着叙事诗已初步形成。(3)东汉末年,出现中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层次分明,语言优美,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标志着叙事诗的发展

27、和成熟。5、分析汉乐府的艺术特色。叙事成就:汉乐府最大、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它的叙事性,标志着中国古代叙事诗的成熟。一、善于发现富有诗意的镜头,及时摄入画面。如羽林郎陌上桑陇西行 上山采蘼芜 艳歌何尝行天马二、多数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如陌上桑、孔雀东南飞、十五从军征三、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孔雀东南飞,陌上桑、羽林郎四、详略得当,繁简有法。详于叙事,略于抒情。详于铺陈场面、仪仗侍从,略写首尾和人物容貌。 (思想内容一、对贫富悬殊、苦乐不均生活的深刻揭示如苦:东门行、妇病行、孤儿行乐:鸡鸣、相逢行、长安有狭斜行二、对两性爱恨的坦露和表白如上邪、 江南 白头吟 、有所思孔雀东南飞陌上桑、羽林郎

28、三、强烈的乐生恶死愿望如薤露、蒿里、战城南日出入、艳歌、练时日、华烨烨、上陵四、动植物的诉说与寓意如假托植物之口进行自述:雉子班植物和人对话:董娇娆6、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1、古代抒情诗的典范,它长于抒情,却不是径直言之,而是委曲婉转,反复低徊,许多诗篇都能巧妙的起兴发端。其抒情的方法灵活多变,或用比兴手法;或融情于景;或寓景于情;或以事传情,总是自然高超,曲尽其妙。如行行重行行 青青河畔草 西北有高楼2、以其情景交融、物我互化的笔法,构成浑然圆融的艺术境界。3、以明白晓畅的语言道出真情至理,具有深衷浅貌的语言风格。六、论述题1、举例分析史记人物刻画的主要成就。1、闾巷之人的入传。如“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闾巷之人,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2、人物个性与共性的展现。战国四君子苏秦、张仪、张良、陈平、韩信共性:知恩图报:韩信、刘邦、张苍、陈平以怨报怨:伍子胥、李广、主父偃、苏秦士为知己死:刺客列传,侯嬴、朱亥衣锦还乡:项羽、刘邦3、复杂人格的多维透视和旁见侧出笔法。项羽刘邦信陵君4、 注重通过细节、个性化的语言、外貌、神情描写刻画人物陈胜、项羽、刘邦李斯的心理张良2、汉代赋体文学的的发展历程(分期、代表作家、代表作品、艺术成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