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4324555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例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例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例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例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doc(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黑龙江省自学考试护理学专业专升本毕业论文题 目:40例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体会学 科:内科护理学考 号:7 考生姓名:裴松格(联系电话) 指导教师:赵海燕哈尔滨医科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暨继续教育学院2013年 2月 17日目 录1、中文摘要 1 2、文献综述 2 3、正文 44、 参考文献 115、个人简历 12中文摘要目的:全面探讨糖尿病足的护理方法,从而更好地开展糖尿病病足患者的护理工作,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治愈率及生存质量,降低致残率。方法: 对2011年22012年6月我科40例糖尿病足的住院患者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从糖尿病足患者的足部护理、水泡和溃疡创面的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健康教育等各

2、个方面深入,辅以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40例患者中除1例患者截肢外,其余36例水泡、溃疡患者基本痊愈,3例干性坏疽者获得不同程度的好转,患者满意度从86上升至96。结论: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不仅提高了糖尿病足患者的治愈率,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了致残率,为护理人员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足;预防;护理 文献综述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综合因素引起的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的总称,也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发病主要与糖尿病患者的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感染三大因素有关,其主要表

3、现为:足背动脉搏动减弱以致消失,下肢因缺血而出现休息痛,足部麻木变凉,出现水肿或紫色,感觉减退,受伤不易察觉,进而发生溃疡及坏疽,抗感染力下降,伤口愈合缓慢,甚至无法愈合而需要截肢。文献报道DF患者需截肢的人数比无糖尿病者高15倍,国内报道糖尿病并发肢端坏疽者约0.9%1.7%,老年糖尿病患者则高达2.8%14.5%1。吴雅芳指出,饮食治疗是治疗糖尿病最基本的措施,医护人员应让患者参与治疗,使患者了解控制饮食对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性2。每日检查足部,注重足部皮肤是否有水泡、擦伤、裂口,局部皮肤是否有红肿,皮肤色泽及温度,足背动脉的搏动和弹性。如皮肤温度降低,肢端变凉,皮肤逐渐变白或由暗红色转为暗紫

4、色,甚至紫黑色,足背动脉搏动逐渐减弱或消失,提示局部缺血缺氧严重,易出现溃疡并形成坏疽。养成良好的足部卫生习惯,保持足部干净、干燥,促进足部末梢的血液循环,按摩足部,有利于糖尿病足的恢复。研究指出,选择适宜的鞋袜3,并严格控制血糖,从而促进伤口愈合4。同时,加强糖尿病知识宣教是积极预防和管理糖尿病足的重要措施。糖尿病患者应接受足部护理并了解如何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从思想上认识到糖尿病足预防比治疗更重要。张秀璞指出,通过适当的足部护理可使50%的DF患者避免截肢手术5。临床护理实践证明,做好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是提高糖尿病足的治愈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患者致残率的有效方法。本文对2

5、011年2月2012年6月收治的40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多方面的综合治疗与护理,深入探讨糖尿病足患者的最佳护理策略,为护理人员提供有力的护理依据。 40例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体会糖尿病足是以糖尿病并发的血管、神经病变为基础,引起足部麻木、疼痛、皮肤溃疡甚至肢端坏疽等病变的总称,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它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社会、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据资料报道,在全球1.5亿糖尿病患者中,约15%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足部溃疡6。近年来,国内糖尿病学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预防为主等多种方法共同实施的综合疗法,大大降低了截肢率7。现将我科对2011年2月2012年6月收治

6、的40例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我科自2011年2月2012年6月收治糖尿病足40例,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在50岁80岁之间。入院的平均空腹血糖11.6 mmol/L,餐后2 h血糖平均17.8 mmol/L。其中水泡19例,溃疡17例,创面15cm15cm1.5cm1cm不等,干性坏疽4例,坏疽部位分别为指趾和足底部,表现为皮温下降,动脉搏动减弱,皮肤糜烂,溃疡分泌物多,皮肤暗褐色、变黑。2护理经过 2.1 足部护理2.1.1 勤于检查足部 每天对本组中的40例患者的足部外观、温度、脉搏等进行观察,以及时发现病变,防止病情发展、恶化。注意足部皮肤是否有水泡、擦伤、裂

7、口,局部皮肤是否有红肿,皮肤色泽及温度、足背动脉的搏动和弹性等是否正常。如皮肤温度降低,肢端变凉,皮肤逐渐变白或由暗红色转为暗紫色,甚至紫黑色,足背动脉搏动逐渐减弱或消失,提示局部缺血缺氧严重,易出现溃疡并形成坏疽。2.1.2 养成良好的足部卫生习惯 对本组中的40例患者的足部进行每日清洁、按摩。保持足部干净、干燥:每晚用3738(水温度为将水放至于手背皮肤耐受为宜)的温水和柔和的香皂洗脚或泡脚510分钟后,用柔软吸水毛巾擦干,不要用力揉搓。使用少量的爽身粉保持脚趾间皮肤干燥,足背可涂抹护肤油、膏、霜保持皮肤柔软,防止皮肤干燥皲裂3。2.1.3 促进足部末梢的血液循环 每日早、中、晚对本组中的

8、40例患者的足部各按摩1次,每次30min,动作轻柔,从趾尖开始向上按摩,血液循环明显改善,有利于糖尿病的恢复3。2.1.4 选择适宜的鞋袜 及时告知本组中的40例患者应选鞋前部宽大、使脚趾能完全伸直、可稍活动为宜的布鞋及帆布鞋,穿鞋前仔细检查鞋内有无砂石粒、钉子等杂物,以免足部受伤破溃。穿新鞋时,第一天不超过30分钟,检查足部有没有被挤压或摩擦,不宜穿尖头鞋、高跟鞋、暴露足趾或露足跟的凉鞋,切忌赤足走路或穿拖鞋外出,选择对皮肤无刺激、松软、保暖、袜口应宽松的棉线袜或羊毛袜5。 2.1.5 保护足部尽量避免足部损伤,防止冻伤、烫伤、挤压伤,及时、反复地告知本组中的40例患者寒冬时不要在炉边暖脚

9、,切忌用热水袋、暖水壶或电热毯保温,防止足部皮肤发生无察觉的损伤。其中有15例患者足部发生皲裂,对此类患者不可贴胶布,从而将损伤的危险因素降到最小限度,并养成良好的行走、站立姿势。2.1.6 足部原有病变的处理方法 本组患者中有10例发生嵌甲:此时应由足部医生代为处理,不可自行修剪,并告知患者平日修剪指甲应在洗脚趾甲变软后平整横剪,不可太短、太接近皮肤,不可修圆,以免造成伤口,引起感染,指甲两侧甲尖可用甲锉摩擦光华,切勿将趾甲两边剪得太深,否则,容易损伤甲沟皮肤造成感染。其中有8例患者出现鸡眼与老茧:此时应由足病医生诊治,切勿自行切割,也忌用鸡眼药膏腐蚀而损害正常软组织,溃破而感染化脓等。其中

10、有9例患者足部发生擦伤、割伤和戳伤,此时应及时消毒清创,去处促发因素,必要时应用抗生素治疗,并包扎伤口。其中有5例患者发生真菌感染:足部湿热是真菌繁殖的好发因素,除了保持局部皮肤干燥外,还应给予杀灭真菌的药物,并及时请足部医生诊断,防止继发性细菌感染。2.2 水泡和溃疡创面的护理本组案例中有13例患者足部出现水泡,此时应尽可能避免弄破水泡,以防伤口感染,或在严格消毒下,用无菌注射器沿水泡低位部抽去水泡内容物,涂以2.5%碘酒促其干瘪,并用敷料包扎以防感染。水泡干枯后形成的痂皮不能人为剥脱,只能任其自然脱落,以防继发感染。创面处理应根据溃疡、坏疽及合并感染的性质和程度的不同采取不同方法。对伤口常

11、规消毒、清除坏死组织,分泌物及坏死组织多者可先用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创面,再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局部用盐酸山莨菪碱10mg、庆大霉素8万单位加入生理盐水10ml冲洗,最后创面可用庆大霉素加胰岛素加山莨菪碱或地塞米松纱布湿敷,也可采用一些生物制剂或生长因子类物质如静脉滴注剩余的白蛋白直接外涂创面,有利于溃疡愈合,局部用红外线灯照射,距离为30cm50cm,2次/天,15min/次。患肢适当抬高并制动。护理人员还应密切观察伤口是否有异味、出血或脓性分泌物,有渗出的创面需做深部分泌物细菌培养加药敏,为选用敏感抗生素提供依据。并随时更换敷料,保持伤口干燥,但伤口包扎不能太紧,以免影响血运引起软组织损伤甚至

12、组织坏死,同时严格控制血糖以促进伤口愈合9。在处理水泡和溃疡创面过程中要配合全身用药。本组4例患者发生坏疽,其中1例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全身抗感染治疗和局部换药处理,感染仍无法控制,及时进行了截肢手术。2.3 心理护理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终身性疾病,加之如果对糖尿病足患者护理不当,会有截肢、致残的后果,所以糖尿病足患者往往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自卑等不良心理,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做好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组有7例患者出现严重的焦虑、抑郁症状,对此我们首先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通过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适时疏导,耐心解释病情,进行糖尿病足知识的教育,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患者参与治疗

13、方案,支持家属陪伴。每次换药时将创面恢复好的消息告诉患者及家属,使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情,增强患者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自觉地进行病情监测,从而促进患者的病情的缓解和恢复。2.4 饮食护理饮食治疗是治疗糖尿病最基本的措施。采用科学的饮食可减轻细胞负担,使血糖稳定,并能减少血管并发症,有利于坏疽愈合,但控制饮食绝不是“饥饿疗法”或者“少吃主食,多吃副食”,而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科学地分配饮食,从而有利于控制血糖、血脂及体重,减少糖尿病血管并发症。高血糖状态下患者的抵抗力下降,利于伤口细菌的生长繁殖,同时也会给血管带来损伤。在护理本组40例患者的过程中,让患者参与治疗,使患者了解控

14、制饮食对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根据个人的饮食习惯制订相应方案,控制总热量,鼓励患者坚持糖尿病饮食,制订合理的膳食计划,一日三餐按1/5、2/5、2/5或各1/3分配,食谱可多样化,提倡食用粗制米、面和适量杂粮,并给予低盐、低脂肪、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饮食,禁止饱餐,绝对戒烟限酒。2.5 健康教育加强糖尿病知识宣传,积极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健康教育在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通过对本组40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糖尿病的基本知识,理解控制血糖的重要性,在家庭治疗中严格控制饮食,坚持运动,坚持用药并定期检测血糖,培养患者良好的治疗依从性,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

15、促使其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告知该40例糖尿病患者应接受足部护理以及明白如何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从思想上认识到糖尿病足预防比治疗更重要。通过适当的足部护理可使50%的DF患者避免截肢手术。通过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举办健康教育讲座、组织糖尿病患者俱乐部等多种形式进行护理宣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 护理效果通过对40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治疗和健康教育,除1例患者截肢外,其余36例水泡、溃疡者基本痊愈,3例干性坏疽者获得不同程度的好转,患者满意度从86上升至96。4. 讨论4.1 本研究的意义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糖尿病足给糖尿病病人、家庭及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糖

16、尿病患者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使微循环发生障碍,局部组织缺血和抵抗力下降,微小的刨伤均可引起感染而形成溃疡加大。加上血糖升高时,白细胞吞噬能力降低,杀菌能力减退,使感染率增高,且感染伤口难以愈合。因此,加强足部护理,重视足部的局部用药及处理,对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减少糖尿病足的致残率,使糖尿病足得以顺利治愈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本组40例患者在入院时进行足部评估,加强病人自我保健技能及知识宣教是预防糖尿病足发生和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有皮肤破溃的 0 级以上的病人,均着重足部局部护理,效果良好。总之,糖尿病足的护理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护理质量的高低与治愈成败息息相关。综合制订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可有

17、效提高糖尿病足的治愈率,减少致残率,从而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生存质量。4.2 本研究的创新性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本研究在对40例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不仅重视了糖尿病患者的身体状况,更加强调了该人群的心理护理和社会支持系统。根据每位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和护理方案,在促进其病情缓解的同时还加强了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另外,随着糖尿病足治疗方法的增加,为了满足患者的需要,护理人员在为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还要掌握相应的针对性护理以及多学科知识,从而为提供更加完善、科学护理措施,促进患者病情的缓解,从而减少患者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4.3 本研究的局限性本研究的

18、不足之处在于研究样本量过少,而且也没有进行严格设计的实验研究,今后应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并严格设立对照组,使研究数据更具客观性和科学性,从而更加科学地评价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护理的效果。并通过效果评价完善临床工作中的糖尿病足护理方案,为临床及社区的护理人员进行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和依据。5. 小结综上所述,通过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合理有效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健康教育等措施,使其能够掌握并运用足病的防护知识和正确的足部护理方法,并争取获得家庭及社会的关心和支持,从而降低了糖尿病足患者致残率,对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1王秀问.老年人糖尿病足.国外医学老年医学

19、分册,2009,16(2):77-79.2吴雅芳,徐建萍.糖尿病血糖波动病人饮食治疗知识及饮食现状调查.护理研究,2011,15(4):208-209.3 李仕明主编.糖尿病足与相关并发症的诊治.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66-467.4曹宏伟,张希荣,王艳红,等.涌泉照射与按摩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针灸临床杂志,2011,17(6):35-36.5张秀璞.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3):190-191.6周莹霞,王阿东,汪新.糖尿病足病的防治及护理研究进展.上海护理,2002,2(1):46-47.7王永山,岳新.糖尿病足治法概况.中医研究,2002,15(6):49-51.8兰颖,王爱红,王玉珍,等.糖尿病患者足低胼胝去除前后局部压力的比较.中华护理杂志,2005,40(9):675-676.9王曼.糖尿病足溃疡的一种前期诊断方法和护理.国外医学护理分册,2009,18(9):418-419.10华水云,陈坚梅.糖尿病足治疗临床观察.浙江临床医学,1999,1(5):3839. 个人简历姓名民族出生年月年 月 日专科毕业学校所学专业现从事工作专升本面授辅导学校实习医院研究成果:指导教师评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