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的应用辅导.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3063730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浮力的应用辅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浮力的应用辅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浮力的应用辅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浮力的应用辅导.doc(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0.3 物体的浮与沉辅导智 能 提 要物体的浮沉条件浸 没F浮G物 上浮部分浸入:F浮=G物 漂浮应 用问:怎样正确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答 (1)物体的浮沉取决于它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 (2)当F浮G物 上浮; 当F浮G物 下沉; 当F浮G物 悬浮或漂浮 (3)比较实心物体的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大小,也可以判断物体的浮沉.当物液 上浮; 当物液 下沉; 当物液 悬浮(4)应用: 潜水艇、飞艇、气球等是物体浮沉条件的实际应用.(5)物体的漂浮条件 物体漂浮在液面的条件: 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即F浮G物; 应用: 轮船. 其中轮船的排水量指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问:

2、悬浮和漂浮有什么异同?答:(1)相同之处: 物体受到的浮力都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即F浮G物 (2)不同之处: 排液体积不同:悬浮时,对实心物体而言,V排V物;漂浮时,V排V物. 密度不同:对实心物体而言,悬浮时, 物液; 漂浮时物液.问:计算浮力有哪些方法?答:计算浮力有四种方法: (1)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 即F浮F向上F向下. (2)利用实验称量法求浮力, 即F浮GF (3)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 即F浮G排液液gV排 (4)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求浮力, 即F浮G物(悬浮或漂浮)智 能 拓 展1.对于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有几个很有用的结论或推论,记住并会运用这些结论解题会使你事半功

3、倍.结论一:同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不同的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相等.结论二: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m物=m排=液V排.应用:假如液已知,只要测出V排,就可求得m物.结论三: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应用:能方便地求得物或液。智 能 归 例题型一 会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判别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处的状态,能灵活应用浮沉条件及漂浮条件解决有关的简单问题例1 把质量为250g,体积为300cm3的金属球放入水中,静止时它受到的浮力为 。静止时的状态有三种:漂浮、悬浮、沉底.闯关点拨 解本题的关键在于确定金属球在水中静止时所处的状态。 方法一,求出球的密度球,再跟水比较。方法二,假设该球全部浸没水中,求出它在水中受到的最

4、大浮力,然后跟它的重力比较。解法一 球G 球将上浮,静止时漂浮在水面上,此时浮力F浮=G=2.45N例2 在一个装满水的容器中,放入一个质量为20g的物体,从容器中溢出15g的水,则该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和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 )A下沉,压强不变B上浮,压强不变C漂浮,压强减小D悬浮,压强增大闯关点拨 判断浮沉情况的关键是比较浮力和重力的大小关系;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情况取决于水面的变化情况。解 F浮=G排=m排g, G排=m物g 15g20g.即m排m物 F浮G物 ,因而物体下沉。由于容器中原来装满水,物体放入后,水面高度不变,故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变。答 选A题型二 漂浮条件与阿基米德

5、原理的综合运用例1 有一木块,放入水中静止后,有的体积露在水面上,若将它放入另一种液体中时,有的体积浸入液体中,求液体的密度闯关点拨 此题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及漂浮条件解决密度问题的典型问题,而且条件较为隐蔽,在解决此类条件隐蔽的问题时,首先要认真分析题目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如上题中的“ 露出水面”,此处有两层含义:(1)物体是漂浮在液面,(2) 其次,要对物体的状态和受力做认真的分析,才能建立正确的方程解 设该木块的体积为,放入水中后有的体积露在水面,则意味着有 的体积浸入水中,即 受到的浮力,又因为放入另一种液体中漂浮时有 的体积浸在液体里,即,受到的浮力由于木块在水中和在液体中都是漂浮状态,

6、其受到的浮力都等于重力即 则即 答 液体的密度是。拓展题 现有如下器材:一只可直立于水中的平底薄壁试管、水槽、足量的水和一把量程足够的刻度尺。小明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了测量某种液体密度的实验。 (1)请你将实验的主要步骤补充完整,并写出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实验的主要步骤有: 在水槽中放人适量的水,将试管直立于水中,待其漂浮时,用刻度尺测出水面到试管底部的深度,记为 h1; 在试管内倒人一定量的待测液体, 当试管再次直立于水中漂浮时,用刻度尺测出水面到试管底部的深度,记为h2; _。 (2)根据测量数据,写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 =_。解 将试管从水槽中取出,用刻度尺测出试管内液面到地步的深度,记为

7、h3 表达式:=例2 一座冰山漂浮在水面上,露出水面部分的体积 ,这座冰山重有多少?(已知 )闯关点拨 要想求出冰山的重根据 ,必须先求出整个冰山的体积由于冰山浮在水面上,根据漂浮物体的条件 来求,设冰山的体积的为V,那么它浸入水中的体积即 ,然后由阿基米德原理求出 ,先求出V,再求出G即可解 又 由 得: 整个冰山重: 答:这座冰山重 例3 有一根粗细均匀的蜡烛,底部插入一根铁钉,竖直地漂浮在水中,蜡烛长20cm,密度 ,上端露出水面1cm现将蜡烛点燃,求这根蜡烛燃烧到剩余多长时,蜡烛的火焰会被水熄灭?(铁钉体积不计)闯关点拨 蜡烛漂浮在水面上,根据漂浮物体的条件, 随着蜡烛的不断燃烧,其质

8、量不断减小,重力也在减小,蜡烛露出水面部分逐渐减少,当蜡烛燃烧到水面时,蜡烛就无法燃烧,火焰将被水熄灭所以,此题的关键是确定蜡烛多长时没有水面以上的部分解 又 蜡烛是漂浮的 即: 得: 则 答 当蜡烛剩下10cm时火焰位于水面,这时,蜡烛的火焰被水熄灭题型三 了解浮沉条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知道通过哪些有效方法能改变物体的浮沉例1 人们常利用盐水来选种,当把种子放入盐水中时,所有的种子都未浮起来,为使不饱满的种子浮起来,问应在盐水中加盐还是加水?为什么?闯关点拨 要改变物体浮沉可以改变物体的重力或改变物体受到的浮力,而本题中种子的重力不能改变,应改变种子受到的浮力答 应加盐不饱满的种子未浮起

9、来,说明其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加盐后,盐水的密度增大,种子所以受的浮力(g)增大,当浮力大于重力时,不饱满的种子就会浮起来例2 阳湖中学旁一河塘被沿河化工厂污染,为调查河水被污染的程度,初三(1)班学生分成三个研究小组。化学研究小组利用pH试纸检测河水的酸碱度,生物研究小组采用舀取河水饲养金鱼的办法调查水质,物理研究小组根据常识:河水被污染后密度普遍变大,当河水密度超过1.05103kg/m3,一般就不再适合水产养殖。他们制作简易的液体密度计边长为10.5cm的正方体木块,先将木块放在清水中漂浮,测得木块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为6.3cm,该木块密度为_kg/m3,然后在木块上清水液面处画一周白线。

10、若将木块放入密度为1.05103kg/m3的污水中漂浮,那么污水面将在该木块白线的_(选填“上”或“下”)方距离白线_cm处,再在该线处画上一周红线,用此木块就可检测河水的密度是否超标。闯关点拨 本题考查了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应用,求解该题的关键是对木块进行受力分析,列出方程。解 木块漂浮在清水中时,由于木块所受重力于浮力相等:木gV木=水gV排水代入数据得木块的密度木=0.6103kg/m3而木块漂浮在污水中时,同理可得:木gV木=污gV排污代入数据得,又V排污=Sh排污,V木=Sh木,得h排污=6cm。亦即污水面在该木块白线下方0.3cm处答 0.6103 下 0.3智 能 训 练基础知识训练

11、1停在海里的小游艇总重2.06 104N,它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N;它排开海水的体积为_m3(海水的密度海水=1.03103kgm3,取 g=10Nkg)。(题型二)2一小球所受的重力为5N体积为 5 10-4 m3。将它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大小为_N(取 g=10Nkg),浮力的方向是_。放开手后,小球图10-1将 (填“上浮”、“下沉”或“悬浮”)。(题型一)3我国农民常用盐水浸泡法来选种,如图10-1所示。在浓度适宜的盐水中,饱满的种子沉在底部是因为_,干瘪、虫蛀的种子浮在液面上是因为_(题型三)10-24如图10-2所示,浸没在烧杯底部的鸡蛋所受水的浮力Fl小于鸡蛋的重力现将适量的浓

12、盐水倒入烧杯中,鸡蛋所受的浮力为F2,则Fl与F2的大小关系为()(题型二)AFlF2BFlF2CFlF2D无法确定5轮船从内河航行到大海时,船将( )(题型三)A下沉一点; B上浮一点; C不变; D无法判定。6关于浮沉条件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题型三)A潜水艇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变大B气象用探测气球里所充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C密度计上的刻度示数从下到上逐渐变大D密度计放在不同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7“死海不死”的故事说的是“将奴隶和俘虏扔进海里,可他们都漂浮在海面上”。以下是几位同学对该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题型二)A奴隶和俘虏是被水平仍进海里的B海水

13、的密度等于人体的密度,人在海里自然漂浮C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上时,浮力总大于其重力D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上时,浮力等于其重力8把重5N、体积为0.6dm3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题型一)A物体上浮,F浮= 6N B物体悬浮,F浮= 5N 图10-3C物体漂浮,F浮= 5N D物体沉在水底,F浮= 6N9如图10-3,将边长为a的实心正方体木块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设水的密度为水,木块静止时,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为m 。根据以上条件,求出五个与木块有关的物理量(木块面积、体积除外)。综合提高训练1一个实心物体,放在水中静止时,有2/5 的体积露

14、出水面,则该物体的密度是_kgm3。(题型二)2有一个木块,把它浸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时,从杯中溢出10g水,若把它浸在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会从杯中溢出_g酒精(酒精密度是0.8103kg/m3,水的密度是1.0l03kg/m3,木块的密度是0.5103kg/m3)(题型二)图10-43如图10-4所示,把一个小球分别放入盛满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溢水杯中,甲杯中溢出的液体质量是40g,乙杯中溢出的液体质量是50g,则:小球质量是_g,甲、乙两杯中液体的密度之比甲 :乙 _4 :5(选填“”“=”或“”图10-54甲、乙是两个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实心球,它们静止在某种液体中的情况如图10-5所示,

15、那么两球所受的浮力F甲 F乙,两球的密度甲 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题型二)图10-65如图10-6所示,同一物体浸在甲液体中悬浮(图a),浸在乙液体中漂浮(图b)。比较物体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F甲和F乙的大小,及两种液体的密度甲和乙的大小,可以确定正确的是( )(题型二)AF甲 = F乙,甲 = 乙 BF甲 = F乙,甲 乙CF甲 F乙,甲 = 乙 DF甲 F乙,甲 乙图10-76在远洋轮船的船舷上,都漆着五条“吃水线”,又称“载重线”,如图10-7所示其中标有W的是北大西洋载重线,标有S的是印度洋载重线当船从北大西洋驶向印度洋时,轮船受到的浮力以及北大西洋与印度洋的海水密度和的

16、关系,有()(题型三)A浮力增大,B浮力减小,C浮力不变,D浮力不变,7两实心球a、b的密度之比为43,体积之比为12,放入水中静止后所受浮力之比为23,则可能是()(题型一)A两球均沉入水底B两球均漂浮在水面上Ca球下沉,b球漂浮 Da球漂浮,b球下沉图10-88如图10-8所示,一块0的冰放在盛有0的水的容器中,已知冰块与容器底部相接触并相互间有压力,则当冰完全熔化为0的水后,容器中水面的位置将( )(题型二)A上升B下降C保持不变D水面的升或降决定于冰和容器内水的体积图10-99三个完全相同的实心铜球,分别在如图10-9所示的水、盐水、水银三种液体中静止,所受浮力分别为F甲、F乙、F丙,

17、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题型二)AF甲= F乙F丙 BF甲F乙F丙 CF甲= F乙F丙 DF丙F甲F乙10曾经有人向诺贝尔奖获得者、一位著名科学家求教一道题,题意大致如下:池中有一条船,船上装有石头,如果把船上的石头投入水中,池内水位将如何变化?这位科学家立刻判断水面会上升,因为船中石头投入水中后,池水因为石头占去一定体积而“膨胀”,水位应该上升。事实说明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解释错了,此事因而成为名人的一则趣闻,请分析一下他到底错在何处?(题型二)11已知某实心小球是由下表中所列出的塑料材料中的一种制成的。为了鉴别该小球究竟是由其中哪一种塑料制成的,某同学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1)把该小球

18、放人盛有足够多酒精的量杯中,松手后,当小球处于平衡状态时,发现量杯内的液面由60mL处升高到90mL处(已知酒精的密度是0.8 103 kg/m3); (2)再把该小球放人另一只盛有足够多水的量杯中,松手后,当小球处于平衡状态时,发现量杯内的水面由60mL处升高到87mL处。由以上实验数据,可推知该塑料小球的质量是_kg,组成该小球的材料是_。(题型一) 甲 乙12为了测出普通玻璃的密度,小明同学利用一个普通玻璃制成的小瓶、一个量筒和适量的水做了如下实验:(1)在量筒内倒入50cm3的水;(2)让小瓶口朝上漂浮在量筒内的水面上(如图甲所示),此时水面与80cm3刻线相平;(3)让小瓶口朝下沉没

19、水中(如图乙所示),这时水面与62cm3刻线相平则根据以上测出的数据可知:小瓶漂浮在水面时,它排开水的体积_;制造小瓶的玻璃的密度_(题型二)13如图甲所示,一圆柱形容器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其侧壁有一溢水口C,容器内的液面恰好与溢水口C齐平先将一个由均匀材料制成的船形物A开口向上放入容器中,当船形物漂浮。在液面上(如图乙所示),从溢水口溢出液体的体积为V;然后使船形物A反转90,当它浸没在液体中后容器内的液面下降了h(在船形物由漂浮到浸没的过程器内的液体未溢出)已知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S,液体的密度为, 则(1)船形物A的质量mA_;(2)组成船形物A材料的密度_(题型二)14一方形木块体积

20、为2.6l03m3,放入盛有清水的圆柱形容器中,木块浸入水中部分的体积是1.56103m3,容器的底面积为9l02m2(1.0l03Kg/m3,g取10N/Kg)求:木块受到的浮力;木块的质量和密度;木块放入后,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增加多少?15旅游用的游艇上常常备有救生衣(一种颜色比较鲜艳的背心,并用密度比较小的发泡材料做成内胆),请你用下面给定的要求和数据来设计救生衣:按能救护的人的质量为80Kg设计;为了保护人的安全,穿上该救生衣能使人的10的体积露出水面;发泡材料的密度为0.01103Kg/m3;做救生衣的面料及其他辅料的质量不计;人的密度可近似地取1103Kg/m3请回答:(1)为什

21、么要用颜色比较鲜艳的面料来做救生衣?(2)计算做一件这种救生衣的发泡材料的最小质量16小明用实验测量粗细均匀竹棍的横截面积。他用短细线在竹棍的下端系一小石块,然后将它们放到水中,竹棍竖直立在水中,水面距竹棍上端16.8cm;再将系石块的竹棍放到煤油中,竹棍竖直立在煤油中,煤油的液面距竹棍上端9.8cm,两次实验中石块都不跟容器底接触。已知竹棍长40cm,质量是24g,石块的质量是18g,煤油的密度是水的密度的。由上述所给条件求(1)细竹棍的横截面积。(2)石块的密度。(题型二)答案基础知识训练 12.06 104 225 竖直向上 悬浮3浮力小于重力(或) 浮力等于重力(或4A5B6B7D8C

22、9木块漂浮时受到的浮力F浮=mg;木块的重力G木=F浮= mg;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可求得木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力F= F浮= mg;木块的质量m木=m;木块排开水的体积;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木块浮在水面时,木块底部受到的压强综合提高训练 10.6103210350 4大于 大于5B6C7B 提示:浮力之比恰好等于它们的重力之比,所以可能a、b都漂浮,或a悬浮、b漂浮8A 提示:冰熔化前所受的浮力冰不等于重力9B10这位科学家的粗略分析中忽略了一点,在石头未投入水池前,石头借助小船的结构漂浮在水面上,其受力满足F浮=G石,式中的F浮为由于石头在船上,使漂浮的船因此而多受到的那部分浮力。由水gV排=

23、石gV石可得漂浮的船上由于石头而多排开的液体体积而投入水池后,石头下沉,所以池水水位应该是下降的。110.027kg 材料是聚丙烯 析:小球在酒精中静止不动时,V1排=30cm3,受到的浮力F1浮=0.24N;小球在水中静止不动时,V2排=27cm3,受到的浮力F2浮=0.27N。确定小球在酒精和水中的状态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讨论:(1)如果小球在酒精中漂浮,则它在水中一定液漂浮。小球在酒精和水中的浮力应相等,但F1浮F2浮。故小球不可能在酒精中漂浮;(2)如果小球在酒精中悬浮,则它在水中应漂浮,小球在酒精和水中的浮力应相等,但F1浮F2浮。故小球不可能在酒精中悬浮。所以小球在酒精中肯定沉底,则

24、V球=V1排=30cm3。小球在水中的V2排=27cm3V球,说明小球在水中漂浮。故G球=m球g=F2浮=0.27N,m球=0.027kg。查表可得小球聚丙烯制成。12 30cm3 2.5103kg/m3 析:根据题意,漂浮时V排=80-50=30cm3,又F浮=G,则水gV排=mg,代入数据可得试管的质量m=30g。试管下沉,=62-50=12cm3,即试管的玻璃体积V玻=6cm3,则玻璃的密度。13(1)V(2)14解:(1)F1.0103101.56103N15.6N(2)木块所受浮力与重力相等,Fmgmkg1.56kgkg/m30.6103kg/m3(3)pPa1.7102Pa15(1)比较鲜艳的颜色,如红色或黄色,能见度比较好,当发生事故时,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2)设人的质量为m人,救生衣的发泡材料的最小质量为,由浮沉条件得GGg,g得0.08(kg)16设石块的体积为V,竹棍的横截面积为S,石块和竹棍的总质量Mm1m242g在水中,有(Vh1S)Mg在煤油中,有:(Vh2S)Mg由消V得:(h2h1)SS1.5cm2由式得:Vh1S23.2cm1.527.2cm3石块密度2.5g/cm32.5103kg/m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