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考试习题(共4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297276 上传时间:2022-01-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考试习题(共4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考试习题(共4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考试习题(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考试习题(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沥青类(一)一、 填空题1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主要由( 目标配合比 )、( 生产配合比 )、( 生产配合比验证 )3我国现行采用(空隙率 )、( 饱和度 )、和(残留稳定度 )等指标来表征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4沥青混合料按公称最大粒径,可分为 粗粒式 、 中粒式 、 细粒式 、 砂粒式 等类。5沥青混合料的强度主要取决于(粘聚力)与(内摩擦角)6沥青、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试验的操作步骤7沥青老化后,在物理力学性质方面,表现为针入度 增大 ,延度 减小 ,软化点 升高 ,绝对粘度 增加 ,脆点 减小 等。8石油沥青的三大技术指标是(针入度)、( 软化点 )、( 延度 ),它

2、们分别表示石油沥青的( 粘)性、( 热稳定 )性和( 塑 )性。9石油沥青老化后的指标的变化10下列溶剂中能将沥青裂解蒸馏出的由分完全溶解的溶剂是( )11与老化粒组相比较,沥青老化后,其针入度指数是( )12沥青的针入度和软化点都是表示沥青粘滞性的条件粘度 13含蜡量、软化点等试验是否涉及到沥青变形性的指标 14当超过重复性精密度要求,用回归法确定沥青含蜡量时,蜡质量与含蜡量关系直线的斜率(方向系数)应为( 正值 )15沥青针入度PI表示沥青的( 感温性 )16沥青混合料试件的高度变化不影响所测流值,仅对稳定度的试验结果有影响( )17通过采用( )的方式可以降低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18在马歇

3、尔试验中,沥青含量增大,沥青混合料物理力学指标的变化情况19用于评定沥青混合料强度与稳定性的参数(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耐久性、抗滑性、施工各易性)20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指标21进行矿料配合比设计时,应具备什么基本条件22沥青混合料设计中发现稳定度偏低。应采取的措施23提高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方法24现场拌合沥青混合料的抽检项目25沥青混合料加入矿粉的作用26评价沥青混合料耐久性的指标27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的 四种方法适用范围 28沥青混合料空隙率不小于3的原因29随沥青用量的增加,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也相应提高30关于我国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气候分区的描述31某地夏季炎热,冬季温暖且雨量充沛,则

4、该地气候分区可划分为( )32某地夏季较热,冬季严寒且干旱少雨,则该地气候分区可能是( )33表干法、水中重法、蜡封发、体积法是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的4中方法,其表干法适用范围( )34沥青混合料施工检测项目主要有( )35蜡封法如何定义36为提高高温稳定性,南方地区选用的沥青标号通常要比北方地区适当低一些( )37考虑高温稳定性沥青混合料粗集料的粒径要大一些,考虑耐久性粗集料的粒径要小一些( )38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规定,在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候、应遵循( )原则二、判断题1沥路面施工时,若混合料的加热温度过高或过低时,易造成沥青路面的泛油.。()2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是指粒径大于

5、2.36的碎石、破碎砾石等。()3SMA沥青用量较高,为防止施工时混合料中沥青偏离,应向混合料中夹入纤维等稳定剂。()4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时的温度越高,则稳定度愈大,流值愈小()5沥青混合料用集料筛分应用“干筛分”。()6在沥青延度试验中,发现沥青浮于水面,应向水中加入酒精。()7沥青混合料中矿料的有效密度应大于表观密度。()8、道路石油沥青的标号是按针入度值划分的。()9沥青针入度指数是沥青标号划分的依据(F)10沥青延度测试选择不同试验温度时,可以采用相同的拉伸速度( )11针入度数是表征沥青的的温度稳定性指标,针入度指数校大,路用性能较优。 () 12软化点即能反映沥青感温性的指标,也是沥

6、青粘度的一种量度。()13对于AH-70沥青,针入度越大,软化点越高,延度越大。()14对于测定针入度 大于200的沥青试样,应做3次 平行试验,在同时试验数量较多、标准针不够时,允许 使用一个标准针,但必须洗干净才能进行下一个 平行试验检验。 ()15测得两种沥青的粘滞度分别为:A、沥青C56050S,B、沥青C560100S,则A的粘结力大于B。()16在用表干法测定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时,当水温不为25度时,沥青芯样密度应进行水温修正。()17车辙试验主要是用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18沥青混合料中矿料的有效密度应大于表观密度。19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时的温度越高,则稳定度愈大,流值

7、愈小。20表干法适用于AC-II型、ATPB型较密实吸水率小的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21我国现行国标规定,采用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22、沥青混合料的试验配合比设计可分为矿质混合料组成设计和沥青最佳用量确定两部分。三、选择题1沥青混合料的主要技术指标有( ABCD )A高温稳定性 B、低温抗裂性 C、耐久性 D、抗滑性 2沥青路面试验路铺筑属于( A )阶段A施工准备 B、沥青混合料摊铺 C、沥青混合料压实 D、沥青混合料运输3沥青混凝土和沥青碎石的区别是 A 。 A .压实后剩余空隙率不同 B .矿粉用量不同 C .集料最大粒径不同 D .油石比不同4沥青混

8、合料用粗集料与细集料的分界粒径尺寸为 B 。 A .118mm B .2.36mm C .4.75mm D .5mm5 车辙试验检验沥青混合料 D 性能。 A .变形 B .抗裂 C .抗疲劳 D .热稳定6对密级配型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试件两面各击 D 。 A .100次 B .125次 C .50次 D .75次7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沥青含量为以下两个质量比的百分率 (A )A 、沥青质量与沥青混合料的质量B 、沥青质量与矿料质量C、沥青质量与集料质量8在沥青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试验中水煮法试验宜将集料过(A )筛,水浸法试验宜将集料过( A )筛。A 、13.219mm ;9.513.

9、2 mm B、9.513.2mm ;13.219mm C 、13.216mm ;9.513.2 mm D、9.513.2mm ;13.216mm9矿质混合料的最大密度曲线是通过试验提出的一种(BC )。A、实际曲线 B、理论曲线 C、理想曲线 D、理论直线。10、针入度指数越大,表示沥青的感温性(B )。A、越大 B、越小 C、无相关关系 D、不变11、可用( AD )指标表征沥青材料的使用安全性。A、闪点 B、软化点 C、脆点 D、燃点12沥青混合料的主要技术指标有( ABCD )A高温稳定性 B、低温抗裂性 C、耐久性 D、抗滑性13离心分离法测定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试验中,应考虑泄露入抽

10、提液中矿粉的含量,如果忽略该部分矿粉质量,则测得结果较实际值( A )A大 B、小 C相同13沥青与矿料粘附性试验试用于评定集料的( C )。A、抗压能力 B、抗拉能力 C、抗水剥离能力 D吸附性14沥青旋转薄膜加热试验后的沥青性质试验应在( A )内完成A72h B、90h C、63h D、3d15我国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按 A 试验项将其划分为五个标号。 A .针入度 B .软化点 C .延度 D .密度16针入度的试验条件有 ABC 。A .标准针及附件总质量100g B .试验温度25 C .针入度试样时间5S D .针入试样深度17软化点的试验条件有 AC 。 A .加热温升速度5/

11、min B .试件直径 C .加热起始温度5 D .软化温度18延度试验条件有 BC 。 A . 拉断长度 B .拉伸速度 C .试验温度 D . 试件大小19沥青密度试验温度为 C 。 A .10 B .25 C . 15 D .20 20试验测得沥青软化点为81.4,试验结果应记为 B 。A .81.5 B .81 C . 82 21、用标准粘度计测沥青粘度时,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孔径条件下,流出时间越长,表示沥青的粘度( A)A、越大 B、越小 C、无相关关系 D、不变22测定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试验是(C )A、 车辙试验B、沥青混合料保水率试验 C、残留稳定度试验D、马歇尔稳定度试验23

12、SMA的主要优点有( B ) A、抗滑耐磨B、空隙率小C、抗疲劳D、高温抗车辙E、低温抗开裂24用来检测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试验有( A )A、冻融劈裂试验 B、车辙试验 C、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D、饱水率试验25沥青混合料的主要技术指标有( ABCD )A高温稳定性 B、低温抗裂性 C、耐久性 D、抗滑性26我国现行规范采用( A )、( )和( )等指标来表示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A 空隙率、饱和度、残留稳定度 B、稳定度、流值和马歇尔模数;C空隙率、含蜡量和含水量 D、针入度27沥青混合料稳定度试验对试件加载速度是 D 。 A . 10mm/min B . 0.5mm/min C . 1mm/min D . 50mm/min28 沥青混合料稳定度试验温度是 B 。 A .50 B . 60 C . 65 D . 8029随沥青含量增加,沥青混合料试件密度将 B 。 A .保持不变 B .出现峰值 C .减少 D .增大30随沥青含量增加,沥青混合料试件饱和度将 D 。 A .保持不变 B .先出现峰值后出现谷值 C .减少 D .增大31随沥青含量增加,沥青混合料试件空隙率将 C 。 A .增加 B .出现谷值 C .减少 D .保持不变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教育教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