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泌尿系统.pdf

上传人:刘静 文档编号:52750918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PDF 页数:45 大小:21.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1)--泌尿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6.1)--泌尿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1)--泌尿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1)--泌尿系统.pdf(4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肾肾输尿管输尿管尿道尿道膀胱膀胱肾肾(kidney)的主要功能的主要功能 排出机体内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排出机体内的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维持体液电解质和水的的水,维持体液电解质和水的平衡。平衡。肾还有内分泌功能,产生和释肾还有内分泌功能,产生和释放红细胞生成素、肾素、前列放红细胞生成素、肾素、前列腺素等。腺素等。肾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急性肾衰急性肾衰 慢性肾衰慢性肾衰-尿毒症尿毒症一、肾的位置一、肾的位置 肾位于腹后壁的上部,脊柱两侧,属腹膜外位器官。肾位于腹后壁的上部,脊柱两侧,属腹膜外位器官。右肾低于左肾右肾低于左肾 第第 一一 节节 肾肾右肾:上端平第右肾:上端平第12胸椎上缘胸椎上缘 下端

2、平第下端平第3腰椎上缘腰椎上缘 第十二肋经过右肾后面上部第十二肋经过右肾后面上部左肾:上端平第左肾:上端平第11胸椎下缘胸椎下缘 下端平第下端平第2腰椎下缘腰椎下缘 第十二肋经过左肾后面中部第十二肋经过左肾后面中部肾门约平第一腰椎高度,距正中线约肾门约平第一腰椎高度,距正中线约5cm.肾区:竖脊肌的外缘与第肾区:竖脊肌的外缘与第12肋的夹角处。肋的夹角处。肾与椎骨、肋骨的位置关系图(实物标本背部)肾与椎骨、肋骨的位置关系图(实物标本背部)肾肾第三腰椎第三腰椎第十二肋骨第十二肋骨肾的毗邻肾的毗邻前面:左肾:与胃、胰、空肠、脾和结肠左曲相邻前面:左肾:与胃、胰、空肠、脾和结肠左曲相邻.右肾:与十二

3、指肠、肝右叶和结肠右曲相邻右肾:与十二指肠、肝右叶和结肠右曲相邻.上端:邻肾上腺上端:邻肾上腺.后面:上后面:上1/3借膈与肋膈隐窝相邻借膈与肋膈隐窝相邻.下下2/3邻腰大肌、腰方肌和腹横肌邻腰大肌、腰方肌和腹横肌.肾的毗邻肾的毗邻二、肾的形态二、肾的形态外形:形似蚕豆外形:形似蚕豆,呈红褐色呈红褐色,表面表面 光滑光滑.男性大于女性男性大于女性 两端两端 上端:宽而薄上端:宽而薄 下端:窄而厚下端:窄而厚 两面两面 前面:较凸,朝向前外侧前面:较凸,朝向前外侧 后面:较平,贴靠腹后壁后面:较平,贴靠腹后壁 两缘两缘 外侧缘:隆凸外侧缘:隆凸 内侧缘:中部凹陷,称肾门内侧缘:中部凹陷,称肾门

4、肾蒂:出入肾门的结构合称为肾蒂肾蒂:出入肾门的结构合称为肾蒂.。排列关系:由前向后依次为:肾静脉、肾动脉、肾盂排列关系:由前向后依次为:肾静脉、肾动脉、肾盂 从上向下依次为:肾动脉、肾静脉和肾盂从上向下依次为:肾动脉、肾静脉和肾盂 因下腔静脉靠中线右侧,故右侧肾蒂较左侧短。因下腔静脉靠中线右侧,故右侧肾蒂较左侧短。肾静脉肾静脉肾动脉肾动脉肾盂肾盂肾蒂肾蒂肾窦肾窦肾门向肾实质的凹陷形成的腔,称肾窦肾门向肾实质的凹陷形成的腔,称肾窦(renal sinus)。肾窦内含:肾窦内含:肾血管、肾小盏、肾大盏、肾盂和脂肪组织等。肾血管、肾小盏、肾大盏、肾盂和脂肪组织等。三、肾的构造三、肾的构造肾实质可分为

5、肾皮质和肾髓质两部分肾实质可分为肾皮质和肾髓质两部分 肾皮质肾皮质:位于浅层,血管丰富,伸入髓质肾锥体之间的部分位于浅层,血管丰富,伸入髓质肾锥体之间的部分 称肾柱。称肾柱。肾髓质肾髓质:肾皮质肾髓质位于深部,由肾皮质肾髓质位于深部,由1520个肾锥体构成个肾锥体构成。肾锥体的底朝向皮质;肾锥体的底朝向皮质;尖端圆钝,朝向肾窦,称肾尖端圆钝,朝向肾窦,称肾乳头,肾乳头顶端有乳头孔,乳头,肾乳头顶端有乳头孔,肾形成的尿液由乳头孔流入肾形成的尿液由乳头孔流入肾小盏内。肾小盏呈漏斗状,肾小盏内。肾小盏呈漏斗状,有有78个个,包绕肾乳头。,包绕肾乳头。23个肾小盏合成个肾小盏合成1个肾大个肾大盏。盏。

6、23个肾大盏汇合形成个肾大盏汇合形成肾盂。肾盂呈前后扁平的漏肾盂。肾盂呈前后扁平的漏斗状斗状 出肾门后向下弯曲变细,出肾门后向下弯曲变细,移行为输尿管。移行为输尿管。右肾冠状断面(背部观)右肾冠状断面(背部观)肾椎体肾椎体肾乳头肾乳头髓放线髓放线皮质迷路皮质迷路肾柱肾柱纤维囊纤维囊皮质皮质脂肪囊肾筋膜纤维囊第二腰椎第二腰椎腰大肌腰大肌右上腹横断图(经第二腰椎)右上腹横断图(经第二腰椎)四、肾的被膜四、肾的被膜由内向外分:由内向外分:纤维囊纤维囊 脂肪囊脂肪囊 肾筋膜肾筋膜肾上腺肾上腺腰方肌腰方肌肝肝右上腹矢状断面(经右肾)右上腹矢状断面(经右肾)肾肾髂骨髂骨髂肌髂肌纤维囊纤维囊脂肪囊脂肪囊肾筋

7、膜肾筋膜纤维囊:贴肾表面、薄而坚韧,易与肾实质分离,病理情况下发纤维囊:贴肾表面、薄而坚韧,易与肾实质分离,病理情况下发 生粘连不易分离,手术时缝合此膜。生粘连不易分离,手术时缝合此膜。脂肪囊:为纤维囊外面的脂肪组织,通过肾门与肾窦内的脂肪囊:为纤维囊外面的脂肪组织,通过肾门与肾窦内的 脂肪组织相连续脂肪组织相连续 对肾起弹性垫的保护作用对肾起弹性垫的保护作用.肾筋膜:最外层,在脂肪囊外面分前、后层,向上包绕肾上腺肾筋膜:最外层,在脂肪囊外面分前、后层,向上包绕肾上腺 两层在上方和外层相互融合两层在上方和外层相互融合 在内侧前层与对侧前层相在内侧前层与对侧前层相 互延续,后层与腰大肌筋膜融合互

8、延续,后层与腰大肌筋膜融合 在下方两层分开,有在下方两层分开,有 输尿管通过输尿管通过.肾的固定因素:肾的固定因素:肾被膜肾被膜、肾血管、肾血管、毗邻器官、腹内压毗邻器官、腹内压 及腹膜等对肾都有固及腹膜等对肾都有固 定作用定作用.五、肾的微细结构五、肾的微细结构 肾单位肾单位 血管球血管球肾小囊肾小囊 肾小管肾小管 近端小管近端小管 细段细段 远端小管远端小管 曲部曲部 直部直部 直部直部曲部曲部 髓袢髓袢 (肾单位袢)肾单位袢)集合小管集合小管泌尿小管泌尿小管肾微细结构(低倍镜)肾微细结构(低倍镜)泌尿小管模式图泌尿小管模式图(一)肾单位(一)肾单位血管球血管球肾小囊肾小囊1、肾小体、肾小

9、体肾皮质肾皮质肾髓质肾髓质肾小体模式图肾小体模式图血管球血管球肾小囊肾小囊肾小体肾小体足细胞与毛细血管足细胞与毛细血管滤过膜(滤过屏障)滤过膜(滤过屏障)有孔内皮有孔内皮基膜基膜足细胞裂孔膜足细胞裂孔膜2、肾小管、肾小管近端小管近端小管细段细段远端小管远端小管曲部曲部直部直部直部直部曲部曲部近端小管与远端小管近端小管与远端小管远端小管直部、细段、直小血管远端小管直部、细段、直小血管(二)集合小管(二)集合小管单层立方上皮单层立方上皮 单层柱状上皮单层柱状上皮(三)球旁复合体(三)球旁复合体1、球旁细胞、球旁细胞2、致密斑、致密斑3、致密斑、致密斑六、肾血液循环的特点:六、肾血液循环的特点:肾血

10、流量大肾血流量大两套毛细血管网两套毛细血管网 入球微动脉较出球微动脉粗,入球微动脉较出球微动脉粗,利于滤过利于滤过直小血管与髓袢伴行,利于直小血管与髓袢伴行,利于 重吸收和尿液浓缩重吸收和尿液浓缩 第第 二二 节节 输输 尿尿 管管 为细长的肌性管道,长约为细长的肌性管道,长约25253030cmcm上起于肾盂下端,下开口于膀胱。上起于肾盂下端,下开口于膀胱。腹段:腹段:起自肾盂下端,经腰大肌前面,起自肾盂下端,经腰大肌前面,腹后壁腹膜后方下行,在小骨盆入口腹后壁腹膜后方下行,在小骨盆入口处,左侧跨过髂总动脉,右侧跨过髂处,左侧跨过髂总动脉,右侧跨过髂外动脉进入盆腔。外动脉进入盆腔。一、输尿管

11、的位置:一、输尿管的位置:二、输尿管的分段和狭窄:二、输尿管的分段和狭窄:盆段:盆段:从小骨盆入口至膀胱底外上角从小骨盆入口至膀胱底外上角 先沿盆侧壁向后下,先沿盆侧壁向后下,再经盆壁血管神经表面,在坐骨棘水平向前入膀胱底外上再经盆壁血管神经表面,在坐骨棘水平向前入膀胱底外上方方 在女性,距子宫颈外侧在女性,距子宫颈外侧1 15 5c c处与子宫动脉交叉,处与子宫动脉交叉,子宫动脉在前上方,输尿管在后下方;子宫动脉在前上方,输尿管在后下方;在男性,有输精管在男性,有输精管越过其前方越过其前方。壁内段:壁内段:自膀胱底外上角向内下斜穿膀胱壁,开口于膀胱。自膀胱底外上角向内下斜穿膀胱壁,开口于膀胱

12、。三个狭窄:三个狭窄:肾盂与输尿管移行处肾盂与输尿管移行处 (输尿管起始处)(输尿管起始处)与髂血管交叉处与髂血管交叉处 (经过小骨盆上口处)(经过小骨盆上口处)壁内段壁内段第第 三三 节节 膀膀 胱胱一、膀胱的形态和分部:一、膀胱的形态和分部:膀胱空虚时呈三棱锥体形。膀胱空虚时呈三棱锥体形。膀胱尖:朝向前上方膀胱尖:朝向前上方 膀胱底:呈三角形,朝向后下方膀胱底:呈三角形,朝向后下方 膀胱体:尖与底之间膀胱体:尖与底之间 膀胱颈:在膀胱下部,内有尿道膀胱颈:在膀胱下部,内有尿道 内口。内口。男性邻前列腺男性邻前列腺 女性邻尿生殖膈女性邻尿生殖膈二、膀胱的位置和毗邻二、膀胱的位置和毗邻位置:膀

13、胱空虚时位于小骨盆腔内,膀胱尖不超过耻骨联合位置:膀胱空虚时位于小骨盆腔内,膀胱尖不超过耻骨联合 上缘上缘;充盈时,可超过耻骨联合以上,儿童的位置充盈时,可超过耻骨联合以上,儿童的位置高高 于成人,新生儿大部分位于腹腔内,随年龄增长位于成人,新生儿大部分位于腹腔内,随年龄增长位置置 渐下降。渐下降。前方:耻骨联合前方:耻骨联合 后方:在男性为精囊腺、输精管壶腹和直肠后方:在男性为精囊腺、输精管壶腹和直肠 在女性为子宫和阴道在女性为子宫和阴道 下方:男性邻前列腺,女性邻尿生殖膈下方:男性邻前列腺,女性邻尿生殖膈 上方:有腹膜覆盖,男性邻小肠,女性有子宫伏卧于其上上方:有腹膜覆盖,男性邻小肠,女性

14、有子宫伏卧于其上 毗邻:毗邻:粘膜粘膜肌层:肌层:外膜外膜三、膀胱壁的构造三、膀胱壁的构造上皮:变移上皮上皮:变移上皮固有层:固有层:含较多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含较多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内纵、中环、外纵内纵、中环、外纵膀胱三角膀胱三角:输尿管间襞:输尿管间襞:第第 四四 节节 尿尿 道道女性尿道女性尿道:长约长约5cm,起于尿道内口,起于尿道内口,与阴道前壁相邻,穿尿生殖膈止与阴道前壁相邻,穿尿生殖膈止于尿道外口,尿道外口开口于阴于尿道外口,尿道外口开口于阴道前庭,在女性尿道穿尿生殖膈道前庭,在女性尿道穿尿生殖膈处,有尿道阴道括约肌环绕,属处,有尿道阴道括约肌环绕,属随意肌随意肌 特点:较男性尿道短,宽、直,特点:较男性尿道短,宽、直,仅有排尿功能。仅有排尿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