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有趣的浮沉现象》教学实录1教学文案.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52391439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有趣的浮沉现象》教学实录1教学文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有趣的浮沉现象》教学实录1教学文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有趣的浮沉现象》教学实录1教学文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有趣的浮沉现象》教学实录1教学文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有趣的浮沉现象教学实录1-有趣的浮沉现象【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目标学习简单的实验方法解决问题,能根据自己观察到的浮沉现象提出猜想和假设,并能采用简单的实验材料对物体的浮沉进行实验、采集数据并做简单的记录。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动手实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需要证据,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并善于和学生合作与交流;由浮力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认识到可以运用学到的知识改善自己和周围人们的生活。3、科学知识知道物体在水中有浮沉的现象;认识到水有浮力;理解水的浮力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难点】重

2、点:探究水的浮力的存在。难点:实验证明沉入水中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教法设计】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猜想与假设能力和设计实验自行探究的能力,本课采用了“引探教学模式”,即“观察猜想引导探究”。首先通过游戏、谈话,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从而开展一系列科学探究活动,加上教师的适时点拨,自行根据物体的浮沉现象,运用实验方法解决问题。这样把学生的主动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有机结合,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得到了充分体现,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既掌握了知识,又获得了掌握知识的技能。【学法设计】本课属于引导式探究课例,通过观察、实验探究,认识水的浮力,对学生着重进行实验能力的培养。本节课学生亲身经历了“

3、观察现象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得出结论应用拓展”这一系列科学探究活动。活动过程都是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自主完成的,学生学的轻松、学的愉快、且学有所得:不仅体验到了探究的兴趣、认识了与浮力有关的基本科学知识,而且还引导学生意识到实验是一种基本的、科学的探究方法,初步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过程,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学准备】学生:材料袋1(钉子、泡沫、钩码、木块、乒乓球、玻璃球、橡皮、橡皮泥);材料袋2(钩码、皮筋、直尺)实验记录卡(两张)、水槽、抹布、圆珠笔。教师:教学课件、皮筋、钩码、直尺、石头、水槽、玻璃杯。【探究过程】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师:老师听说我们班的同学可聪明了

4、,老师想考考大家,有信心吗?生:有。师:老师不小心将乒乓球掉进了杯里,不动杯子,怎么能将乒乓球取出来?生:倒水。师:谁来试一试?生上台,演示:往杯里倒水,乒乓球慢慢浮上来球真的拿出来了。师:如果老师将石头投入水中会如何呢?生:沉在水中。生上台动手往杯子里投石头,石头沉到了杯底。师:这个游戏有趣吗?生:有趣。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有趣的浮沉现象(板书)设计意图:通过一个简单的小游戏,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二、合作探究1.探究浮沉现象(出示实验袋1)师:老师为同学们准备里钩码、乒乓球、玻璃球、泡沫、钉子、橡皮泥、木块、橡皮。请同学们进行大胆地猜想,如果将这些物体放在水

5、中,会有什么现象呢?将猜想结果填写在表一“我的猜想”一栏。表一:我的猜想实验结果浮沉浮沉木块钉子玻璃球钩码橡皮泥乒乓球泡沫橡皮同桌互相讨论学习。全班汇报猜想结果。师:大家猜想的结果不一样,怎么办呢?生:做实验。师:说的非常好。科学只靠猜想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我们亲自动手操作验证。实验中我们应注意什么问题?生:不要被钉子扎到。师:注意安全。生:不要把水溅到桌子上。师:你想的真周到。师:老师再补充一点,小组同学要分工合作,记录员要及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表一“实验结果”一栏。表一:我的猜想实验结果浮沉浮沉木块钉子玻璃球钩码橡皮泥乒乓球泡沫橡皮小组合作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大屏幕显示“实验注意事项”)设

6、计意图:三年级的学生对实验的认识比较肤浅,让学生尝试自己说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不用面面俱到,只要说的有道理就予以鼓励和表扬,不足之处教师加以补充,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良好的实验习惯。全班交流,汇报实验结果。师:你们组的实验结果和猜想结果一样吗?生:不一样。师:哪个小组说说?生:我们猜想橡皮是浮的,通过实验我们知道橡皮在水中时下沉的。师:这个事实告诉我们,研究科学猜想很重要,但实验更重要。师:通过实验结果,你有什么发现?生:轻的物体上浮,重的物体下沉。(板书)设计意图:在本环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充分的材料,在猜想的过程中,学生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猜想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由于不同的生活经

7、验会做出不同的猜想结果,产生分歧,促使学生将探究活动深入下去,通过实验进行验证,这样学生经历了从问题、假设、验证到结论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完成了沉浮现象的初步认识。2.探究水的浮力师:为什么轻的物体上浮呢?生1:因为它很轻。生2:因为水有浮力。师:你真聪明。还知道水有浮力,大家想不想感受水的浮力?生:想。师:如何能感受水的浮力呢?生:把物体放在水中,用手往下按,然后再松手。师:我们来动手试一试,他说的对不对,把泡沫压入水中,边压边感受手在水中有什么样的感觉。小组内体验,教师巡回指导。师:谁来说说,手在水中的感觉。生1:我感觉就好像有种力量把手给顶上来。生2:我觉得往下压,有一股劲往上托不让

8、往下压。师:大家说的太好了,物体在水中受到的这种向上托起的力,这种力叫做水的浮力。(大屏幕)师:浮力的方向?生:浮力的方向是向上的。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亲自感受水的浮力的存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让学生动手在水中压泡沫并描述手在水中的感觉,当学生描述结果,归纳浮力定义便以水到渠成了。师:那重的物体在水中是否受到水的浮力呢?生1:重的物体在水中受水的浮力。生2:重的物体在水中不受水的浮力。师:同学们对这个问题有异议,怎么办呢?生:动手操作验证。师:怎么验证呢?(生一头雾水,无处可下手。)(出示材料袋2)师:老师给你一个小提示。一个皮筋,一个直尺,一个钩码。能不能用它们制定一个实验方案验证重的物

9、体在水中是否受水的浮力。生:先看看钩码在空气中皮筋的长度,再看看钩码在水中皮筋的长度。师:你说的真好!能不能上台给同学们演示实验过程?生上台演示实验过程。师:那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应注意什么问题呢?生1:轻拿轻放。生2:钩码要稳定再测量。生3:钩码要浸在水中,不要碰到水槽避或底。师:同学们想得真周到,有了这些理论做指导,大家就可以开始实验了。记录员要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表二中(大屏幕出示实验注意事项,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设计意图:逐步培养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的能力,也是科学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因此,在此环节上,老师可以给予适当的点拨和指导,放手让学生大胆去实验、操作。)全班交流实验结果。师:哪

10、个小组说说你们小组的实验结果生1:钩码浸水前皮筋的长度是12厘米,钩码浸水后皮筋的长度是10厘米。生2:钩码浸水前皮筋的长度是11.5厘米,钩码浸水后皮筋的长度是10厘米。生3:钩码浸水前皮筋的长度是12厘米,钩码浸水后皮筋的长度是9.5厘米。师:请同学们看看这些实验结果,你有什么发现?生1:钩码浸水前后皮筋的长度不一样。生2:钩码浸水后皮筋的长度变短了。师:这说明了什么呢?生:说明钩码的物体在水中也受到了水的浮力。三、联系实际,拓展延伸师:通过我们的动手操作,我们知道了物体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水的浮力?生1:船是利用水的浮力浮在水面上。生2:游泳圈是利用塑料能浮在水

11、面制成的。生3:游艇是利用水的浮力。生4:潜水艇是利用水的浮力原理。师:利用水的浮力可以为农业创收,利用水的浮力可以选出优良的种子,请同学们课后动手试一试,下节课我们再交流。师: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生1:我知道了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生2:我知道了水的浮力的方向是向上的。生3:我知道了在生活中的很多运用了水的浮力。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浮力,了解了浮力。其实,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用心去研究,动手去操作,我们就会发现许多科学的奥秘。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能给学生的课后拓展起到一个导向的作用,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性的应用所学知识,把学生的探究引向深入,延伸到课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