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文件.PDF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523759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PDF 页数:31 大小:2.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文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文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文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文件.PDF(3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 1 - 中疾控 传防 发 2014 404号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 印发中国季节性流感疫苗应用技术 指南( 2014-2015) 的通知 各 省 (自治区、直辖市)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对人类健康危害较重的呼吸道传染病,其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可发生暴发疫情 ,对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的危害尤为严重。为加强对流感预防控制工作的技术指导,促进流感疫苗在我国人群中应用, 我 中心组织专家,参考世界卫生组织 2012年发布的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文件

2、 - 2 - 感疫苗立场文件,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编写了中国季节性流感疫苗应用技术指南( 2014-2015) (见 附件) , 现 印发给你们 , 供 你们对基层 疾控中心进行技术指导时参考 。 附件: 中国季节性流感疫苗应用技术指南( 2014-2015) 中国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4年 10月 24日 1中国季节性流感疫苗应用技术指南(2014-2015)中国季节性流感疫苗应用技术指南(2014-2015)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the

3、Application of Seasonal Influenza Vaccine in China (2014-2015)1,2 来源于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1 22中国季节性流感疫苗应用技术指南(2014-2015)目录摘要 1 Abstract 1 前言 2 一、流感的病原学基础、临床特点和实验室诊断 2 ( 一 ) 流感的病原学基础 2 ( 二 ) 流感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诊断 3 二、流行病学 3 ( 一 ) 循环毒株及与疫苗株的匹配 3 ( 二 ) 流感在我国的流行特点和季节性 4 ( 三 ) 疾病负担 4 1. 健康负担及间接负担 4 (1) 全年龄组 4 (2) 孕妇 4 (3

4、) 儿童 5 (4) 老年人 5 (5) 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 5 (6) 医务人员 6 2. 流感的经济负担 6 三、流感疫苗 7 ( 一 ) 流感疫苗的历史和现状 7 1. 流感疫苗组份的演变 7 2. 流感疫苗生产工艺的研发史 7 3. 流感疫苗株的来源和疫苗生产 7 4. 国际上已上市的流感疫苗 8 5. 国内现有疫苗 8 ( 二 )TIV 接种后的免疫反应和免疫持久性 8 ( 三 )TIV 的免疫原性、效力和效果 8 1. 健康成人 10 2. 孕妇 10 3. 儿童 10 4. 学生 12 5. 老年人 12 6. 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 13 7. 医务人员 13 ( 四 )TIV 的

5、安全性 14 1. 儿童 14 2. 成年人 14 3. 孕妇和新生儿 14 4. 慢性疾病患者 14 5. 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14 6. 速发型超敏反应 14 7. 眼部及呼吸道症状 14 8. 格林巴利综合征 14 9. 硫柳汞 15 10. 与其他疫苗联合接种的安全性 15 ( 五 ) 流感疫苗接种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15 四、2014-2015 年度接种建议 15 ( 一 ) 抗原组份及适用年龄组 15 ( 二 ) 建议优先接种人群 15 1. 孕妇 15 2. 6 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 15 3. 6-23 月龄的婴幼儿 15 4. 2-5 岁儿童 15 5. 60 岁及以

6、上老年人 15 6. 特定慢性病患者 15 7. 医务人员 15 ( 三 ) 接种剂次 15 1. 6 月龄 -8 岁儿童 15 2. 8 岁以上儿童和成人 15 ( 四 ) 接种时机 15 ( 五 ) 接种部位及方法 15 ( 六 ) 禁忌症 15 ( 七 ) 与其他疫苗的联合接种 15 ( 八 ) 部分地区的特殊接种政策 15 ( 九 ) 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服务实施 17 1. 接种条件 17 (1) 登记处 17 (2) 接种室 17 (3) 观察室 17 2. 注意事项 17 3. 接种记录 17 4. 不良反应监测与评估 17 参考文献 18 编写人员冯录召,杨鹏,张涛,杨娟,傅传喜,

7、秦颖,张奕,马春娜,刘兆秋,王全意,赵根明,余宏杰编写人员单位102206 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处 , 传染病监测预警重点实验室(冯录召、杨娟、秦颖、余宏杰);100013 北京,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杨鹏、张奕、马春娜、王全意);200032 上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张涛、赵根明);510440 广州,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傅传喜);100016 北京,北京华信医院(刘兆秋)通讯作者余宏杰 电话 :010-58900548, Email:1中国季节性流感疫苗应用技术指南(2014-2015)摘要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对人类健康危害较重的呼吸道传染病,其抗原性易变,

8、传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可发生暴发疫情。对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的危害尤为严重。为加强对流感预防控制工作的技术指导,促进流感疫苗在我国人群中应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专家,参考世界卫生组织 2012 年发布的流感疫苗立场文件,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编写了中国季节性流感疫苗应用技术指南 (2014-2015)。本指南系统回顾了流感的病原学、临床特点、实验室诊断、流行病学、疾病负担,流感疫苗的种类、免疫反应机理、免疫持久性、免疫原性、效力、效果、安全性、成本效果和成本效益等科学证据,尤其是近年来在我国开展的相关研究,并基于现

9、有的科学证据,对 2014-2015 年度疫苗接种给出了推荐建议。流感疫苗在我国属于二类疫苗,自愿、自费接种。原则上,接种单位应为 6 月龄所有愿意接种疫苗且无禁忌症的人提供免疫服务。为降低高危人群罹患流感及感染后发生严重临床结局的风险,本指南推荐孕妇、6 月龄 -5 岁儿童、60 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及 6 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为优先接种对象。本指南适用于从事流感防控相关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预防接种点的接种人员,各级医疗机构儿科、内科、感染科等医务人员,以及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的专业人员。根据国内外研究进展,本指南今后亦将定期更新、完善。Technica

10、l Guidelines for the Applicationof Seasonal Influenza Vaccine in China (2014-2015)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AbstractInfluenza, caused by the influenza virus, is a respiratory infectious disease which can seriously affect human health. Influenza has frequent antigenic variation

11、s, and spreads easily. It causes annual epidemics, and outbreaks in places of public gathering such as schools, kindergartens and nursing homes. Certain populations are at high risk for more severe illness from influenza, including pregnant women, younger children, the elderly, and people of any age

12、 with certain chronic illnesses.To strengthen the technical guidance for influenza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nd to promote influenza vaccination in China, the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rganized a panel of experts review the latest international research on influenza vaccinati

13、on, including the “Vaccines against influenza WHO position paper November 2012”, and to compile the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seasonal influenza vaccines in China (2014-2015)”. The guidelines systematically review the published and unpublished literatures (focusing on the latest r

14、esearches in China) regarding influenza: the etiology, clinic characteristics, laboratory diagnosis, epidemiology, disease burden, types of influenza vaccines, immune reaction mechanisms, durability of immunity, immunogenicity, vaccine efficacy, effectiveness, safety, cost-effectiveness and cost-ben

15、efit. On the basis of existing scientific evidences, the guidelines provide the recommendations for influenza vaccination in the 2014-2015 influenza season.In China, influenza vaccine is a category IIvaccine, and vaccine recipients must pay for it. In principle, Points of Vaccination clinics (PoVs)

16、should provide immunization services for all individuals aged 6 months and above who are willing to be vaccinated and have no contraindications. To decrease the risk of severe complications due to influenza infection, the guidelines recommend administering annual seasonal influenza vaccines to pregn

17、ant women, children aged 6-59 months, adults 60 years of age, persons with specific chronic diseases, healthcare workers, and the family members and caregivers of infants 6 months of age. The guidelines can be used by staff members of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t all levels who

18、work on influenza control and prevention, PoVs staff members, healthcare workers at medical institutions in the departments of pediatrics, internal medicine,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the staff members of maternity and child care institutions. The guidelines will be updated periodically as new eviden

19、ce emerges.2中国季节性流感疫苗应用技术指南(2014-2015)流感 (Influenza) 一直是严重危害全球和我国公众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估计,每年流感的季节性流行可导致全球 300 万 -500 万重症病例,25 万 -50 万死亡 1。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为促进我国流感预防控制工作,降低流感所致的发病和死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专家,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制定了中国季节性流感疫苗应用技术指南 (2014-2015)。本指南是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 2007、2008

20、和 2009 年版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导意见进行了更新,参考了WHO 2012 年发布的流感疫苗立场文件,基于现有科学证据,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流感疫苗的应用建议。所引用的证据主要来自于近期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WHO 和美国免疫实施顾问委员会 (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ACIP) 等权威机构关于流感疫苗的推荐建议。本指南适用对象包括从事流感防控相关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预防接种点的接种人员,各级医疗机构儿科、内科、感染科等医务人员,以及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的专业人员。根据流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本指南今后将不断更新、完善

21、。前言一、流感的病原学基础、临床特点和实验室诊断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在不同的地区和人群所致疾病负担轻重不一,全球每年约有5-10% 的成人和 20-30% 的儿童罹患季节性流感 2。正是由于流感病毒基因多变和宿主多样的生物学特性,不断出现新的变异毒株,因此可在人群中广泛传播,造成反复感染和发病。( 一 ) 流感的病原学基础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是单股、负链、分节段的RNA病毒。根据病毒核蛋白和基质蛋白,分为甲、乙、丙(或A、 B、 C) 三型 3。甲、乙型流感病毒都有 8 个不同的 RNA 节段 , 编码至少 10-11 种蛋白,而丙型流感病毒缺少一个编码神经氨酸

22、酶蛋白的节段。分布在病毒表面的血凝素 (Hemagglutinin,HA) 和神经氨酸酶 (Neuraminidase,NA) 在病毒感染复制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根据二者的蛋白结构和基因特性,又可将甲型流感病毒分成多个亚型。目前,发现的 HA 和 NA分别有 18 个 (H1-18) 和 11 个 (N1-11) 亚型 4。由于流感病毒的复制没有 RNA 校正酶参与,所以 RNA聚合酶每复制大约一万个核苷酸就会出错 5,致使其发生突变的频率高于其它病毒;并且,流感病毒基因组的节段性使得不同型别病毒同时感染一个细胞时,就可能发生基因重配,导致病毒基因组的较大变化。所以,新复制的流感病毒大

23、多都有突变 6。流感病毒存在两种形式的变异方式,即抗原漂移和抗原转变 7。抗原漂移是流感病毒在复制过程中 HA 基因和 NA 基因发生点突变后累积产生的结果,在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中均可出现 8。发生抗原漂移的流感病毒可再次感染先前已获得免疫的宿主,进而导致流感的反复流行,如季节性流感 9-11。抗原转变仅发生于甲型流感病毒,可产生新的亚型。通常由人间流行的流感病毒和动物流感病毒重配后产生;或动物流感病毒发生重大变异后产生,这种情况可导致跨越种属屏障直接感染人类。如果发生抗原转变的新亚型流感病毒具备人与人之间的传播能力,由于人群普遍缺乏免疫力,即可致流感大流行 7。例如,2009 年流感

24、大流行的甲型 H1N1 病毒 A(H1N1)pdm09 就是来源于禽、猪和人的重配株 12。甲型流感病毒在动物中广泛存在,所有亚型都可以感染禽类特别是水禽,同时还可以感染猪、马、海豹、鲸和水貂等哺乳动物。已发现人可感染多种亚型的甲型流感病毒,其中最常见的是 H1-H3 和 N1、N2 亚型 2,13。甲型流感病毒由于其宿主众多及其结构特点,常发生变异,在人群免疫压力下,每隔 2-3 年就会出现重要的抗原变异株,导致人群普遍易感,引起季节性流行。人是乙型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在海豹和雪貂中也有发现,其变异较少,可引起季节性流行。丙型流感病毒感染人、狗和猪,其结构较甲乙两型稳定,80%的人在 7-1

25、0 岁时就已有丙型流感病毒的抗体,提示儿童期的普遍感染继而获得免疫,因此大多仅导致上呼吸道感染的散发病例,几乎仅有 2 岁以下儿童表现为下呼吸道感染,如支气管肺炎 14。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季节性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其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传播 2,3。常见潜伏期为 1-4 天 ( 平均 2 天 ),从潜伏期末到发病的急性期都有传染性。一般感染者在临床症状出现前 24-48h 即可排出病毒,排毒量在感染后 0.5-1 天显著增加,在发病后 24h 内达到高峰 15。成人和较大年龄儿童一般持续排毒 5 天 (3-8天 ),患者感染不同毒株的排毒时间也会有差异。住院成人3中国季

26、节性流感疫苗应用技术指南(2014-2015)患者可在发病后持续一周或更长的时间排毒,排毒量也更大16。低龄儿童发病时的排毒量与成人相同,但排毒量下降更慢,排毒时间更长 17。与成人相比,婴幼儿病例中,长期排毒很常见 (1-3 周 )。老人和 HIV 感染者等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人群的病毒清除能力更差,排毒时间更长 15,18。( 二 ) 流感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诊断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 ( 可达 39-40 ),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结膜轻度充血,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3。轻症流感常与普通

27、感冒表现相似,但其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重症病例可出现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肺外表现及多种并发症 2,3。流感的症状仍然是临床常规诊断和治疗的主要依据。常用的筛查标准流感样症状 (Influenza-Like Illness, ILI:体温 38,伴咳嗽或咽痛 ) 具有一定的敏感性,但特异性欠佳19,20。临床初诊时,需综合分析 ILI 的细节并结合其他信息,才能提高诊断流感的准确性。例如,在流感流行季节,如果病人具有接触过 ILI 病人、咳嗽、在发病当日咳痰、鼻塞流涕、食欲下降且体温高于 37.8这 5 项特征,那么该病人确

28、诊流感的可能性较其他 ILI 病人高 3 倍;而在非流行季节,如果病人没有咳嗽和高于 37.8的发热,其患流感的可能性则降低了 14 倍 21 。此外,感染流感后的症状出现时间也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在感染后的 1 天开始出现症状,全身症状 ( 发热、肌肉酸痛、疲乏和头痛 )2-3 天最明显,但恢复比鼻部不适和呼吸道症状快,所有症状可持续 8-9 天。只有约 1/4-2/3 的感染者会出现症状,且与感染的病毒型别或亚型无关 18,22。其中,耳部不适是最为常见的症状,33-73% 的患者报告耳压异常,33-47% 的成人主诉耳痛,其次,有 58.8% 的感染者会出现包括鼻塞、流涕、咽痛、喷嚏、声

29、嘶等上呼吸道症状。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和胸部不适等下呼吸道症状的比例有21%。上述症状也与流感病毒型别无关。34.9% 的流感患者发热高于 37.8,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感染者的比例比乙型高。由于细胞免疫与病毒清除和症状缓解直接相关,因此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的症状持续时间更长;相反,如果曾通过主动或被动免疫获得了针对流行毒株的免疫或部分免疫,就可能抵御病毒感染,或在感染后症状较轻,或持续时间较短 18,23。 流感的病原学诊断需要经实验室确诊,检测方法包括病毒分离、病毒抗原、核酸和抗体的检测 3,24,25。病毒分离是实验室检测的“金标准”,但对标本取样、转运等有较高要求,且检测时间较长。病毒核

30、酸检测可用于早期诊断,以RT-PCR(real-time RT-PCR 为最佳 ) 法检测呼吸道标本 ( 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或气管抽取物、痰 ) 中的流感病毒核酸。病毒核酸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最好,且能快速区分病毒型别和亚型,一般可在 4-6h 内获得结果。病毒抗原检测也可用于早期诊断,采用免疫荧光法快速检测呼吸道标本中的抗原,使用单克隆抗体来区分甲、乙型流感,一般可在数小时以内获得结果。其他还有胶体金试验,一般可在10-30 min获得结果。近年来,研制了多种快速诊断试剂,较病毒分离和 RT-PCR,其特异性可达 90-95%,敏感性 50-70%,但儿童病例和甲型流感病例的敏感性要高于成

31、人和乙型流感病例,而且对其结果的解释应结合患者的流行病史和临床症状综合考虑:在非流行期,阳性筛查结果可能是假阳性;在流行期,阴性的筛选检测结果可能是假阴性;这两种情况均应考虑使用 RT-PCR或病毒分离培养进一步确认。抗体检测可以用于回顾性调查,对病例早期诊断的意义不大。二、流行病学不同型别、亚型的流感病毒在全球共同循环,流感活动强度和优势毒株在不同季节或不同时期、同一时期的不同地区不尽相同。流感在不同的地理、气候区域流行特点和季节性规律不同,与纬度及气象等因素有关。每年流感流行在人群中导致较重的健康和经济负担,不同人群的流感疾病负担差异较大,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

32、患流感后出现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较高。( 一 ) 循环毒株及与疫苗株的匹配1952 年,WHO 建 立 了 全 球 流 感 监 测 网 络 (Global Influenza Surveillance Network,GISN),至今已经运行超过半个世纪。2011年起,GISN更名为全球流感监测和响应体系(Global Influenza Surveillance and Response System,GISRS)。目前 GISRS包含 6 个 WHO 流感参比和研究合作中心、4 个 WHO 基础规范实验室和 111 个 WHO 成员国的 141 个国家流感中心。通过开展全球性监测,GISR

33、S 监控流感病毒的变异,根据监测结果为实验室诊断、疫苗、抗病毒药物及风险评估提供推荐建议。2009 年起,我国的流感监测网络已覆盖全国所有地市,包括554 家哨点医院和 408 家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2009 年以来,A(H1N1)pdm09、A(H3N2)、B 型 Yamagata系和 Victoria 系在人群中共同循环。同一时期的不同地区,流感病毒的活动强度和优势毒株不尽相同 26。WHO 根据全球流感监测结果,每年 2 月和 9 月,分别针对北半球和南半球下一个流感季节的季节性流感疫苗候选株,进行预测性推荐27。一个流行季中,若监测显示越来越多的流感分离株为本流行季流感疫苗株的低反应株

34、,WHO 会考虑在下一个流感4中国季节性流感疫苗应用技术指南(2014-2015)流行季 更换疫苗推荐株 28。所谓疫苗低反应株,即使用流感疫苗株免疫雪貂获得免疫后血清,分别针对监测分离的毒株和流感疫苗株进行血凝抑制实验,二者血凝抑制滴度差异 8 倍,则此分离株为低反应株 29,30。由于 WHO 对流感疫苗株为预测性推荐,因此可能会出现疫苗株与流行株不匹配的情况;当一个流行季分离的大部分流感毒株为低反应株时,则认为本流行季的疫苗株与流行株不匹配 31。A 型流感病毒不匹配主要是由抗原漂移所致;B 型流感病毒则包括两个原因,即抗原漂移,或三价疫苗中的 B 型流感疫苗株系与实际流行株系不同 31

35、。例如,在 2003-2004 和 2007-2008 流感流行季出现了 A 型流感疫苗株与流行株不匹配 28, 32;而2000-2011 年,有 6 个流感流行季出现了 B 型流感疫苗株与流行株不匹配 31。( 二 ) 流感在我国的流行特点和季节性 流感每年冬春季周而复始循环的季节性在温带地区已有广泛研究,然而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季节性及其驱动因素一直是困扰国际科学界的难题 33-35。越来越多研究表明,热带地区尤其在亚洲,流感的季节性呈高度多样化,既有半年或全年周期性流行,也有全年循环 34-37。2013 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余宏杰等开展的一项针对我国不同区域流感季节性的研究显示

36、38,我国 A 型流感的年度周期性随纬度增加而增强,且呈多样化的空间模式和季节性特征: 33。N 的北方,呈冬季流行模式,每年 1-2 月份单一年度高峰;27。N 的最南方,每年 4-6 月份单一年度高峰;两者之间的中纬度地区,每年 1-2 月份和 6-8 月份的双周期高峰。而 B 型流感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呈单一冬季高发。这为我国将来分区域确定流感疫苗免疫接种的最佳时机提供了证据。研究还发现,气候变量和纬度是与流感季节性特征相关性最强的因素。低温是北方地区冬季流感发生和年度周期性强度的预测因子,而南方地区春季的流感活动与降雨量有关。( 三 ) 疾病负担1. 健康负担及间接负担据估计,流感的季节性

37、流行在全球每年导致 5-10% 的成人和 20-30% 的儿童罹患流感 2,导致 300-500 万重症病例和25-50 万死亡 1。流感的住院和死亡主要发生在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医务人员由于其职业特点,感染流感病毒的风险较高,也容易将病毒传播给就诊的高危人群。(1) 全年龄组 研究表明,流感每年在我国的季节性流行导致大量发病、住院和死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余宏杰等在湖北荆州开展的一项基于人群的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SARI) 监测发现,2010-2011 和 2011-2012,实验

38、室确诊流感相关 SARI 住院率分别达 115/10 万和142/10 万,主要集中在 5 岁儿童 39。1996-2000 年,香港特区流感相关急性呼吸道感染、肺炎、脑血管疾病和缺血性心脏病的超额住院分别为 60.6(95% CI:52.8-67.2)/10 万、29.3(95% CI:25.8-32.6)/10 万、3.5(95% CI:1.4-5.8)/10 万 和4.2(95% CI:1.2-7.0)/10 万,其中 15 岁儿童和 75 岁老人超额住院率最高 40。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余宏杰等在我国 8 个城市开展的流感相关超额死亡研究显示,2003-2008 年,北方和南方城市平均

39、每年流感相关呼吸和循环系统疾病的超额死亡率分别为12.4/10万和8.8/10万,其中86%以上发生在65岁老年人4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余宏杰等开展的另一项利用有全国代表性的死因监测数据评估流感死亡负担的研究发现,2004-2009 年我国年均流感相关呼吸系统疾病、呼吸和循环系统疾病及全死因超额死亡率分别为 5.0/10 万、11.1/10 万和 13.8/10万,其中 85% 的流感相关超额死亡发生 65 岁老年人 42。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流感相关超额死亡的估计结果与欧美发达国家和热带、亚热带地区类似。(2) 孕妇 流感对孕妇的健康危害比较严重。孕妇怀孕后由于机体免疫和生理上的变化,

40、感染流感病毒后容易出现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其他器官的并发症。美国一项研究表明,1974-1993 年流感流行季节,孕妇比产后妇女和未孕的育龄妇女更容易发生因急性心肺疾病而住院治疗,其中,孕晚期妇女因心肺疾病的住院率最高,是产后妇女的 3-4 倍 43。美国另一项研究发现,1998-2002 年流感流行季节,孕妇因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的比例高于非流行季节 (3.4 v.s. 1.8/1000 名住院孕妇 )44。与无基础性疾病的孕妇相比,有哮喘史的孕妇感染流感而住院的风险增加 10 倍 (OR=10.6)45。加拿大一项研究显示,与怀孕前一年相比,无基础性疾病的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孕妇,在流感流

41、行季节因呼吸系统疾病住院风险均升高,OR值分别为1.7(95% CI:1.0-2.8)、2.1(95% CI:1.3-3.3)和5.1(95% CI:3.6-7.3);如果孕妇患 1 种以上基础性疾病,住院风险则更高,孕晚期 OR 可达 7.9(95% CI:5.0-12.5)46。美国一项1998-2005 年孕妇流感死亡负担研究显示,孕晚期孕妇流感相关死亡率最高,约为 3.1/100 万活产 47。大量研究表明,流感大流行期间孕妇因流感感染住院、入住 ICU 和死亡的风险显著增加 48-5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余宏杰等对 2009 年大流行期间 A(H1N1)pdm09 住院病例的研究发

42、现,虽然孕妇仅占育龄妇女人口数的 3%,但我国育龄妇女因 A(H1N1)pdm09 住院的严重病例 ( 入住 ICU或死亡 ) 和非严重病例中,孕妇分别占 51% 和 31%;我国的5中国季节性流感疫苗应用技术指南(2014-2015)A(H1N1)pdm09 死亡病例中,20% 为孕妇,其中仅 7% 患有慢性基础性疾病;与未孕的健康育龄妇女相比,孕妇出现严重疾病的风险增加至 3.3 倍 (95% CI:2.7-4.0),孕中期 (OR=6.1)和孕晚期 (OR=7.6) 出现严重疾病的风险进一步增加 50 。有限的研究显示,孕妇患流感可对胎儿和新生儿产生影响,出现死产、婴儿死亡、早产和出生低

43、体重等 53,54。近期一项 meta 分析显示,孕早期感染流感使婴儿发生多种先天性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如各种先天畸形 (OR=2.0)、神经管缺陷(OR=3.3)、 先天性心脏病(OR=1.6)、唇裂(OR=3.1)等53。美国一项研究表明,孕期感染流感导致婴儿罹患躁郁症的风险增加 (OR=3.8)55。(3) 儿童流感对全人群易感,但流行季节儿童的感染率和发病率通常最高,随年龄的增长而略有下降 56。血清抗体检测发现,绝大多数儿童 (93%) 从出生至 6 岁至少感染过一次流感病毒57。在某些高流行季节,儿童流感年感染率可高达 50% 左右 58,59。儿童感染流感后,体内抗体滴度水平往往

44、更高,排毒时间更长,因而儿童在流感的流行和传播中具有重要作用,经常将流感病毒传给家庭成员,或作为传染源带入学校和社区 60,61。大量证据表明,流感是导致儿童就诊和住院的重要原因。据估计,每年约有 10-15% 的儿童因流感感染而需就诊 62,63。5 岁儿童感染流感后并发重症疾病的风险较高,流感相关疾病住院率可达 921/10 万人年;通常 2 岁儿童的流感住院率最高,香港特区1岁婴儿流感住院率高达2785/10万人年64-66。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余宏杰等在湖北荆州开展的基于人群的研究表明,流感导致的 SARI 住院患者主要集中在 5 岁儿童,该年龄组流感相关 SARI 住院率达 2021

45、-2349/10 万人年,其中 6-11 月龄婴儿住院率最高 (3603-3805/10 万人年 )39。香港特区另一项研究表明,2-6 月龄婴儿流感住院率最高,可达1762/10 万人年 67。流感流行可引起大量学龄儿童缺课和父母缺勤。美国一项研究发现,一个流行季节,每 100 名学生,有 28 名发病,致缺课 63 天,父母旷工 20 天和 22 个家庭出现继发病例 68。2003-2006 年期间,香港特区每年每 1 万人中因 A 型和 B 型流感感染导致学生缺课 662-1046 天,父母缺勤 214-336 天 69。5 岁儿童中,41% 的流感患儿平均需就诊 2 次以上 70。国内

46、一系列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研究表明,门急诊就诊的儿童流感样病例或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ARI)病例中流感检测阳性率为3.2-25.8%70-75 ,住院的儿童ARI或SARI病例中为1.4-35.4%76-81。儿童感染流感可导致死亡,患基础性疾病的儿童的死亡风险显著高于健康儿童。然而,儿童流感相关超额死亡率较老年人和成年人低,香港特区一项研究估计,1998-2009 年 0-4岁儿童 A(H1N1) 和 A(H3N2) 相关超额死亡率分别为 0.91/10万人年和 0.18/10 万人年 82。(4) 老年人流感感染是老年人的重要死因。

47、1999-2010 年英国 75 岁老年人的死亡病例中 2.5-8.1% 由流感感染所致 83。我国全国范围及广州、香港等地的流感超额死亡研究显示, 65 岁老年人流感相关的呼吸和循环系统疾病、全死因超额死亡率分别为 64-147/10 万、75-186/10 万 41,82,84,85,与新加坡 85,86、葡萄牙 87、美国 88 等周边和欧美发达国家接近 ( 见表 1)。与其他年龄组相比,流感相关死亡风险在老年人最高。我国内地和香港特区的研究均显示, 65 岁老年人流感相关超额死亡率远高于 0-64 岁组,84-95% 的流感相关超额死亡发生在 65 岁老年人 41,42,82,84,8

48、5。同样,美国 1976 2007年流感相关超额死亡中, 65 岁老年人约占 90%89。高年龄组老年人的死亡风险更高。新加坡 65 岁老年人流感相关死亡率是全年龄组的 11.3 倍 86 ;美国 85 岁老年人流感相关的全死因死亡风险为 65-69 岁组的 16 倍 88。流感对老年人除了导致显著的超额死亡外,也可导致老年人出现相当高的住院负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余宏杰等在 2010-2012 年在湖北荆州开展的基于人群研究发现, 65岁老年人中确诊流感导致的 SARI 病例住院率为 89-141/10 万39。香港特区一项关于 1996-2000 年流感相关超额住院的研究发现,65-74 岁和 75 岁老年人中流感相关的超额住院率分别为:急性呼吸道感染 (84/10 万和 266/10 万 )、流感及肺炎(59/10 万和 176/10 万 )、糖尿病 (24/10 万和 54/10 万 )、脑血管病 (16/10 万和 55/10 万 )、缺血性心脏病 (10/10 万和 56/10万 )40。美国一项研究显示,诊断为“流感及肺炎”的患者中,患有慢性病的 65 岁老年人流感相关超额住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