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大学英语听力测试的心理因素分析.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5214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7.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响大学英语听力测试的心理因素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影响大学英语听力测试的心理因素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影响大学英语听力测试的心理因素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响大学英语听力测试的心理因素分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DO I : 10. 15991/j. cnki. 411028. 1997. (M. 031 第 37 卷第 4 期 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Vol.37 No.4 1997 年 7 月 J_ of Henan Univ. (Soc. Sci.) Jul. 1997 影响大学英语听力测试的心理因素分析 李育 近年来,心理因素对听力测试的影响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个人心理因 素和社会心理因素两个方面对影响大学英语听力测试的心理因素进行了 分析,旨在 帮助教师正确地认识和调整学生应试的心理状态,从而提高学生大学英语听力测试 的成绩。 作者 :李育,河南财经学院经贸外语系讲师,郑州 4

2、50002 大学英语四级统测自 1987 年开考以来,极大地 促进了大学英语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 性,各校的及格率也连年提高。但是,占统测分值 20%的听力测试成绩却长期在 11 分左右徘徊,达不 到及格分数,更达不到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听力 “一遍可以听懂,理解的准确率不低于 70%”的要求。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如果单从智力因素去分 析,是找不到满意的答案的 。在听力测试中语音材 料瞬间即逝,而考生则需在数秒内将一个个孤立的 语音符号转化为有意义的语言信息。因此考生的大 脑高度集中,惟恐漏听了什么。这无形中就会增加 考生的心理负担,从而直接影响其测试的成绩。所 以非智力因素,特

3、别是心理因素对听力测试的影响 也是巨大的。影响大学英语听力测试的心理因素可 以分为个人心理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两部分。本文 拟结合英语听力理解的特点,对影响大学英语听力 测试的心理因素进行分析,以帮助教师正确地认识 和调整好学生应试的心理状态,使他们在测试中取 得较好的成绩。 一、影响大学英 语听力测试的个人心理因素 影响大学英语听力测试的个人心理因素是多方 面的。本文从学生的听力学习动机、性格特征和认 知方式等方面对这些能直接导致听力测试成绩差异 的个人心理因素加以探讨。 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 习的一种内部动力”。 加拿大心理语言学家加德纳 (R.Gardner)认为,外语

4、学习的动机应包括目的、学 习的努力程度、达到学习目的的愿望及学习态度四 个方面 ,它们相互制约,缺一不可。我们分析学生的 英语听力学习动机也应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在大学 英语听力教学中,学生们都能认识到听音理 解能力 既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接受信息的一 条重要途径。但是,他们的学习目的则是各不相同 的。有些学生学习英语听力是为了更好地同讲英语 国家的人民进行交际,了解他们的文化,加德纳称之 为“结合型动机”者;有些学生则是将其作为工具达 到实用的功效,如寻找好的职业,改善自己的社会地 位等,也就是加德纳所说的“工具型动机”者。还有 少数学生由于英语学习不系统或自身发音问题较 大,严重地

5、影响了他们的听音理解能力。他们对英 语听力学习己失去信心,几乎没有什么目的可言,对 听力的学习只是流于形式,走走过场。由 于外语学 习动机四要素的相互制约性,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同, 肯定会造成他们学习的努力程度、达到目的的愿望 及学习态度三个方面的不同。学习目的明确的学生 平时会发扬拚搏精神,认真努力地练习听力,测试成 绩自然较好。对听力学习己无目的可言的学生学习 态度较为消极,他们己基本放弃了听力部分的学习, 测试时靠随机选个答案完事。他们将本该用在听力 学习上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英语学习的其他方面, 希望这部分失去的分数能够从别的测试项目上得到 补偿。所以,动机一方面决定着学习的方向和进程 ,

6、 另一方面也影响着学习的效果。一般情 况下,动机 绩才会更好。成绩的取得反过来也会增强学生学习 的动机。然而动机并非愈强愈好,根据耶尔克斯 多德森定律,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学习的 进行。由于学生英语听力学习的动机类别不同,其 强烈程度也有区别。工具型动机者学习外语受客观 作用大,受主观影响小,因而学习的积极性受外界作 用较大。而结合型动机者则不然,他们学习外语受 主观推动,学习兴趣较持久,学习 热情、学习兴趣均 不受外界影响,所以工具型外语学习者的动机强烈 程度低于结合型学习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 注意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适度调整结合 型动机者与工具型动机者的动机强度,使之保持在

7、 一个最佳的强度状态,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 听力学习。 性格特征。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他的 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它是独特 的、稳定的。不论一个人做什么事情,总会受到他性 格特征的影响。在大学英语听力测试中,由于受听 力理解过程的制约,听者难以预测所听的内容,又无 法控制听力材料输入 的速度,所以听者始终处于一 个较为被动的地位,这无形中又会加大考生的压力 与紧张情绪。在这种情况下,考生能否对考题做出 正确的判断受性格特征的影响较之语言测试的其他 方面要大。本文主要分析内向与外向、焦虑等性格 特征对大学英语听力测试的影响。 性格外向的学生思维敏捷,不怕出错,在听力测

8、试中做题速度快。即使是漏听或不理解某道题,作 不出准确的选择时,也会迅速地随机选择一个答案。 但是这种性格的学生易感情用事,有时易马虎。性 格内向的学生多沉稳、不爱动,做题时认认真真,考 虑问题较全面、周到。但是在听力测试中 ,两题间间 隔的数秒内选择答案时可能会犹豫不决。内、外向 性格无好坏之分,两种性格的学生学习成绩整体上 也无明显差异,但在听力测试等某些跟性格特征联 系较密切的科目学习上,不同性格的学生学习成绩 有差异。根据冯梅对湖南大学 92 级 100 名学生英 语学习心理的调查,内向型性格的学生比外向型性 格的学生焦虑感强,而外向型学生比内向型学生的 自信心要强。 考试结果显示,外

9、向型学生的大学英 绪。焦虑是一种对测试影响较大的性格特征。为了 在测试中取得好成绩,考生不可能没有一点焦虑。 但是,怎样把握焦虑水平,则需要引起考生的高度重 视。焦虑水平过高会引起考生过度紧张,注意力不 集中,从而影响他们的认知活动。焦虑水平过低则 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大学英语听力测试 中,焦虑水平过高常常会使考生出现一些机械的、重 复性的动作,如有的考生在考场上手哆嗦得写不成 字,注意力也被激动不安的情绪左右着,因而打乱了 整个听音的节奏,造成一些假听和漏听,使考生发挥 不了原有的水平。焦虑水平过低则引不起考生对考 试应有的重视。考生在考试中若没有一点紧张情 绪,考生的潜能就调动不起来

10、,注意力也集中不到试 题上。考克斯 (F.W.Cox)对焦虑水平与学习成绩的 关系调查显示,“中等程度的焦虑充当着动机激发者 的作用,该水平组的学生成绩明显好于低焦虑水平 组和高焦虑水平组” 。我们由此得到启示:在大学 英语听力测试中,考生应具有中等程度的焦虑感,以 保持适度的紧张和注意,从而在测试中取得好成绩。 影响大学英语听力测试的性格特征不仅仅局限 于以上几种。这些性格特征常常不是孤立地 、而是 相互交织在一起,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听力测试。这 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听力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性格 的长处,避其短处。 认知方式。人们的认知方式是多种多样、因人 而异的。其中与大学英语听力测试关系最为密

11、切的 是歧义容忍度。它指的是“在问题模糊不清的情况 下,一个人处理问题时表现出有条不紊和镇定自若 的程度” 。由于在听力测试中考生看不到所听内容 的文字资料,看不到说话人的表情、手势等有助于理 解的身势语,听不懂或模糊不清的地方也无从询问, 而听到的语音、语调则又因人而异,所以在大学英语 听力测试中常常会遇到 歧义问题。歧义容忍度高的 考生在听到与自己的观点、意见、信仰、知识结构等 方面不同或模糊不清的语音信息时,能够接受这些 信息,将问题理出头绪 ,并按所接受的信息去解决问 语言学家布朗 ( R. Brown)根据人们学习外语是否依 赖环境划分的。具有场独立特征的人学习外语时不 依赖环境,他

12、们观察细致、分析精确,善于从微观上 看问题,在解决问题时不受整体的干扰。而依赖环 境者学习外语时易适应环境,他们多从宏观上观察 处理问题。在大学英语听力测试中,如遇到考查情 节、人数、时间、地点等一些具体的问题时,具有场独 立特征的考生能够迅速排除干扰,从多个选择项中 找出正确的答案来,而场依赖者则做不到这一点。 宽型与窄型是指人们对事物归类时倾向于过宽 还是过窄。宽型的学生会把不属于同类的事 物包括 进去,而窄型的学生则会把原本属于同类的事物排 除掉。在大学英语听力测试中,宽型的考生会犯过 度概括的错误,而窄型的考生则不能很好地对听力 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概括。宽型与窄型都不是最佳的 选择。根据

13、调查,优秀的语言学习者是走中间道路 的人。 所以,我们在平时的听力练习中就应注意培 养学生对事物归类时要避免走两个极端。 个人心理因素仅仅是影响大学英语听力测试的 一个重要方面。在测试过程中,考生既脱离不了环 境的影响,也摆脱不了跟他人的联系,所以社会心理 因素对考生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二、影响大学英语听 力测试的社会心理因素 大学英语听力测试是边放录音考生边做题,且 录音只放一遍。放音结束,听力测试即告完成。因 此,较之影响语言测试的诸多社会心理因素而言,影 响大学英语听力测试的社会心理因素主要是测试环 境因素和试题内在因素两个方面。 测试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 测试条件。

14、在语言测试中,与阅读、写作等测试项目 相比,测试条件对听力测试的影响是最大的,如考场 外噪音过大,或考生在听音过程中录音机音量过大、 过小、音质不清、时断时续等肯定会影响考生的情 绪,加大辨别音素的难度。其次是监考不当。在试 卷发放以来,听力测试尚未开始时,有些监考人员喋 力。根据冯梅的调查, 50%的学生认为四级统测有 压力, 40%的学生认为压力过大,只有 10%的学生认 为压力很小。这些压力来自何方呢?来自 考生自 己、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考生想考个好成绩,毕业 时找个好工作;有些家长过分注重考试分数;有的学 校则把四级统测看成是对学生大学阶段英语学习的 唯一要求,若通不过就有可能拿不到

15、学位证书甚至 毕业证。试想,考生背着这么沉重的包袱能考出好 成绩吗? 试题内在因素如试题的难度、形式和印刷等也 会对大学英语听力测试产生影响。 试题的难度。难度就是测试的难易程度,它以 能够正确回答试题的人数与参加测试的总人数之比 作为指标。得数越大,表明题目越容易;得数越小, 则题目越难。在实际测试中,“试题的难度一般应介 十 0. 3 0. 7 之间,试题的平均难度应在 0. 5附 近” 。然而在大学英语听力测试中有些试题的难度 就并非适当。我们以河南财经学院 91 级 551 名学 生 93 年 6 月份四级听力测试第 3 题的成绩为例,该 题的难度仅为 0.156。参试学生的听力平均分

16、为 11. 10 分,高出该次考试全国听力平均分 11.09分 0.01 分,所以该年级学生的听力成绩还是颇具代表 性的。参试的 551 名学生从优秀至差等五个等级学 生的答对率差别不大,某些等级考生的答对率甚至 完全一样。由于大学英语统测是非筛选性考试,听 力部分采用的又 是标准化试题,所以就该题而言,难 度过大、鉴别率低。难度这么大的考题非但没有甄 别出真正优秀的学生,相反,过难的题目会挫伤考生 的自信,影响他们原有水平的发挥。 试题的形式。大学英语四级统测自 87 年开考 至 95 年的八年间共进行了十几次考试,其中听力部 分的题型一直未变。学生们对其形式已了如指掌, 做起题来也能够作到

17、心中有数。 95 年 7 月和 96 年 7 月大学英语考试委员会两次公布了四种大学英语 统测的新题型,其中涉及听力测试的是听写填空和 复合式听写两种。虽然 96 年进行的两次统测及 97 年元月份的统测尚未采用上述 两种新题型,但是由 于每次考试中具体采用哪种新题型临考前才予以通 而 B 卷则为白纸绿字。拿到 B 卷的考生往往对此不 很适应,而听力又安排在测试的第一项。在考生的 眼睛尚未适应绿色时,听力测试就开始了。做 B 卷 的考生会因眼睛的不适而加重心理负担,甚至误划 答案。由于录音 只放一遍,等眼睛适应后连修改的 余地也没有,所以 B 卷学生的听力测试成绩可能会 受到一些影响。 通过以

18、上对影响大学英语听力测试的个人心理 注释: 潘菽 :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0 年版, 第 75 页。 彭聃龄 :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598 页。 冯梅 :理工科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状况调查,外 语教学与研究 1995 年第 2 期,第 54 页。 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这 些影响英语听力测试的非智力因素,从而有 针对性 地指导我们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与测试。在教学中 教师应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増强学生的学习动 机出发,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 学习的积极性,调整好学生的应试心理。在测试中 教师应尽量减低环境因素和试题内

19、在因素对听力测 试的影响,以提高学生大学英语听力测试的成绩。 王 .S.:学校教育心理学,河南大学出版社 1988年 版,第 396 页。 王初明:应用心理语言学,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28、 129、 129 页。 宋岭梅 :教育测量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97 页。 责任编校周领顺 (上接第 100 页)者依据这些规律合理地组织教学 与教育活动的方式方法。教育对学生施加影响,提出 要求,采取的方式方法如果符合学生需要,符合学生 的心理活动规律,它就有可能为学生所接受并成为自 己的东西,从而促进他们的发展,否则,就会事倍而功 半 ,甚至事与愿违。教育者如果

20、了解女性教育心理学 的知识,就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因性施教,才能把教育 教学工作做得更加自觉而有成效。 3.女性教育心理学的社会功能从我国的现实 情况看,我国政 府提出了到本世纪末基本普及九年制 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宏伟战斗目标。但 是,我国女性教育的现状,特别是女童未入学的比例 和妇女文盲的人数己成为我国本世纪末实现“两基” 的最大障碍。发展女性教育已成为我国本世纪末实 现“两基”宏伟战略目标的关键。女性教育心理学的 研宄将有助于促进“两基”战略目标的实现。 历史表明,女性不仅是人类自身再生产的承担 者,而且也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劳动力。女性占有人 类近半数,女性素质状况直接关系到人类总体素质的 状况。在我国女性人口为 45873 万,占总人口的 48. 4%,这是一支庞大的人力资源队伍。女性教育心 理学有利于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从而提高全民 族、全人类的素质水平 ,促进社会人力资源的开发。 责任编校阎现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短文 > 期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