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书.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1993715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5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书.doc(2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软件学院目录实验1 Windows XP的基本操作(1)2实验2 Windows XP的基本操作(2)4实验3 键盘、指法及中英文录入6实验4 Word文字录入与编辑8实验5 文档的格式设置与打印输出10实验6 创建和编辑表格11实验7 在文档中使用图形及数字公式13实验8 Excel的基本操作14实验9 Excel的公式及函数15实验10 数据图表的生成17实验11 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18实验12 动画效果及超级链接19实验13 Internet20通过课程内实验掌握正确的指法,掌握一种中文输入法;掌握Windows基本操作及文件管理和

2、磁盘管理;掌握Word基本操作、文档排版、图文混排、表格制作;掌握Excel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公式与函数的应用、绝对引用与相对引用、图表的应用、筛选、数据处理;掌握PowerPoint创建演示文稿实验1 Windows XP的基本操作(1)实验目的: 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熟悉Windows XP系统的启动、关闭;熟练掌握Windows XP窗口和菜单的使用。实验目标: 掌握Windows系统的功能;熟练进行窗口和菜单的操作。实验内容:1Windows的启动(1)按下机箱上的“Power on”按钮,重新启动计算机(2)按下机箱上的“Reset”按钮,重新启动计算机(3)按下键盘上的“Ctr

3、l”+“Alt”+“Del”组合健,热启动计算机2鼠标操作系统启动之后,在桌面上练习鼠标的单击、移动、右击、双击和托盘操作。3熟悉键盘观察键盘的布局,熟悉常用控制健的使用,如Enter、Backspace、Shift、Alt、Ctrl、Tab、CapsLk、Fn、Windows、Esc、Home、End、Insert、Delete、PgUp、PgDn、PrtSc 等键。6启动Windows XP,了解桌面,开始菜单,任务栏,图标等(1)启动Windows XP,观察桌面上的图标,对桌面上的图标进行“按名称”排列和“按类型”排列,观察桌面变化(2)调整任务栏高度及位置(3)将任务栏隐藏(4)单击

4、“开始”按钮,观察开始菜单上的菜单项,对“开始”菜单进行设置7打开任意一个窗口,练习窗口的基本操作(1)移动窗口(2)调整窗口的大小(3)切换窗口(4)多窗口的排列8在相应的窗口下练习菜单的操作和使用掌握Windows XP中规定的有些菜单命令选项带有特殊标记的含义。9Windows XP的退出单击任务栏上的“开始”按钮,在“开始”菜单中选择“关机”命令,打开“关闭Windows”对话框,在列表中选择“关机”命令,单击“确定”按钮。实验2 Windows XP的基本操作(2)实验目的:要求学生能利用Windows XP熟练进行文件的管理,磁盘的管理与维护。实验目标:掌握文件和文件的操作;熟练利

5、用资源的管理器进行文件管理;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系统的各种设置;利用Windows的磁盘功能进行磁盘的管理与维护。实验内容:1文件夹操作(1)在C盘创建一个名为“考试”的文件夹,并在“考试”文件夹下创建一个名为“计算机”的文件夹(2)在D盘创建一个名为“练习”的文件夹,并在“练习”的文件夹下创建一个名为“英语”的文本文件(3)将C盘“考试”文件家父知到D盘“练习”文件夹中(4)将D盘“练习”文件夹中名为“英语”的文本文件移动到C盘(5)删除C盘“考试”文件夹中的“计算机”子文件夹,然后将其恢复(6)将C盘“考试”文件夹中的“计算机”子文件夹改名为“电脑”(7)搜索C盘下扩展名为“.txt”的所有

6、文件夹2打开资源管理器,浏览计算机资源(1)单击“开始”-“程序”“附件”“Windows资源管理器”命令,打开“资源管理器”(2)调整所有窗口的大小(3)改变文件和文件夹的显示方法(4)改变文件夹河文件夹的排列方式3创建快捷方式为“附件”中的“写字板”程序创建桌面快捷方式。4控制面板和个性化设置(1)设置显示器的分辨率为1024*768像素,刷新频率为85赫兹,桌面背景为“雪松”,屏幕保护为“飞越星空”(2)在控制中添加“中文(简体)-微软拼音”输入法(3)在LPT1端口添加“HP DeskJet 500”打印机(4)设置系统的日期、时间5磁盘碎片整理将C盘进行碎片整理。实验3 键盘、指法及

7、中英文录入实验目的:熟练掌握键盘的正确指法操作及掌握一道亮中的录入方法实验目标:熟练掌握键盘布局和键盘的功能划分;掌握键盘操作的正确指法;熟练掌握一到两种汉字的输入方法。实验内容:1使用打字软件熟悉键盘的结构,学习正确的击健方法2利用写字板实现文字及其他字符的录入(1)英文录入学习,录入下面英文文章。(2)了解中文输入的几种常用方法并熟练掌握一到两种汉字输入法,录入教材第1章1.1节的内容。实验4 Word文字录入与编辑实验目的: 熟悉Word的基本功能、运行环境、启动和退出;掌握文档的创建、打开和基本编辑操作,文本的查找替换。实验目标:使用一些熟练的汉字输入法输入中文;掌握文档的建立、保存与

8、打开;掌握文档的简单编辑(插入点的移动、文本的插入、剪切、复制、粘贴等);掌握文本的查找与替换。实验内容:1.启动Word 2003,熟悉Word 2003窗口的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及滚动条的操作。2.录入以下内容。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是一种能够高速度、自动化处理和存储信息的现代化电子设备,它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科技发明之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已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计算机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掌握计算机的使用也已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技能。计算机从产生到现在近60年的时间,有了飞速地发展。在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中以计算机的主要电子器件的更新为标志,按照计算机所用的逻辑元件来划分计算

9、机时代,共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8年):基本逻辑电路以电子管为基本电子器件,内存储器用延迟线、磁鼓、磁芯;外存储器用磁带;使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第一代计算机的体积大、耗电多、运行速度和可靠性都不高,主要用于科学计算。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年):它的特点是用晶体管取代了电子管,内存采用磁芯,外存采用磁鼓,总体结构改为以存储器为中心。软件上出现了多道程序,采用并行工作和可编程的微程序设计思想,计算机运算速度大幅度提高,重量、体积显著增加。使用更方便,应用更广泛。第三代计算机(19641970年):它的特点是采用了小规模半导体集成电路。内存采用磁芯和半导体存储器,使计

10、算机的体积显著缩小,功耗明显降低,可靠性大大提高;运算速度也已经达每秒几十万至几百万次;软件技术与计算机外围设备迅速发展;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计算机的品种也开始出现多样化和系列化,并出现了分别向大型化和小型化发展的趋势,逐渐形成计算机网络。第四代计算机(1970年以后):它的特点是采用中规模、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作为计算机的主要部件。内存储器普遍采用半导体存储器,且有虚拟存储能力。它的容量大,运算速度提高到每秒几百万至上亿次。系统软件的发展不仅实现了计算机运行的自动化,而且正在向工程化和智能化迈进。多处理机系统、分布式系统、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和研究发展迅速。随着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

11、术的发展,诞生了微型计算机。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四代的演变之后,硬件和软件技术都日臻完善。现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正在加紧研制第五代计算机。这将是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人工智能为主要特征的完全崭新的一代计算机。3.将该文档保存在C:中,并以“样文1”为文件名,保存后退出Word 20034.打开所建立的“样文1”,将文档第一段移动到文档的最后,再将该文档另存到桌面,命名为“计算机的发展”5.打开桌面上的文档“计算机的发展”,将文档的第一段删除6.将文档中所有的“计算机”替换为“电脑”实验5 文档的格式设置与打印输出实验目的:能够根据不同的需要设置文档格式,打印输出美观的文档。实验目标:掌握文档的

12、字体、字形设置;掌握字间距、行间距和段落的调整和设置;掌握项目符号和编号的编排;掌握分栏操作。实验内容:录入实验4所给的文章,检查错误后,按以下要求设置格式。1.题目设置为艺术字,并居中2.第1段设置为四号隶体、采用首字下沉2行,左右缩进为0.5厘米,段前段后间距设置为1行,行距为固定值18磅3.第2段设置为五号宋体、加粗,首行缩进3个字符,字符间距加宽1.4磅,行距设置为“1.5倍行距”,并给本段第1句话加波浪线4.第3段设置为五号华文彩云,其中“第一代计算机”加字符边框,“19461958年”加下划线5.第4段设置为五号黑体,段落加边框及字符底纹,左右缩进1字符6.第5、6段设置为小四楷体

13、,字符间距紧缩为1磅,分两栏,中间加分隔线7.第7段设置为五号幼圆、倾斜,悬挂缩进2字符8.给第5、6段添加项目符号9.给文档设置艺术型页面边框10.给文档设置页眉页脚,页眉内容为“计算机的发展”且右对齐,页脚插入“第X页共X页”,居中11.设置文档背景为水印图片实验6 创建和编辑表格实验目的:能够利用Word制作常用的表格。实验目标:能够利用菜单和插入表格按钮快速制表的方法;熟练掌握表格的调整、单元格合并、拆分及手工绘制;能够制作复杂不规则的表格。实验内容:1建立如下所示的表格,并以“表格1”为文件名,保存在C盘根目录下姓名月工资补贴津贴李博文55088200赵昆1330224200孙思逊6

14、40126200李方明825132200任贤良7251582002.对“表格1”进行如下的设置,设置后的效果如图1所示。工资表姓名月工资补贴津贴应发工资李博文55088200838赵昆13302242001754孙思逊640126200966李方明8251322001157任贤良7251582001083合计4070728100057982005年5月23日图1(1)在“津贴”的右边插入一列,列标题为“应发工资”,在表格的最后增加一行,行标题为“合计”。(2)利用公式计算每个人的“应发工资”及“合计”数额。(3)将表格的第1行的行高设置为固定值1厘米,字体为黑体、加粗,水平垂直居中;其余各行行

15、高设置为最小值0.8厘米,文字垂直底端对齐,姓名水平居中,其他靠右对齐。(4)在表格的上面插入一行,合并单元格,输入标题“工资表”,格式为隶书、加粗、小三号。(5)将表格中各列的宽度设置为2.5厘米。(6)在表格的下面插入当前日期,右对齐、倾斜。(7)将设置完的表格另存,文件名为“实验样文1”。3.熟练进行表格的拆分、合并及手工绘制,制作不规则表格,学生自己设计制作一个“个人简历表”实验7 在文档中使用图形及数字公式实验目的:掌握一般数学公式的应用及图文混排。实验目标:能够在文档中应用一般常用的数学公式;能够在文档中插入图形;掌握文本框的使用;能够制作出比较美观的图文混排的文本。实验内容:1利

16、用Word 2003提供的公式编辑器,输入下列公式: 2录入一篇文章(如教材3.1),在文中插入一个图片或自选图形,制作一个美观的图文混排的文档。例如下图所示。实验8 Excel的基本操作实验目的:了解工作薄与工作表的区别,熟练掌握工作表格式的设置;掌握Excel的基本编辑方法,工作表的复制与重命名。实验目标:掌握工作表中数据的输入方法;掌握单元格数据的编辑和修改;掌握单元格数据的移动、复制和粘贴;掌握电子表格保存方法。实验内容:1启动Excel 2003,创建名为“成绩xls”的工作薄,并保存2在sheet1工作表中录入图2中的内容3在工作表中插入行与列,使表格向右移一列,向下移一行4设置单

17、元格的格式:标题字体设置为楷体、字号为20号、加粗、居中。数据单元格区域的数值格式设置为小数字位数为“0”,右对齐图25将sheet1工作表重命名为“成绩单”6将“成绩单”复制到sheet2工作表中7在sheet3工作表前插入一张工作表sheet48将“成绩单”工作表移至sheet3的后面9向成绩单中追加20条记录,行高设置为2210向“成绩单”工作表设置页眉页脚,设置打印标题11保存工作薄,退出Excel 2003实验9 Excel的公式及函数实验目的:掌握Excel公式及函数的应用。实验目标:掌握序列的填充;掌握Excel公式的输入方法;掌握AVERAGE函数、SUM函数的使用方法;掌握排

18、序、筛选的方法;掌握单元格的相对引用、绝对引用、混合引用。实验内容:1打开实验8中完成的“成绩xls”,给“成绩单”工作表的右边插入三列,列标题分别为“总分”、“平均分”、“总评”图3 柱形图2将“成绩单”中60分以下的成绩设置为红色显示3将“成绩单”中60分以下的成绩设置为红色,倾斜,同时90分以上的成绩设置为绿色,加粗4应用函数完成“总分”、“平均分”列数据的计算5应用函数完成“总评”列等级的设置:平均分在90分以上为“优秀”,80-90分为“良好”,70-80分为“中”,60-70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6按“总分”由高到低进行排序7筛选出“平均分”在90分以上的学生记录8筛

19、选出“数学”与“体育”成绩均在80分以上的学生记录9以“性别”为分类字段,将“平均分”按“平均值”的汇总方式进行分类汇总10插入工作表sheet511打开工作表sheet5,在单元格A1到A9输入数字1-9,A1-11输入数字1-9,使用公式复制的方法在B2:I9区域设计出九九乘法表实验10 数据图表的生成实验目的:掌握在Excel中图表的生成与编辑。实验目标:掌握图表的创建;掌握图表的编辑;掌握图表格式化。实验内容:1打开实验8中完成的“成绩xls”,将“成绩单”工作表中的数据复制到空白工作表sheet3中,利用sheet3中的部分数据按照下面要求,制作如图85所示的柱形图(1)选取工作表中

20、的部分数据(选取张超、王涛、李明三位同学的英语和计算机成绩)(2)分类X轴为姓名(3)图表标题为14号,隶书(4)Y轴和X轴的字体为宋体,8号,去除自动缩放功能(5)取消图例(6)取消背景网格2利用sheet3中的部分数据按照下面要求,制作如图4所示的三维拼图图4 三维饼图(1)选取工作表中的部分数据(选取前4位学生的姓名和计算机成绩)(2)数据和图表之间用引导线相连(3)对图表中的数据部分进行分离,将“王涛”的计算机成绩“64”移至如图4中所示的位置,且设置为白色(4)将图例至于图表底部,靠右实验11 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实验目的: 能够建立、保存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幻灯片。实验目标:

21、 熟练掌握演示文稿的创建;编辑演示文稿;版式的应用;应用设计模板。实验内容:1启动PowerPoint 2003,通过“内容提示向导”创建类型为“推销策略”,在屏幕上演示文稿标题为“计算机推销策略”的演示文稿,并以“演示文稿1”为文件名保存在C:下2通过“空演示文稿”创建文稿版式为“文本与剪贴画”的演示文稿,并以“演示文稿2”为文件名保存在C:下3将“演示文稿2”的模板改为“nature”4在“演示文稿2”的第一张幻灯片后插入一张新的幻灯片,版式、内容不限5设计一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制作一个演示文稿,至少包含10张幻灯片。命名为“演示文稿3”6在6种视图方式下分别观察“演示文稿3”,在幻灯片浏

22、览视图下,将第1页复制到第3页后,将最后一页移至首页,删除第6页7对幻灯片进行编辑与修饰8设置幻灯片编号9为每张幻灯片设置日期和时间,且自动更新实验12 动画效果及超级链接实验目的: 掌握动画及超链接的使用方法。实验目标: 能够正确的使用超链接;设置动画效果并放映;幻灯片切换方式;演示文稿的打包与解包。实验内容:1打开实验11中创建的“演示文稿3”,为至少5张幻灯片上的对象设置动画效果2选定第一张幻灯片中的某一对象将其超级链接到第三张幻灯片3在最后一张幻灯片中插入一个艺术字,并将其超链接到其他的演示文稿中4幻灯片间的切换效果分别采用水平百叶窗、溶解、盒状展开、随机等方式,设置切换速度为“快速”

23、,换页方式可以通过单击鼠标5设置幻灯片的放映方式为“演讲者放映”6放映幻灯片“演示文稿3”7在桌面上新建一文件夹,将“演示文稿3”打包(播放器一同打包)存放在该文件夹下8将打包好的文件解包实验13 Internet实验目的: 熟练掌握IE浏览器的使用;熟练掌握电子邮件的收发。实验目标: 用IE浏览器对信息进行浏览和查找;熟悉申请免费邮箱的过程;掌握电子邮件的收发。实验内容:1打开IE 70浏览器,在因特网上使用Google搜索引擎查找FoxMail42软件的安装文件的下载地址,将该地址保存在收藏夹中2使用“搜狐”搜索引擎查找电脑报、中央电视台的网址3在收藏夹中,建立“软件下载”、“学习经验”、“期刊杂志”等文件夹,并对已经保存的网址进行整理4察看历史记录5将http:/wwwhao123com设置成主页6申请一个免费的电子邮箱7根据自己拥有的账号和邮箱,对Outlook Express进行设置8书写一个电子邮件,要求带与附件,分别通过免费邮箱或Outlook Express发送给自己的好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