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规模化育秧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建议书.doc

上传人:帮**** 文档编号:505601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稻规模化育秧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建议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水稻规模化育秧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建议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稻规模化育秧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建议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规模化育秧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建议书.doc(2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建议书(试 行)项目名称:水稻规模化育秧推广 推荐部门:乌兰浩特市科技局承担单位:乌兰浩特市农机管理总站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制二 O 一七年七月2概 况 表基本信息项目名称 水稻规模化育秧推广申报盟市部门A、呼和浩特市 B、包头市 C、赤峰市 D、乌海市 E、鄂尔多斯市 F、二连浩特市 G、通辽市 H、满州里市 I、乌兰察布市 J、兴安盟 K、锡林格勒盟 L、呼伦贝尔市 M、巴彦淖尔市 N、阿拉善盟乌兰浩特市农机管理总站承担单位A、信息 B、自动化 C、材料 D、能源 E、交通电力 F、农业 G、畜牧业 H、资源 I、环保 J、生物医药 K、社会公益 L、其他所属技

2、术领域FA、攻关 B、推广 C、星火 D、火炬 E、软科学F、科技合作 G、专利实施 H、园区基地 J、盟市能力建设等申报项目类别B3主要研究内容(100 字以内)为加快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耕作,提高稻农现代化素质增强科学种田意识。主要技术经济指 标(100 字以内)推广面积 13 万亩。创新点及可能获得的成果和知识产权创新点:规模化育秧。成果和知识产权:利用我站引进并根据我市实际地理地貌自行试制的秧盘播种机、还有自制的催芽机、脱水机、脱芒机,还有其它一些育秧设备。争取为 13 万亩水稻的机械化耕作,做好技术推广和服务工作,为实现水稻全特别是程机械化打下坚实的基础。联系人 xxxMail 地址B

3、经费概算(万元)总投资2098 万元申请拨款400 万元实施年限 3 年 申报年度20141、项目概述4(一)项目提出的背景、意义及必要性背景:乌市地处松嫩平原,地理位置独特,土质肥沃、水质好,全市总耕地面积 28 万亩,水田面积 13 万亩,水稻平均单产 500 公斤,育秧采用创新的大棚育秧、机械播种、微灌装置。机械化插秧程度 80%。插秧机拥有量 397 台,几十年水稻种植史,水稻生产呈现稳步协调发展态势,介于 9799 年国家级项目之后,利用所积累的物质、机械设备、技术装备等优越的条件,引用国内先进的农机技术,在全市推广,力求将我市的农机水平提到一定高度。必要性:中国加入世贸后,农业必将

4、受到巨大冲击,要迎接挑战,就要求我们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进程,增加农业科技含量,提高农业效益和质量。要大力推广农业先进技术和农村实用技术,而农业先进技术推广起着农业科研成果和农业生产以及与市场、生产者和消费者联系的纽带作用。意义:农业产业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本项目的实施,将促使我市的新农村建设走向新台阶,为农民致富达小康奠定了农业科技基础。5(2)研究开发目标和内容研发目标:推广本项目是为了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尽快转化我站的农机科研成果,让农民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素质的根本转变来彻底告别三弯腰时代。提高我市水稻的劳动生产率、产出率,大力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

5、命。研发内容:加建规模化育秧大棚 30 栋,示范实施面积1600 亩,设立规模化育秧示范点 4 个,包括乌兰哈达团结嘎查、巨力很镇巨心村、义勒力特镇西白音嘎查、永联镇查干嘎查,推广面积达 13 万亩。(3)项目形成成果、知识产权及完成时间成果:本项目延续 20022003 年“水稻规模化育秧试验示范项目”的技术成果和影响。利用我站引进并根据我市实际地理地貌自行试制的秧盘播种机,还有自制的催芽机、脱水机、脱芒机,还有其他一些育秧设备,争取为 13万亩水稻的机械化耕作,做好技术推广和服务工作,为实6现水稻全程机械化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把这项在 2013 年获得兴安盟科技进步三等奖的农业科研成果,在两

6、到三年内,也就是到 2014 年完全推广到全市的水稻生产上。2、项目立项的必要性及市场需求分析(1)项目研究开发的必要性中国加入世贸后,农业必将受到巨大冲击,要迎接挑战,就要求我们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进程,增加农业科技含量,提高农业效益和质量。要大力推广农业先进技术和农村实用技术,而农业先进技术推广起着农业科研成果和农业生产以及与市场、生产者和消费者联系的纽带作用。农业技术推广必须提高农民素质或通过提高农民素质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引导稻农自愿采纳农业新技术的工作方法。(2)项目的市场需求分析1、政府和稻农对改变传统栽插模式,推广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有一定的认知度和积极性。2、开展水

7、稻生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已有一定基础。73、各级领导对农机工作重视,农机管理、技术推广培训体系健全,农机农艺结合较好,有良好的培训教学设施和技术人员。4、根据我市农业生产力水平低、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的实际,我站一些先进适用的农业科研课题能作为切入点,实现农业耕作技术的创新。5、建设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必须走广泛应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普遍使用现代化生产工具、全过程实行现代管理为特征的发达农业。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业标准化的设立,农业技术的推广,农民科技素养的提养,使得本项目具有强大的推广前景和市场潜力。 3、相并领域国内外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及国内、区内现有工作基础(一)国内外技术现状、专利

8、等知识产权情况分析和国内、区内现有工作基础国外技术现状:美国于 40 年代初首先实现了种植业的机械化,其他国家(欧洲及日本等)随后于 5060 年代也相继实现了种植业机械化;进入 70 年代后,农业生产工厂8化发展迅速,设施农业、现代集约化饲养业相继出现,种苗培育、种子加工、谷物干燥、畜禽饲养、农副产品加工等大部分实现了工厂化,农业生产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迅速降至 2%8%;进入 90 年代,美国等一些先进国家已在谷物联合收割机、农药喷雾机、播种机、喷灌机等农业装备上开始采用卫星全球定位系统(GPS) ,并利用卫星遥感系统(RS) 、地理信息系统(GIS)等高新技术,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9、监控作业。国内技术现状及工作基础:“十一五”是“十五”发展的延续。 “十五”期间,我国农业机械化呈现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态势,有力地支撑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1、农机装备水平快速增长。到 2004 年底,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 6.4 亿千瓦,比 2000 年增长 22.6%,提前实现了“十五”计划指标,预计 2005 年底将达到 6.8 亿千瓦左右。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呈现出结构性增长特征。9大中型拖拉机及其配套机具增长较快,2004 年底分别达到111.6 万台和 189 万部,比 2000 年分别增长 47.2%和35.1%

10、,大中型拖拉机配套比达到 1:1:7;联合收割机、水稻插秧机等发展迅猛,分别达到 40.7 万台和 6.7 万台,比 2000 年分别增长 53.3%和 50.8%,农民对农业机械化需求呈现出高性能、高质量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农机工业装备农业能力不断增强,农机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2、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稳步提高。2004 年底,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 35.7%,比 2000 年提高了 3.2 个百分点,在调整中实现了稳步、协调发展,预计 2005 年底将达到 38%左右。全国有 13 个省(市、区)的耕种收综合机械水平超过 40%左右,其中

11、10 个超过 50%,小麦机播和机收水平分别达到 80.9%和 76.2%,基本实现了生产过程机械化;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有新突破,南方水稻机插秧多点示范取得成功,水稻插栽、收获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6.7%29.3%,成为农机作业的新亮点;农机标准化作业程10度明显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领域不断拓宽,为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3、内蒙古自治区主要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渐趋成熟。从主要农作物的生产环节看, “十五”期间,长期制约水稻生产机械化的种植和收获两个关键环节的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探索出多种低成本规模化机械化育秧技术及具有区域特点的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和服务模式,在粮食生产省进行了一定规模的推广应用,为水稻全程机械化的发展铺平了道路;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基本突破,并已在局部地区推广应用,农机产品已能初步满足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需要。保护性耕作技术促进了旱作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牧草种子收获与产后处理、高效施药等关键技术和机具研究开发取得了重大突破;油菜、甘蔗、棉花等经济作物关键机械化技术研究已经起步;区域特色农机化进一步发展,满足农业生产的多样化需求。4、创新农业机械化发展机制。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可研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