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周测语文试卷.doc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5021486 上传时间:2021-12-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周测语文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周测语文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周测语文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周测语文试卷.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现在一些年轻人,和戏曲有心理距离。这种心理距离的形成,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近百年来,社会上一度存在轻视民族戏曲的现象,影响过几代人,现在这种心态淡化多了,但仍未彻底消失。现实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外来的与内生的新文娱形式实在太多,挤压了戏曲的生存空间。戏曲曾经是我们民族的时尚艺术,远的不说,近的如京剧,曾被称为“时尚黄腔”。到了当代,戏曲界仍然在努力。其实,越是传统的,就越是时尚的。令大家折服的一个好例子,就是历来很边缘、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的梨园戏,因为创作出董

2、生与李氏这部佳作,不少远方的年轻人乘飞机去观赏,竟成一种时尚。虽然任何一种艺术都很难得到所有人的喜欢,但能拥有一部分观众,尤其是比现在更多些的年轻观众,依然是戏曲的目标。当务之急,是要充分发挥国家的政策利好,创造多种机会,让年轻人与民族戏曲亲密接触,让他们感受和领略,戏曲何以能在世界戏剧之林独树一帜,其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理由究竟何在。只要戏曲界认真对待这件紧要工作,而不是敷衍了事,就有可能改变一部分年轻人对戏曲的疏离现状,培养出更多“粉丝”,甚至将来在他们中还会产生新的戏曲工作者,为戏曲的繁荣发展建功立业。同时,我们不应把青年的欣赏趣味作单向化、狭隘化理解,认为他们“喜新厌旧”或“喜旧

3、厌新”。趣味不能划一,总的来说,古典美与现代美他们都需要。所谓新与旧是相对而言,实质上都是当代艺术家在戏曲深厚传统基础上的新创造。比如曹操与杨修是从无到有,再如牡丹亭的文本剪裁、音乐伴奏、表演与导演、服饰与灯光,都融入了当代艺术家的心血,是一种追求古典韵味的隐形化现代处理。有了古典美,还有现代美,戏曲的道路才宽广。一要美,有戏曲的、剧种的、声腔的、演员个人的独特之美;二要真与善,在陶冶情性的艺术欣赏中,感受到生活的历史的时代的某种真实感,有利于观众的心灵建设。戏曲能做到真善美的有机结合,一定可以征服偏见或成见,赢得年轻人,也贏得更美好的未来。(摘编自周飞亚、王瑉戏曲艺术与年轻观众)材料二:科学

4、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将推动艺术和文学向着更加开阔和自由的世界拓展,并在作家作品中形成一个时代与一个时代之间的代际感。在艺术回归的时代,全媒体是技术、是背景、是视角,也是价值观和审美观,但它不是内涵和内容。它的内涵和内容仍然是人的身体、声音、情感,以及其所依附的乡土和家国,这是人类所共同面对的全媒体背景下的极其珍贵的个别性、独特性。我们可以拥有一万台相同的电脑,但透过屏幕却能映射出一万张不同的面庞。这一万张不同的面庞因不同的人种、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宗教而构成不同的表情。如果一万台电脑.映射出的是同一张面孔、同一个表情、同一副眼神,那么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就是人类文明的灾难。人类在进入新世纪、新时代

5、方才意识到,我们一直所追求的现代化、国际化,为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负面资产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正日益失去其赖以生存的土壤。2001年的5月18日,坐落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方略。美国是致力推进现代化的急先锋,可就是在美国,人们已经意识到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危机。于是,在全媒体时代的文化风气当中,就有一种非常自觉的对传统文化回归的趋向。各民族、各地城在任何时代都不像在21世纪已经过去的这19年中,对本土文化予以如此高度的重视。再以舞台艺术为例,2016年在美国首演的音乐剧汉密尔顿,它所使用的音乐元素既非欧美的古典音乐,也非美国当下的流行音乐,而是古老的非洲

6、乡土音乐,甚至于乡土歌谣。而恰恰是这种地域的、民间的歌谣和说唱艺术,构成了今天最为时尚的嘻哈音乐。音乐剧的发展也已逾百年,现在的百老汇,最好的剧场、最优秀的音乐剧演员,使用的表演元素大都是最传统的,而这个最传统的表演元素显示出来的品质却是最现代的。正像在中国一样,最古老的艺术、最古老的戏曲剧种,恰恰焕发出最现代的魅力,比如昆曲、梨园戏等。因此,在全媒体时代,我们应该更加正视人的内心世界,更加正视不同文化背景的独特传统和独特表达。从某种意义上看,回归就是创新,传播也是传承。创新需要内容的支撑,这个内容就是要在标准化、统一化的共同模式中展示个别性的传统。而传播本身的意义,即是在更大的范围内用更现代

7、的科技手段有选择性地传播你所要传承的文化内容。因而,传播本身就变成了传承。所以,当我们迎接全媒体时代到来之时,我们恰恰所要喚醒的就是向传统、向内心的回归,更加自觉地在全媒体的背景下展示出各自的独特,这也是中国戏曲生命力的传承。(摘编自罗怀臻传统戏曲的全媒体生命力)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太多外来的与内生的新文娱形式是年轻人和戏曲有心理距离的主要原因,现在的年轻人更多追求时尚文娱。B.只要充分利用好国家政策,多创造机会,让年轻人与民族戏曲有更多接触,就能够拉近他们之间的距离。C.科学技术的进步将推动艺术与文学向更开阔和自由的世界拓展,所以要在作家作品中形

8、成时代间的代际感。D.全媒体时代如果将创新融入戏曲艺术,那么即使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也可以呈现出最现代的艺术品质。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任何-种艺术都很难得到所有观众的喜欢,我国的戏曲艺术也不例外,而且当代戏曲艺术对年轻观众的吸引力相对变小了。B.梨园戏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新戏董生与李氏让不少年轻人不远千里去观赏的原因是该剧实现了传统和时尚的结合。C.既不使用欧美古典音乐,又不使用美国当下流行音乐的音乐剧汉密尔顿取得成功,应归功于其对传统文化的自觉回归。D.现在有最好剧场和音乐剧演员的百老汇,用最传统的表演元素表现最现代的品质,这一点和中国的昆曲、梨

9、园戏大体相同。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3 分)A.河南豫剧院普及全民美育“DOU艺计划”,和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抖音一起探索短视频戏曲艺术的传播传承。B.厦门举办“礼赞新中国 逐梦新时代”优秀剧目展演季,26场新创排的地方戏曲轮番上演,吸引了大批年轻观众。C.“青春版”牡丹亭在北京世纪剧院三个晚上连演上中下三本,吸引了很多的年轻人,每晚演出都是座无虚席。D.1995年冬,作为“京剧走向青年”的巡演剧目,曹操与杨修在北京海淀剧院上演并且取得意想不到的轰动效果。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5.你认为如何才能使戏曲拥有更多的年轻观众?请结合

10、材料简要作答。(6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各题。 被施了魔的花园意卡尔维诺乔瓦尼诺和赛来内拉在路上走着。底下是鳞光闪闪的大海,上头是白云隐约浮现的天空。他们之前去捉过螃蟹,现在决定勘探一下没走过的路。 往海边去的路上有着无数大株龙舌兰,往山上跑着一排甘薯的篱笆,上面重压着没花的叶子。乔瓦尼诺在篱笆间找到一处裂口,两人毫不犹豫地钻了进去。 他们来到了花园一角。四周一切寂静无声,树叶都不会动一下,那里有棵高大古老的桉树,还有砾石铺出的小路。乔瓦尼诺和赛来内拉踮着脚尖在小路上走着,小心不使脚下的砾石发出窸窣声。 一切是如此的美丽:被拳曲的桉树树叶勾勒出的拱顶细

11、窄而高耸,还有那被树叶切碎的天空。只是他们满怀焦虑,在这个不属于他们的花园,他们随时可能被赶出去。但是什么声音也听不到。在一个拐角处的杨梅丛间,一群麻雀扑腾起来,叽叽喳喳地叫唤了一阵,然后又回复了宁静。也许是个被抛弃的花园? 可是走着走着,他们就来到一片开阔的天空下,来到一个种满花的花坛前,然后是林荫小道和排排栏杆,还有行行的锦熟黄杨。花园的高处,是一幢硕大的别墅,别墅装着亮闪闪的玻璃,还有黄色和橘色的窗帘。 整个房子是荒凉的。两个孩子小心翼翼地踩着砾石,走上前去。也许玻璃窗会被突然打开,苛刻的先生和夫人就要出现在阳台上,肥大的狗就要被松开锁链,跑到路上来了。他们在路边找到一辆独轮小推车。赛来

12、内拉坐在车上,乔瓦尼诺推着车,他们就这样一声不吭地前进着。 “那个”赛来内拉不时地低声说道。乔瓦尼诺就停好车,去把花采下来。她手里已经攥满一束漂亮的花了。但逃跑时要从篱笆缝里钻出去,可能得把它们都扔掉! 砾石路也走到了尽头。空地的中间,劈开了一块庞大空旷的长方形:一个游泳池。“我们跳进去?”乔瓦尼诺问赛来内拉。如果他是询问她,而不是单说一句“下去 !”,那就肯定说明是相当的危险。但水是那么澄净与碧蓝,而赛来内拉又是从不害怕的,他们已经是穿着泳衣的-这之前他们一直都在逮螃蟹。乔瓦尼诺怕溅泼声会太响,于是从池边上下去,他睁大眼睛,不断地往下游啊游,却只能看见蓝色,双手就好似玫瑰色的鱼;这跟在大海里

13、的水下不同,那里的水中全是无形的绿黑色阴影。一片玫瑰色的阴影出现在自己上方-赛来内拉!他们手牵着手,从池子的另一头冒出来,他们有一点点的焦虑。不,实在没有任何人在看他们。这不如他们想象美妙:总是有那么一种酸楚而担心的基调,那就是,这一切都不属于他们,而他们也可能会被随时赶走。 从水里出来,在游泳池的边上,他们找到了一张乒乓球桌。乔瓦尼诺和赛来内拉轻轻地击打着、突然一球高高地弹起,而乔瓦尼诺把球打飞了,球撞上了挂在藤廊支架上的一面铜锣,铜锣就低沉而持久地颤响起来。两个孩子赶紧蜷缩在花坛的后面。很快来了两个穿着白上衣的佣人,端着宽阔的托盘,把托盘搁置在一张圆桌上后,就走掉了。 乔瓦尼诺和赛来内拉来

14、到圆桌旁。上面有茶、牛奶和面包。他们只得坐下享用起来。但他们坐得不是很安稳,只是坐在板凳边缘那一点点的地方,不停地挪动着膝盖。他们一点都感受不到甜点、茶和牛奶的味道。那个花园里的每一件东西都是如此:美妙而难以受用,带着那种内心的不适与恐慌。这也许只是命运的什么消遣吧,而他们可能很快就会被叫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他们悄无声息地靠近了别墅。在一扇木制对开的百叶窗叶片之间,他们看见一间漂亮荫蔽的房间,墙上尽是蝴蝶标本。一个苍白的男孩 -应该就是这幢别墅和花园的主人,幸运的他,正坐在一张躺椅上,翻着一本厚厚的带插图的书。他的双手纤细白皙,睡衣的扣子一直系到脖子上,尽管那是夏天。 现在,这两个窥视的孩子

15、紧张的心跳缓缓减弱下去。事实上,那个富有的男孩望着自己的周围时,显得比他们还要焦虑与局促,就好像他感到那本书,那张躺椅,墙上那些被装上框的蝴蝶,下午茶,游泳池,林荫小道,都只是因为一个巨大的错误才被授予他的;而他也是不能享用它们的,却只感受到那个错误的痛楚。 苍白的男孩在他阴翳的房间里转来转去,脚步偷偷摸摸的。他用那白皙的手指摩挲着镶有玻璃的蝴蝶标本的边框,并时不时地停住听着什么。乔瓦尼诺和赛来内拉刚缓下来的心跳声又密集起来。那是一种对什么魔法的害怕,那魔法正压迫在那幢别墅、那个花园上,压迫在所有那些美丽而舒适的东西上,就好像一种古老的不公。 太阳被云朵遮住了。乔瓦尼诺和赛来内拉默不作声地离开

16、了。他们再次匍匐着穿过那排篱笆。在龙舌兰丛间,他们找到通往海边的一条小路。于是他们发明出来一个有意思极了的游戏 -用海带打仗。他们将一把把海带摔到对方的脸上,一直摔到晚上。好在赛来内拉从来不哭。 (马小漠译,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 (3分)A.美丽的花坛,硕大的别墅,澄净碧蓝的游泳池,以及佣人们一听到锣声就端上来的下午茶,这些都表明了花园里的生活十分富足。 B.乔瓦尼诺用小推车推着赛来内拉走,为她采摘鲜花,两人用海带打仗,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这两个小伙伴相处融洽,亲密无间。 C.苛刻的先生、夫人和肥大的狗虽然没有真正出现,却给这两个闯入的孩子带来不适与恐慌,也

17、似乎时刻影响着小说中的其他人物。 D.赛来内拉和乔瓦尼诺对花园里的事物感到十分新奇,同时,他们也意识到自己并不属于这里,最后只好在沉默中依依不舍地离开。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_ (3分)A.小说开头与结尾都写到龙舌兰与篱笆,首尾呼应,意味深长,通向海边与通向花园是两条不同的道路,指向不一样的情感体验。 B.小说多次提到的蝴蝶标本,与房间里的男孩的处境形成微妙呼应;男孩用手指摩挲标本边框的细节,进一步突出他内心的渴望。 C.小说的叙述从容不迫却又富于变化,在游泳池里游水的刺激,掀起了小小的波澜;无意中敲响铜锣的紧张,是情节发展的高潮。 D.小说主要以闯入花园的孩子的视

18、角,展现美丽却又如同“被施了魔”的花园;在孩子的真切感受中,暗含作者对某类病态生活的否定。8、赛来内拉和乔瓦尼诺的心理变化主要经历哪几个阶段?请简要概括。(4分)9、小说中的矛盾冲突通常涉及人与人、人与环境以及人物内心等三个方面。请以这篇小说中房间内的男孩为例,对此作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4题。谭延美,大名朝城人。躯干壮伟少不逞遇群盗聚谋将行剽劫延美即趋就之及就捕法皆抵死延美以与盗素不相识获免自后往来潼、魏间,为盗于乡里,乡里患之。周世宗镇灌渊,募置帐下。即位,补殿前散都头。从征淮南,以劳迁控鹤军副指挥使。

19、又从克三关。时太祖领禁兵,留督牙队。建隆元年,补控鹤指挥使,稍迁都虞候、马步副都军头。征湖南,与解晖分领行营战棹都指挥使。时汪端寇攻朗州甚急,招讨慕容延钊遣延美率兵赴之,大败贼众,擒端以还。擢铁骑副指挥使,领睦州刺史,四迁至内殿直都知。太平兴国初,为蕲州刺史,连徙庐、寿、濠、光州军巡检使,剧贼之为害者悉就捕。六年,徙知威虏军。雍熙三年,举兵北伐,命延美为幽州西面行营都监,与田重进出飞狐北。俄遇敌,延美曰:“彼恃众易我,宜出其不意先攻之。”即麾骑军直进,敌兵将溃,大军继至,遂败之,斩首五百,获其将大鹏翼以献,以功握本州防御使。逾年,改亳州,出为镇州铃辖。端拱元年,徒知宁远军。一旦,契丹兵抵城下,

20、延美开门以示之,不敢入。围城数日,开门如故,民出取乌粮者无异平日,契丹卒疑之,遂引去。咸平四年,以左领军卫上将军致仕。后卒于家,年八十三,赠建武军节度。论曰:宋初诸将,率奋自草野,出身戎行,虽盗贼无赖,亦厕其间,与屠狗贩增者何以异哉?及见于用,皆能卓卓自树,由御之得其道也。若延美之开门示敌,斯皆忠义仁勇,有足称者。而彼矜劳肆念之人,视于劳谦之君子,能无愧乎。(选自宋史谭延美传,有删节)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躯干壮伟/少不逞遇群盗/聚谋将行剽劫/延美即趋就之/及就捕/法皆抵死/延美以与盗素不相识/获免/B.躯干壮伟/少不逞/遇群盗聚谋将行剽劫/延美即

21、趋就之/及就捕法/皆抵死/延美以与盗素不相识/获免/C.躯干壮伟/少不逞/遇群盗聚谋将行剽劫/延美即趋就之/及就捕/法皆抵死/延美以与盗素不相识/获免/D.躯干壮伟/少不逞遇群盗/聚谋将行剽劫/延美即趋就之/及就捕法/皆抵死/延美以与盗素不相识/获免/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太祖,初为先祖称谓,后多用来指开国帝王的庙号,本文指宋太祖赵匡胤。 B.迁,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官职升迁,有时也表示降职,如“左迁”。 C.致仕,也称“休致”,指官员到了年龄正常退休,与“乞骸骨”意思相同。 D.赠,指古代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封爵位或官职。12、下列对

22、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谭延美出身低微,凭借军功升职。他曾经与盗贼为伍,一度成为乡里祸患,周世宗登基后将他召至身边,让他跟随征讨,他立下功劳,受到重用。 B.谭延美英勇善战,屡次受到封赏。汪端率军前来侵犯,攻势凶猛,他奉命前往作战,大获全胜,并活捉敌军首领,后受到提拔,官职多次升迁。 C.谭延美颇有魄力,做事厉风行。他在担任军巡检使期间,把危害当地的大盗全部捕;随军北伐时,面对大队敌军,果断决策,最终打败敌人。 D.谭延美胆略过人,御敌自有妙计。面对兵临城下的紧张局势,他不是惊惶失措,而是毫无畏惧,甚至大开城门来迷惑敌军,使得敌军无功而返。13、把文中画横线的

23、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俄遇敌,延美曰:“彼恃众易我,宜出其不意先攻之。”(4分)而彼矜劳肆念之人,视于劳谦之君子,能无愧乎。(4分)14、谭延美从一介平民成为功勋卓著之人,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516 题。江神子博山道中书王氏壁辛弃疾一川松竹任横斜,有人家,被云遮。雪后疏梅,时见两三花。比着桃源溪上路,风景好,不争些。旗亭有酒径须赊,晚寒些,怎禁他。醉里匆匆,归骑自随车。白发苍颜吾老矣,只此地,是生涯。注这首词作于淳熙十四年(1187年)前后,当时辛弃疾被弹助罢官,闲居带湖。不争些:不差些。15.下列对这首词的

24、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项是( )(3分)A.起笔写博山道上,松竹横斜,白云人家,雪后疏梅数朵,营造出江南自然的优美意境。B.“时见”引出作者对此间风景的赞赏,认为其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相比毫不逊色。C.到了晚间,寒意逐渐加深,词人旗亭赊酒,见出乡民的淳朴和词人的豪爽。D.词人醉后回家,不辨归路,任马随车面行,最后嗟叹容颜苍老庆幸有此地山水为伴。16.请简要概括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通过比喻和侧面烘托表现月光洁白明亮的诗句是“_,_”。(2)青年担当者国家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

25、中曾子所说的“_,_”来自勉。(3)苏轼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看似写梦实则是以前夫妻恩爱生活的一个生动写照的句子是“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国潮”的兴起,其实就是国货的崛起。而运动品牌“李宁”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时至今日,买国货、用国货、晒国货的人不少,走出国门、扬帆出海的国货也越来越多,背后依靠的正是稳定的质量、创新的态度和沉淀的口碑。无数个国潮“李宁”正在迅速崛起,一件件情怀与时尚跨界融合的国产商品,成了消费者惊喜之后的购物首选。实际上,消费既是一个经济现象,也是一种文化概念。( ),

26、让“国潮”在广大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当中产生了巨大的穿透力。随着国潮品牌的蓬勃发展,既丰富了产品的种类,也能让消费者除了日常消费之外,提供更加时尚、富有魅力的文化体验。它让更多新生代消费者有理由相信,只要增强文化自信、保持文化自觉、涵养文化内涵、挖掘文化价值,潮流可以土生土长,时尚就能风起本土。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如果说国货是这股时尚潮流的物质基础,那么广泛的文化认同和坚定的文化自信就是这个流行趋势的精神内核。B.如果说广泛的文化认同和坚定的文化自信是这个流行趋势的精神内核,那么国货就是这股时尚潮流的物质基础。C.如果说国货是这股时尚潮流的物质基础

27、,那么坚定的文化自信和广泛的文化认同就是这个流行趋势的精神内核。D.如果说坚定的文化自信和广泛的文化认同是这个流行趋势的精神内核,那么国货就是这股时尚潮流的物质基础。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C.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D.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3分)(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从历史文化看,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成为人类历史上绵延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

28、拥有统一的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的载体,_可以使各民族文化融会贯通,更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从多元多样的语言文字中找寻“天下通语”,实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通用”。这是中华文明赓续绵延的大势所趋。从基本国情看,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只有书同文、语同音,方能心相通、情相融。通过充分发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作用,可以消弭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沟通障碍,加深交流交往,_,促进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从实际效果看,对民族地区来说,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就能够增强就业能力,去更广阔的社会生产生活领域成长成才,一些少数民族群众之前因不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外出务

29、工困难,_,失去了实现梦想的机会,在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后,他们获得了现代知识和信息,提高了劳动技能,增加了更多就业机会,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6分) 22.请依据文中各段的主要意思,以“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助于”为开头各写一句话。每句话不超过10个字。(5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19年,90高龄的徐怀中凭借牵风记获得茅盾文学奖,在座谈中,他说到,早在1962年,我就请长假写牵风记这部长篇小说,写了20余万字。不久,又接受其他任务,牵风记创作被搁置下来。多年后,书稿被我忍痛付之一炬。过后想想,倒也并不觉得多么可惜:如果当时匆匆忙忙把书出了,也就不会重改一次。现在牵风记只有10多万字,我对壁耗费5年,所以称自己“爬行者”。我先将整段文字默背下来,输入电脑后又改来改去,哪里还说得上什么进度。明知这种习惯效率不高,但是改不过来。 徐怀中的谈话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对青年一代的人生有很大的启示。阅读材料后,想一想,哪一点使你感受最深?并就此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