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综合笔记讲义 (190).doc

上传人:秦** 文档编号:5006352 上传时间:2021-12-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10.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综合笔记讲义 (19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护理综合笔记讲义 (19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理综合笔记讲义 (19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综合笔记讲义 (190).doc(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章 第九节腹外疝病人的护理一、A1 1、9-腹外疝最常见的疝内容物是 A、大网膜 B、小肠 C、结肠 D、膀胱 E、阑尾 2、9-嵌顿性疝与绞窄性疝的区别是 A、疝囊有无压痛 B、疝内容物能不能回纳 C、疝内容物有无血运障碍 D、是否有休克 E、是否有机械性肠梗阻的表现 3、9-最常见的腹外疝是 A、脐疝 B、股疝 C、切口疝 D、腹股沟斜疝 E、腹股沟直疝 4、9-关于腹股沟直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容易嵌顿 B、多见于老年男性,常双侧发生 C、疝块呈半球形 D、绝大多数为后天性 E、疝囊从腹壁下动脉内侧腹股沟三角区突出 5、9-发生腹部切口疝的最主要原因是 A、腹壁肌被切断 B、缝线滑

2、脱 C、切口感染 D、切口过长 E、缝合时强行拉拢创缘 6、9-腹外疝最重要的发病原因是 A、慢性咳嗽 B、长期便秘 C、排尿困难 D、腹壁有薄弱点或腹部缺损 E、经常从事导致腹腔内压增高的工作 7、9-坐位或站立时引流袋的位置应为 A、不可高于腹部手术切口 B、不可高于腋中线 C、不可高于腋前线 D、不可高于腋后线 E、可在任意位置 8、9-疝内容物被嵌顿时间较久,发生血循环障碍而坏死称为 A、难复性疝 B、嵌顿性疝 C、绞窄性疝 D、易复性疝 E、滑动性疝 9、9-斜疝修补术后,预防阴囊血肿的措施是 A、平卧位,膝下垫软枕 B、预防便秘、尿潴留 C、切口处用沙袋压迫并托起阴囊 D、咳嗽时用

3、手按压伤口 E、不宜过早下床活动 10、9-腹外疝的发病基础是 A、腹壁有先天性或后天性薄弱或缺损 B、营养不良 C、腹腔压力增加 D、腹部穿透伤 E、继发于腹腔内脏器的损伤 11、9-腹外疝术后护理中不正确的是 A、平卧3天,膝下垫一软枕 B、术后当日可进流食 C、预防感染 D、预防术后出血 E、早期下床活动 12、9-腹外疝内容物最常见的是 A、小肠 B、盲肠 C、大网膜 D、阑尾 E、膀胱 13、9-腹外疝疝环是指 A、疝内容物突出的部分 B、疝外被盖组织 C、腹壁缺损或薄弱处 D、壁腹膜的一部分 E、疝囊颈部 14、9-腹股沟直疝与斜疝的最有意义的鉴别之处在于 A、疝块的形状 B、发病

4、的年龄 C、嵌顿的程度 D、回纳疝块压迫内环,增加腹压是否出现 E、包块的位置 二、A2 1、9-患者男性,68岁,右侧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7年,肿块有时可进入阴囊。体检:右腹股沟区肿块。可还纳,外环口容2指,压迫内环口后,肿块不再出现。鉴别该患者为腹股沟斜疝或直疝时,最有意义的鉴别点是 A、发病年龄 B、突出途径 C、疝块外形 D、疝内容物是否进入阴囊 E、还纳疝内容物、压迫深环后疝内容物是否再突出 2、9-患儿女,3个月,脐部可复性肿块,在哭闹、咳嗽时疝块脱出,安静平卧时消失,诊断为脐疝。关于脐疝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婴儿脐疝比成人多见 B、婴儿脐疝多为易复性疝 C、婴儿脐疝可自行愈合 D

5、、对该患儿应积极采取手术疗法 E、多因脐环闭锁不全或脐部组织不够坚强所致 3、9-患者男性,6小时前负重物时,右侧斜疝被嵌顿,提示疝内容物已发生缺血坏死,应做好急诊手术前准备的临床表现是 A、疝块增大,不能回纳 B、局部有剧烈疼痛 C、疝块紧张发硬,有触痛 D、阵发性腹痛伴呕吐 E、全腹有压痛,肌紧张 4、9-患者男性,36岁。昨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疝修补术,今日体温38,脉搏88次分,最可能是 A、肺部感染 B、泌尿道感染 C、伤口感染 D、吸收热 E、切口感染 5、9-杨某。男,30岁。行疝修补术后2天体温38,病人无其他主诉。应考虑 A、手术切口感染 B、上呼吸道感染 C、并发肺部感染 D

6、、基础代谢增高 E、外科热 三、A3/A4 1、9-患者男性,28岁,8年来站立或腹压增高时反复出现右腹股沟肿物,平卧安静时肿块明显缩小或消失。10小时前因提重物而肿块又出现,伴腹痛、呕吐,肛门停止排气和排便。体检示右阴囊红肿,可见一梨状肿块,平卧后肿块不消失。 <1> 、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嵌顿性腹股沟斜疝 B、嵌顿性腹股沟直疝 C、绞窄性股疝 D、睾丸鞘膜积液 E、睾丸扭转 <2> 、本例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 A、试行手法复位 B、应用止痛剂 C、静脉补液纠正酸碱失衡 D、紧急手术 E、热敷、抗生素治疗 <3> 、腹外疝术后,对患者正确的要求是 A、

7、24小时后可床边活动 B、2天后可户外散步 C、半个月后可恢复轻体力工作 D、不从事体力劳动 E、3个月内不宜从事重体力劳动 2、9-患者男性,62岁,右腹股沟可复性肿块10年。患者有长期便秘史是和吸烟史。肿块在站立时明显,平卧时消失,肿块有时可进入阴囊,可还纳。体检发现右腹股沟区肿块,约10cm×8cm大小,质软,可还纳,外环口容2指。压迫内环口后,肿块不再出现,透光试验阴性。 <1> 、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 A、腹股沟斜疝 B、腹股沟直疝 C、股疝 D、睾丸鞘膜积液 E、精索静脉曲张 <2> 、护理评估时必须询问的内容不包括 A、慢性咳嗽史 B、慢性便秘史

8、C、尿频、尿急史 D、工作单位 E、工作种类 <3> 、准备为该患者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前准备措施不包括 A、皮肤准备 B、积极处理腹内压增高因素 C、戒烟 D、局部热敷 E、安慰患者,以免紧张 <4> 、该患者术后下床活动的适宜时间是 A、术后第12天 B、术后第57天 C、术后第2周 D、术后第4周 E、无限制 3、9-男,50岁。有慢性便秘多年,每次排便必须十分用力。近半年来发现,站立时阴囊出现肿块,呈梨形;平卧时可还纳。局部检查,触诊发现外环扩大,嘱病人咳嗽指尖有冲击感,手指压迫内环处,站立咳嗽,肿块不再出现,拟诊腹外疝,准备手术治疗。 <1> 、

9、可避免术后疝的复发的术前处理是 A、治疗便秘 B、备皮 C、排尿 D、灌肠 E、麻醉前用药 <2> 、术后预防血肿的措施是 A、仰卧位 B、保持敷料清洁、干燥 C、托起阴囊、伤口用沙袋压迫 D、应用抗生素 E、不可过早下床活动 <3> 、本病例属于 A、腹股沟斜疝 B、腹股沟直疝 C、股疝 D、脐疝 E、切口疝 答案部分 一、A1 1、【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疝内容物是进入疝囊的腹腔内脏器官或组织,以小肠最为多见,大网膜次之;其他如盲肠、阑尾、乙状结肠、横结肠、膀胱等均可进入疝囊,但较少见。 【该题针对“第九节-腹外疝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

10、0367592】 2、【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当腹内压突然增高,疝内容物被强行挤过狭小的疝环而被卡住不能还纳腹腔时,称为嵌顿性疝。若疝内容物不能回纳,且合并有血运障碍,称为绞窄性疝。故嵌顿性疝与绞窄性疝的区别是疝内容物有无血运障碍。 【该题针对“第九节-腹外疝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67591】 3、【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腹股沟疝包括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其中以腹股沟斜疝的发病率最高,约占全部腹外疝的7590左右。牢记性知识点,请牢记即可! 【该题针对“第九节-腹外疝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67590】 4、【正确答案】 A

11、【答案解析】 腹股沟三角区的解剖特点决定了直疝的疝囊颈宽大,平卧后肿块多能自行回纳入腹腔,故极少发生嵌顿。 【该题针对“第九节-腹外疝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67589】 5、【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腹部手术时,腹壁肌及筋膜、鞘膜等组织均被切断,愈合的瘢痕组织较正常组织的弹性差,对腹内压力的承受力减退;还有各种原因所致的切口愈合不良和切口感染。其中切口感染是最主要的因素。 【该题针对“第九节-腹外疝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67588】 6、【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腹外疝发病原因有腹壁强度降低和腹腔内压力增高两大因素。正常腹壁具有一

12、定强度,即使在腹腔内压力增高的情况下亦不致发病。如一旦腹壁强度降低,疝即形成。因此腹壁强度降低是主要病因,腹腔内压力增高只是一种诱因。而选项A、B、C、E均可使腹腔内压力增高,是诱因;选项D是腹壁强度降低的常见原因,故选D。 【该题针对“第九节-腹外疝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67587】 7、【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坐位、站立或行走时不可高于腹部手术切口,以防止引流液和(或)胆汁逆流而引起感染。 【该题针对“第九节-腹外疝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67586】 8、【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腹外疝有易复性疝、难复性疝、嵌顿性疝、绞窄性

13、疝四种临床类型。嵌顿若未能及时解除,肠管及其系膜受压程度不断加重,可使动脉血流减少,最后导致全阻断,即为绞窄性疝。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实际只是一个病理过程的两个阶段。 【该题针对“第九节-腹外疝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67572】 9、【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由于阴囊比较松弛、位置较低,渗血、渗液易积聚于阴囊。为避免阴囊内积血、积液和促进淋巴回流,术后可用丁字带或沙袋将阴囊托起,并密切观察阴囊肿胀情况。 【该题针对“第九节-腹外疝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67571】 10、【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腹壁薄弱或缺损是腹外疝的发病基础,腹

14、腔内压力增加是促使疝形成和产生临床症状的重要的诱因。 【该题针对“第九节-腹外疝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67570】 11、【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腹外疝术后应避免增加腹内压因素,术后取仰卧位,膝下垫枕,使髋关节微屈,以缓解腹壁张力,利于伤口愈合,并能减轻切口疼痛。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病人可以早期离床活动。年老体弱、复发性疝、绞窄性疝、巨大疝病人可适当延迟下床活动时间。 【该题针对“第九节-腹外疝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67569】 12、【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疝内容物是进入疝囊的腹内脏器或组织,最常见的是小肠,大网膜次之。 【

15、该题针对“第九节-腹外疝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67568】 13、【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疝环是腹壁的薄弱或缺损处。 【该题针对“第九节-腹外疝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67567】 14、【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斜疝是腹内脏器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深环突出,经腹股沟管,再由腹股沟外环穿出,可进入阴囊;直疝是腹内脏器从腹壁下动脉内侧的直疝三角直接向前突出,不经过内环,不进入阴囊。故两者的最意义的鉴别在于回纳疝块压迫内环,增加腹压是否出现。 【该题针对“第九节-腹外疝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67566】 二、A2

16、 1、【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斜疝的临床表现与鉴别:斜疝以儿童、青壮年多见。经腹股沟管突出,可进阴囊。呈椭圆形或梨形,回纳疝块并压住内环后疝块不再突出,透光试验不透光,嵌顿时易发生肠梗阻表现。直疝多见于老年男性,疝块经腹股沟三角突出,不进入阴囊,呈半球形,基底较宽,回纳疝块后压住内环疝块仍可突出,透光试验不透光,不易嵌顿。检查时,在还纳疝内容物后压迫深环,观察疝内容物是否再突出是区别斜疝和直疝的重要依据。 【该题针对“第九节-腹外疝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67585】 2、【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临床上将脐疝分为婴儿型和成人型脐疝,以婴儿型脐疝多见。脐疝

17、的发生与脐环闭锁不全或脐部组织不够坚强有关。因婴幼儿腹肌可随生长逐渐强壮,疝有自行消失的可能,故半岁以下婴幼儿可暂不手术。 【该题针对“第九节-腹外疝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67584】 3、【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出现局部压痛、肌紧张等腹膜刺激症状,提示疝内容物缺血坏死,如不及时手术处理,终将成为绞窄性疝。 【该题针对“第九节-腹外疝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67583】 4、【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手术后患者的体温略有升高,一般不超过38.5,临床称为吸收热。 【该题针对“第九节-腹外疝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

18、00367582】 5、【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术后23天内不超过38的发热应考虑为外科手术热。 【该题针对“第九节-腹外疝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67561】 三、A3/A4 1、<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斜疝多见于儿童、青壮年,经腹股沟管突出,呈椭圆形或梨形,回纳疝块后压住内环疝块不再突出,透光试验不透光,嵌顿后易发生肠梗阻表现。该患者10小时前因提重物肿块脱出。伴腹痛、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右阴囊红肿,提示可能为腹股沟斜疝发生嵌顿。 【该题针对“第九节-腹外疝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67579】 &l

19、t;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嵌顿性疝具备下列情况时可先试行手法复位:嵌顿时间在34小时内,局部压痛不明显,也无腹部压痛或腹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年老体弱或伴有其他较严重疾病而估计肠袢尚未绞窄坏死者。除上述情况外,嵌顿性疝原则上应紧急手术治疗,以解除肠梗阻,防止疝内容物坏死。 【该题针对“第九节-腹外疝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67580】 <3>、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腹外疝术出院宣教:1.活动出院后逐渐增加活动量,3个月内应避免重体力劳动或提举重物;2.避免腹内压升高的因素需注意保暖,防止受凉而引起咳嗽;指导病人在咳嗽时用手掌

20、按压切口部位,以免缝线撕脱。保持排便通畅,给予便秘者通便药物,嘱病人避免用力排便;3.复诊和随诊定期门诊复查。若疝复发,应及早诊治。 【该题针对“第九节-腹外疝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67581】 2、<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腹股沟斜疝,除腹股沟区有肿块和偶有胀痛外,并无其他症状。常在站立、行走、咳嗽或用力时出现肿块,肿块多呈带蒂柄的梨形,可降至阴囊或大阴唇。如病人平卧休息用手将肿块推送向腹腔回纳而消失。腹股沟斜疝与直疝的区别:【该题针对“第九节-腹外疝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67574】 <2>、 【正

21、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ABCE选项都与病情相关,做护理评估需要询问,只用询问工作种类即可,工作单位与此无关。 【该题针对“第九节-腹外疝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67575】 <3>、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腹股沟疝术前应消除致腹内压升高的因素,除紧急手术者外,凡术前有咳嗽、便秘、排尿困难等腹压升高因素者,均应给予对症处理,否则易致术后疝复发;术前皮肤准备,手术前应做好阴囊及会阴部的皮肤准备,避免损伤皮肤;E属于术前心理护理;腹外疝病人的病因中,有慢性咳嗽等引起的腹内压力增高,故C吸烟也应避免。只有D是不需要的。 【该题针对“第九节-腹外疝病人

22、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67576】 <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疝手术后,在预防和控制腹内压增高的前提下,如控制肺部感染、解除便秘、无排尿困难等,若如无切口感染、裂开等情况。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病人可以早期离床活动。年老体弱、复发性疝、绞窄性疝、巨大疝病人可适当延迟下床活动时间。一般可在拆除缝线后,即术后57天左右下床适当活动。 【该题针对“第九节-腹外疝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67577】 3、<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病人存在慢性便秘,术前应予以纠正,否则易复发。 【该题针对“第九节-腹外疝

23、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67563】 <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由于阴囊比较松弛、位置较低,渗血、渗液易积聚于阴囊。为避免阴囊内积血、积液和促进淋巴回流,术后可用丁字带将阴囊托起,并密切观察阴囊肿胀情况。预防血肿的方法主要采用切口处用沙袋压迫并托起阴囊。 【该题针对“第九节-腹外疝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67564】 <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病人疝块可进入阴囊,外环口扩大,压迫内环处,站立咳嗽,肿块不再出现,应属于斜疝。 【该题针对“第九节-腹外疝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6756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医学相关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