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常见色谱分离技术课件.pptx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49563259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PPTX 页数:114 大小:3.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常见色谱分离技术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第五章常见色谱分离技术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常见色谱分离技术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常见色谱分离技术课件.pptx(1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五章常见色谱分离技术2022/10/81第1页,此课件共114页哦5.1绪论绪论5.1.1色谱发展史及进展色谱发展史及进展1、色谱法的出现、色谱法的出现 1903年俄国植物学家Tswett(茨维特)把干燥的碳酸钙粉末装到一根细长的玻璃管中,然后把植物叶子的石油醚萃取物倒到管中的碳酸钙上,萃取液中的色素就吸附在管内上部的碳酸钙里,再用纯净的石油醚洗脱被吸附的色素,于是在管内的碳酸钙上形成了色带。当时Tswett把这种色带叫作“色谱”(Chromatography)。在这一方法中把色谱管叫作“色谱柱”,碳酸钙叫作“固定相”,纯净的石油醚叫作“流动相”。2022/10/82第2页,此课件共114页

2、哦2、色谱法的发展、色谱法的发展 在Tswett提出色谱概念后的20多年里没有人关注这一伟大的发明。1931年:德国的Kuhn和Lederer在Tswett实验的基础上用氧化铝和碳酸钙分离了-,-,和-胡萝卜素,此后用这种方法分离了60多种这类色素。1940年:Martin和Synge提出液-液分配色谱法(Liquid-Liquid Partion Chromatography),即固定相是吸附在硅胶上的水,流动相是某中有机溶剂。1941年Martin和Synge提出用气体代替液体流动相的可能性。1952年James和Martin发表了从理论到实践比较完整的气液色谱方法(Gas-Liquid

3、Chromatography),因而获得了195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1957年Golay开创了开管柱气相色谱法(Open-Tubular Column Chromatography),习惯上称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Capillary Column Chromatography)。2022/10/83第3页,此课件共114页哦 1956年Van Deemter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描述色谱过程的速率理论,1965年Giddings总结和发展了前人的色谱理论,为色谱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1944年Consden等就发展了纸色谱。1949年Macllean等在氧化铝中加入淀粉粘合计制作薄层板使薄层

4、色谱(TLC)得以实际应用,而在1956年Stahl开发出薄层色谱板涂布器之后,才使TLC得到广泛地应用。20世纪60年代末,把高压泵和化学键合固定相用于液相色谱,出现了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20世纪80年代初毛细管超临界流体色谱得到发展,但在90年代后未得到较广泛应用。20世纪80年代初由Jorgenson等集前人经验而发展起来的毛细管电泳,在90年代得到广泛的发展和应用。同时集高效液相色谱和毛细管电泳优点的毛细管电色谱在90年代后期受到重视。21世纪色谱科学将在生命科学等前沿科学领域发挥他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22/

5、10/84第4页,此课件共114页哦包括两相(即固定相、移动相)和样品。包括两相(即固定相、移动相)和样品。固定相固定相 在色谱过程中不发生移动。在色谱过程中不发生移动。材料:固体(相)、固体及其所支持的液体。材料:固体(相)、固体及其所支持的液体。流动相流动相 在色谱过程中不停地移动,并带动被分在色谱过程中不停地移动,并带动被分离物质一起移动。离物质一起移动。材料:气体、液体。材料:气体、液体。样样 品品 溶质溶质5.1.2色谱体系色谱体系2022/10/85第5页,此课件共114页哦色谱法的基本原理色谱法的基本原理色色谱谱法法是是包包括括一一大大类类操操作作方方式式不不同同、但但分分离离原

6、原理理相相同同的的一一门门技技术术,不不论论采采用用何何种种方方法法或或设设备备、其其色色谱谱过过程程有有着着如如下下共共同同点点:(1 1)任任何何色色谱谱过过程程,都都必必须须有有两两相相物物质质存存在在,一一为为固固定定相相,一一为为流流动动相相。(2 2)物物质质的的分分离离还还必必须须借借助助于于流流动动相相相相对对于于固固定定相相移移动动。(3 3)被被分分离离的的物物质质称称为为溶溶质质,由由于于各各种种溶溶质质组组分分与与两两相相物物质质有有着着不不同同作作用用力力,从从而而造造成成各各组组分分产产生生差差速速运运动而达到分离目的。动而达到分离目的。溶溶质质与与两两相相物物质质

7、之之间间作作用用力力可可以以为为吸吸附附力力,也也可可以以为为溶溶解解力力;由由于于此此种种力力之之不不同同,决决定定了了各各个个组组分分在在两两相相中中有有着着不不同同量量或或浓浓度度的的分分布布,随随着着流流动动相相的的前前移移,则则此此种种分分布布不不断断变变更更,最最终终与与流流动动相相作作用用力力大大的的组组分分前前移移快快,反反之之则则慢慢,下下图图为为一一二二元组分分离示意图。元组分分离示意图。2022/10/86第6页,此课件共114页哦下图为一二元组分分离示意图。下图为一二元组分分离示意图。2022/10/87第7页,此课件共114页哦分分 离离 原原 理理在色谱分析中,当流

8、动相携带样品通过色谱的固定相在色谱分析中,当流动相携带样品通过色谱的固定相时,样品分子与固定相分子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使样时,样品分子与固定相分子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使样品分子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进行分配。与固定相分品分子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进行分配。与固定相分子作用越大的组分向前移动速度越慢,与固定相分子子作用越大的组分向前移动速度越慢,与固定相分子作用越小的组分向前移动速度越快,经过一定的距离作用越小的组分向前移动速度越快,经过一定的距离后,由于反复多次的分配,使原本性质(沸点、极性后,由于反复多次的分配,使原本性质(沸点、极性等)差异很小的组分之间可得到很好的分离。等)差异很小的组分之间可得

9、到很好的分离。2022/10/88第8页,此课件共114页哦5.1.3色谱法的分类色谱法的分类(依据不同依据不同,分发不同分发不同)(1)按两相的状态分类)按两相的状态分类2022/10/89第9页,此课件共114页哦开床式色谱开床式色谱纸色谱纸色谱(利用滤纸作固定相的支持物,把试样点(利用滤纸作固定相的支持物,把试样点在滤纸上,用溶剂将其展开而进行分离)在滤纸上,用溶剂将其展开而进行分离)薄层色谱薄层色谱(用粉末吸附剂,压成或涂成薄层,然后(用粉末吸附剂,压成或涂成薄层,然后用类似纸色谱的操作进行分离)用类似纸色谱的操作进行分离)(2)按分离)按分离“床床”的几何形状分类的几何形状分类柱色谱

10、柱色谱2022/10/810第10页,此课件共114页哦(3)按分离原理分类)按分离原理分类吸附色谱:利用吸附剂表面对不同组分具有的不同吸附能,达到吸附色谱:利用吸附剂表面对不同组分具有的不同吸附能,达到分离目的。分离目的。分配色谱:利用不同组分在给定的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分配色谱:利用不同组分在给定的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而使混合物实现分离与测定的方法。而使混合物实现分离与测定的方法。离子交换色谱:以带固定电荷的离子交换剂作固定相,用于分离离子交换色谱:以带固定电荷的离子交换剂作固定相,用于分离带相反电荷的物质。由于不同物质带电情况不同而对固定相有不带相反电荷的物质。由于不同物质带电情

11、况不同而对固定相有不同的静电力而进行分离同的静电力而进行分离 。凝胶色谱:又叫体积排阳色谱,分子筛色谱。以多孔的固体凝胶凝胶色谱:又叫体积排阳色谱,分子筛色谱。以多孔的固体凝胶作固定相,分子大小不同的物质因进入固定相孔内的程度不同而作固定相,分子大小不同的物质因进入固定相孔内的程度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的。达到分离的目的。亲合色谱:根据固定相上键合的特殊配体对某种生物大分子有亲合色谱:根据固定相上键合的特殊配体对某种生物大分子有专一性吸附而除去其他杂质。使生物大分子得以分离。专一性吸附而除去其他杂质。使生物大分子得以分离。2022/10/811第11页,此课件共114页哦(4)按使用领域不同对色谱

12、的分类:)按使用领域不同对色谱的分类:分分析析型型色色谱谱:主主要要用用于于各各种种样样品品的的分分析析,其其特特点点是是色谱柱较细,分析的样品量少。色谱柱较细,分析的样品量少。制备型色谱:又可分为实验室用制备型色谱和工业用大制备型色谱:又可分为实验室用制备型色谱和工业用大型制造纯物质的制备色谱。型制造纯物质的制备色谱。2022/10/812第12页,此课件共114页哦5.2薄层色谱法薄层色谱法薄层色谱法薄层色谱法(Thin-Layer Chromatography,简称简称TLC)定义:是一种把固体分离材料铺在一个固体薄片上形成薄层,定义:是一种把固体分离材料铺在一个固体薄片上形成薄层,通过

13、移动相流经薄片上附着的吸附剂,带动试样逐渐上升通过移动相流经薄片上附着的吸附剂,带动试样逐渐上升(展开展开),由于混合物组分对固定相、移动相相对吸附能力的,由于混合物组分对固定相、移动相相对吸附能力的不同而将其加以分离的方法不同而将其加以分离的方法分分类类:薄薄层层色色谱谱法法可可以以有有多多种种形形式式:如如吸吸附附色色谱谱,分分配配色色谱谱,离离子子交交换换色色谱谱等等,而而应应用用最最广广泛泛的的是是吸吸附附薄薄层层色色谱谱,所所以以在这里只讨论它。在这里只讨论它。2022/10/813第13页,此课件共114页哦5.2.1 5.2.1 基本原理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概念:吸附:吸附:溶

14、质分子随流动相之流动,会贴在固定相表面上,溶质分子随流动相之流动,会贴在固定相表面上,这就是吸附。这就是吸附。物理吸附:物理吸附:吸附作用力为分子间的一般作用力,即范德华吸附作用力为分子间的一般作用力,即范德华力,没有化学键的生成与破坏。因之物理吸附具有普遍性,力,没有化学键的生成与破坏。因之物理吸附具有普遍性,无选择性;吸附速度快而可逆;同时吸附热较小(无选择性;吸附速度快而可逆;同时吸附热较小(510千千卡卡/摩尔);被吸附分子不限于单层,实际上可以是多摩尔);被吸附分子不限于单层,实际上可以是多层层。2022/10/814第14页,此课件共114页哦化学吸附:化学吸附:吸附作用力类似化学

15、键力;即电子的吸附作用力类似化学键力;即电子的转移或电子共用等。由于被吸附分子与吸附剂分转移或电子共用等。由于被吸附分子与吸附剂分子间有成键的可能,所以有选择性,吸附速度较子间有成键的可能,所以有选择性,吸附速度较慢,需要在高温下才能发生;不易解析;吸附热慢,需要在高温下才能发生;不易解析;吸附热较大(较大(10100千卡千卡/摩尔),被吸附分子一般是单摩尔),被吸附分子一般是单层的。层的。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可以并行发生,二者不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可以并行发生,二者不是截然无关的。是截然无关的。吸附剂吸附剂:吸附别的物质的物质。如:硅胶、三氧:吸附别的物质的物质。如:硅胶、三氧化二铝。化二铝。展

16、开剂展开剂:溶剂,又叫洗脱剂,带动样品移动。:溶剂,又叫洗脱剂,带动样品移动。样品样品:又叫溶质。:又叫溶质。2022/10/815第15页,此课件共114页哦基基 本本 原原 理理在吸附薄层色谱体系中,一般均发生物理吸附。当在吸附薄层色谱体系中,一般均发生物理吸附。当样品溶液被点样到薄板的吸附剂上然后用展开剂展样品溶液被点样到薄板的吸附剂上然后用展开剂展开时,吸附剂对样品分子、溶剂分子均发生吸附。开时,吸附剂对样品分子、溶剂分子均发生吸附。同时,它们也都可以被解吸下来(即吸附在某一点同时,它们也都可以被解吸下来(即吸附在某一点上的分子被其他分子所取代)上的分子被其他分子所取代)。2022/1

17、0/816第16页,此课件共114页哦在薄层色谱的展开过程中,溶质分子和溶剂分子对吸在薄层色谱的展开过程中,溶质分子和溶剂分子对吸附剂存在着一个附剂存在着一个竞争竞争。被吸附在薄板上的溶质分子可。被吸附在薄板上的溶质分子可以被溶剂分子置换进入溶剂中,并随溶剂的向前移动以被溶剂分子置换进入溶剂中,并随溶剂的向前移动而迁移。而在溶剂中的溶质分子也可以把吸附在吸附而迁移。而在溶剂中的溶质分子也可以把吸附在吸附剂上的溶剂分子置换下来,溶质分子重新被吸附在吸剂上的溶剂分子置换下来,溶质分子重新被吸附在吸附剂上。这一过程不断循环往复进行。附剂上。这一过程不断循环往复进行。对于吸附性强的溶质组分在吸附剂上的

18、浓度大一些;对于吸附性强的溶质组分在吸附剂上的浓度大一些;吸附弱的溶质组分则在溶液中浓度大。吸附弱的溶质组分则在溶液中浓度大。吸附弱吸附弱or在溶液中浓度大的组分,随溶剂的前进迁移速度在溶液中浓度大的组分,随溶剂的前进迁移速度快,则快,则Rf值大;反之吸附强值大;反之吸附强or在溶液中浓度小的组分随溶在溶液中浓度小的组分随溶剂的前进迁移速度慢,则剂的前进迁移速度慢,则Rf值小。这样就可以把不同的值小。这样就可以把不同的组分分离开。组分分离开。2022/10/817第17页,此课件共114页哦溶质迁移的快慢用比移值溶质迁移的快慢用比移值Rf来表示来表示在给定的实验条件下,在给定的实验条件下,Rf

19、值对于某一溶质说是一特值对于某一溶质说是一特征值,因此可借色谱法来鉴定物质。征值,因此可借色谱法来鉴定物质。吸附力强的溶质,吸附力强的溶质,有较小的有较小的Rf值,反之,则有较大的值,反之,则有较大的Rf值。值。Rf这一特征值就这一特征值就构成了色谱分析的基础。构成了色谱分析的基础。2022/10/818第18页,此课件共114页哦5.2.2薄层色谱的固定相薄层色谱的固定相1.确定吸附剂确定吸附剂从被分离混合物性质出发主要考虑从被分离混合物性质出发主要考虑3个方面个方面溶解性;溶解性;酸碱性;极性。酸碱性;极性。溶解性:溶解性:2022/10/819第19页,此课件共114页哦酸碱性:酸碱性:

20、吸附剂酸碱性与试样的应保持一致。否则会发生化学反吸附剂酸碱性与试样的应保持一致。否则会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不可逆吸附。应而产生不可逆吸附。一般地:一般地:硅胶硅胶 略带酸性。略带酸性。(适用于酸性和中性物质的分离适用于酸性和中性物质的分离)氧化铝氧化铝略带碱性。略带碱性。(适用于碱性和中性物质的分离适用于碱性和中性物质的分离)硅胶与氧化铝以硅胶与氧化铝以1:1量惨和量惨和中性吸附剂。中性吸附剂。极性极性:吸附剂一般都是极性物质,所以混合物试样的极吸附剂一般都是极性物质,所以混合物试样的极性越大,则被吸附剂吸附得越牢,移动速度越慢(性越大,则被吸附剂吸附得越牢,移动速度越慢(Rf值越小)值越小)2

21、022/10/820第20页,此课件共114页哦常见吸附剂吸附能力的比较:常见吸附剂吸附能力的比较:蔗糖蔗糖纤维素纤维素淀粉淀粉CaCO3CaSO4MgCO3硅胶硅胶活性炭活性炭MgO氧化铝氧化铝(2)吸附力的规律性:)吸附力的规律性:被吸附分子与吸附剂(硅胶、氧化铝)之间的吸附力大小有下被吸附分子与吸附剂(硅胶、氧化铝)之间的吸附力大小有下列规律性列规律性:能在吸附剂和吸附分子间形成氢键时,吸附力就大。能在吸附剂和吸附分子间形成氢键时,吸附力就大。被吸附分子的极性大,吸附力就大;分子中极性官能团增多,被吸附分子的极性大,吸附力就大;分子中极性官能团增多,吸附力也增加。吸附力也增加。分子中有双

22、键时吸附力比无双键时大,双键增大,特别是形分子中有双键时吸附力比无双键时大,双键增大,特别是形成共轭时吸附力增大的更明显。苯环的影响比双键大。成共轭时吸附力增大的更明显。苯环的影响比双键大。同系物中分子量大则吸附作用也强。同系物中分子量大则吸附作用也强。2022/10/821第21页,此课件共114页哦同分异构体若形成了分子内氢键,则对吸附剂的吸附力大大减同分异构体若形成了分子内氢键,则对吸附剂的吸附力大大减小,如下列物质的吸附力大小为:小,如下列物质的吸附力大小为:含单官能团的化合物,当烷基链长短相同时,吸附力大小为含单官能团的化合物,当烷基链长短相同时,吸附力大小为:离子化合物羧酸离子化合

23、物羧酸醇、酰胺醇、酰胺伯胺伯胺酯、醛酮酯、醛酮腈、叔胺、硝基腈、叔胺、硝基化合物化合物醚醚烯烯卤代烷卤代烷烷烷2022/10/822第22页,此课件共114页哦(3 3)吸附剂选用)吸附剂选用吸附色谱吸附色谱:最常用的吸附剂有硅胶、氧化铝,粒度一般为最常用的吸附剂有硅胶、氧化铝,粒度一般为150300目筛孔,其次是聚酰胺和纤维素,其粒度一般分目筛孔,其次是聚酰胺和纤维素,其粒度一般分别为别为70140目筛孔和目筛孔和160200目筛孔。目筛孔。氧化铝的极性比硅胶大,比较适用于分离极性较小的氧化铝的极性比硅胶大,比较适用于分离极性较小的化合物(烃、醚、醛、酮、卤代烃等);相反,硅胶适化合物(烃、

24、醚、醛、酮、卤代烃等);相反,硅胶适用于分离极性较大的化合物(羧酸、醇、胺等),而非用于分离极性较大的化合物(羧酸、醇、胺等),而非极性化合物在硅胶板上吸附较弱,分离较差,极性化合物在硅胶板上吸附较弱,分离较差,Rf值较大。值较大。2022/10/823第23页,此课件共114页哦表表5-1常见薄层色谱吸附剂(固定相)常见薄层色谱吸附剂(固定相)固定相固定相性质性质参考用途参考用途硅胶硅胶表面有硅羟基,弱酸表面有硅羟基,弱酸性性PH4.5分离酸、中性物质,如:酚类、醛类、生分离酸、中性物质,如:酚类、醛类、生物碱类、甾体化合物及氨基酸类物碱类、甾体化合物及氨基酸类氧化铝氧化铝表面暴露的铝原子,

25、表面暴露的铝原子,Al-O键具有吸附作用键具有吸附作用碱性氧化铝分离中性或碱性化合物,如:碱性氧化铝分离中性或碱性化合物,如:多环碳氢化合物类、生物碱类、胺类、脂多环碳氢化合物类、生物碱类、胺类、脂溶性维生素及醛酮类;中性氧化铝分离酸溶性维生素及醛酮类;中性氧化铝分离酸及对碱不稳定化合物;酸性氧化铝分离酸及对碱不稳定化合物;酸性氧化铝分离酸性化合物。性化合物。聚酰胺聚酰胺分子内酰胺基能与某分子内酰胺基能与某些基团形成氢键些基团形成氢键分离酚类、酸类、醌类及硝基化合物。分离酚类、酸类、醌类及硝基化合物。纤维素纤维素有大量羟基亲水基团,有大量羟基亲水基团,亲水性很强亲水性很强分离亲水性化合物,如:

26、氨基酸、核苷酸分离亲水性化合物,如:氨基酸、核苷酸衍生物、糖等,衍生物、糖等,分析蛋白质,肽以及多糖、分析蛋白质,肽以及多糖、核苷酸等。核苷酸等。2022/10/824第24页,此课件共114页哦2.薄层色谱对吸附剂的要求薄层色谱对吸附剂的要求具有均匀的结构和一定的比表面积。具有均匀的结构和一定的比表面积。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对展开剂和样品成分不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对展开剂和样品成分不分解、不破坏。分解、不破坏。具有可逆的吸附性。具有可逆的吸附性。最好为白色固体,以利于观测。最好为白色固体,以利于观测。注意:碱性氧化铝做吸附剂时,会引起一些物质的反应。注意:碱性氧化铝做吸附剂时

27、,会引起一些物质的反应。如:使醛酮缩合、酯和内酯水解、醇羟基脱水。如:使醛酮缩合、酯和内酯水解、醇羟基脱水。2022/10/825第25页,此课件共114页哦5.2.3薄板的制备:薄板的制备:1、薄板制备:、薄板制备:(1 1)薄板的选择)薄板的选择 最常用的薄板是玻璃板,其大小最常用的薄板是玻璃板,其大小选择:根据目的、样品量、组分的数目多少和展开的选择:根据目的、样品量、组分的数目多少和展开的方式等综合而定。方式等综合而定。小量制备小量制备:待分离组分总量在:待分离组分总量在0.50.51g1g左右,可采用左右,可采用400mm350mm400mm350mm的薄板的薄板1 13 3块即可。

28、块即可。预试或定性分析:预试或定性分析:用单项展开时,多用载玻片用单项展开时,多用载玻片(200mm50mm,200mm25mm或或75mm25mm)。)。双向展开或小量制备时,一般采用双向展开或小量制备时,一般采用200mm200mm或或400mm200mm的大板。的大板。玻璃板要求:玻璃板要求:平整、光滑、干净。平整、光滑、干净。2022/10/826第26页,此课件共114页哦(2 2)制板方法:湿铺法)制板方法:湿铺法 和干铺法和干铺法干铺法干铺法概念:就是将吸附剂颗粒或粉末均匀地平铺在玻璃板上的方概念:就是将吸附剂颗粒或粉末均匀地平铺在玻璃板上的方法,所制得薄板称为干板。法,所制得薄

29、板称为干板。吸附剂粒度要求:一般为吸附剂粒度要求:一般为150200目左右。目左右。涂铺方法:把玻璃板平放在平台上或实验台面上,先将吸附涂铺方法:把玻璃板平放在平台上或实验台面上,先将吸附剂大致平摊在玻板上,然后两手握住一根带有两个套圈的粗剂大致平摊在玻板上,然后两手握住一根带有两个套圈的粗玻璃棒,按照图所示方向推动,把多余的吸附剂除去,便可玻璃棒,按照图所示方向推动,把多余的吸附剂除去,便可得到一块均匀的薄板。玻棒套圈可以用塑料管或胶布等制成。得到一块均匀的薄板。玻棒套圈可以用塑料管或胶布等制成。两个套圈的厚度和距离,便是薄层的厚度和宽度。定性或定两个套圈的厚度和距离,便是薄层的厚度和宽度。

30、定性或定量板厚度:量板厚度:0.250.5mm;制备板厚度:;制备板厚度:1-3mm(此法也可用(此法也可用于制备大块湿板)于制备大块湿板)。2022/10/827第27页,此课件共114页哦图图51薄层干铺法薄层干铺法1玻板玻板 2玻棒玻棒 3厚层套圈厚层套圈 4导轨套圈导轨套圈 5薄层薄层2022/10/828第28页,此课件共114页哦湿铺法湿铺法 概念:将溶剂或含粘合剂的溶剂和吸附剂按一定的比例,概念:将溶剂或含粘合剂的溶剂和吸附剂按一定的比例,一般硅一般硅胶为胶为30g/(75-90)ml,氧化铝为,氧化铝为25g/50ml,加到一起,调成糊状,加到一起,调成糊状,然后再将糊状物均匀

31、的铺在薄板上的方法。然后再将糊状物均匀的铺在薄板上的方法。吸附剂粒度要求:硅胶、氧化铝一般为吸附剂粒度要求:硅胶、氧化铝一般为200300目左右;聚酰胺、纤目左右;聚酰胺、纤维素一般为维素一般为160200目。目。湿铺法的操作步骤:湿铺法的操作步骤:调糊调糊 硅胶硅胶G、氧化铝、氧化铝G、硅胶、硅胶GF254或不含粘合剂的吸附剂如硅胶或不含粘合剂的吸附剂如硅胶H、氧化铝氧化铝H的的充分调匀充分调匀,均是取,均是取1份吸附剂,加入份吸附剂,加入2-3份水。份水。用用CMC作粘合剂:作粘合剂: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100ml,加硅胶加硅胶H(200250目)目)30g或氧化铝

32、或氧化铝50g,充分调匀后,即可涂铺。,充分调匀后,即可涂铺。2022/10/829第29页,此课件共114页哦用用淀淀粉粉作作粘粘合合剂剂时时:取取硅硅胶胶H(200250目目)0.95份份,加加0.05份份淀淀粉粉(可可溶溶性性淀淀粉粉不不能能用用),加加水水23份份,将将容容器器放放在在沸沸水水浴浴上上加加热热,不不停停搅搅拌拌下下煮煮沸沸5 5分分钟钟,直直到到获获得得最最大大的的粘粘稠稠度度,再再加加水水1 1份份,再再煮煮12min,调调匀,冷后涂铺。匀,冷后涂铺。纤纤维维素素粉粉作作粘粘合合剂剂:纤纤维维素素粉粉1 1份份,加加水水(或或丙丙酮酮)5 56 6份调成糊状后涂铺。份

33、调成糊状后涂铺。聚聚酰酰胺胺1g,加加6mL 85%甲甲酸酸,搅搅拌拌溶溶解解后后,再再加加70%乙醇乙醇3mL,调匀后,便可涂铺。,调匀后,便可涂铺。2022/10/830第30页,此课件共114页哦徒手铺板:将调制好的薄层糊倒在备用的玻板上,用玻棒初步摊徒手铺板:将调制好的薄层糊倒在备用的玻板上,用玻棒初步摊开,用拇指和食指抓住玻板一端,在桌面上反复震动数次,待薄开,用拇指和食指抓住玻板一端,在桌面上反复震动数次,待薄层糊铺展均匀后,平放在平台上即可。此法简便、快速,最适合层糊铺展均匀后,平放在平台上即可。此法简便、快速,最适合微型板的制备。微型板的制备。薄层板质量的判定:薄厚均匀,层面不

34、应有波纹,也不应有透薄层板质量的判定:薄厚均匀,层面不应有波纹,也不应有透过吸附剂而看到玻璃板的斑点。过吸附剂而看到玻璃板的斑点。薄板的后处理:晾干后,活化。薄板的后处理:晾干后,活化。硅胶板硅胶板 一般在一般在105,最高不超过最高不超过128 ,烘箱中烘烤半小时,冷,烘箱中烘烤半小时,冷却后取出在干燥器中保存备用。作为分配色谱的硅胶薄层板无需活却后取出在干燥器中保存备用。作为分配色谱的硅胶薄层板无需活化,在室温下放置化,在室温下放置12h24h后即可使用;后即可使用;氧化铝板氧化铝板 200220活化活化4h,得活性为,得活性为级的板。级的板。150160 活活化化4h,得活性为,得活性为

35、级的板。级的板。2022/10/831第31页,此课件共114页哦 2、薄板(、薄板(吸附剂)吸附剂)活性测定:活性测定:(1 1)海氏(海氏(HermenekHermenek)法)法 适用对象适用对象:无粘合剂氧化铝和硅胶板:无粘合剂氧化铝和硅胶板 方方法法:取取0.02mL0.02mL染染料料混混合合液液,分分别别滴滴于于氧氧化化铝铝(或或硅硅胶胶)干干板板上上(薄薄层层:902400.6mm),用用四四氯氯化化碳碳展展开开(薄薄板板与与展展开开缸缸底底夹夹角角为为10102020)。然然后后按按下下表中表中R Rf f值确定其活度级别。值确定其活度级别。2022/10/832第32页,此

36、课件共114页哦表表52氧化铝及硅胶海氏定级法氧化铝及硅胶海氏定级法2022/10/833第33页,此课件共114页哦(2 2)斯托尔(斯托尔(StahlStahl)方法)方法 适用对象:适用对象:用湿铺板、经活化的含粘合剂的硅胶板用湿铺板、经活化的含粘合剂的硅胶板 方方 法法:将将三三种种染染料料的的混混合合氯氯仿仿溶溶液液点点在在薄薄层层上上,点点的的直直径径为为1 12mm2mm,用用正正己己烷烷乙乙酸酸乙乙酯酯(9191)展展开开,303060min60min内内溶溶剂剂爬爬行行10cm10cm,如如果果三三种种染染料料的的比比移移值值(R Rf f)大大小小为为对对二二甲甲氨氨基基偶

37、偶氮氮苯苯 靛靛酚酚蓝蓝 苏苏丹丹红红,则则与与级级氧氧化化铝铝的的活活性性相当。相当。2022/10/834第34页,此课件共114页哦5.2.4点样及展开点样及展开1、点样:、点样:将样品溶液点在薄板上。将样品溶液点在薄板上。点样工具:微量注射器;玻璃毛细管。点样工具:微量注射器;玻璃毛细管。点样方法:液体直接点样法;固体添埋法。点样方法:液体直接点样法;固体添埋法。样点式样:点型;线型;条型。样点式样:点型;线型;条型。点样应注意的五个问题:点样应注意的五个问题:点样液的浓度与制备:点样液的浓度与制备:5%准备液准备液 0.11%点样液点样液重复点样的次数与操作事项:重复点样的次数与操作

38、事项:点样斑点的大小:一般点样斑点直径不大于点样斑点的大小:一般点样斑点直径不大于3mm;点点样样量量:0.25mm薄薄层层,一一般般点点样样量量为为几几微微克克几几百百微微克克作作定定性性分分析;析;2mm层厚,点样量可达几十毫克几百毫克作制备。层厚,点样量可达几十毫克几百毫克作制备。点点样样位位置置:距距底底边边约约1.52cm的的起起始始线线上上,点点与与点点之之间间的的距距离离一般为一般为1.52cm。2022/10/835第35页,此课件共114页哦图图52各种点样方式示意图各种点样方式示意图2022/10/836第36页,此课件共114页哦2022/10/837第37页,此课件共1

39、14页哦2、展开、展开/展层:展层:是混合物样品分离的过程。是混合物样品分离的过程。应注意:应注意:展开剂不淹没样点。展开剂不淹没样点。薄板呈倾斜状薄板呈倾斜状溶剂前沿不超过板顶。溶剂前沿不超过板顶。展层的容器展层的容器:除了专用的色谱缸外,常见玻璃标本:除了专用的色谱缸外,常见玻璃标本 缸、染色缸、广口瓶、大量筒、大试缸、染色缸、广口瓶、大量筒、大试 管等可作为其代用品。管等可作为其代用品。展层方式展层方式:上行法;下行法;双向法;递次上行法。:上行法;下行法;双向法;递次上行法。2022/10/838第38页,此课件共114页哦(1 1)上上行行法法:有有倾倾斜斜上上行行法法或或垂垂直直上

40、上行行法法两两种种。软软板板则则只能与平面成约只能与平面成约15的近水平倾斜放置。的近水平倾斜放置。上上行行法法展展开开的的距距离离一一般般为为1015cm,展展开开时时间间约约为为30min左右,最快者只需几分钟,最慢者需左右,最快者只需几分钟,最慢者需23h。2022/10/839第39页,此课件共114页哦(2 2)下下行行法法:薄薄层层样样点点朝朝上上,展展开开剂剂是是从从上上向向下下通通过过薄薄层层。展展开开剂剂与与薄薄层层之之间间是是通通过过滤滤纸纸条条或或纱纱布布条条作作为为桥桥梁梁进进行行转转移移的的。由由于于展展开开剂剂受受吸吸附附和和重重力力的的双重作用,因此,下行法展开速

41、度较快。双重作用,因此,下行法展开速度较快。(3 3)双双向向展展开开法法:适适用用于于方方形形板板。先先沿沿X X轴轴展展开开,然然后后再再换换用用另另外外一一种种展展开开剂剂沿沿Y Y轴轴展展开开。此此法法常常用用于于某某些些复复杂杂成成分分或或R Rf f值值较较小小的的成成分分的的展展开开,氨氨基基酸酸分分离离就就常常用用此此法法展开。展开。原点122022/10/840第40页,此课件共114页哦(4 4)递次单向法递次单向法/多次单向法多次单向法:先先用用一一种种展展开开剂剂上上行行展展开开后后,再再在在同同一一方方向向用用同同一一种种或或换换成成另另外外一一种种展展开开剂剂展展开

42、开,如如此此反反复复多多次次,可可得得到到较较好好的的分分离离效效果果,这这种种方方法法称称为为递递次次上上行行法法,可可适适用用于于不不易易分分离离的的化化合合物物的分离。的分离。边缘效应:边缘效应:消消除除边边缘缘效效应应的的方方法法:是是在在层层析析缸缸内内壁壁贴贴上上用用展展开开剂浸湿的滤纸条。剂浸湿的滤纸条。2022/10/841第41页,此课件共114页哦3、展开剂的选择:、展开剂的选择:即:一是展开剂对被分离物质应该有一定的解吸能力,即:一是展开剂对被分离物质应该有一定的解吸能力,即要选择合适的极性。极性大的溶剂,解吸能力(或即要选择合适的极性。极性大的溶剂,解吸能力(或叫洗脱能

43、力)强,样品组分的叫洗脱能力)强,样品组分的Rf值大;极性小的溶剂,值大;极性小的溶剂,解吸能力小,使组分的解吸能力小,使组分的Rf也小。二是展开剂对被分离的也小。二是展开剂对被分离的组分有一定的溶解度,因为被解吸下来的组分只有能溶解组分有一定的溶解度,因为被解吸下来的组分只有能溶解在展开剂中才能随展开剂向前移动。在展开剂中才能随展开剂向前移动。大原则大原则:选择展开剂选择展开剂一般需要针对吸附剂的种类、一般需要针对吸附剂的种类、活度和被分离混合物的组成及各成分的性质结构和活度和被分离混合物的组成及各成分的性质结构和性质等情况性质等情况综合而定综合而定2022/10/842第42页,此课件共1

44、14页哦小原则小原则:被分离物质和展开剂之间的极性关系应:被分离物质和展开剂之间的极性关系应符合符合“相似相溶原理相似相溶原理”。该原则可用于确定展开。该原则可用于确定展开剂的大致范围。剂的大致范围。即:强极性试样用强极性展开剂;弱极性试样用即:强极性试样用强极性展开剂;弱极性试样用弱极性展开剂。弱极性展开剂。选择的具体方法选择的具体方法:粗选粗选预试验(微园环试验和小板试验)预试验(微园环试验和小板试验)确定确定2022/10/843第43页,此课件共114页哦2022/10/844第44页,此课件共114页哦硅胶和氧化铝板上官能团对洗脱能力的影响是:硅胶和氧化铝板上官能团对洗脱能力的影响是

45、:(弱弱强)强)若溶剂分子中有以上官能团,则越往后的官能若溶剂分子中有以上官能团,则越往后的官能团溶剂,洗脱时解吸能力越大,团溶剂,洗脱时解吸能力越大,Rf越大。越大。某些溶剂的洗脱能力某些溶剂的洗脱能力/极性大小,见下:极性大小,见下:2022/10/845第45页,此课件共114页哦单一溶剂的极性大小顺序为:石油醚(小)环己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苯甲苯二氯甲烷氯仿乙醚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丙酮正丙醇甲醇吡啶乙酸(大)混合溶剂的极性顺序:苯氯仿(1+1)环己烷乙酸乙酯(8+2)氯仿丙酮(95+5)苯丙酮(9+1)苯乙酸乙酯(8+2)氯仿乙醚(9+1)苯甲醇(95+5)苯乙醚(6+4)环己烷乙酸乙酯(1

46、+1)氯仿乙醚(8+2)氯仿甲醇(99+1)苯甲醇(9+1)氯仿丙酮(85+15)苯乙醚(4+6)苯乙酸乙酯(1+1)氯仿甲醇(95+5)氯仿丙酮(7+3)苯乙酸乙酯(3+7)苯乙醚(1+9)乙醚甲醇(99+1)乙酸乙酯甲醇(99+1)苯丙酮(1+1)氯仿甲醇(9+1)2022/10/846第46页,此课件共114页哦如何根据被分离的对象选择吸附剂和展开剂?如何根据被分离的对象选择吸附剂和展开剂?一般地:都是根据样品极性及试验结果临时确一般地:都是根据样品极性及试验结果临时确定的。若吸附剂确定后,经试验若:定的。若吸附剂确定后,经试验若:Rf值太大,选展开剂极性比原来的小的溶剂。值太大,选展开

47、剂极性比原来的小的溶剂。Rf值太小,选展开剂极性比原来的大的溶剂。值太小,选展开剂极性比原来的大的溶剂。一般经过多次才能确定下来。一般经过多次才能确定下来。有一有一 三角形图解法可以作为初步选择参考。三角形图解法可以作为初步选择参考。2022/10/847第47页,此课件共114页哦图图5-3吸附色谱中三种主要因素的关系图吸附色谱中三种主要因素的关系图2022/10/848第48页,此课件共114页哦5.2.5显色显色显色:为再现无色组分斑点位置。显色:为再现无色组分斑点位置。目的:对物质进行鉴定。目的:对物质进行鉴定。方法:物理方法紫外光照射。方法:物理方法紫外光照射。化学方法化学试剂喷洒。

48、化学方法化学试剂喷洒。喷喷洒洒工工具具及及方方法法:喷喷壶壶;喷喷洒洒显显色色剂剂要要求求喷喷壶壶与与薄薄层层的的距距离离应应在在约约30 30 4040厘厘米米,显显色色后后,要要立立即即用用铅铅笔笔或或打打头头针针把把斑斑点点位位置置标标出出,以以便便下下步步测测量量R Rf f值,并把薄层色谱图描绘下来。值,并把薄层色谱图描绘下来。喷喷 壶壶2022/10/849第49页,此课件共114页哦显色剂种类:显色剂种类:介绍几种化学方法介绍几种化学方法:(:(显色前要将展开剂显色前要将展开剂挥发掉)挥发掉)1、碘蒸气法、碘蒸气法 将展开后溶剂挥发干的薄板放入一个密闭的容器内。将展开后溶剂挥发干

49、的薄板放入一个密闭的容器内。容器是碘蒸气饱和的器皿。多数有机物可以显黄到黄棕色容器是碘蒸气饱和的器皿。多数有机物可以显黄到黄棕色斑点。斑点。显色作用显色作用是碘溶解在组分中,或被吸附在组分物质上是碘溶解在组分中,或被吸附在组分物质上或与组分发生加成作用,主要是吸附作用。或与组分发生加成作用,主要是吸附作用。所以显色后在空所以显色后在空气中放置碘会挥发,斑点褐色,有利于应用在制备薄层色谱。气中放置碘会挥发,斑点褐色,有利于应用在制备薄层色谱。通用显色剂;选择性显色剂;专属性显色剂。2022/10/850第50页,此课件共114页哦2、喷雾显色、喷雾显色将可以与分离的物质反应生成有色物质的显色剂配

50、成一定浓度的溶液,用喷雾器均匀地喷在薄层板上进行显色。常用的通用性显色剂如下:a.重铬酸钾硫酸(5g重铬酸钾溶于100mL 40%硫酸中):用于检查一般有机物。b荧光素溴(0.1g荧光素溶于100mL乙醇):喷后放在有5%的Br2CCl4缸中熏,在紫外灯下观察。用于不饱和化合物。c硫酸:配成5%的硫酸乙醇溶液或15%硫酸正丁醇溶液或浓硫酸醋酸(1:1)的溶液。这是一种通用显色剂。喷后放置15min,然后110下烘到显色。d磷钼酸(或磷钨酸、硅钨酸):喷洒剂为5%10%的磷钼酸乙醇溶液,用于检查还原性物质、生物碱、甾体。喷后加热到120到斑点出现。2022/10/851第51页,此课件共11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