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山海经》的鬼神形象.doc

上传人:温桑 文档编号:49460069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山海经》的鬼神形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浅析《山海经》的鬼神形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山海经》的鬼神形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山海经》的鬼神形象.doc(1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摘 要山海经一书中描写了大量的鬼神形象,保存了许多古老的神话故事。众多怪异、恐怖的鬼神拥有着神秘的超能力。文章根据其不同形象的特殊功能划分为招致祸害、治疗疾病、预示灾害、防御灾害、将人神化等类型。这些神人怪兽的形象中反映了先民改造世界、自我认识的艰辛历程。其形象类别中蕴藏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人类探索自然,解释自然现象、寻求生存,再到思考自身存在、追求永生的思想变化轨迹。其鬼神形象中折射出的人神一体、善恶、福祸依存等思想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关键词:山海经;鬼神形象;影响Abstract In the book of mountains and seas, a large number

2、 of ghosts and gods are depicted, and many ancient fairy tales are preserved. A lot of weird, scary ghosts have mysterious superpowers. According to the special functions of different images, this paper divides them into the types of causing disasters, curing diseases, predicting disasters, preventi

3、ng disasters, deifying people and so on. The images of these monsters reflect the difficult course of our ancestors to transform the world and realize themselves. Its image category contains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s, showing human beings exploring nature, explaining natural phenomena, seeking surv

4、ival, and then thinking about their own existence and pursuing eternal life. The thoughts of the unity of man and god, good and evil, and the dependence of fortune and misfortune reflected in the image of ghosts and gods have exerted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literary creation of later generations.Ke

5、y words:The 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seas; The image of ghosts and spirits; impact目 录一、引 言1二、关于山海经及鬼神概念1(一)山海经1(二) 鬼神概念2三、山海经鬼神形象分类3(一) 招致祸害的鬼神形象3(二) 治疗疾病的鬼神形象3(三) 预示灾害的鬼神形象4(四) 防御灾害的鬼怪形象5(五) 将人神化的鬼神形象61. 女神62. 男神8四、鬼神形象形成的原因9(一) 对自然灾害的敬畏9(二) 人神合一的思想10(三) 对生命的思考10(四) 对未知的探索奇花异草11五、鬼神形象塑造的意义11(一) 鬼神人

6、化11(二) 预警人间11(三) 生命意识12六、山海经鬼神形象对后世创作的影响12(一) 人与鬼神之间的转化12(二) 鬼神的善恶思想12(三) 福祸相依思想13七、结语13注 文14参 考 文 献14致 谢153浅析山海经的鬼神形象一、引 言山海经是一部具有极大想象力的奇书,这本书带有巫史般的色彩,具有神秘性,同时又带有一定的历史真实性。其中收录的各类鬼神,似真似假,或幻或实,展现了古代先人的思考与想象。先人在现实基础中进行想象创造,折射出先人的精神世界,蕴含当时的文化气息,如祭祀文化。山海经根据内容分为山经和海经两部分,各部分又根据其地理位置的差异进行东西南北的划分,带有很强的方位性。海

7、经中结合南北间的气候差异,塑造出各异的鬼神形象,如北方的鬼神、兽类的器官有所残缺,或一目或一足或一首,而南方则是器官多余,或三目或两首或多尾。这是因为北方气候寒冷干燥,不适合生物生存;而南方气候温和多水,适合生物生长,因而南北间的鬼神差异特别大,这也是古人的一种合理式想象与思考。先人对大自然的神奇现象感到好奇与不解,便根据现实条件展开想象进行创造,来解释他们心中的疑惑。人们在这些怪异的鬼神形象上的不同,便是从对大自然的恐惧、敬畏再到和谐相处德心理变化过程。因而研究山海经的鬼神形象,我们可以感知到在蒙昧时期人们对大自然的某种特殊心理,让我们能够揭开其形象塑造背后的神秘面纱;也可通过探索在这过程中

8、所形成的鬼神文化、祭祀文化、巫史文化等,了解其中蕴含着先人的生命意识、丰富的想象力及创造能力。二、关于山海经及鬼神概念(一)山海经山海经可做地理、民俗、古代历史、文化、中外交通、神话等方面的研究。给后人提供了多种思考方向,对山海经的解读也有多重角度,可以从不同方面、不同性质上探讨山海经。“山海经”一名最早见于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大宛列传:“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全书现存有18篇,其余的篇章内容皆已流失。山海经分为山经和海经两部分,其中山经包含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中山经5卷内容,海经包括海外经、海内经、大荒经4卷内容。这本旷世奇书记载了五百多座山的地理位置以及相应的河

9、流、丰富的物产,各种奇花奇草、神兽鬼怪、动人的神话、庄重而又神秘的祭祀文化等内容,无不向后世读者展现了蒙昧之初,先祖奇特想象的画卷和原始的思想文明。这是我们了解先祖生活、思想文明的一个重要通道。(二)鬼神概念从古至今,“鬼神”一词常常被人们所提及,祭拜鬼神活动在民间甚是流行。在古时,鬼与神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鬼神意识起源于原始时期,那时生产力低下,面对大自然的变幻莫测,人们的认知有限,无法很好地解释日月星辰的变化、自然灾害的降临;人们的力量也有限,无法与自然界相抗衡,因而面对这个神秘未知的大自然,人们产生畏惧的心理。先人将一切无法解释的现象归为某种神秘的力量在起作用,那便是鬼神的力量。这一切

10、的自然力都被先人的想象所形象化且人格化了。慢慢地,这些鬼神形象逐渐鲜明,他们认为既然鬼神有不同于人的力量,那么其形象也应与人有所差别。因而在山海经我们随处可见人与动物的结合体、多种动物的结合体,将人、兽、神杂糅一体,形成新的形象。这些鬼神具有强大的力量,能够改天换日,能够招致福祸,能够预示灾害甚至可以治疗疾病。古人也相信有某种通道可以与鬼神“交流”,认为通过他们的虔诚祭拜、奉上祭品等行为可以取悦鬼神,从而改变鬼神的某种决定并对自己产生某种神秘的保护或是获得某种神秘的力量。就这样,原始鬼神崇拜的思想就此萌芽与发展,这种思想影响了中国上千年,促使中国古代社会形成稳定的祭祀风俗。在“万物皆有灵”的思

11、想下,古人崇拜鬼神的对象从大自然的日月星辰、风火雷电延伸到对动物的崇拜,以及对已故祖先的祭拜。古人通过各种固定的祭祀礼仪向神灵表示敬意,与其“交流”,并通过丰富的祭品祈祷神灵保佑自己、帮助人类。在山海经中也有呈现出相类似的鬼神信仰文化。特别是在祭祀山神文化中,不同地理位置的山神,其形象不同,祭祀礼仪也不同,体现古人对鬼神的尊崇与敬畏;而且人们还会赋予某些动物具有预示灾害的特异功能,这恰恰诠释人们对自然灾害的畏惧心理。研究鬼神文化,不仅有利于后人间接地了解古代社会生活及文化内涵,更是探索先人精神世界的重要渠道。 三、山海经鬼神形象分类山经中主要记载山川河流,奇异的动物、植物、矿物以及祭祀山神所需

12、的典礼和祭品,部分还叙述了些山神的形象、神力、职责。而海经内容多是记载海外各国的奇人异事,同时也保存着部分古老的神话传说及一些国家民族部落间的战争故事,其中还存有一条明显的帝王世系。由此可发现:山经是人类探索内部世界的表现,人类幻想鬼神掌管世界,为探寻生存之道,进而寻求神灵的庇护;而海经则是人类探索外部世界的表现,是人类对自身存在的探索,试图解释日月星辰、四季变化的缘由,希望寻找与神灵沟通接触的方法,获得神秘力量以得永生。所以山经的鬼神形象比较丰富,而海经则是变异人类形象更突出。因而分类研究鬼神形象更有利于我们探索形象背后的意义。(一)招致祸害的鬼神形象人有善恶,鬼神也有好坏之分。在书中主要记

13、录了两种招致祸害的鬼神形象,一种是食人鬼怪,另一种是带有毒性的鬼神。此类鬼神形象在山海经中的记录较少,主要集中在山经部分,其中食人鬼怪记录较多。食人鬼怪在山经中有明确讲述的总共有11种。这些形象多是兽型,以牛、羊为主,结合部分人的特征。且它们的体型较为庞大。如:诸怀外形像牛,四只角、人眼、猪耳;野兽土蝼形状像羊,四只角虽然在山海经中关于吃人鬼神记载并不多,但其形态始终是围绕动物原型展开。如鸟类罗罗外形如虎,蛊雕外形如鹰。这不得不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以狩猎为生,毒蛇猛兽的袭击成为人们生存的巨大障碍。通过书中记录这些食人鬼怪形象来说明当时古人生活环境的危险性,也可以说记录了

14、先民对害人、食人之动物的形象解读。这个解读并没有离开先民的生活,围绕其生活出现的动物而展开合理的想象。这比较符合人类的认知过程。这些形象反映先人所认知的世界,刻画其生活环境。(二)治疗疾病的鬼神形象生老病死是人类必然遵循的自然法则。对于蒙昧之初的先人来说,生活环境艰苦、医疗条件差,各种各样的疾病都可能剥夺他们脆弱的生命,因而先人试图寻找可以治疗疾病的“药物”,由此产生了对应的鬼神形象。这些可治疗疾病的鬼怪主要集中在山经,其中有明确记载鬼怪形象及功能的有近40种,大多是兽类,主要以动物形态呈现。如对鱼类、鸟类动物进行加工,将人们生产生活中常见的动物杂糅一体。其功能涉及到人的身体、心理及精神三个层

15、面。如南次三经:“虎蛟,鱼身蛇尾,食之不生痈肿病,可治愈痔疮。”西经:“怪兽肥遗,外形像鹌鹑,黄身红嘴,食之可治愈麻风病。”北山经:“鮨鱼,鱼身狗头,食之可治愈精神失常。”从中可见先人对自身生命的珍视,渴望生命永久、无痛无病远离灾害的强烈愿望。而且这些食用的动物形象也大多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牲畜,先人在他们的生活认知基础上,将他们的夙愿附着在治疗疾病的鬼神形象上,去想象创造鬼神世界。(三)预示灾害的鬼神形象在人类生存过程中,天灾人祸是无法避免的。灾害的严重性、范围广、不可避免性的特点使人们的生命健康时刻受到威胁,因此人们常常渴望拥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在商殷时期,人们通过龟壳卜算事情,由此演变成后世

16、的甲骨文化,可见人们对预示能力的向往和追求。在山海经中记载了大量具有预示能力的怪兽,主要集中在山经,约有48种。其中有25种怪兽,它们所出现的地方,就预示着水灾、旱灾、火灾、虫灾、刮大风之类的自然灾害,其中预示水旱灾害的鬼神近20种,由此可联想到当时人们生活环境中水旱灾害的高频率发生。另外还有20种怪兽,它们的出现则意味着发生战争、瘟疫、恐慌、大兴土木、社会治安动乱等人为灾害,只有少数三种怪兽的出现象征着天下安宁、大丰收等祥瑞之兆。书中分别从怪兽的外形、颜色、声音、花纹等方面刻画其形象。如毕方,外形如鹤,一足,它的名字从它的叫声来,身青色红花纹、白嘴,其出现预示地方将发生怪火。人的血液是红色的

17、,红色间接地象征着鲜血,意味着生命,既有可能是生存,也有可能是死亡。因而红色带有暗示性即大事将临,这也是预示征兆来源之一。这些具有预示灾害能力的怪兽形象是比较怪异、恐怖的,大多是两种以上动物的组合体,主要以鸟、鱼、牛为基本原型。如山经记述:獙獙外形像狐狸,有翅膀,其出现预示天下将发生大旱灾;鱼外形像鱼,有鸟翅,其出现预示天下将发生大旱灾;鸣蛇外形像蛇,有四翅,其出现预示地方将发生大旱灾;肥遗外形像蛇,六脚四翅,其出现预示天下将发生大旱灾而山海经记载有预示祥瑞的鬼神形象,其外形上少了恐怖特征,多为鸟类的形态。比如凤皇、鸾鸟,外形似鸟,身上有五彩花纹,在视觉上给人一种美丽、庄严的感觉,是希望的象征

18、,它们的出现预示天下太平。面对超出认知范畴的各种自然现象,古人凭借对生存环境、各类动植物的认识,怀着敬畏之心去想象塑造鬼神,以其恐怖的外形暗喻灾害。这是在原始思维下,人们对自然现象的初步探索与解释,认为是鬼神在其背后操纵一切;同时这也是一种另类地记录人类在蒙昧时期所遭遇的灾难史的方式。只是这种记录带有敬畏、恐惧的心理,将自然灾害化身为一个个外形恐怖怪异,能够呼风唤雨,预言天灾人祸的鬼神形象。联想其时代背景,我们就不难理解先人塑造鬼神形象的行为。在农业文明时期,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水分、土壤。如果自然灾害降临,人类将面临农作物减产甚至颗粒无收的局面,这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存。因此当先人没有强大的

19、能力与大自然灾害抗衡时,他们只能通过幻想、塑造鬼神形象去记录当时的惨痛教训,提高自身的警惕之心,或是提醒后人避开灾祸或减少因灾害带来的损失。这种对自然灾害的敬畏和防备之心,在后世的作品中也依然可以看到。(四)防御灾害的鬼怪形象寻求生存是原始人类的第一要义。面对天灾人祸,先民无能为力,因而幻想出能够防御灾害的鬼神。山海经记载能够防御灾害的鬼怪形象主要集中在山经部分,约有20种,这些鬼怪的功能涉及防止火灾发生、抵御凶邪之气、避免刀兵之灾、使人不染瘟疫等。可以看出其功能主要是集中在防御人为灾害方面,这是人主体意识的一种表现,关注人类自身及社会的发展。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常常发生战争,而战争则意味着人

20、的牺牲死亡,因而就会产生大量的尸体,若尸体没有得到很好处理,就会滋生细菌,随着其蔓延人们就容易受其感染,形成瘟疫。古时医疗条件差,受感染生病一般都是无法得到很好的救治,这意味着其生命再一次受到威胁。因而在这种威胁伴随下的恐惧心理,人们幻想有某种神秘变异的鬼神能够抵御这些人祸,解救人们。这些防御灾害的鬼怪形象虽然比较怪异,但始终以人类生存环境中常见的动物为原型并加以重组。主要有两种变形方式,一种是某类动物和多器官组合,如在西经记述:讙,外形像野猫,长着一只眼睛、三条尾巴,能够抵御凶邪之气;鵸,样子像乌鸦,长着三个头、六条尾巴,喜欢笑,食之可以抵御凶邪之气;冉遗,长着鱼的身体、蛇的头,有六只脚,眼

21、睛像马耳朵,食之可以抵御凶邪之气这种多个器官和某类动物的杂糅,表现了文明时代之初先民狂放不羁的想象力,他们把神秘力量形象化,形成某一类别真相的认识即预防灾害。另一种是某类动物身上带有红色体表特征,其鬼神功能多数是能够防御火灾的发生。如:中山经记载:窃脂,样子像猫头鹰,长着红色的身、白色的头,可以用来避免火灾;鵌,样子像乌鸦,但长着红色的脚,可以用来预防火灾;蛫,样子像乌龟,长着白色的身体、红色的头,可以用来防御火灾我们可以看到火灾与红色是相关联的,火的颜色即是红色。而且在人类的认知发展中,红色意味着警醒危险,像我们现在出行的警告牌、信号灯等都以红色作为重要性、严重性的体现,所以红色在人们的心理

22、上可以起到警示作用,因而将这种心理特征刻画表现在鬼神形象上。原始的生命观沉淀在原始人的心灵深处,解决“死亡”问题的方法,不循乎智能,而依赖于稚气的幻想,是一种潜意识的自然适应。这些形象中直接寄托了人们对生命体的幻想,在他们的意识中,生命形态是多种多样、变化神奇的,这些也是后世神仙飞升、神佛化身的渊源。(五)将人神化的鬼神形象1. 女神在上古时期的母系社会,农耕社会还未盛行,人们主要从事采桑等一些比较细碎的工作,不需要特别强有力的劳动力,女性有了养活自己的本领。而且那时人的存活率比较低,女性生殖繁衍后代的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因此女性的权利得到肯定,那时期甚至出现了“一妻多夫”制,其孩子只知生母而

23、不知生父。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方式发生改变,需要更大的劳动力,而且这期间常常面临着因社会变革而引起的战争。男女天生生理结构上的差异性决定了男女力量间的悬殊,男性的一次狩猎,可以维持更久的物质生活。而女性近十个月的妊娠期致使其无法从事过重体力劳动,在经济上只能依附于男性。久而久之,男性在家庭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慢慢地女性权利被瓦解,男权登上了历史舞台,步入男权社会。到了父系社会,女性的地位逐渐降低,男权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在封建王朝时期,男权达到顶峰,女性甚至沦为市场交易的物品。如在宋代出现典卖婚,将妻子明码标价出租。再如冥婚陋习,大多是以女性活人为男性死人殉葬。女性鬼神形象经历了从母系社

24、会到父系社会的一个历史变迁,其功能也随着女性地位的降低而产生变化。由原来的祈福、求子等转变为对美的追求以及作为现代人对理想世界的一种精神寄托。先人基于意识刻画女神形象,其形象蕴藏着女性的地位。山海经将女性鬼神形象分为三类,一类是帝女,如娥皇女英、精卫,身份高贵;二类是巫师,备受尊敬,如女丑;三类是女神,掌管重要职责、力量强大,如女娲、西王母。从这个分类中可以看到当时女性处于较高的地位,特别是女娲人身蛇尾的形象,体现古人对蛇动物崇拜。这样把人的形象附着在动物身上,恰恰体现了古人慕强的心理。女性形象的鬼神在作品中描述比较少,但那时女神形象恰恰折射出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在上古神话中女性鬼神承担着孕育

25、生命、繁衍后代的重要角色,如书中记述:女娲形象为人面蛇身,拥有七十变的能力,地位尊崇如帝。由此可见当时女性的地位之高,而其形象特点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蛇作为大自然中行动敏捷、繁衍能力强且存活率高、攻击性强的一种爬行动物,有的甚至带有毒性、吃人,其存在大大影响了人类生存。但蛇天生的能力又让人们为之向往,因而将“人首”作为创造、统治层面的主要载体,“蛇身”则象征着繁衍生息、灵活力强,是人的生存能力。这样的结合体融入了先人的想象与追求。在后世中也流传着许多神话故事: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等,体现了古人对女性生殖能力的尊崇。而有的女性鬼神甚至掌管着在农业方面的生杀大权、评判人间公平正义的刑法,如在西经中记

26、载了西王母威严形象:外形像人但长着豹尾和老虎牙齿,掌管天下灾祸和五刑残杀之事。其外形也是人兽伴生形象,以人为主体结合部分动物器官。在大自然中豹可以说是敏捷的猎手,身材矫健,动作灵活,奔跑速度快;而作为“百兽之王”的老虎则是以体型庞大、牙齿锋利、性情凶猛而著称。这两种动物都是肉食动物,甚至会吃人。这样的人兽结合体,既体现人对动物力量的崇拜,也体现人们渴望得到庇护、拥有力量。这源于先人捕猎时代,面对猛兽的凶残,人们希望拥有某种力量,能够与之匹敌。因而人类在捕食中有时会模仿动物的声音、形态,以此诱惑动物落入陷阱。这种模仿中就有了半人半兽的形象,慢慢地又形成了一种崇拜。在山海经中,西王母的力量还很强大

27、,掌管生死大权;地位崇高,由神兽三青鸟为之觅食。在后世的演变中,西王母形象趋同于人,拥有不死药,其形象由公正、强大的神灵转向貌美慈悲的女性;在神话嫦娥奔月中,后羿向西王母求得不死药情节,则折射出人类思想意识从寻求生存到探寻生命永生的变化。2. 男神男性形象在作品中是描述比较多的。山经中记载了各山山神的形象特征、职责、能力,而且明确了祭祀各山神的典礼仪式及所需物品。而海经内容则多是记述海内外各国的异人、异物,涉及的神祗众多,其中还有一条明显的帝王世系,是研究上古诸神形象的重要材料。在山经中山神外形主要是半人半兽型或是各种野兽的结合体。如南山经中的龙头鸟身的鹊山神;龙身鸟首神;龙身人面神将人与动物

28、相结合或多种动物间的组合,形成异于常人的外形特征,甚至无人类的情感、不食人间烟火;但神奇的是他们拥有超乎常人的神秘力量。为了避免拥有神秘力量的神灵降灾,古人通过祭祀活动,向神灵祈福求平安,其典礼多数是采用有毛动物和精稻米作为祭品。先民的祈神仪式较为简单古朴,没有后人繁缛的典礼和丰盛的祭品。究其原因,离不开当时人们的生产活动,那时生产水平低下,连人的生存都存在问题,因而人们无法提供大量的祭品;更重要的是先人简朴的思想,注重与神灵的精神沟通,通过虔诚的祭拜祈祷,使神灵听到人们的心声。这一古老而又神秘的祭祀文化,也体现先民对人性真善美的追求,以及对丑恶的恐惧与摒弃。在海经中的神灵形象也并没有脱离半人

29、半兽或是兽兽结合的特点,如海外西经记叙:“一臂国在其北,一臂、一目、一鼻孔。有黄马,虎文,一目而一手。”当然也有部分是半人半神形象,如刑天形象:断首,以乳为眼,以脐做口。在这可以看到人、兽、神三者间的杂糅。但在性格上神的色彩有所淡化,人性部分逐渐增加,并且神的生活习性也逐渐向人趋近。将黄帝作为始祖之人,由此展开一系列的男神形象。在这过程中,黄帝在人间有固定的居住场所,并且拥有守护神兽,以及繁衍子孙后代。此时的黄帝与人间帝王无差别,皇帝拥有臣民,并且有一定的分工。世间万民也因此拥有共同的祖先,甚至在这之中还发生了社会战争,如蚩尤之战。这时神、人之间的界限已经模糊,人不再畏惧神灵的力量。人作为神灵

30、的后裔,与神之间有血缘关系、祖族联系,而对神灵的恐惧心理慢慢减弱,反映在半人半神的形象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世界,部分自然现象得到合理解释,而不是鬼神在作怪,人们可以利用工具抵御灾害,甚至是征服自然,在这种心理的趋从下,人性得到强化,先民的意识逐渐增强,神的威严减弱,人神间的关系越来越亲和,诸神的形象逐渐与人趋同,人的部分得到了强化。特别是在海外经对后羿射日、大禹治水故事的记述,说明了先祖在和大自然做斗争时的不懈努力,同时也肯定了人的力量与智慧。面对英雄人物,人们崇拜他,将他捧上神堂,将其神化,突出其伟大功绩,人与神融为一体。在山海经主要有这三类男神形象。一是为民除害的英雄形象,如

31、后羿、大禹;二是操控自然万物的男神形象,如掌管历时之法的男神;三是管理守护一方的男神形象,如山经中的各山山神等。这些男神折射出男性地位之高,人们对权利、力量的崇拜,同时也体现古人对大自然的理解与掌控,对四季、阴阳、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的初步认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自身力量的强大,人类区别于动物,能够思考、有智慧,鬼神的神秘面纱慢慢被揭开,恢复其本真;在正确认识大自然后,他们失去对大自然各种现象、野兽的崇拜,使得在鬼神形象的发展中“人”的部分越来越多,而“动物”的部分越来越少,甚至消失,人性得以真实体现。四、鬼神形象形成的原因(一)对自然灾害的敬畏混沌之初,面对大自然的水旱灾害、地动山

32、摇,他们只能用神话、鬼怪去描述他们所认知的恐怖的世界。他们将人与动物通过怪诞的想象杂糅一体,形成自然神的形象。究其原因,与先民的生存环境息息相关。早期他们在野外求生,生活在山间林地,生产能力低下,没有相应的工具,面对野兽的出没、大自然中难以预知的灾害,人类束手无策,内心充满恐惧。无奈之下,只能通过幻想世间万物是有灵的,这些现象是由某位神灵所掌管,这些神灵的形象应该兼备人类的智慧又有野兽的猛力,以此聊以慰藉。因而就这样在先民的意识中慢慢产生鬼神的形象。所以在山经部分我们可以看到神灵的形象大多数都是人面兽身,是由人的身体部位与兽的部分器官组合而成的,少数是多种动物器官组合的形象。当人们在意识到鬼神

33、的存在之后,就幻想寻找与神灵沟通的渠道。他们想人有三六九等之分,鬼神应该也有等级层次,因而通过不同的祭祀礼仪,请神灵享用祭品,向神灵诉说请求,祈求人平安无疾。这一祭祀文化对我国古代社会影响深远。如皇帝每年都会亲率大臣举行社稷问坛之类的祭祀活动,祈求来年在农业生产上风调雨顺。这样的思想文化在后世当中仍存在,甚至形成民间习俗。可见从古至今人类对大自然“又爱又恨”的心理。(二)人神合一的思想随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先民在与自然的较量中逐渐意识到自身的强大力量,人类自我的主体意识得到加强。于是人们认为具有超强能力的鬼怪身上也会有人的特点、人的意识,这时的鬼怪在形态上逐渐向人靠拢,出现了具有人类特征的

34、鬼怪形象。后来当群体中出现了能够主宰先民生命和生存状态的英雄时,人们开始相信神还是人类英雄的化身,并且认为创造人类的神原本是人,而异物乃是神灵所生或是其死后化身。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有了工具,了解掌握了一定的自然规律。面对大自然人们不再只有恐惧、敬畏的心理,而是想征服大自然。他们试图拉近人与自然在力量上的悬殊差距,幻想鬼神的形象,将人的身体部位或是特点附着于动物身上。这主要体现在山经记载的关于山神形象的内容,掌管各座山系的神灵大多都是人面兽身。大脑是主宰人意识的,古人想象神不仅拥有人头脑的智慧,还拥有某种动物的神秘力量。这种人与动物的组合,形成神的形象,打破了人、兽、神的界限。先人想象

35、着人与神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仰望,而是慢慢的趋于平等,将人与神融合一体,人即是神,神即是人,天帝的形象以人的形态出现是最好的体现。而天帝作为天地之主,他掌管世间万物,可见人力量的强大,能够操控大自然。这是人们自我意识的觉醒,面对神秘未知的大自然,人们不再唯唯诺诺,而是想着未来可以征服它、掌控它,这也推动着人类文明向前前进。(三)对生命的思考畏惧死亡,渴望永生是人之常情。在山海经中记载了部分“不死”之物的构想,或是奇花异草,或是神兽鬼怪等。人们试图寻找永生的办法,让个体的生命得到延续。人们不再单单满足于寻找自身的生存需求或是变像的生命延续即传宗接代,他们试图追寻个体生命的长度-永生。正如书中所记载

36、的具有治疗疾病功能的鬼怪,这其实也是变相地追求人的寿命的延长。虽然并没有直说,但先人的渴望之情溢于言表。古人对生殖的崇拜、对图腾的崇拜,对大自然的探索,变相地折射出人们对生命长度的追求,人们生命意识的萌芽。人从何而来,又从何而去,希望生命永久、长生不老,他们把这些寄托在鬼神的形象上,他们想象鬼神,透过他们认识人类自身。人们渴望像动物一样,拥有某种强大的力量,他们敬畏自然,但也渴望主宰自然。人类就是在这样的矛盾激励中成长,他们适应动物界的生存法则物竞淘汰,适者生存。这是开荒时期人类对生命的探索,体现了一种对生命意识的初级追求。(四)对未知的探索奇花异草书中记录了各种奇花异草、金银珠宝。特别是在山

37、经部分,每座山上基本都带有黄金、宝玉、矿石。部分地方长有神奇的草木,多数具有药用价值。如南山经记载:食用荀草可以使人容貌美丽;食用祝余可以使人不饥饿;荆杞,可供药用在当时人们更关注于自身的生存需要,因此花草所体现出来的功能更倾向于实用性,其装饰作用并未被注意。因为患病是原始人类最害怕的事,没有相应医疗物资,生病意味着死亡,没有人能够抵抗病魔。所以这激发了人们对未知产生探索的欲望,幻想有治愈疾病的鬼怪,有治疗疾病的草药,有神明帮助人类。这些不仅是人们对未知的想象,也是人们对未知进行探索的产物。书中记录的奇花异草,虽然大都是人们对外部世界探索的瑰丽幻想,但也有部分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在现实生活中是存

38、在的。在未知的探索中,反映原始时代人类的真实心理,折射出古人对自然生活的探索与抗争。五、鬼神形象塑造的意义(一)鬼神人化山海经中其形象塑造最突出的意义在于将人神化、将神人化。在鬼神形象的塑造中,人的部分越来越突出,而兽的部分逐渐减少,这既是人类认知的发展,更是其抗争意识的表现。同时这体现古人鬼神信仰文化的发展与人们心理的变化:从恐惧神秘力量,想象创造鬼神形象,形成稳定的祭祀文化,对鬼神存敬畏之心;再到后来,将人与神相提并论,将神拉下神坛,人与神之间合为一体。随着朝代的产生,慢慢演变成将古代帝王视为神之子、神灵的后代,鬼神人化思想成为封建统治者巩固皇权的工具。(二)预警人间这些怪异的鬼神形象,都

39、带有某种征兆,或凶或吉,预示灾害、防御灾害,这从侧面说明了当时社会所遇到的灾害。这些常见灾害的记录,可以预警后世人们去规避、抵御灾害。特别是大禹治水这一故事,充分说明人类的聪明智慧,能够以各种方式去抵抗自然灾害,不让灾害继续危害人类。虽然有些故事具有神话色彩,但这也折射出人们的一种“反抗”意识,渴望拥有解决困难、应对灾害的能力。这种思维也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遇到问题能够积极思考、寻求解决的办法,这是人类生存的本领之一。(三)生命意识 这些鬼怪形象是一种变相的生命探索。将人性、兽性、神性相统一,在人们认知的基础上,将其杂糅形成新的异体,结合动物拥有的一些强大功能,创造出神秘莫测的鬼神形象。这些形

40、象的想象创造,不仅表现了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还蕴含着人类对未来的一种期许,期待未来能够有“超能力”去解决困难。这种探索是个体对自己生命的自觉认识,从生存、安全、死亡、永生等表现出个体的生命意识;也是人们对超出常人力量的一种向往。而书中精卫形象,以及后世精卫填海故事的延伸,都体现古人坚持不懈地与大自然作斗争的精神。这精神文化,推动着人类文明向前滚动。六、山海经鬼神形象对后世创作的影响(一)人与鬼神之间的转化山海经中人与鬼神之间能够相互转化的思想,在后世的著作中得到更显著的体现。如狐狸精、蜘蛛精化身成人,或是妖怪原型是动物模样等,这些名著西游记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如:白骨精,枯骨化人;孙悟空,点石成

41、精;猪八戒,人投猪胎不过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人类智慧的增长,人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鬼神形象中人的色彩越来越多,甚至摆脱了动物的身影,直接以人为原型,塑造新的鬼神形象。如后世中西王母成了居住在瑶池上的王母娘娘,是天帝的妻子,而天帝则由人间品德高尚的人升天而来。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人们追求的不仅仅是物质方面,还有精神层面,即对君子好德的崇尚,能像佛家一样拥有普度众生离苦得乐的情怀。因而千百年来,古今圣贤人士备受传扬。(二)鬼神的善恶思想虽然书中并没有很明确地表示是非善恶的观点,但我们从黄帝与蚩尤大战中,可以看到黄帝被尊崇为正义的一方。作为开山始祖的黄帝,他与蚩尤间是力量的对峙,也是光明与

42、黑暗的搏斗。同时从刑天无头的这一形象我们也可以看到:无头类似于是古代的刑法-砍头,是犯重罪之人将受到的惩罚,这体现了他是恶之端。而像女丑之尸等一些女性形象,死后化成可治病的草药,而草药为人们所需,这是接受的暗示,善的表现。随着人们思想观念逐渐成熟,善恶观念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后世的创作中常常有表现出来,如狐狸精化身成人报恩,白蛇嫁许仙报恩等,说明扬善惩恶的观念深入人心。(三)福祸相依思想有些鬼神可以预示灾害,也可以招致祸害,但同时也有相应的鬼神可以抵制灾害。事物的发展是带有双面性,既相生又相克。这体现了古人在认识世界的时候,不但看到其危害的一面,而且想方设法去抵挡危害。他们积极的去思考解决问题

43、,相信世间万物的存在有其规律性,从事物的相对面中去思考,在绝境中寻找前进的方向。在这种行动中,人产生丰富的情感,敢于直面外部世界对人的挑战。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思想理念在后世作品中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体现与发展。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孟子所著:“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能性,增益其所不能”这其中福祸变化难以捉摸,深不可测。但先人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去看待自然界中未知的挑战,正视它、想方设法地解决它。这些鬼神形象折射出先民的精神世界。七、结语山海经不仅描绘了丰富多彩的鬼神世界,还蕴含大量的文化信息。这其中不乏人类生存所需的物质

44、,如水流、大山、草药、动植物等;还记录了先民的思想、人类认知发展,如探索人类的起源、追寻日月星辰交替的缘由、寻求生命长存等。通过研究山海经鬼神形象,可以让更多人看到先人的世界,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也希望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可以从不同纬度探索山海经神秘世界。先人们拥有自己的世界,插上想象的翅膀,用神话编织世界的梦,追求这个属于他们的时代。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科学主义观念深入人心,鬼神文化逐渐衰退与没落。但先人的精神世界及文化并没有因此而消失,而是蕴含在这部伟大而又神秘的著作中,等待着后人去挖掘与探索。注 文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3158.刘歆.山海经M.宋京哲译.

45、武汉:武汉出版社,2012:17.刘歆.山海经M.宋京哲译.武汉:武汉出版社,2012:25.刘歆.山海经M.宋京哲译.武汉:武汉出版社,2012:74.刘歆.山海经M.宋京哲译.武汉:武汉出版社,2012:272.孟子.孟子M.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167.参 考 文 献1 刘歆.山海经M.宋京哲译.武汉:武汉出版社,2012.2 郑晓峰.古之巫书与山海经的神话叙事J.汉语言文学研究,2015:67-75.3 何亮.人性精神在山海经神话中的折光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10,28:41-44.4 田玮莉.山海经变形神话中死亡的意蕴J.安徽文学,2010,3:32-33.5 梁白.山海经

46、的神话世界J.前线,2018:97-99.6 李琦.山海经海经中“人面兽身”现象初探J.韶关学院学报,2016,37:48-51.7 李丹丹.山海经山崇拜信仰初探J.陇东学院学报,2014,25:73-75.8 张蓓.山海经所见预言怪兽的分类及其原因探究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6,31:103-108.9 梁奇.山海经中人兽合体类神人形象管窥-山海经中神人形象 J.名作欣赏,2011:163-166.10 李玥.变形神话折射的生命观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8,27:57-61.11 陈富元.探析山海经神话的主题精神J.青海社会科学,2012,2:213-216.12 邱实.中国上古神话

47、山海经中的社会认知思想J.心理探究,2015,8:3-8.13 靳希.山海经“神”符号探析D.宁夏:宁夏大学,2014.14 郭静.山海经神话的母题分类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5.15 吕先琼.山海经神怪形象的生命意识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16 吕先琼.山海经女性鬼神形象研究与思考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3.致 谢时间飞逝,转眼间毕业在即。回忆大学四年的时光,是充实的、是多彩的。犹记大一时老师们常常在耳边的细心督导我们的学习生活,幸福是奋斗而来的,而奋斗本身也是一种幸福。在这四年里,我有幸能够接触到一群良师益友,不仅向我传道授惑解业,而且更多的是指引我的人生目标与价值追求。在此,我真诚的向老师们、学院和学校表达我深深的敬意和感激之情。这篇论文是在志阳老师的精心指导和耐心批改下完成的。从选题、定题开始,再到搜集资料、列提纲、完成初稿等各个环节,以及最后论文的反复修改、润色。在这一过程中离不开老师的认真耐心的批改,一次又一次的指出我论文中存在的问题,从内容再到格式不断的帮助我去修改润色论文。老师认真负责、工作严谨的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