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山海经》中神兽形象的设计.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31780199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议《山海经》中神兽形象的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议《山海经》中神兽形象的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议《山海经》中神兽形象的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议《山海经》中神兽形象的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议山海经中神兽形象的设计议山海经中神兽形象的设计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作为我国先秦的重要古籍之一,山海经囊括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神话传说,如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在每一则故事中都记载有很多造型各异、形象生动的神兽,其描述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蕴含无限的遐想,成为我国自古代起诸多神话故事的灵感之源,在其形象的描画与传承上,无一不体现出先人在古朴观念当中寄予的艺术神采,仅从神兽这一角度,我们便可窥知一二。 关键词:山海经;神兽形象;艺术体现;分析 山经与海经中对于神兽的形象的描述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在山经中主要记载的是山神,这些山神共同的特点,即:“多神性、少人性”,通常其形象为半人半兽或由多

2、种动物组合而成,蛮荒野性非常明显,其造型更倾向于原始动物形象。如南山经中招摇之山至箕尾之山的山神皆是鸟身龙首;甚至一些神兽具备的特性也会对人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英山,有鸟焉,其状如鹑,黄身而赤喙,其名曰肥遗,食之已疠,可以杀虫。”,如很多异兽则具备的药用价值,在此不做过多分析。而海经中所记录的神兽则有所不同,多具有人性特征,其形象也更加饱满。整部山海经中对炎黄大战的片段记载较为详尽,而海经部分则主要是一些战败、战死却依然不屈的悲剧形象,即恐怖狰狞之美、死而不屈的悲剧之美以及天人合一和战胜自然、生死循环的生命美学意识。可以说山海经中神兽形象有其各自的特点,通过人们的想象与美好的愿望,赋予了每

3、个形象不同的含义,尤其是塑造鲜明的形象,内涵深刻的象征含义、表达思想符号的方面成为这些形象的最显著特征,借助这些能够代表东方艺术理念的审美设计,展现出更加多姿多彩的东方艺术神韵。 一、古代贤人凭借想象力衍生出的神祇形象 在形象塑造上,山海经中的神兽形象多是当时先人在现实基础之上,凭借自身想象力衍生加工而成的,因此山海经中多体现为复合型神祇形象,由人和多种动物组合而成,通过统计,各类现实动物形象在山海经中出现的频次如下表1所示。 表1 山海经中各类现实动物形象的出现频次统计(次) 动物 龙 鸟 虎 蛇 猪 马 豹 羊 牛 麒麟 . 頻次 10 10 8 6 5 5 3 3 2 1 . 可以看出,

4、龙、鸟动物形象出现的频次最多,其次是虎,接着是蛇。其画的内容多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物,如:鸟、牛、羊等。以山海经中蛇的形象为例进行分析,山海经记载中多数以蛇类形象出现的神兽被赋予了“见之则大旱”的功能特征,蛇属冷血动物,当周遭自然环境温度过低时,冷血动物将会自然进入冬眠状态,以降低能量的消耗。因此,当出现大旱或水资源缺乏等极端气候时,多数动物无法适应自然环境而死亡,但以蛇类为代表的冷血动物因其消耗较低却得以幸存,故人们将两者联系起来,形成某种因果联系,认为是蛇形象的神灵幻化而形成的这些现象。因此,蛇也常常会被赋予和大旱相关联的功能特征,如“鲜山多金玉,无草木,鲜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其中

5、多鸣蛇,其状如蛇而四翼,其音如磬,见则其邑大旱”。 在原始时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中潜藏着无数未知的风险,如水灾、旱灾、地震等等,落后的生产力水平让人们无法用科学的观念来解释这些现象,对其中的规律和奥秘更是不得而知,“见则天下大旱”“见则天下大水”.灾难无预兆,人类对这些不可控的灾害充满了畏惧。他们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因此只得通过超逻辑思维的神话意识去解释这些偶然性事件背后的必然性1。从现实需求出发,寻求这些自然现象的具体答案,他们想知道为什么河水会淹没稻田、吞没家园,为何连年大旱,为何蝗虫成灾,原始先民无法抗衡强大的自然之力产生了敬畏心理。这是源于人类本性对未知事件本质的探究欲,而神话故

6、事的诞生则很好地解释了人类所存在的这些疑问。 二、对照情结下所产生的异人形象 在山海经的海经和荒经中,记载着很多异人形象,在统计后去除部分重复记载和无具体记载的异人形象后,还有约57个部落方国异民形象。这些异人形象多是在常人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但是也有兽型、半人半兽型2。从形象塑造的方式来看,异人形象也分为三种:变形人型、兽型、半人半兽型。如:厌火国国民是兽型人,古书中这样记载“兽身黑色、火出其口中”;还有犬封国国民“状如犬”。人兽复合型有“其为人长头,身生羽”的羽民国,“人面有翼,鸟喙,方捕鱼”的讙头国,“为人相随”“有人有翼”的三苗国,“人面蛇身,尾交首上,不寿者八百岁”的轩辕国,“为人身生

7、毛”的毛民国,“人面而鱼身,无足”的氐人国,其中人型异人为多数。我认为这些异人形象多是源于古人对外界原始力量的崇尚,基于对照思维下的审美关联想象而出的。叶舒宪认为,山海经中异人形象的塑造存在有意识的美化或丑化行为,而这一行为则必须要建立在古人对形象美丑有区分概念。叶舒宪先生将人的野兽化看作是形象丑化,而山海经神祇形象囊括人型、兽型、人兽复合型三种,其中人兽复合型是常态,占一半以上,人型神次之,以变形人型为主,兽形神最少,且多为山神,以复合兽形神居多,由此可见先民审美观念中美的标准来自于原始力量。 三、原始思维消亡所创造出的神兽形象 人们在评价山海经时,常予以“荒诞”二字,很大原因是因为其所记载

8、的很多神兽形象根本找不到任何材料来证明它的存在。山海经中不论是兽型神、半人半兽神亦或是人形神,如果要寻其一些规律,可以看出这些神兽形象都经历有从兽向人转变的过程,如书中珥蛇之神的出现,就是这一进化过程最直接的体现3。海内经中记载的“有黑蛇,青首,食象”,最能体现古人对蛇这一动物形象的敬畏认知,黑色本是一种代表神秘的颜色,青色在我国古文化中有生命的含义,象征着坚强、希望、古朴和庄重,而且他们认为蛇可以蜕皮,蜕皮后将会变得更加强大,古人将蛇蜕皮看作是其不死并且不断进化的佐证,于是就诞生了蛇偷取西王母不死药后长生不死的神话故事,而大荒南经中关于“黄鸟于巫山司玄蛇”,便是蛇偷药的后续故事。随着人们自我

9、意识的觉醒,同时狩猎技术、种植技术随之增强,古人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生活经验,他们发现自身存在强大的力量,意识到自己也可以成为神形象的组成部分4。崦嵫山中有一种叫作孰湖的兽,有马的身体,鸟的翅膀,人的面孔和蛇的尾巴,可试想一个这样的存在,他具有人类的思维,拥有马儿一样健壮的躯体,能像鸟一样的飞行能力,具备蛇的生命力。皋涂山中有一种兽叫作玃如,像普通的鹿却有白色的尾巴,马一样的脚蹄、人一样的手有四只角。祷过山中有一种禽鸟,像,白色的脑袋,三只脚,人面,这种鸟叫作瞿如。鹿吴山中的蛊雕,形状像普通的雕鹰,但是头上有一只角,发出婴儿啼哭的声音。这些神兽形象从形体上已经逐渐向人类进化,并拥有人类的部分面貌特

10、征,人兽杂糅的审美构成模式最为突出,鸟、兽、鱼、蛇与人的变换组合无处不在,人还无法将自我意识从万物混同的世界抽离出来之前,还不受自然科学逻辑思维的严格规定性的束缚。人兽杂糅也反映出先民恶劣的生存现实和终极理想。这也说明人类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对自我、对自然的了解逐步增加,对兽类不再是以往陌生、恐惧的心理,逐渐步入可控范畴之中。在山海经中还记载有一些更高级别的神兽形象,这些神兽更贴近于人类形象,不仅拥有强大的力量丰富的内涵,同时受到人们的膜拜,展现出了人类丰富的精神世界。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山海经中所记录的神兽形象还有很多,这里不再进行一一列举,通过分析可以知道山海经中的神兽形象一方面来自于人类遇见一些凶猛兽类后,夸张加工而成,更多是因人类在对生存环境探索过程中,对一些自然现象充满恐惧而衍生而来,惊奇和困惑,使先民创造了瑰丽神话。在人类的实践能力尚难支配的那些领域,人们要想实现自己的需要,就不得不诉之于神力幻想之中的、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因此也就造就了山海经中各具特色的神兽形象。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