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成效理论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评价工具研究_李斌.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4883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8.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学习成效理论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评价工具研究_李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基于学习成效理论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评价工具研究_李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学习成效理论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评价工具研究_李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学习成效理论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评价工具研究_李斌.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32 卷 第 4 期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Vol. 32 No 4 2016 年 8 月 Journal of Jilin Sport University Aug 2016 学校体育 DOI:10.13720/ki.22-1286.2016.04.021 基 于学 习 成 效 理 论 的 大 学 体 育 课 程 教 学 评 价 工 具 研 究 李 斌 李儒新 ( 湘南学院体育学院 湖南 郴州, 423000) 摘 要: 以大学生学习成效理论为前提,针对中国大 学体育课程教学特 点,运用文献 资料法、德尔菲法、问卷 调查法、数理 统计法研制适用于中国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评价工具 ,构建了一套由

2、5 个 一级指标和 28 个二 级指标构 成的大学体 育课程 教学评价的综合指标体系。从学业挑战度、合作性学习水平、生师互动水平、教育经验 丰富度和 校园环境支 持度出发,科 学地、全面地评价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水平 为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管理 提供重要 依据, 。最后采 用因子分 析方法对评 价工具 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 关键词: 学习成效; 大学体育课程; 教学评价工具 中图分类号: G817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1672 1365( 2016) 04 0099 04 esearch on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Tool of University Ph

3、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Based on the Learning Effect LI Bin, LI u xin ( Xiangnan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e, ChenZhou 423000, Chin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iveness theory and the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university physi- cal education c

4、urriculum, using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method, Delphi method,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mathematical statis- tics method, this paper aims at researching evaluation tools that are suitable for Chinese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teaching and has constructed a comprehensive index sys

5、tem composed of 5 first grade indexes and 28 second level indexes for the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From the points of academic challenge, cooperative learn- ing, students teachers interaction level, education experience richness and campus environment suppo

6、rt, it gives a scientific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to the university sports curriculum teaching level and provide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university sports curriculum teaching management Finally , factor analysis method is used to test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evaluation tool Key

7、words: Learning effect;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Teaching evaluation tools 近年来围绕大学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大学体 育研究院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设计的全国学生参 育课程目标、大学体育课程模 式、大学 体育课程设 与情况调查基础上,研制出了适合我 国国情 的教 置、课程类型、课程内容进行了深入全面的探讨与实 育质量测量工具 NSSEChina。通过对国内外 践,但现有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最大问题, 文献的研究的梳理,发现目前对于大学生学习成效 是以教师的教学为中心,只注重学生身体功能

8、性评 测量工具的研究多是出于宏观教学质量的考量,较 价和对教师教学评价,而忽视学生学习过程评价,从 少考虑到不同学科类型学习成效差别。本研究按照 而降低了评价对体育课程的判断和指导作用,造成 大学体育课程标准,遵循大学体 育课程的本质特性, 体育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发展落后于教学发展而处 结合目前高校大学体育课程现状 以及未来发展 走 于被动地位。 20 世纪后期,美国教育学学者为了评 向,在 NSSE 基础上 研制适合于我国大学体育课程, 估美国高校的教育质量,印第安纳大学高等教育研 教学评价工具。 学生参与情况调查( 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 gageme

9、nt 简称 NSSE) 。这个工具以学生为中心,其 1 1 研究对象 指标具有诊断的功能,能有效识 别学生的学习投入 以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评价工具为研究对象,以 和院校的政策作用。随 着我国高等教育 规模的扩 一个体育项目两个学年度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的学生 大,大学教学质量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清华大学教 学习成效为考察对象。 * 收稿日期: 2016 06 30; 修回日期: 2016 08 13 基金项目: 湘南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点课题 作者简介: 李斌( 1975 ) ,男,讲师,硕士,研究方向: 体育教育 训练学。 99 究中心开发出了衡量学生 “学习成效 ”的工具全国 1 第 32 卷

10、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6 年 1 2 1 2 1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 作过程中,学生的投入越多,他们的收获也越大。乔 治 库提出要从两个方面入手考 察学生的学习 成 提出课题研究方向,搜集和整理文献,进行文献 研究回顾; 确定研究问题,对 研究问题进行论证; 通 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 1 2 2 德尔菲法 通过德尔菲法对基于学习成效大学体育课程教学 评价指标进行权重的确定和评价表内容信度进行评判。 1 2 3 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以 湘南 学院 非体 育专 业,大学 二 年级 205 名跆拳道项 目选修 学生为 调查对 象。共 发放 205 份调查问卷,回收 205 份,

11、200 份为有效问卷,回 收率为 100% ,有效回收率为 97 6% 。 1 2 4 数理统计法 使用 spss 和 excel 统计软件 ,运用因子分析法 对基于学生学习的成效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评价工具 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 2 构建基于 学习 成效 的大 学体 育 课程 教 学 评价体系的维度 美 国 印 第 安大 学 教 授 乔治 库 ( George D Kub) 设计 NSSE 问卷的理论前提是: 在完成学习工 1 效,一方面是学生做了什么,即测量学生投入到有效 学习中所花的时间和精力; 另一方面是高校做了什 么,即大学是否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吸引学生参与到 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去。因此

12、,基于学习成效的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构建是从测量学生在体 育课程中的精力投入及学校为吸引学生参与到体育 课程中来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两个维度进行。 3 基于学 习成 效的 大学 体育 课 程教 学评 价 工具的研制 3 1 基于学习成效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指标 体系 依据 NSSE 的指标体系并结合大学体育课程教 学特点初步拟定了大学体育课程 教学评价指标 体 系。基于大学生学习成效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评价 指标体系由五大指标构成,分别是学业挑战度、合作 性学习水平、生师互动水平 教育经验丰富度和校园、 环境支持度。指标体系包括 5 个一级指标, 28 个二 级指标。修改后的指标体系在五

13、项可比性指标及各 指标的内涵释义如表 1: 表 基于学生学习成效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内涵 A1 度 学 业 挑 战 A1B1 A1B2 A1B3 A1B4 A1B5 A2B6 体育知识结构 体育课程学习的努力程 度 运用所学体育知识与技能的能力 体育知识理解深度 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主动学习技能 体育 课程学习能构建系统的体育运动与身体保健知识 更加努力学 习以达到体育老师的期望 能运用体育课 堂所学体育知识解决体育运动中的实际问题 综合不同 观点 信息或经验、 ,对体育现象形成新的 更复杂的解释 / 一个学期 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活动量( 每周小时总数) 体育课

14、 堂上做体育技术示范 A2 主 动 合 作 A2B7 课堂上主动与同学合作 A2B8 课堂上主动与同学的互助 A2B9 主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 课堂上与同 学进行讨论与合作 在体育运动中 帮助或辅导其他同学 课余和他人 一起参与体育活动 学习水平 A3 生师互动 A4 教 育 经 验 的丰富程度 A5 校 园 环 境 的支持度 100 A2B10 主动发表观点 A3B11 课程学习互动 A3B12 课余学习互动 A3B13 学习反馈 A3B14 课程规划互动 A3B15 思想互动 A3B16 社会工作互动 A3B17 学术互动 A4B18 多媒体学习技能 A4B19 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 A4

15、B20 与不同信仰的人交流 A4B21 学术交流 A4B22 体育竞赛经验 A4B23 体育专业技能 A4B24 社会实践 A5B25 学业支持 A5B26 参与支持 A5B27 经济支持 A5B28 融入支持 课堂 上主动提问、表达自己的观点 和任课教师讨论自己的体育成绩 课外和 任课教师讨论课堂中的问题 学习 表现得到教师及时的反馈 和教师 讨论自己的健身计划和想法 和 教 师讨论人生观和理想等问题 和教师 一起参与课程以外的工作 参与 教师的课题 项目 / 使用电子 媒介学习体育运动知识或技术 与城 /乡背景、民族背景和自己不同的学生进行体育交流 与综教观 、政治观或人生观很不同的学生进

16、行体育交流 组织 或参与体育社团 参加各 类体育竞赛 报考体 育专业资格证书 技能等级证书、 是否 参加社区或单位体育 学校 是否强调在体育课程投入更多的时间 学校 是否为你的体育参与提供支持与帮助 学校 是否强调帮助你应对经济问题 完成学业, 大学 组织各类体育活动,使你更好的融入校园体育 中 第 4 期 李 斌,等: 基于学习成效理论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评价工具研究 。 2016 年 , 5 3 2 基于学习成效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指标 表征求专家们的意见 采用专家打分法 将 5 种大 , 体系权重 学体育 课程指标权重的重要性程度分为 个等级 本研究选取了湖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

17、西电子科技大学、湘南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华中师 范大学六所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社会学、体 育经营管理学、体育统计学、运动生理学 不同领域 的,在普通高校执教大学体育课程已经有 20 年以上 经验的 9 位专家进行调查,被调查的专家都具有副 教授及以上职称, 89% 具有教授职称, 89% 具有硕士 以上学位, 56% 具有博士学位。 依据初步拟定的基于 学生学习成效大学体育课 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制定了基于学生学习成效大 学体育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专家调查表,利用调查 认为最重要为 5 分,很 不重要为 1 分,根据这一 原 则,共进行两轮调查,第一轮共寄出 9 份问卷,回收 9 份,回收率

18、为 100% ; 第二轮调查 先将第一轮调查, 结果统计出来并告知各位专家,再要求专家填一次 专家调查表。 结合专家的打分情况,运用 Excell 软件进行统 计分析,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权重公式为: W( 权重) = 每一种类型的分数总和 / 所有类型的分 数总和 根据专家赋予的各项具体指标分值,算出各项 指标的权重( 见表 2) 。 一级指标 权重 表 2 指标权重 二级指标 权重 A1B1 体育知识结构 0 184524 学业挑战度( A1) 主动合作学 习水平 生师互动( A3) ( A2) 0 2176 0 2118 0 2059 A1B2 体育课程学习的努力程度 A1B3 运用所学

19、体育知识与技能的能力 A1B4 体育知识理解深度 A1B5 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A2B6 主动学习技能 A2B7 主动课堂上与同学的合作 A2B8 主动课堂上与同学的互助 A2B9 主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 A2B10 主动发表观点 A3B11 课程学习互动 A3B12 课余学习互动 A3B13 学习反馈 A3B14 课程规划互动 A3B15 思想互动 A3B16 社会 工作互动 A3B17 学术互动 A4B18 多媒体学习技能 A4B19 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 流 0 172619 0 22619 0 190476 0 22619 0 15528 0 223602 0 198758 0 22360

20、2 0 198758 0 15534 0 145631 0 165049 0 160194 0 131068 0 135922 0 106796 0 150442 0 119469 教育经验的丰富程度( A4) 校园环境的支持度( A5) 0 1882 0 1765 A4B20 与不同信仰的人交流 A4B21 学术交流 A4B22 体育竞赛经验 A4B23 体育专业技能 A4B24 社会实践 A5B25 学业支持 A5B26 参与支持 A5B27 经济支持 A5B28 融入支持 0 115044 0 163717 0 176991 0 115044 0 159292 0 222222 0 26

21、7974 0 254902 0 254902 101 第 32 卷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6 年 , 3 3 基于学习成效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评价调查 始信息能被提取的公因子所表示的程度 0 6 , 所有变量 问卷的信度及效度检验 共同度都在 以上 因此提取出的这几个公因子 3 3 1 信度分析 对各变量的解释能力是较强的。 下表是改进后的测量工具各项指标的标准科龙 巴赫值,该标准 值在 0 6 0 7 之间表示工具的 ; 0 8 ; 0 9 有前 因子提取的方差累积贡献率分析可以看出,只 8 个特征根大于 1,因此 spss 只提取了前 8 个 , 8 70 986% , 信度为可接受水平

22、为较好水平 为很好水 公因子 前 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 因 平( 见表 3) 。 表 3 改进后学习性投入各项指标的标准 值 学习性投入指标 标准 值 学业挑战度 0 631 主动合作学习水平 0 763 生师互动 0 823 教育经验的丰富程度 0 826 校园环境的支持度 0 665 通过信度分析可以发现,改进后的测量工具在 信度方面完全达到了信度要求,各项指标的标准 值均在 0 6 以上 根据信度分析的相关原理, ,改进后 学习性投入的各项指标属于较高的信度。这表明, 改进后的测量工具在学习性投入的五项指标上能够 比较稳定的测量出研究对象学习成效的情况。 3 3 2 效度分析 3 3 2

23、 1 调查问卷的内容效度 运用德尔菲法评价量表的内容效度,即请有关 专家对问卷题目与原来的内容范围是否符合进行分 析,作出判断,问卷题目较好地代表了原来的内容。 3 3 2 2 调查问卷的结构效度 用因子分析法对调查 问卷的结构效度进行检 验。通过 KMO 和 Bartlett 球形检验, KMO 值为 0 844,说明可以做 因子分析。 Bartlett 球形 检验值为 1867 638, p 0 001,可 以认为原始变量之间存在 相关性,适合于做因子分析。 变量共同度公因子方差是表示变量中所包含原 此选前 8 个因子已足够描述学生学习成效。 通过旋转成份矩阵, 28 个 指标的因子负荷

24、在 0 400 866 之间,而且所有指标在相应因子 的因 子负荷均大于 0 40,可以认为本问卷有较好的结构 效度。 4 结论 基于 学习成效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评价工具指 标体系包括 5 个一级指标和 28 个二级指标,主要从 学业挑战度、合作性学习水平、生师互动水平、教育 经验丰富度和校园环境支持度等方面衡量学生在大 学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学习成效。通过因子分析法对 工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可以看出,基于学习成 效的大学体育课程评价工具具有 较好的信度和效 度。 参考文献: 1 杨立 军,韩 晓玲 中美 大 学生 学 习成 效 评 估 工具 研 究 J 高教发展与研究 , 2013: 8 16 2 汪雅霜 大 学生 学 习 投入 度的 实证 研究 基 于 2012 年 “国家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 ”数据 分析 J 中国 高教 研究, 2013( 1) : 32 36 3 约翰 杜威 民 主主义 与教育 M 王承 绪译 北京: 人 民教育出版社 2001 4 张晓鹏 美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J 中国大学 教学 2006( 3) : 7 11 1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短文 > 期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