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3888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36.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docx(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卷 首 语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共中央政治局 12 月 9 日就我国历史上的法治和德治进行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 调,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把依法治国基本 方略、依法执政基本方式落实好,把法治中国建设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 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 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

2、社会秩序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 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 习近平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 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执政确定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这条道路 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 也是对治国理政规律的深刻把握。 习近平指出,要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

3、国相结合,就要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提高 全社会文明程度,为全面依法治国创造良好人文环境。要在道德体系中体现法治要求,发挥道德对法治的滋养作用,努力 使道德体系同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衔接、相协调、相促进。要在道德教育中突出法治内涵,注重培育人们的法律信仰、法 治观念、规则意识,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全社会都讲法治、守法治的文化环境。 习近平强调,要把道德要求贯彻到法治建设中。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道德才有可靠制度支撑。法律法规要树立鲜明 道德导向,弘扬美德义行,立法、执法、司法都要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都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使社会 主义法治成为良法善治。

4、要把实践中广泛认同、较为成熟、操作性强的道德要求及时上升为法律规范,引导全社会崇德向 善。要坚持严格执法,弘扬真善美、打击假恶丑。要坚持公正司法,发挥司法断案惩恶扬善功能。 习近平指出,要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 问题。法律是底线的道德,也是道德的保障。要加强相关立法工作, 明确对失德行为的惩戒措施。要依法加强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失德行为的整治。对突出的诚信缺失问题,既要抓紧建立覆盖 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又要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使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对见利忘义、制假售假 的违法行为,要加大执法力度,让败德违法者受到惩治、付出代价。 习近平强调,要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和道德自觉。

5、法律要发挥作用,首先全社会要信仰法律;道德要得到遵守,必须提 高全体人民道德素质。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使人 们发自内心信仰和崇敬宪法法律;同时要加 强道德建设,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升全社会思想道德素质。要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全民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 作,使全体人民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化群众性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良好道德风尚,争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 良好风尚的维护者。 习近平指出,要发挥领导干部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中的关键作用。领导干部既应该做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 推动者,也应该做道德建设 的积极倡导者、示范者。要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推 动领导干部学法经常化、制度化。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是干部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领导干部要努力成为全 社会的道德楷模,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带头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保持共产党人 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崇德向善、尊法守法。 (新华社北京 12 月 10 日电) 2016.12 RENMIN ZHISHENG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论证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