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工程标准规范建筑给工程标准规范TB10004-1998 铁路机务设备设计规范.pdf

上传人:蓝**** 文档编号:48737335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552.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给工程标准规范建筑给工程标准规范TB10004-1998 铁路机务设备设计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建筑给工程标准规范建筑给工程标准规范TB10004-1998 铁路机务设备设计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给工程标准规范建筑给工程标准规范TB10004-1998 铁路机务设备设计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给工程标准规范建筑给工程标准规范TB10004-1998 铁路机务设备设计规范.pdf(2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U】(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铁路机务设备设计规范C o d e f o r d e s i g n o f r a i l w a y l o c o m o t i v e f a c i l i t i e s1 9 9 8-0 9-0 7 发布1 9 9 9-0 1-0 1 实施中华人 民共 和 国铁道 部发 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铁 路 机 务 设 备 设 计 规 范C o d e f o r d e s i g n o f r a i l w a y l o c o m o t i v e f a c i l i t i e sT B 1 0 0 0 4-9 8主编 单位:铁道

2、部 第四 勘测设计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施行日 期:1 9 9 9 年 1 月 1日中国铁道出 版社199 8年 北京关于发布 铁路机务设备设计规范等 1 2 个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的通知铁建函 1 9 9 8)2 5 3 号 铁 路机 务设备设计规范(T B 1 0 0 0 4-9 8),铁路车辆设备设计规范(T B 1 0 0 0 5-9 8),铁路电 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T B 1 0 0 0 9-9 8)、铁路给水排水设计规范(T B 1 0 0 1 0-9 8),铁路房屋建筑设计标准(T B 1 0 0 1 1-9 8),铁路房屋暖通空调设计标准(T B 1 0 0 5 6-9

3、 8),铁路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设计规范(T B 1 0 0 5 7-9 8),铁路工程劳动安全卫生设计规范(T B 1 0 0 6 1-9 8),铁路电 力牵引供电 远动系统技术规范(T B1 0 1 1 7-9 8),铁路电力牵引供电施T-规范(T B 1 0 2 0 8-9 8),(铁路钢桥制造规范(T B 1 0 2 1 2-9 8)和 铁路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T B 1 0 5 0 1-9 8)计 1 2 个标准,经审查,现批准发布,自1 9 9 9 年 1 月1日 起施行。届时,铁路机务设备设计规范(T B J 4-8 5),铁路车辆设备设计规范(T B J 5-8 5),铁路电力

4、牵引供电设计规范(T B J 9-8 5),铁路给水排水设计规范C T B J 1 0-8 5),铁路房屋建筑及暖通空调设计规范(T B J 1 1-8 5),铁路电 力牵引供电施工规范(T B J 2 0 8-8 6),铁 路钢桥制造规则(T B J 2 1 2-8 6)和 铁路工程环境保护技术规定(T B J 5 0 1-8 7)计8 个标准废止。以上标准由部建设司负责解释,由铁道出版社和建设司标准科情所组织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一九九八年九月七日月 U舀 本规范是根据铁道部铁建函 1 9 9 5)1 8 1 号 关于下达一九九五 年铁路工程建设标准规范等六项编制计划的通知的要求,

5、在 铁路机务设备设计规范(T B J 4-8 5)基础上,对其部分内容补充修订而成。本规范共分7 章,主要内 容包括总则、机车交路、段址选 择及总 平面 布置、机车运转整备设备、机车检修设 备、动力和 救援设备及设备车间、材料贮存和辅助房屋等。本次修订主要增加了机务段规模以机车年总 走行 公里数为 控制指 标,补充了内 燃、电力机车牵引采用长交路的具体要求及 整备场设置电动道岔的条件等内容,取消或简化了机车整备和检修设备的 部分条文,将部分具体内 容移人下一层次的设计规范。本规范由 铁道部建设司 负责解释。在执行本规范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及有关资料寄交铁道部第四勘测 设计

6、院(武汉市武昌区 杨园街,邮政编码:4 3 0 0 6 3),并抄送铁 道部建 设司标 准科情所(北京市朝阳 门外大街2 2 7 号,邮 政编码:1 0 0 0 2 0),供今后修改时参考。本规范主编单位:铁道部第四勘测设计院。本规范参加单 位: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铁道部专业设 计院、铁道部电气化工程局。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周南华、张建元、关希贤、周晓斌、王东红、童国强、杨益泉。目次1 总则 .12 机车交路 ,43 段址选择及总平面布置 ,54机 车 运 转 整 备 设 备 .65 机车检修设备 、,9 5.1 一般规定 ,。、:9 5.2 厂房组

7、合 ,1 06 动力和救援设备及设备车间 1 17 材料贮存和辅助房屋 1 2附录A 本规范用词说明 1 3 铁路机务设备设计规范条文说明 1 41 总则1.0.1 为了统一铁路机务设备设计技术标准,提高设计质量,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最高行车速度 1 4 0 k m/h 及以下标准轨距国家铁路机务设备的设计。1.0.3 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机务设备应满足机车段修、保养和运用的要求,并应考虑铁路运输发展的需要。1.0.4 机车的段修、保养和运用应由下列段、所 承担:1 机务段,包括检修机务段和运用机务段;2 机务折返段,包括派驻机车的 折返段;3 机务整备所;4 机务折返所;5 机

8、务换乘段、所。1.0.5 机务段的规模,按配属机车年总走行公里确定,内 燃机车以2 5 0 0 x 1 护k m左右为宜,电力机车以3 0 0 0 x 1 少k m左右为 宜,蒸汽机车以1 3 0 O X 1 0 0 k m左右为 宜。客运和货 运机车的 机务设备宜共用。当一个枢纽内 客运站和编 组站 距离较 远及客货运作业量较大时,或一个段配属机车多于2 0 0 台时,可分设客 运和 货运机 务设备。1.0.6 铁路机务设备设计年度同铁路设计年度,分为初、近、远三期或近、远两期。初期为交付运营 后第三年,近期为交付运营后 第五年,远期为 交付运营后第十年。对于可以 逐步改、扩建的建筑物和设备

9、,应按近期运量考虑,其中对运营干扰不大的建筑物和设备,可按初期运量确定。对于不易改、扩建的建筑物如主要厂房及厂房组合型式,以及段、所的总平面布置,应按远期运量确定。1.0.7 机务设备设置的主要原则应符合下列规定:1 机务设备设置应贯彻长交路、轮乘制、专业化、集中修的技术政策,合理确定机务设备的布局;2 机务设备设置应贯彻以提高运输能力为中心,实现机务设备现代 化,逐步实 施状态修、换件修和主 要零部件的集中 修等原则;3 机务设备的分布及规模应根据机务工作量、局管内现有机务设备能力及分布情况,并结合路网 规划、专业化集中修分工、机车回 送条件等 统筹安排,合理确定;4 机务段、机务折返段的设

10、置,在满足运 输要求的前 提下,应靠近县以上的城镇或有较大工矿企业的地区,并应有可靠的水源。1.0.8 机务段配属机车的 牵引 种类(不含调小机车)应是单一的,机务段配属机车的机型 不宜超过三种,内 燃机车的传动型式宜为一种。1.0.9 机务设备改建时,应 贯彻挖潜、革新、改造的原则,对既有设备 应结合近、远 期的 机车交路,机务设备布局,在确保正常生产和安全作业的前 提下,尽量利用,避免大拆大改。1.0.1 0 采用其他牵引种类过渡时,可配置过渡性建筑物和设备。新建蒸汽机务段检 修车库及主要检修车间的跨度、桥式起重机走行轨面高度、吨 位和台数以及其他有关部分,应考虑过渡到内燃、电力机车的需要

11、。1.0.1 1 机务设备 设计应贯彻少占 农田、节约用地的政策。1.0.1 2 机 务设备 设计应贯彻国 家有关节约能源和合理利用能源的方针、政策与规定。1.0.1 3 机务段、所的 废气、废水、废渣应进行综合治理,并应符合国 家和地方现行的 治理、排放标准及有关规定,对所产生的噪声,按有关标准采取防治措施。环保设施必须与主 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2 1.0.1 4 机务设备设计应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及改 善劳 动条件、加强劳动保护等规定,并达到国 家规定的工 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1.0.1 5 机务设备设计宜采用标准产品和标准设计,专用设备逐步 做到 标准化。应

12、积极采用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1.0.1 6 机务设备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 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2 机 车 交 路2.0.1 机车交 路应根据近、远期的牵引种类、机车类型、编组站分 工、车流性质、线路条件,并结合路网规划、机务设备的布局、既有设备的利用和职工生活条件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2.0.2 内燃、电力机车牵引应采用长 交路。货运机车交路宜从一个编组站到下一个编组站;客运机车交 路宜从一 个较大的客 站到 下一个较大的 客站。交路长度,货运机车内 燃牵引时宜为3 5 0k m左右,电 力牵引时宜为5 5 0 k m左右;客运机

13、车内 燃牵引 时宜为5 0 0 k m左右,电力牵引时宜为7 0 0 k m左右。机车交路不应受局界省界限制,但不宜超过2个乘务区段。2.0.3 机车运转制宜采用肩回 运转制。当直通列车对数较多,货流比 较稳定时,也可采用循环或半循环运转制。2.0.4 机车乘务制度,内燃、电力机车宜采用轮乘制,蒸汽机车 采用包乘制。机车乘务组一班一次 连续工作时间(从出勤到退勤),客车牵引 单程不应超过8 h,货车牵引单程不应超过1 0 h,但其中 连续旅行时间宜为6-7 h o3 段址选择及总平面布置3.0.1 机务段相对车站的位置应有利行车,机车出人段时对车站作 业交 又干扰最 少。3.0.2 机务段段址

14、与车站距离不宜过长,并应能适应站型和运输发展的需要。3.0.3 机务段段址应避开不良地质地段,其场地高程应能保证排出地表水和生产、生活污水。3.0.4 机务段段址的选择应符合城镇规划,有利于环 境保护。3.0.5 机务段的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 规定:1 满足生产工艺、作业方便、安全卫生、环 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2 结合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统筹规划布置,并考虑预留发展条件;3 布置段内建筑物、线群、道路、管线及绿化等设施,应力求紧凑整齐,技术经济合理。3.0.6 段内线路的布置应使机车作业流程顺畅,避免机车在段内走行相互交叉干扰。3.0.7 检修厂房及转车盘、油罐基础等大型建筑物,

15、应建筑在地形、地质较好的位置,避免高填土。3.0.8 运转整备场地和检修场地高程应基本一致。生产、办公房屋的 室内 地坪高 程不宜低于近邻线路的 轨顶高程。3.0.,段内房屋布置宜按运转、检修、办公和辅助生产的不同功能分区布置。3.0.1 0 机车运转整备处所及锅炉房等散发粉尘及有害气体的建筑物宜设在全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4 机车运转整备设备4.0.1 机务 段、机务折返 段(所)、机务整备所的 机车 运转整备设备规模应根据整备工作量计算确定。4.0.2 机务段、机务折返段和机务整备所内应根据需要分别设置给砂、润滑油、燃料、水及转向、清灰、放水、化验、检查、清洗等机车整备设备。4.0.3 在同

16、一段、所内,当 有不同 牵引种类的机车整备作业时,内 燃机车与电力机 车的 整备待班线 应分线设置;内 燃、电 力机车的整备处所与蒸汽 机车的整备处所应 分开 设置。4.0.4 救援列车 停留 线、抓煤机走行线与架设高压接触线的线间距应按救援吊车 和抓 煤机的最大回 转半径加2 m确定。4.0.5 采暖计算温度为一2 0以下的地区应设机车待班停留库,暴风雪或大风砂地区也可设上述车库,炎热多雨地区应设机车整备棚,其台 位数量应按 运用 机车台 数的5%一1 0%计算。4.0.6 机务段机车从一端出人段时,应设出、人段线各1 条,当出、人段机车每日不足6 0台次时,应缓设 1 条。机务段机车从两端

17、出、人段时,当一端出、人段机车每 日不足 6 0台次时,该端可 设 1 条,等于或大于6 0 台次时,应设2 条。在出、人段线的站段分界处,应有机车停留位置,其长度不应 小于2 台 机车长度 加1 0 m,其坡度不应大于2.5 1-.4.0.7 机务 段、机务折返段(所)机车整备待班线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整备台位和待班台位宜设在同一线路上,其数量应根据所担当交路方向的多少,每日整备机车台次及每次整备作业时间,并适当考虑机车 集中到 达时的 作业需要等因 素确定,但在工级铁路上,一个交路方向时,整备待班线不应少于 2 条,两个交 6 路方向 时不宜少于3 条;2 客货混合段,客、货机车的整

18、备待班线宜分线设置;3 机车整备待班线间距以6m为宜;4 在整备待班线 上应设整备、待班检查坑,其长度应按采用的大型机车长度加4m计算,在整备检查坑后面应能停放 1 台机车,在待班线部分应能停放2 一 3 台机车(包括待班检查坑),多机连挂整备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布置,整备作业量较小的机务折返段(所),其整备待班线的长度可适当缩短;5 电 力机车整备台 位上,必须装设高压接触线分段绝缘器、带接地的隔离开关以及与开关联锁的标志灯。4.0.8 机务整备所、机务折返所的机车整 备待班线根据地形条件宜设计成贯通式。4.0.,各类机车停留线的长度和挂网应符合下列要求;1 段备机车停留线的长度应按停放运

19、用机车台数的1 0%一巧%计算;2 部、局备用机车停留线的长度,应按铁道部指示办理;3 待修、回送等机车停留线的长度,可按停放不大于运用机车台数的5%计算;4 电力机车停留线上方应挂接触网。4.0.1 0 机务段宜 设机车 外皮清洗设备。4.0.1 1 单向操纵机车每日 转向不足1 2 0 次的机车整备场,应设一套转向设备,超过1 2 0 次时,应设两套转向设备。配属双向 操纵机车的 机务段应 设转向 设备,机务折返段可不设转向设备4.0.1 2 采用轮乘制时,地面设施应包括地勤检查、行修、工具备品、擦车等房屋及简单的机械设备。4.0.1 3 每日 整备机车8 0 台次及以上的整备场,宜设置集

20、中 控制的道岔电动转辙系统。4.0.1 4 在机务换乘段、所内可根据需要设置供值班人员工作和换班司机候乘的值班室。以及必要的配套设施。4.0.1 5 机务 段应设 机车 运营安全监控装置的检修测试间,机务折返段设测试间。4.0.1 6 机务段、机务折返段应配备机车调度信息管理设备。5 机车检修设备5.1一 般规 定5.1.1 机车检修台位数量 应根据 所担当的 机车 交路、列车对数、定检公里和占 用检修台位时间、进车不平衡系数 计算确定。机车检修台 位应包括机车落轮、不落轮旋轮、临修、抓煤 机和 救援起重机的 检修,以及外段和工矿企业委托的机车修理等 所需台位。5.1.2 各种车 库门 前应有

21、一段平直线路,其长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 中修、架修、小修、洗修库门 前有检查坑时,不应小于8m加一台大型机车的检查坑长度和检查坑外 6.5 m直线段;库门前无检查坑时,不应小于 8 m加一台大型机车长度;2 蒸汽机车其他车库门前不应小于 1 2.5 m,内燃、电力机车其他车库门 前不应小于1 6 m o5.1.3 中修、架修、小修、洗修库门 前线路上,应设与检修台位相同数量的检查坑,若尽端式车库每条线设两台位时,车库门前每条 线路上应只 设一个检查坑。炎热多雨地区蒸汽机车架修库、洗修库和内燃机车中修库、小修库前宜设作业棚。内 燃机车中 修库、小修库门前宜设必要的上、卸油 及冷却 水的设备。5.

22、1.4 电力 机车中 修、小修、辅修库及喷漆库内 严禁安设高压接触线,而应设低压直流牵车设备。库线进人端,端墙以外接触线应有 1 0 m的无电区,端墙结构应按接触网下锚要求设计。蒸汽机车、内燃机车架修、中修、洗修、辅修库及内燃机车喷漆库应设牵车设备。9 5.1.5 内燃、电力机车近期各修程的任务量不大而又必须先上中 修时,中 修、小修可同 在中 修库内 进行,缓设小修库。5.1.6 运用机务段、派驻1 0台以上机车的折返段应设辅修设施。5.2 厂 房 组 合5.2.1 厂房 设计应以检修车库和主要车间为主体,其他修配车间、辅助车间为辅进行组合。5.2.2 厂房组合应就近布置关系密切的车间,力求

23、工艺流程最短、顺畅合理。5.2.3 在确定各车间的相对位置时,应考虑供热、供风、供水、供电、供汽等管网 设计的合 理性。5.2.4 各检 修车间设计应充分利 用自 然采光。5.2.5 产生较大震动和噪声的车间宜单独建筑。1 06 动力和救援设备及设备车间6.0.1 锅炉房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 生产、生活、采暖用汽,宜由 一个锅炉房集中供应;2 锅炉总容量应按最大计算耗汽量确定,总台 数不应少于2台,锅炉房应靠近主要用汽处所;3 锅炉房附近应有贮煤及弃碴场地。6.0.2 空气压缩机间 宜单独设置,空气压缩机安装台数不应少于2台。6.0.3 救援列车应设在编组站或区段站上,在 I、II级铁路,结

24、合机车交路长 度,其单方向 救援距离宜为2 5 0 k m,6.0.4 救援列车 停留 线的设 置地点应便于出动救援和日 常管理,通常设在机务段内或车站上。停留线两端宜与段(或站)线路接通。救援列车设特等(担当 路网性编组站救援任务)和一等两种,停留线的有效长度按2 5 0 m设计。电气化区段,救 援列车停留 线上方不应设高压接触线。6.0.5 救援列车停留线应设置轨道起重机检查坑、给水栓等。炎热地区的办公指挥车、宿营车、炊事车、发电车停留处可设遮阳棚。停留线附近应设必要的生产、办公、生活设施。6.0.6 机务段应设设备车间,其规模按中修、架修和小修、洗修机务段分两类。运用机务段 设设备维 修

25、组。6.0.7 设备车间 应能 承担机械、机床、电力设备、动力管道及工具等的维修工作。应根据机务段的规模配备必要的机床、熔焊和起重运输等设备,其中部分机床可与检修机车的机床共用。1 17 材料贮存和辅助房屋7.0.1 机务段材料贮存设施应包括材料库、材料棚、备品库、利材间、汽车库等。7.0.2 材料贮存设施的设计应满足材料备品装卸、保管、发放及回收业务的需要,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 笨重部件的存放处 应设起重运输设备;2 氧气、乙 炔、油漆等易燃、易爆品的 贮存间应单独分成隔间设置;3 利材间应有 废旧 料集中堆放的场地和 修旧利废的房屋及设备;4 根据不同 地区的特点和材料、配件的贮存要求,应

26、配备必要的设备。7.0.3 本段机车乘务 员的 候乘室宜按每日 干 线机车出 乘班次的1 2计算,并应有3 间 备用寝室。7.0.4 机车 乘务员 公寓规模应根据机车交路、乘务制度及机车全周转的时间计算确定。附录 A 本规范用词说明 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对于 要求严格程度的 用词说明 如下,以便在执行中区别对待。A.0.1 表示很 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气 反面词采用“严禁”。A.0.2 表示 严格,在正常 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A.0.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27、。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 做的,采用“可”。铁路机务设备设计规范 条 文 说 明 本条文说明系时重点条文的编制依据、存在的问题以及在执行中应注意的事项等予以说明。为了减少篇幅,只列条文号,未抄录原条文。1.0.3 新 建、改建和扩建的机务设备应满足机车段修、保养和运用的要求,并应考虑铁路运输发展的需要,指除已明确规定的远期设计项目外,机务设备设计还应适当考虑铁路设计年度以后改扩建的需要,铁路设计年度远期为交付运营后第十年,对一个机务段来讲,十年的使用期是很短的。根据近几年对既有机务段改扩建的实践,发现既有设施一般布置较为拥 挤,给改扩建 工作带来较多困难,工程投资也较高。在新段设计中

28、,要考虑到铁路运输能力的继续提高,以及牵引种类的变更等因素,为机务设备的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1.0.4 机务段除包括内燃、电力机车的中修、小修机务段,蒸汽机车的架修、洗修机务段外,随着长交路、轮乘制、专业化、集中修的逐步实施,今后会建设少数检修机务段和运用机务段。上述三种类型的机务段同属铁路局或铁路分局领导。中修、架修、小修、洗修机务段既承担机车的检修任务,同时又承担机车的运用任务。检修机务段仅承担机车的检修任务。运用机务段系指担当干线机车交路、配属机车台数较多的机车保养和运用机构。机务折返段包括有、无派驻机车的两种折返段,均为机务段下属机构。无派驻机车的折返段指各交路方向 机车折返的处所;有

29、派驻机车的折返段指派驻机车担当干线机车交路,并为其余干线交路机车折返的处所。1 4 机务整备所指担当补机、调机、小运转机车等的整备作 业的处所。机务折返所指担当少量干线机车、补机、小运转机车等的折返作业的处所。机务换乘段、所指乘务组中途换班的地点。1.0.5 机 务段的 规模宜 适中,不宜过大。规模过大会给管理增加很多困难,因 此,提出用机车年总走行公里 来控制机 务段的 整备和检修规模。根据推荐数值,机务段不致过大,不会出现目 前个别机务段定员达到4 0 0 0 人的 情况。1.0.6 机务段、机务折返段的总平面布置应按远期运量进行设计,但预留范围要适当考虑长远发展的需要。主要厂房及厂房组合

30、型式按远期运量 设计的 理由 是减少 后期改扩建工程量,从总体上讲,投资效果是好的。1.0.7 机务设备设置的主要原则:1 长交路、轮乘制、专业化集中 修的原则,是1 9 8 8 年铁道部发布的 铁路主要技术 政策中 提出的,应继续贯彻实施;2 本条款内容引自1 9 9 4年铁道部发布的 铁路主要技术政策,在 设计中 应根据具体情况贯彻执行;3 机务段、机务折返段的设置要求,主要是考虑县以上的城镇或有较大工矿企业的地区资源多,装卸工作量大,有编组作业,设段后能减少短 途运输,加 速机车、车 辆周转,有利工农业的发展,并方便职工生活。机务段、机务折返段应有可 靠的 水源,缺 水地区 应有保证供水

31、的设施,在选点设段时必须注重 水源条 件。1.0.8 机务段配属机车的牵引种类单一化,且配属机型较少时有利于提高机车的 检修质 量和检 修效率,方便管理,并可节约投资。1.0.1 2 节约能源 是发展国民经 济的 一个战略 措施,也是我国 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技术政 策。在机务设备设计中,应很好地贯彻节约和合理利用能源的政策。1 5 1.0.1 3 防 治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是关系到人民健康和为 子孙后代造福的大事。机务段是一个较大的污染源。机务设备设计应按国家有关标准采取防治措施,以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2.0.2 内燃、电力机车采用长交 路的 理由:1 内 燃、电力机车适合跑长交路;2

32、 长交路具有较多优越性如减少直通、直达列车摘挂机车的次数,可提高旅行速度,加快货物送达速度及车辆的周转,减少机车出人段次数及等待列车的停留时间,加快机车的周转,提高乘 务员的劳动生 产率,节省运用机车和乘务人员,减少沿线机务设备,节省 基建投资,降 低运输成本,为专业化、集中修创造了条件等。以上是采用长交路的理由,但考虑到我国的实际管理水平,交路太长,也会给运用部门增加很多困难,因此,推荐交路长度不宜超过2个乘务区段。2.0.3 采用肩回 运转制的优点:1 机车运用效率高;2 机务段和机务折返段的数量少,可节省基本建设投资;3 有利于蒸汽机车牵引 过渡到内燃或电 力牵引,减少废弃工程。采用循环

33、或半循环运转制的条件:主要指直通列车对数较多(应在 1 5 对以上,因为大于 1 5对时,列车等待时间与 机车 在站段作业时间比 较接近,可提高机车运用效率),货流比较稳定,机车质量良好,两头担当适当长度的交路。2.0.4 连续旅行时间是指机车从始发站开车至到 达站终止的 运行时间。此时间过长将使乘务员在疲劳状态下行车,影响铁路安全、正点运输,对乘务员身体健康也有一定影响,但过短,也将造成 换班频繁,技术经济上都不合理。内燃、电力机车在轮乘制的前 提下,货机连续旅行时间6-7 h 是合适的。3.0.1 机车出人 段线与车站作业线要尽量减少交 叉干扰,与车 1 6 辆部门的出人库线也应分开,不共

34、用。3.0.2 站、段间 距离过长会增加机车走行时分,相应也将降低出人段线的通过能力。3.0.3 本条款 是多年 来机 务段运营 经验的总结之一,针对性强,不少铁路局反映机务段排水不畅,除其他原因 外,高 程低是主 要原因。现实中 确有少数机务段设在低洼处,致 使排水困 难,造成检查坑积水,影响生产和工人的身体健康。3.0.8 运转整备场地和检修场地高程如相差较多,会影响机务段总平面布置,同时也会给段内交通运输带来困难。生产、办公房屋的室内地坪高程不宜低于近邻线路的轨顶高程,一般指布置在线路旁或线路间的辅助生产房 屋如运转室、油脂发放室、冷却水制备间、干砂间、化 验室等 房屋,由 于道床污物堆

35、积,造成室内地面排水不畅。3.0.9 段内 房屋布置按运转、检修、办公、辅助生产等不同 功能分区布置的理由是减少生产车间 对办公和辅助生产设施的干扰,有利于相同部门之间工作相互联系,便于管理。4.0.3 内 燃机车与电 力机车的整备待班线应分线设置,其理由是:电力机车整备待 班线上有高 压接触线,为了 确保内 燃机车乘务员及其他作业人员的 安全,要求两线分开。内 燃、电力机车的整 备处所与 蒸汽机车的 整备处所分开设置后,可减少蒸汽机车的烟灰和汽水对内燃、电力机车的影响。4.0.5 关于设机车待班停留 库的问题,其台 位数量原规范是按运用机车台 数的1 0%一1 5%计算,本次改为按运用机车台

36、数的5 4 6-1 0%计算,是根据对 加格达奇、三棵树、沈阳、苏家屯机务段的调查结果提出的。炎热多雨地区应设机车整备棚的理由是内燃、电力机车采用轮乘制后,机车整备作业内容增多了,他们大部分时间在露天作业,劳动条件差,为改 善劳动 条件,应设机车整备棚。炎热多雨地区按如下条件执行:炎热指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为+3 0 及以上;多雨指年平均降水量在1 0 0 0 二 以上。1 7 4.0.,段备机车 停留线的长度,内 燃、电力机务段应按停放运用机车台数的1 0%一1 5%计算,当 机务段运用机车台数大于6 0台时,取下限,等于或小于6 0 台时,可取上限。4.0.1 1 单向 操纵机车的转向设备

37、在不占 用农田或占用 农田较少且土石方工程量不大时,以设三角线为宜;若占用农田较多或地形条件确实困难时,应设转车盘。双向 操纵机车只 是在需调整轮对偏磨及其他特殊需要时才转向,所以规定机务段应设转向 设备,机务折返段可不设转向 设备。4.0.1 3 为缩短扳道作业时间,提高整备场道岔设备通过能力,减轻操作人员劳动强度与难度,避免误操作,准确调 度机车 并确保段内 行车安全,故须设置集中 控制的道岔电动转 辙系 统。4.0.1 4 实行长交路轮乘制以后,乘务 员在继乘站内 交换班问 题随之而来,因此,在换乘段、所设置房屋并设值班人员是必要的。新线设计或既有线改造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设立换乘段、

38、所,以 加强换班人员及交接班业务的管理,有 利于完善轮乘制的 技术管理,巩固 和充分发挥轮乘制的优势,对 加强和改善运用机车质量均有一定作用。根据换乘量的 大小,可设换乘段或换乘所。继 乘乘务员分家住 继乘站和家住机务本段两种情况,乘务员家住继承站时,换乘段、所应设置乘务员公寓和候乘室,乘务员家住机务 本段时,换乘段、所只设乘务员公寓。5.1.2 各种车 库门前应有一段平直线路,其长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 检修车 库端墙至库前检查坑端8 m,是按车库开大门和汽车通道宽度考虑的,如车库大门前要加风挡或作 段内主 要交通道路时,此距离可适当加大;2 其他车 库门 前的直 线段长度是按机车全轴距确定的

39、。5.1.3 为改善劳 动条件,在炎热多雨地区的蒸汽机车架修、洗修库和内 燃机车中 修、小修库前宜设作业棚。炎热多 雨的 标准与 1 8 4.0.5 条标准相同。5.1.4 库前无电区长度应为 1 0 m的理由:停在库前检查坑上的电力机车 进库时,只 能借助低压引车装置,不许违章升弓取电开 人,因为 升弓 取电,容易造成接触网 绝缘子被撞坏,电弓炭滑板破损,乃至撞击车库大门门框等事故,必须绝对禁止。因此,在正常 情况下,不存在机车带高压电 人库不安全的问题,万一出 现违章作业升后弓 人库情况,带电 体至多也只侵 人库内3 m,尚 未侵人起重机吊 钩工作范围,不至于发生短路停电或其他不安全事故。

40、如库前无电区长度为巧m,接触网 上绝缘子已 侵人库前检查坑上空7m(车库端墙至库前检查坑的距离按 8m计),机车(特别是韶山3 型机车)高压试验时,升前弓取电困难。无电区采用 1 0m后,铺轨长度及低压引车走行距离均可缩短,并且与车 库端墙至库前检查坑端的 不应小于8 m(一般8-1 2 m)的间距相适应。6.0.1 锅炉房设计应符合下列要 求:1 生产、生活、采暖用汽由一个锅炉房集中供应便于管理,也有利于“三废”治理;2 为保证机务段在一台锅炉出故障或检修时不间断供汽,故作出“总台数不应少于2台”的规定。锅炉 房靠近主要用汽处所,既可以减少管道长度,降低造价,又 可以降 低输送过程中的 能量损失,也有利于管理、维修。6.0.2 空气压缩机运行时振动较大,噪声亦很大,独立设置空压机间的目的是将其与检修车间及其他房屋隔离开来。6.0.3 本条文是依据铁道部关于调整生产布局、延长机车交路和提速等改革精神的要求进行修订的。在执行过程中,应结合机车交 路长度、机务段分布距离、单线、复线等具体情况确定救援距 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国家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