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梅岭中学2014_201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苏教版.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689554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扬州梅岭中学2014_201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省扬州梅岭中学2014_201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扬州梅岭中学2014_201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扬州梅岭中学2014_201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苏教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扬州市梅岭中学七年级语文质量检测扬州市梅岭中学七年级语文质量检测一、积累与运用(共 35 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A粗糙(zo)腼腆(min)憧憬(jng)潜移默化(qin)B不屑(xu)卷帙(zh)温晴(qng)锲而不舍(q)C贮蓄(zh)黝黑(yu)哽咽(y)邪魔鬼祟(su)D纠葛(g)朦胧(mng)凋敝(dio)白驹过隙(x)2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养成主动交流的习惯,是取得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B昨日,记者从省国土部门获悉,我省已全面启动今年灾害防治。C他虽然漂泊在外,但心系故土,无时无刻思念着家乡,思念着亲人

2、。D食品是否安全,是人们身体健康的基本保障,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3下列选项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3 分)()A经过交警的指挥,原本水泄不通的路口,终于茅塞顿开,顺畅了许多。B上海南京路上各种商店星罗棋布,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C我们在网络上发言,一定要负责任,不能信口开河。D秋日的天宁禅寺,金黄的银杏叶铺满庭院,美不胜收,令人流连忘返。4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亲爱的宝贝已在腹中 8 个月了,是个美丽的姑娘呢?还是个漂亮的小伙?B运动会上,我们班七、八小组负责的后勤工作,赢得了全班同学的赞扬。C最新研究结果显示:自闭症儿童的脑容积较其他正常儿童的要大

3、。D 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版)5下列选项中,关于课文内容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 分)()A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所写的三峡,描写三峡四季山水景物,动静结合,有张有弛,表现了三峡的壮美。B小说端午日描写龙舟竞渡和赶鸭子的场面,展现了茶峒人民过端午的盛况,表现了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C 济南的冬天节选自老舍的长篇散文一些印象,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特点,描绘了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图,抒发了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D 宇宙里有些什么采用由远及近、由未知到已知的说明顺序,运用列数字、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介绍了关于恒星、星云、恒星系等天文知识。6下列

4、选项中,填入横线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一位学生向老师请教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方法。老师说:“_,_,创业酌用兵家之权变,_,行文当如纵横家之灵活。采百家之学问而集于一身,必成贤2者。”治事应持法家之严明待人应守儒家之诚信读书当如墨家之兼爱ABCD7根据拼音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 分)天目湖湖水清 li,水质纯洁。群山环抱,峰 lun绵亘。湖边岸线环弯曲绕,蜿yn 伸向茫茫苍山之中,远 tio 流泉飞瀑,悬崖披绿,松涛竹海,禽飞兽走,景色天成,意趣横生,给人以回归大自然的美妙感觉。胜似仙境的湖光山色,倾倒了无数中外宾客。8默写。(每空 1 分,共 8 分)自非亭午夜分,

5、。(郦道元三峡),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晴空一鹤排云上,。(刘禹锡秋词),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朱自清春)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好像日本看护妇。(老舍济南的冬天)9综合性学习。(6 分)为了提升中学生的文明素养,学校围绕“八礼四仪”开展语文实践系列活动。请你完成相关任务。【活动一】真情劝告。“游览之礼”是“八礼”之一,其目标为“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若有一名同学在八达岭长城上涂鸦“到此一游”的文字,你作为旁观者将怎样劝说他呢?(3 分

6、)【活动二】图标介绍。为宣传“八礼四仪”,学校决定组织开展宣传活动,需要招募志愿者。负责宣传的同学找来了志愿者的标志(右图),请你用简洁的文字说明图标的内容及含义。(3 分)_3二、阅读理解(共 52 分)(一)阅读李清照的如梦令,回答 1011 题。(5 分)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10词中“绿肥红瘦”指的是 _。(2 分)11作者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 分)_(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 1215 题。(17 分)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

7、。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鲜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鲦鱼。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节选自柳宗元石渠记)【注释】渴(h):潭名。泓:水深的样子。鲦:鱼名。睨:斜着看。诡:奇异。庥(xi):同“休”。韵:和谐悦耳的声音。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 分)(1)乘奔御风()(2)林寒涧肃()(3)逾石而往()(4)有泉幽幽然()13 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用法与“昌蒲被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A渠之广或咫尺B视之既静C至之市D

8、是吾剑之所从坠14翻译下列句子。(6 分)(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3)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15选文中哪句与三峡中的“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有异曲同工之妙?两篇文章都描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4 分)4(三)阅读茱萸之谜,回答 1619 题。(15 分)茱萸之谜余光中(1)茱萸在中国诗中的地位是十分特殊的。屈原在离骚里曾说:“椒专佞以慢幍兮,榝(sh)又欲充夫佩帷。”显然认为榝是不配盛于香囊佩于君子之身的恶草。榝就是茱萸。千年之后,到了唐人的笔下,茱萸的形象已经大变。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的“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都是

9、吟咏重阳的名句。屈原厌憎的恶草,变成了唐人亲近的美饰,其间的过程,是值得追究一下的。(2)重九,是中国民俗里很有诗意的一个节日,诸如茱萸,菊花,登高等等,都是惯于入诗的形象。登高带茱萸囊的传统,一般都认为是源于梁朝人吴均续齐谐记所载的这么一段:“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红)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带茱萸囊,盖始于此。”(3)根据续齐谐记的说法,登高带茱萸囊,饮菊花酒等习俗到梁时已颇盛行。吴均虽是梁朝人,相传桓景和费长房却是东汉人。西京杂

10、记中也有记载,汉高祖宫人“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令人长寿”。据此推测,重九的习俗起源则在东汉乃至汉初了。有意思的是,重九吟诗的传统中,从东晋至南北朝,却唯独少见咏茱萸之作。(4)到了唐朝,情形便改观了,茱萸已为诗人所乐道。王维所谓“遍插茱萸”,说明佩花之盛。杜甫所谓“醉把茱萸”,可能是指茱萸酒。重九二花,菊与茱萸,菊花当然更出风头,因为它和陶渊明缘结不解,而茱萸,在屈原一斥之后,却没有诗人特别来捧场。虽然如此,茱萸在唐诗里面仍然是很受注意的重阳景物。杜甫全集里,咏重九的十四首诗中便三次提到茱萸。李白的诗句“九日茱萸熟,插鬓伤早白”说明此树的红实熟于重九,可以插在鬓边。佩戴茱萸的方式

11、,可谓不一而足,或如赵彦伯所谓“簪挂丹萸蕊”,或如陆景初所谓“萸房插缙(jn)绅”。至于李峤“萸房陈宝席”和杜甫的“缀席茱萸好”,则是陈花于席,而李乂(y)的“捧箧萸香遍”该是分传花房或赤果。(5)佩缀茱萸之风大盛于唐,大概是宫廷倡导所致。当时每逢重阳佳节,皇帝常常率领一班文臣登高赋诗,同时把一枝枝的茱萸分赠群臣作佩饰,算是辟邪消灾,应付桓景的传说吧。(6)茱萸辟邪除害,并非纯由传说,乃有医学根据。我们统称为“茱萸”的植物,其实更分为三类:山茱萸属山茱萸科,吴茱萸和食茱萸则属芸香科,功能杀虫消毒,逐寒去风。李时珍本草纲目里说,井边种植此树,叶落井中,人饮其水,得免瘟疫。至于说什么“悬其子于屋,

12、辟鬼魅”,自然是迷信,大概是取其味辛辣性烈之意。其花、茎、叶、实均可入药,还可制酒。白居易所谓“浅酌茱萸杯”,恐怕正是这种补酒。(7)然茱萸何以独独见鄙于屈原呢?可能茱萸味特辛辣,不合屈原口味,甚至引起5过敏之症,也未可知。曹植诗句:“茱萸自有芳,不若桂与兰”,也许正说中了此意。16.为了揭开茱萸由“屈原厌憎的恶草,变成了唐人亲近的美饰”的谜底,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请简要概括。(答出两个方面即可)(4 分)17.文中划线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 分)18.文段(7)中加点的“可能”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 分)19.根据提示完成下表,来一次传统节日文化的探究。(4 分)

13、名称时间有关辟邪除害预防疾病的习俗(至少两种)相关传说相关古诗词句(文中列举的除外)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1)汝南桓景登高避灾的传说(2)(四)阅读那一盏冰灯,完成 20-23 题。(15 分)(1)在我八岁那年的春节,我执意要父亲给我做一个灯笼。因为在乡下的老家,孩子们有提着灯笼走街串巷熬年夜的习俗。在我们看来,那就是一种过年的乐趣和享受。(2)父亲说:“行。”(3)我说:“我不要纸糊的。”父亲很纳闷:不要纸糊的,要啥样的?”我说:要亮的。”其实,我是想要有玻璃罩的那种。腊月二十五那天,我去东山坡上的大军家,大军拿出他的灯笼给我看。他的灯笼真漂亮,木制的底座上,是四块玻璃拼制成的菱形灯罩,上边

14、似乎还隐约勾画了些细碎的小花。我知道,父亲是农民,没钱买灯笼。但我还是想,父亲会给我做一个,只要能透出亮就行。(4)父亲说:“行。”(5)年三十的早上,我醒的很早,正当我迷迷糊糊的想再睡会时,突然被一阵“沙沙沙沙”的声音吸引了过去。我努力睁开眼睛,只见父亲在离炕沿很远的地方,一只手托着块东西,另一手在里边打磨着。我发现父亲正在打磨一块冰,姿势很像洗碗。父亲每打磨一阵,就停下来在衣襟上擦擦手,再把双手捂在自己的脖子上暖和一会儿。(6)我说:“爹,你干啥呢?”(7)父亲说:“醒了?天还早呢,再睡一会儿吧。”(8)我又说:爹,你干啥呢?“6(9)父亲把脸扭过来,有点尴尬地说:我也想给你做个玻璃灯笼,

15、可哪有玻璃呢?后来我就寻思着给你做个冰灯吧。这不,冰冻了一晚上,我正给你做着呢!”(10)父亲笑了笑,说完,又拿起那块冰,洗碗似的打磨起来。(11)父亲又一次把手放在自己的 脖子上取暖。我说:“爹,你冷不冷?来这暖和暖和吧!”随即,我撩起了盖在身上的被子。(12)父亲急忙走过来,帮我掖好被子,连连说:我不冷,我不冷,小心别冻着你(13)听了父亲的话,看着他那冻得发红的双手,豆大的泪珠从我的眼里滚了出来。父亲刚才给我掖被子的时候,我分明感到,他的手真凉啊!(14)那一年春节,我提着父亲做的灯笼,和小伙伴们玩得很痛快。小伙伴们都夸我的冰灯好。没过几天,冰灯就化了。但是,我的心里却一直珍藏着那盏冰灯

16、,那是一盏最美的灯。20.阅读全文,根据文章的情节,完成下面的填空。(4 分)我想要玻璃灯21.赏析句子。(3 分)父亲每打磨一阵,就停下来在衣襟上擦擦手,再把双手捂在自己的脖子上暖和一会儿。22.“我”为什么说父亲做的这盏灯是最美的?(3 分)23.有人说父爱如山,也有人说父爱似海,还有人说父爱是金。你认为父爱是什么?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80-100 字)(5 分)80三、写作(60 分+3 分)24.请以“冬日暖阳”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感情真挚,不得抄袭;不少于 600 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7答案:1C2A3A4B5D6B9.(6 分)(1

17、)(3 分)示例:这位同学,长城是中国的骄傲,更是世界文明的遗产。保护长城,传承文明是我们共同的责任。随手涂鸦,更有损中学生文明的形象,请您不要涂鸦了,好吗?(称呼 1 分、理由 1 分、委婉劝告 1 分。)(2)(3 分)标识的整体构图为心的造型(1 分)。图案中央是手的造型,也是鸽子的造型(1 分)。标志寓意为中国志愿者向社会上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们奉献一片爱心,伸出友爱之手(1 分)。10(2 分)绿叶繁茂红花凋零(意近即可)11(3 分)应用了间接抒情(或寓情于景、借景抒情)(1 分),抒发了作者的伤春之情(意思表达清楚即可)(2 分)12、(1)奔驰的快马(2)寂静(3)越过,超越(4)

18、的样子13、B14、(1)略(2)略(3)泉渠的宽度有时不足一尺,有时则有二尺宽,它的长度约有十步左右。15、清深多鲦鱼。(2 分)清澈透明(2 分)从渴潭往西南走不到百步,就看见一个石渠,在渠上有一座便桥。有一眼泉水幽静的流淌,它流淌时的声音时大时小。泉渠的宽度有时不足一尺,有时则有二尺宽,它的长度约有十步左右。它的水流遇到一块大的石头,就漫过石头。跳过大石头再往前走,就发现一个石泓,菖蒲覆盖着它,碧绿的苔藓环绕着石泓。渠水又转弯往西流,在岩石边流入石隙里,最后像瀑布一样的流入北边的小潭中。小潭方圆还不足一百尺,潭水清澈、且较深,有许多快速游动的鱼。渠水又往北迂回绕行一些,看上去好像没有穷尽

19、,就这样最终流入渴潭。潭的一边全是奇异的石头、怪异的树木、奇异的花草、美丽的箭头草,人可以并列坐在那里休息。风吹动着山顶,像美丽动听的音乐,在山崖和山谷间回荡。看它虽很宁静,但听起来却很辽远。16.(4 分)登高带茱萸囊传统的来源;重九吟诗,从东晋至南北朝,少见咏茱萸之作。到了唐朝,茱萸已为诗人所乐道。佩缀茱萸之风大盛于唐,大概是宫廷倡导所致。茱萸辟邪除害,并非纯由传说,乃有医学根据。17.(4 分)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了茱萸的种类。18.(3 分)不能。“可能”表推测,猜测,起限制作用,如去掉,意思就成了茱萸独见鄙于屈原一定是因为他味特辛辣,太绝对,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9.(4 分)(1)插茱萸、带茱萸囊、喝菊花酒、喝茱萸酒等(至少两种);(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20.父亲打磨冰灯我珍藏冰灯。21.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生动传神的写出父亲为了儿子的心愿努力克制住刺骨的冷,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22.在冰冷刺骨的寒冬腊月,仅仅是为满足我一个小小的要求,父亲忍受着难以忍受的冷和痛(1 分),竟用自己微弱的体温为我打磨了一盏灯(1 分),这是伟大的父爱(1 分)23.略(比喻句 1 分,联系生活实际 3 分,语言流畅 1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