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 (350).doc

上传人:李** 文档编号:48542389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题报告 (35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开题报告 (35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开题报告 (35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题报告 (350).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山东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姓 名: 学 号: 学 院: 专 业: 指 导 教 师: 填 表 日 期: 山东大学教务处论文题目传统法律伦理主义的现代价值论文类型基础理论选题来源指导教师科研项目国家项目应用研究部省(市)项目开发研究学校项目生产单位自拟论文的主要内容、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主要内容: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国传统法律伦理主义与当今法治进程的传统伦理缺失的深刻剖析,运用历史分析、对比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挖掘发现中国传统法律伦理与现代法治的更多的相通性以及传统法律伦理的现代价值,以便为中国法治建设提供伦理支撑,并借鉴传统法律伦理优势,使我国法治建设日趋完善。理论意义:传统社会为

2、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法律伦理的“本土资源”,然而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本土资源”则成为人们所热切关注的问题。中国在学习西方法律的过程中应当借鉴传统法律伦理中的积极因素,从中发掘出对当前法治建设有价值的东西。对于中国传统法律伦理,我们应该抱着一种“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深刻发掘传统法文化的现代价值。中国目前要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可以从中国传统法律伦理中借鉴有益的思想资源,这些思想的闪光点仍然可以古为今用,为中国的法治建设服务。1、传统法律伦理是德治的基础。以德治国的重点是德的选择。选择好了可依的德, 才能以此来治国, 这种德对于社会主义的中国, 以共产主义为标准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 传统道德

3、的承继不能没有, 不可能凭空建立起一座共产主义的道德大厦, 要有中国传统道德为基础。而这种道德要能跟依法治国的法相结合, 就必须承继我国古代的传统法律伦理, 这样德法兼治才能真正结合。前几年的一味法治, 忘记道德支持的教训我们不应该再轻视。2、传统法律伦理是法治的精髓。法治必须有伦理支撑, 这是公认的理论。法律的国家强制力必须有法律伦理支撑。强制力只是事后的一种纠错力, 而事前的守法要有一种内心的信念来支撑, 形成为一种法律的信仰, 使法律深入人心。这是依法治国的关键, 古语“徒法不可以施行”就是这道理。因此, 我们德法兼治必须注意发挥法律伦理的作用, 而法律伦理的组成又是离不开传统法律伦理的

4、。离开传统, 也就失去了自我。3、传统法律伦理要求德法必须兼治。我国古代的传统法律伦理是一种德法不分的法中有德、德中有法的古代德法兼治,在今天, 这种影响还特别大。正是这种传统, 是中华民族有了礼仪之邦的美称, 也维护了一种和睦的家庭秩序和亲情关系。但是今天, 有一部分人片面强调法治, 却忽视传统的法律伦理, 使得在家庭问题上和其他经济、民事法律关系上许多必须重要的法律伦理丧失, 而造成今天的许多民事法律形同虚设。因此, 走了一圈后, 我们还是必须德法兼治。德法兼治是中华特定的传统法律伦理的要求。应用价值:当今社会,法律伦理主义不断缺失,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重利益轻亲情的现象屡见不鲜。对传统法律精

5、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完善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着极其深刻的意义,尤其对于建设法治政府、缓和家庭矛盾、完善公民守法意识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本题目研究现状中国传统法律制度由于儒家思想的影响而具有伦理法性质,目前对于传统法律的伦理化的特点及原因分析已有系统化的论述,我国源远流长的法律制度文化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宝藏,然而在有着数千年传统法律文化的基础上实现法治现代化, 建设法治社会, 首要的问题是彻底清除中国古代传统的伦理法观念中与现代法治精神相背离的因素,挖掘发现中国传统法律伦理与现代法治的更多的相通性以及传统法律伦理的现代价值。论文提纲第一章 中国传统法律伦理化

6、的概述一、 法律和伦理的关系二、中国传统法律伦理化的特点1、 礼法结合,伦理为本2、 德主刑辅3、 追求和谐,调解息讼4、 重义轻利第二章 我国当今法治进程中传统伦理缺失的危害第三章 中国传统法律伦理与现代法治的相通性1、“德主刑辅”所推崇的德治精神2、以秩序与和谐为取向的价值理想3、义利观与诚信原则第四章 传统法律伦理的现代价值1、 对建设法治政府的借鉴意义2、 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借鉴意义3、 对缓和家庭矛盾的借鉴意义4、 对完善公民守法意识的借鉴意义主要参考书目:1 范忠信.中国法律传统的基本精神.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2戴炎辉.中国法制史. 台北: 三民书局. 1987.3瞿同祖

7、.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瞿同祖法学论著集. 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4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北京:法律出版社出版5张中秋论中国传统法律的伦理化.比较法研究.1991.6宫宏祥、啜瑞志.中国法律伦理化传统及其对现代法治建设的影响.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11)7 李军、陈淑萍.中国传统法律伦理对现代法治的影响.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1(7).8李军、陈淑萍.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司法伦理.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8(6).9李军、陈淑萍.司法伦理与司法公正.菏泽学院学报.2008(4).论文写作计划(2017年 月 日至2017年 月 日)起讫时间论文各工作阶段的要求检查方式检查情况月日前论文选题月日前提交开题报告月日前提交论文初稿月日前提交论文终稿论文选题开题报告论文初稿论文终稿指导教师意见:导师签字: 年 月 日初稿完成日期2017. 定稿日期20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