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模板 (140).docx

上传人:温桑 文档编号:48542291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题报告模板 (14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开题报告模板 (14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开题报告模板 (14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题报告模板 (140).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论文选题目的和意义:选题目的: 目前,大学生虽然受到大众文化的积极影响,但也受到大众文化的不利影响。不可否认的是,在大众文化影响下,大众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加深。一些大学生崇拜金钱,追求前卫,逐渐偏离现代青年应有的“勤劳节俭”,“艰难奋斗”等优良传统。这些消极的大众文化破坏了大学生的思想意志,破坏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通过对大众文化的认识,分析和解读,让大众文化充分发挥其积极影响,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正确认识大众文化,便正确指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并引导大学生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选题意义: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价值

2、领域的冲突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西方的主要价值观对社会主义价值观产生了直接和强大的挑战。 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众文化虽然在教育、认识和审美上也有一定的止而价值和功能,但现在看来,它对大学生的消极负而影响更显突出,更为严重,更值得关注。如何确保与主要文化的融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开始呈现出多元价值的倾向。 在这种背景下,积极研究培养和实践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方式,引导大学生传播先进文化,弘扬主旋律显得尤为重要。与选题相关的前人研究现状简述:1. 国内研究现状在国内,大众文化因其通俗性、娱乐性和流行性等特征受到越开越

3、多年轻人的追捧和喜爱,短短30多年的时间里,大众文化便迅速壮大成为与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三分天下”的文化形态,同时在学术界掀起了一股大众文化的研究热潮。通过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我们发现,大多数论文主要论述了大众文化作为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及演变趋势,但还没有找到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的专门著作。总的来说,针对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的完整理论体系的成果数量还不足,尽管对大众文化的研究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资料很丰富,但大多为期刊论文,缺少有深度、有广度、有学术价值的、高水平的理论创新性成果。2. 国外研究现状作为现代工业文明的成果,大众文化

4、的形成从一开始就备受质疑。20世纪初,诸多西方学者开始了对大众文化的研究,并形成了比较健全的理论体系。20世纪30年代,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理论的研究比较成熟,出版了很多著作,有阿多尔诺和霍克海默合著的启蒙的辩证法、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等等。到了20世纪60年代,英国伯明翰学派逐渐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主要代表著作有霍加特的文化的用途、麦克费瑟斯通的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雷蒙威廉斯的文化与社会等等。当代大众文化研究的重要代表人物约翰费斯克在阅读大众文化和理解大众文化中的大众文化理论也一直很有影响。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方法:主要内容及思路: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及对策研究-以广

5、西桂林高校为例摘要一、 研究背景二、概念界定(一)大众文化的界定(二)大众文化的特点三、文献综述(一)国内研究现状(二)国外研究现状四、大众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负面影响(一)冲击大学生的理想信仰 (二)妨碍大学生的价值判断 (三)降低大学生的审美标准 (四)诱发大学生的非理性行为五、解决对策(一)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二)加强美育和艺术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三)加强闲暇教育和闲暇文明建设,提高大学生文化生活的质量结论参考文献方法:对于了解网络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的具体了解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论文工作进度安排:本论文主要通过参考文献以及实地调研所获数据资料进

6、行研究:1文献资料的主要来源是图书馆的书籍和期刊,在网络上搜索等;2实地问卷调查、访谈等,通过与老师和同学交流来理顺自己的思路; 3将文献资料、数据等进行合理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形成新观点进行论文写作。进度计划:预计用15周完成论文写作,具体时间安排如下:17周: 完成论文选题和论文资料收集工作。810周: 完成论文开题和提纲写作工作1112周: 指导老师审阅初稿,指出问题及修改意见。1314周: 根据指导老师意见修改论文。15周:修改并提交论文,准备论文答辩。主要参考文献: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 多克尔.后现代与大众文化M.王敬慧,王瑶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3 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4 费孝通.文化的生与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5 姜华.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 蒋述卓,陶东风.大众文化研究从审美批评到价值观视野M . 大学出版社,2015.7 金民卿.文化全球化与大众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8 李掖平.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研究M.济南:明天出版社,2014.9 梁漱溟.中国文化的命运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10 刘自雄,闰玉刚.大众文化通论M.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广州:暨南,20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