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47988281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64 大小:2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最新《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doc(6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梯子网苏教版第十册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高台小学 吕妍(一) 教学内容课题名称我和祖父的园子学科语文总课时数两课时版本名称苏教版年级五年级页码104单元章节第四单元第十九课(二)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我和祖父的园子节选自著名女作家萧红的回忆性小说呼兰河传,课文主要叙写了童年的萧红在园子里快乐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

2、念。孩子气十足的腔调,清新质朴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写,是本文表达方式上突出的特点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思路,理清文章主旨。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快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学习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美,寻找亲情,感受亲情,从而提高审美观。教学重点在品读文字中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快乐和祖父的爱,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教学难点学习朗读,感悟作者鲜活的写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突破方法创设情境使学生走进萧红的童年世界,朗读指导使学生体会文章情感,

3、引入呼兰河传增加学生对祖父以及当时社会的了解。回忆自己的童年使学生体会童真童趣。(三) 教学准备教具电子白板课件 萧红作品选 百度搜索学具课本 练习本(四) 策略、教法、媒体设计策略与教法通过多媒体电子白板课件的图片,音乐,文字信息引导,使学生走入作者,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体会作者的生活。通过指导朗读,使学生感受作品中语文字的内涵。通过课外阅读拓展,使学生对文中的“祖父”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感受祖父的慈爱,体会萧红对祖父的怀念,从而体会亲情的可贵。媒体设计电子白板课件,包括文章作者资料,与本文相关的课外阅读片段,以及背景音乐创设情境,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五) 教学过程设计与分

4、析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三十年代有这样一个人,鲁迅先生称为“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她就是萧红。有这样一本书,让人读着读着,就不由得沉浸在烂漫的童年生活中,著名作家茅盾称之为“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这就是萧红所写的呼兰河传。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呼兰河传中第三章的一个部分,题目叫我和祖父的园子。(板书课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始,借著名作家鲁迅、矛盾之笔,介绍萧红,让学生产生学习此文的浓厚兴趣。二、检查预习生字,理清文章脉络1、有一个良好的预习习惯会让你终身受益。现在我就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1)生字(出示8个生字,通过提问检查预

5、习情况。)(2)范写“帽”“穗”。2、接下来请同学们将生字词带入到课文中去,将课文大声地读一遍。3、学生自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分别找出相关段落。(学生再次默读课文,并完成划分文章层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学习任务。)(园子里的景象以及园子里发生的趣事、分别是第2、13小节和第312小节)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前提。而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我以检查预习情况的形式对学生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的情况进行了解和指导。并让他们自读课文以体现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理念。三、了解园子,感受园子。检查自学情况:1、萧红在呼兰河传我和祖父的园子这个片段中

6、都回忆了些什么?2、萧红除了和祖父做了这么多事以外,还看到了什么?相机板书看见的物:蜜蜂 蝴蝶 蜻蜓 蚂蚱 倭瓜 黄瓜 玉米发生的事:栽花 拔草 铲地 浇菜 在识字的基础上,让学生有目的的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为后面深入体会课文内容打下基础。四,走进园子(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 让我们走进园子,看看园子是怎样的?课件出示: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2、指名读。(配乐)抓色彩来体会作者描写的精妙,通过画面和音乐来渗透美感,通过朗读来表达对园子的喜爱。五、作业设计1、描写本课生字新词。2、通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温故

7、而知新”小学生只有在不断地复习下才能达到知识的巩固。六 板书设计19我和祖父的园子物:蜜蜂 蝴蝶 蜻蜓 蚂蚱 倭瓜 黄瓜 玉米事:栽花 拔草 铲地 浇菜板书设计简单明了,紧扣本节课的重点。第二课时一、课前复习1、看拼音,复习生字。(电子白板出示:“谷穗”“抛给”两个词语的拼音,请学生用白板笔写生字)2、学生书写生字,老师指导难点。通过复习巩固生字导入,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的书写功能,激发写字兴趣。二、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我们在学习第2课暖流时,江主席说过“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熟读,重要的地方还应该背下来。”(课件出示这句话)2、同学们,说起背诵,你会立即记起那些名篇佳作呢?(生背诵自己最熟悉诗文

8、或句段)3、我也很喜欢背诵,比如最近我就喜欢上了一个作家:萧红。读了她的我和祖父的园子有一段文字打动了我,让我难以忘怀,我也试着背诵给大家听听。4、师诵读我和祖父的园子第13自然段。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离不开积累,而积累则离不开背诵。背诵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对增长学生语文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和语文能力起着良好作用。老师在这里通过检查背诵,自己背诵以提高学生的背诵兴趣。三、学习课文13自然段。1、课件出示第13自然段。2、学生默读本段。3、请学生观察句式。提问:这一段与我们过去学过的文章在语句上有什么不同?4、了解反复的表达方式。(师在电子白板上划出本段重复的词句)5、本

9、段诗一样的语言,朗朗上口,所以老师很快就背下了。同学们记忆比我,好相信同学们也很快能背下本段,同学们来试着背诵本段,相信你们比我厉害。6、学生练习背诵7、萧红用反反复复的语言,是为了表达什么呢?8、课文中还有没有这样反复的语言呢?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有明确要求: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因此,我通过让学生反复读文来学习、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从而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通过反复的读背,从特别的表达方式中体会作者特别的心情。四、找出课文其他反复的句子。1、学生读课文并在课本上画出相关语句。2、学生汇报这些反复的句子。祖父戴草帽,我就戴草帽,

10、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铲地,我就铲地,祖父浇菜,我就浇菜,3、课件出示句子,学生练读:(1)师生接读。(2)男女生接读。4、你觉得读着这些句子有什么样的心情?(快乐)5、下面我们就用欢快的语气来读一读这些句子。(学生齐读)6、刚才我讲过,这种反复的写法很特别,特别的写法一定会有特别的心情,想想作者想要表达什么心情呢?(自由、快乐、无忧无虑)7、让我们再次带着这份心情来读这些句子。8、师问:“祖父劳动,我就?”9、我是真在劳动吗?(瞎胡闹)五、读412自然段,了解:你从哪里看出她是在瞎胡闹?1、学生读文,勾画出萧红瞎胡闹的句子。2、交流汇报。3、师问:在萧红的瞎胡闹中,你认

11、为最厉害第一次是什么?4、如果你是祖父,会怎么做呢?5、听老师读这部分内容,给我评一下读得怎么样。6、师读对话,故意将祖父的话读的很平淡。7、我读得怎么样?8、为什么不是很好?(祖父在笑)9、学生分角色读。(注意引导读出祖父的开心与和蔼可亲)10、师生评议,学生再读。引导学生学习文章中小萧红童年时淘气的事例,体会童年的萧红自由自在的,充满爱的生活场景。同时体会祖父的慈爱和宽厚。六、体会祖父性格特点。1、通过读文了解,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祖父?(宽容、和蔼、有爱心、有耐心)3、在呼兰河传有许多关于祖父的回忆,我读给大家听听。4、欣赏呼兰河传片段。(师配乐朗读)打开网址: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

12、的笑,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 祖父是个长得很高的人,身体很健康,手里喜欢拿着个手杖。嘴上则不住地抽着旱烟管,遇到了小孩子,每每喜欢开个玩笑,说: “你看天空飞个家雀。” 趁那孩子往天空一看,就伸出手去把那孩子的帽给取下来了,有的时候放在长衫的下边,有的时候放在袖口里头。他说: “家雀叼走了你的帽啦。” 孩子们都知道了祖父的这一手了,并不以为奇,就抱住他的大腿,向他要帽子,摸着他的袖管,撕着他的衣襟,一直到找出帽子来为止。 祖父常常这样做,也总是把帽放在袖口和衣襟下。那些搜索他的孩子没有一次不是在他衣襟下把帽子拿出来的,好像他和孩子们约定了似的:“我就放在这块,你来找吧!” 这样的不知做过了多少次

13、,就像老太太永久讲着“上山打老虎”这一个故事给孩子们听似的,哪怕是已经听过了五百遍,也还是在那里回回拍手,回回叫好。 每当祖父这样做一次的时候,祖父和孩子们都一齐地笑得不得了。好像这戏还像第一次演似的。呼兰河传5、有一位如此宽容慈祥的祖父,你觉得萧红的童年生活是怎么样的?(快乐、自由)6、萧红很自由,很快乐,她怎么知道院子里的倭瓜、黄瓜、玉米都很快乐呢?7、他是想表达自己什么样的心情呢?(想表达自己的快乐)8、这样的写作手法你知道是什么吗?9、这就叫“通感”,我们小孩子也可以理解为“借景抒情”。10、师在白板上画一个圆问:“这是什么?”接着再加上一圈火焰变成一个太阳。问:“太阳有心情吗?”接着

14、在圆的中间加上一副笑脸。问:“这时的太阳心情怎么样?”师讲:“之所以我笔下的太阳笑了,是因为同学们课上表现这么好,我心情也十分好,所以我看见的太阳也是高兴的。比如说:当你心情好的时候,看见小鸟在唱歌,柳枝儿在舞蹈。可是当你做错了事,被批评的时候,看见树上的小鸟叽叽喳喳就好像在嘲笑你,柳枝儿就好像在抽打你。再比如说你早上没写完作业,你踏着沉重的脚步,似乎背上的书包有千斤重,这是为什么?”(为了表达心里的难过和害怕)10、萧红心里高兴到了看见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由快乐,可见那时的萧红是多么的快乐啊,你们觉得有如此快乐童年的孩子,长大后会有怎样的生活?(幸福、快乐)10、如果是现在这个时代,她一定

15、可以和大家一样快乐幸福的长大,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可是大家知道萧红生活在什么时代吗?通过读文体会祖父的性格特点。为了让学生对祖父有更加深刻的了解,我引入了呼兰河传中的片段,通过听原著片段朗读,学生对祖父的了解更加深刻了。也对萧红的童年生活有了更深的了解,进一步体会到了小萧红的快乐和无忧无虑。让学生倾听了呼兰河传片断后,紧接着让学生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自然水到渠成。在体会“通感”时,我通过画图和讲解,让学生明白了作者的表达方法,同时也渗透到了学生的作文里,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表达方法的实用性,用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回到萧红的生活,让学生猜想萧红的成长足迹,为后面的教学奠定基础同时又激发学生的探究

16、热情。七、了解作者生平,体会文章情感。1、 课件出示萧红图片,进入百度,查阅萧红资料,了解人物背景。2、勾出萧红的生卒年“19111942年”。问:1911年距今有多少年?3、100年前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教师介绍:萧红是一个值得永远记住的名子,因为她不仅是一个作家,更是一个顽强的勇士。她出生于100年前,这是中国最封建、最落后、最愚昧的时代。那时国家正遭受侵略,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在那个时代女孩命运则更加悲惨:缠小脚,不能上学,不能工作,无法自立,没有任何自由,当然也包括婚姻自由。作为一个女孩子,萧红一出生便被父母讨厌,8岁时母亲去世,后妈对她形同陌路。幸好这个世界上还有

17、一个人祖父,给了她唯一的爱,带给她一个自由、快乐,的乐园,让她有了一个幸福的童年。萧红9岁时,在祖父的强烈要求下,萧红上学了,她的成绩非常好,尤其是作文。可是在萧红不到20岁的时候,祖父便去世了。祖父去世后,父亲为她包办了婚姻,萧红很想读书,父亲串通了校长取消了萧红的学籍,强迫她退学。为了自由萧红离家出走,随即遭遇背叛,从此过着困顿的生活,由于正逢战乱,长年奔波贫病交加的萧红和第二任丈夫来到了香港,这时她患了严重的肺结核,在医院里先是庸医误诊,再是香港被日本人侵略沦陷,她被赶出医院,那时她31岁,人生才刚刚开始,就像花儿还没有完全绽放,她便满含不甘的离开了人世。就在1941年,萧红离世的前一年

18、,她写了呼兰河传这本书,书中回忆了自己的童年生活。在这本书的最后一段,萧红这样写道。4、为学生读尾声。(师配乐朗读)学生打开百度看文章: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那黄昏时候的红霞是不是还会一会工夫会变出来一匹马来,一会工夫会变出来一匹狗来,

19、那么变着。 这一些不能想象了.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 呼兰河传5、矛盾是这样评呼兰河传的:(课件出示)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图画,一串凄婉的歌谣。6、课件出示课文第13自然段,体会作者心情。(1)、生读这一段。(2)、当你了解了这么多以后,再次读这一段,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吗?(忧伤)(3)、边读边体会本段:、园子里的太阳比外面的大吗?外面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一切都活了”进了园子一切都是活的,园子外面呢?、“都是自由的”外面的世界有自由吗?、讲呼兰河传团圆媳妇故事:读了呼兰河传有一个故事让我很难忘。“团员媳妇”的故事:

20、说是媳妇,其实她只有12岁,被卖给一户穷人家做媳妇,由于女孩子活泼爱笑,婆婆要给她下马威,便天天毒打她。当萧红在园子里玩耍时,听见她在哭叫,当萧红夜里和祖父学古诗时,她也在哭叫。不久团员媳妇便被折磨病了。噩梦才刚刚开始,那时生病的人不去就医,而是请来“大神”给驱鬼除魔。在“大神”的示意下,团员媳妇被婆婆用烙铁烫脚心,被喂各种各样莫名其妙的“神药”,团圆媳妇病的高烧说胡话的时候,他们用滚烫的水当众给她洗澡,奄奄一息的团员媳妇在烫水中挣扎,蹦跳,昏迷几次三番她终于被折磨死了。这只是那个时代一个普通的故事。、园子里的一切“也没有人管”,像萧红这样的女孩子有这么自由吗?、“天蓝悠悠的,又高又远”,“天

21、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离开了祖父的园子,萧红还有自由吗?通过图片、资料交流,学生了解并体会100年前的时代背景,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把美好幸福的童年和黑暗残暴的100年前的现实联系起来,产生悲剧效应。当学生了解萧红的生平后,再引入呼兰河传的最后一章,教师在背景音乐的渲染下,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体会萧红是在一种怎样的情绪中回忆自己的童年的,从而更深刻的体会童年的幸福对于萧红的重要,体会作者是在用生命书写的心情。同时渗透给学生:写作文其实就是抒发自己真实的感情。再次读课文的第13自然段,通过提问,引入呼兰河传中的故事,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这段话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八、总结萧红是怀着深深的眷念之情来回

22、忆她人生唯一的快乐时光的,所以,她的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图画,一串凄婉的歌谣”。文中快乐中透着难隐藏的“凄婉”。引用矛盾评价呼兰河传的语言,理解文章中有趣而快乐的童年实际是作者对生命唯一快乐时光的“悼念”。九、布置作业1、和同学们讲讲你的趣事。2、推荐阅读呼兰河传。在线阅读网址: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原著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此时适时推荐呼兰河传相信学生阅读兴致盎然。十、板书设计19我和祖父的园子祖父宽厚 慈祥萧红自由 快乐板书设计虽然简单却抓住了文章的重点。十一、课后反思1、抓表达方式,层层深入。这篇课文读过一次就让我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哀伤,虽然他写的是那么的天真烂漫的童年生活,然而

23、文字背后透出的凄婉却令人心碎。因本文之故我对萧红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查阅了萧红的所有资料,读了萧红的大量作品,当我再次回过头来看这篇文章的时候,那种深深的眷恋之“痛”和淡淡的忧伤氤氲心头。如何让学生体验到我在读书时感受到的“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快乐和祖父的爱和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以及对祖父的怀念之情。这是我备课之初想得最多的问题。于是在教学中我抓住文中“反复”的表达方式,采用层层深入的教学方法,一步步的让学生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特别”的心情。我引入了人物的生平故事以及呼兰河传中的其他片段,让学生对文章有更全面、更深层次的体会。通过课上孩子的表现和课后读孩子们的日记中我觉得达到了我预想的目标。2、

24、适当拓展,激发兴趣。语文课程标准对五、六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有明确规定: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这就是我们时常在说学生的阅读量的问题。如何能让学生达到阅读量,我觉得我们仅仅靠学生自主读课外书是不现实的。老师的引导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该通过学习课文,借助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给孩子们指明阅读的方向,让学生拓展阅读,通过量的积累达到质的变化,使学生在阅读中升华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写作。在这节课上我根据课文需要渗透大量的呼兰河传相关片段,并在背景音乐的渲染下通过我声情并茂的朗诵,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对呼兰河传浓厚的阅读兴趣,课后同学们纷纷或买或借,都在读这篇小说。3、存在的不足。教师只有在反思中才能不断进步,经过认真的总结,我发自己的课还存在着不足。如果在课上再多一点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回忆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体会亲人对自己的爱,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寻找美,寻找亲情,感受亲人的爱那就更好了。所以在课后我通过检查课后作业,让学生再次进行了体会,从而加深了学生对亲情的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