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与道德经课件.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47508728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7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子与道德经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老子与道德经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子与道德经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子与道德经课件.ppt(3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老子与道德经关于老子与道德经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32页一、老子其人与其书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32页福建泉州老君岩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32页老子生平老子(约BC600-BC500),姓李,名耳,字聃。耳朵特别大,福建清源山老君岩老子石刻像。非常“卡通”的耳朵。聃 也是耳冉之意。圣人之像。圣:聖 老子死后6、700年被道教奉为始祖,称道德天尊或太上老君。老子的故乡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县太清宫。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32页老子著道德经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

2、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32页为朋友写道德经函谷关关令尹喜善内学星宿。关令子在函谷关城头,见空中飘过来一团紫气,知有圣人来。函谷关,中国八大雄关之一,与山海关、居庸关、武胜关等齐名。为春秋时秦孝公所设。在河南省最西部的灵宝市北边。函谷关东西长 7.5 公里,谷道仅容一车通行,深险如函,古称函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要道,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知道有圣人到来。春联横批比喻祥瑞降临。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32页老子出关图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32页老子著道德经的原因l函谷关尹喜以留下思想作为出关的

3、条件l老子与尹喜人生理想接近,愿意为知音创作(传说尹喜读道德经后随老子西去)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32页道德经中的经典成语l以柔克刚以德报怨l大智若愚深藏若虚l知人者智自知者明l天网恢恢疏而不失l欲取先予欲擒故纵l千里之行始于足下l大器晚成功成身退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32页道德经中的经典语录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64大器晚成。41功成(遂)身退。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58金玉满堂,莫之能守。9知足者富。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44天网恢恢,疏而不失。73出生入死。50大巧若拙。45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80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

4、,共32页评价道德经 老子主要阐述自然无为思想,其中包含了不少对立转化的朴素辩证观点。包括了自然科学、人生哲学,宇宙论、认识论、养生论、政治论、军事论等深广的内容。是两千年来注家最多、争论最多的古典名著。老子是一部诗化表述的哲学经典,形式是语录体韵文,辙韵强劲,音节铿锵。多排比对偶之句。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58章)文约义赡,言辞隽永,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光辉巨著。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32页孔子问礼l翻阅中国古代典籍,有关孔子向老子问礼的事记载很多,史记、庄子、吕氏春秋、礼记等都有记载。史记中有两处,庄子中则有五处。l关于孔子向老子问礼的次数,中国学界存在很大分歧,有学者

5、考证孔子至少三次专程向老子问礼,也有学者认为是四次或五次,有的则认为有七八次之多。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32页 明明圣贤图圣贤图 孔子问礼孔子问礼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32页孔子问礼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

6、共32页老子对孔子的叮咛l一个人自以为知识渊博、懂得一切,总是喜爱揭露别人的隐私或错事,这种人已经身处危境了。l真正聪明的人无知无识得好像愚笨无比,因为他懂得多事多患的道理。l真正有钱财的商人总是把财富深藏起来而给人以穷困的表象。l真正有道德的君子也总是看起来像是傻瓜。希望你去掉身上的骄气与过多的功名欲以及爱自我表现的毛病。”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32页 “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史记 老子列传 一个成功的商人,深藏财货,看起来就像空无所有。“新吝啬一族”的出现。过去,很多人一直用金钱来衡量一切,认为最贵的东西就是最好的,但一旦消费者成熟后,他们就会思考自己真正需要的生活是什么。他

7、们的消费观念某种程度上也预示着整体社会消费观的日趋成熟。一个有深厚修养的君子,外表看似愚钝。大智若愚,但不同于装傻充愣。通常如果以智者的身份居高临下,容易激起听者的敌意。必须采取低姿态。是充满同情设法启迪,而不是炫耀知识。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被称为灿烂的古代文化史上饶有意义的一页。孔子用请教和档案学习获得的知识教导弟子,使得追随求学的人日益增多。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32页孔子叹息“老子犹龙”l为什么中国人给男孩子取名字都特别喜欢用上个“龙”字呢?l比如古代有常胜将军赵子龙,还有文学家冯梦龙等等,当代的比如元帅贺龙,你再看看香港两位武术影视大明星一个叫李小龙,一个叫

8、成龙,都是“龙”!这就是中国人的一个文化基因,就是“望子成龙”的千年历史文化情结!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32页二、老子“道”的思想道 可 道,非 常 道。名 可 名,非 常 名。无 名 天 地 之 始 有 名 万 物 之 母。故 常 无,欲 以 观 其 妙 常 有,欲 以 观 其 徼。此 两 者,同 出 而 异 名,同 谓 之 玄。玄 之 又 玄,众 妙 之 门。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32页古希腊赫拉克利特“你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新的水在不断地流过你的身旁”。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32页老子“道”的思想道 之 为 物,惟 恍 惟 惚。惚 兮 恍 兮,其 中 有 象 恍 兮 惚 兮

9、,其 中 有 物。窈 兮 冥 兮,其 中 有 精 其 精 甚 真,其 中 有 信。物:不是我们理解的事物,这里指的是一种东西。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32页解释:l第一,“道”是混沌未分的原始物质,它是“混成”的,其中“有象”,其中“有精”。由这种混沌状态的原始物质剖判为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二,“道”是最原始的、永恒运动着的物质实体。第三,“道”不同于任何具体事物那样的性质,因而老子称它为“无名”。可是“道”是宇宙万物的总根源。它是没有相状的相状,没有形体的形象。它的形象是不固定的,所以叫做“恍惚”。l第四,“道”不是肉眼或身体能够直接感触得到的。对于“道”,“视之不

10、见名曰夷,听之不见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第14章)。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但三者指的是同一个东西。老子说“有生于无”,不是从空无中产生万物,而是说“道”产生万物。第五,“道”是物质,又是物质运动的规律,如“天之道”、“人之道”(第77章),“谓之不道”(第55章),等等。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32页老子“道”的思想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32页老子“无为”思想是 以 圣 人 处 无 为 之 事,行 不 言 之 教 万 物 作 而 弗 始,生 而 弗 有,为 而 弗 恃,功 成 而 不 居。我 无 为,而 民 自 化 我 好 静,而 民 自 正 我 无 事,而

11、 民 自 富 我 无 欲,而 民 自 朴。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32页解释:l人民的苦难的直接根源就是当时统治者的“有为”。老子对当时一些统治者,只顾自己享受,穿好的,吃好的,搜括大量财货,而根本不管政治腐败,土地荒芜,粮仓空虚的现象进行了批评。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32页老子道法自然l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l“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l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32页解释:“一”在这里是指具体万物形成之前的一种统一状态。但在老子体系中,他把这种具体万物形成前的统一状态推崇为一种抽象的最高的“自然”原则,或“无为”原则,这样

12、的“一”也就成为“道”的同义语。l有这样一个浑然一体的东西,它比天地更在先,听不见,看不见,它不靠外力而存在,永远循环往复运动着。可以作为天下万物的根源。我不知道叫它什么好,就叫做“道”,勉强给它起个名叫做“大”。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32页老子辩证法l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l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l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l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32页老子的为政思想l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13、。l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l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l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l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32页老子道家思想的价值与生命力l汉初黄老无为而治l文景之治在汉文帝、景帝时期,由于二帝都以道治国,提倡节俭,轻徭薄赋,减轻刑罚,与民休息,使国家长时间处于安定的状态,人民的生产日渐提高,国家日趋繁荣,史称文景之治。l魏晋玄学之风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32页老子道家思想的价值与生命力l文学:山水田园诗l艺术:中國傳統山水畫多受到道家思想的影響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32页儒道佛的三教合一l老子儒家像粮食店,佛家是百货店,道家则是药店。当代国学大师南怀瑾认为,儒、佛、道三教皆为社会治理所必须之道。儒家就像吃的饭,是人们经常的精神道义食粮;道家在乱世是使社会走上正轨的好药;佛家往往是人们死后来世的最终精神寄托而不可或缺。l关注:南怀瑾老子他说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32页28.09.2022感感谢谢大大家家观观看看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3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