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讲稿.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47508164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PPT 页数:157 大小:2.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讲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7页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讲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讲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讲稿.ppt(15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第一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综综 述述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相继发现一些以发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相继发现一些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疾病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疾病病例。疾病主要传播途径为蜱虫叮咬。病例。疾病主要传播途径为蜱虫叮咬。目前发现的病原体包括人粒细胞无形体和目前发现的病原体包括人粒细胞无形体和一种新亚型布尼亚病毒一种新亚型布尼亚病毒(初步认定该病毒与初步认定该病毒与此类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疾病有关此类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疾病有关)。第二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发热伴血小板减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综合征第三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

2、合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 SFTS)是由一种新)是由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以发热型布尼亚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病情较重且发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病情较重且发展迅速,可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展迅速,可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第四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病毒颗粒呈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球形,直径80-100 nm80-100 nm,外有脂质包膜,表面有棘突。,外有脂质包膜,表面有棘突。基因组包含三个单股负链基因组包含三个单股负链RNARNA片段

3、(片段(L L、MM和和S S)。)。第五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该病毒与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的裂谷该病毒与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的裂谷热病毒的氨基酸同源性约为热病毒的氨基酸同源性约为3030。第六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布尼亚病毒科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汉坦病毒属 6 6个血清型个血清型 汉滩病毒、汉城病毒、普马拉病毒、希望山病毒、汉滩病毒、汉城病毒、普马拉病毒、希望山病毒、泰国病毒和萦托帕拉亚病毒泰国病毒和萦托帕拉亚病毒 白蛉病毒属白蛉病毒属 3030个血清型个血清型内罗病毒属内罗病毒属 2727个血清型个血清型乌库病毒属乌库病毒属 7 7个血清型个血清型另有另有2222个病毒被认为是本

4、科的可能成员。个病毒被认为是本科的可能成员。第七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布尼亚病毒科布尼亚病毒科因首先从乌干达西部的因首先从乌干达西部的布尼亚韦拉布尼亚韦拉分离到分离到本科的而得名。本科的而得名。19751975年正式命名。年正式命名。19801980年被分为四个属年被分为四个属布尼亚病毒科是虫媒病毒中最大的一科。布尼亚病毒科是虫媒病毒中最大的一科。第八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布尼亚病毒的感(传)染性布尼亚病毒的感(传)染性布尼亚病毒自然感染见于许多布尼亚病毒自然感染见于许多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和和节肢动物节肢动物(蚊蚊、蜱蜱、白蛉白蛉等等)第九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可感染小鼠可感染小鼠并能在一

5、些哺乳类、鸟类和蚊细胞培养中并能在一些哺乳类、鸟类和蚊细胞培养中生长生长对人可引起类似流感或登革热样的疾病、对人可引起类似流感或登革热样的疾病、出血热及脑炎。出血热及脑炎。有蚊媒、蜱媒、白蛉媒有蚊媒、蜱媒、白蛉媒3 3种传播类型。种传播类型。有些病毒在其节肢动物媒介中,可经卵交有些病毒在其节肢动物媒介中,可经卵交配或胚胎期传播。配或胚胎期传播。第十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布尼亚病毒的变种布尼亚病毒的变种20102010年年0909月月1212日,日,中国疾控中心中国疾控中心有关部门有关部门已经从病人身上分离出一种已经从病人身上分离出一种“新型布尼亚新型布尼亚病毒病毒”。布尼亚病毒是一个大类,而

6、布尼亚病毒是一个大类,而“新型布尼亚新型布尼亚病毒病毒”可能会被认定为一种新变种,可能会被认定为一种新变种,从目前来看,这一病毒主要由蜱传播从目前来看,这一病毒主要由蜱传播第十一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布尼亚病毒科病毒抵抗力弱,不耐酸、易布尼亚病毒科病毒抵抗力弱,不耐酸、易被热、乙醚、去氧胆酸钠和常用消毒剂及被热、乙醚、去氧胆酸钠和常用消毒剂及紫外线照射等迅速灭活。紫外线照射等迅速灭活。第十二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流行病学流行病学 地理分布地理分布病例主要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地带的农村,呈高度散发。病例主要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地带的农村,呈高度散发。2010年我国年我国SFTS病例主要集中在华中及华

7、东地区,病例主要集中在华中及华东地区,仅有河南、湖北、山东、安徽、辽宁、江苏六省报仅有河南、湖北、山东、安徽、辽宁、江苏六省报告病例,告病例,2011年较前一年新增发病省份有:浙江、四川、年较前一年新增发病省份有:浙江、四川、江西、云南、北京、广西及陕西共七省,江西、云南、北京、广西及陕西共七省,2012较较2011年年又新增福建、山西、湖南。又新增福建、山西、湖南。第十三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发病省份由发病省份由2010年的六省扩大到十六个省市年的六省扩大到十六个省市(其中北京(其中北京市、上海市各有市、上海市各有1例输入性病例),有向西部和南部发展例输入性病例),有向西部和南部发展的趋势

8、的趋势第十四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发病季节发病季节本病多发于春、夏季,不同地区可能略有本病多发于春、夏季,不同地区可能略有差异。差异。第十五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人群分布人群分布人群普遍易感,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人群普遍易感,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生活、生产的居民和劳动者以及赴该类区生活、生产的居民和劳动者以及赴该类地区户外活动的旅游者感染风险较高。地区户外活动的旅游者感染风险较高。第十六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传播途径传播途径传播途径尚不确定。目前,已从病例发现传播途径尚不确定。目前,已从病例发现地区的蜱中分离到该病毒。部分病例发病地区的蜱中分离到该病毒。部分病例发病前有明确的蜱叮咬

9、史。尚未发现人传人的前有明确的蜱叮咬史。尚未发现人传人的证据。急性期病人血液可能有传染性。证据。急性期病人血液可能有传染性。第十七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潜伏期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为1周2周。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部分病例热程可长达10天以上。伴乏力、明显纳差、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第十八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查体常有颈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上腹部压痛及相对缓脉。第十九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

10、内凝血(DIC)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第二十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既往有基础疾病、老年患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出血倾向明显、低钠血症等提示病重,预后较差 第二十一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减少,多为1.03.0109L,重症可降1.0109L以下,嗜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多正常;血小板降低,多为3060109L,重症者可低于30109L。第二十二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尿常规检查半数以上病例出现蛋白尿(+),少数病例出现尿潜血或血尿。第二十三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生化检查可出现不同程度LDH、CK及AST、ALT等升高,尤以A

11、ST、CKMB升高为主,常有低钠血症,个别病例BUN升高。第二十四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病原学检查 1血清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2血清中分离新型布尼亚病毒。第二十五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血清学检查 1新型布尼亚病毒IgM抗体(尚在研究中)。2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第二十六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诊断标准 依据流行病学史(流行季节在丘陵、林区、山地等地工作、生活或旅游史等或发病前2周内有被蜱叮咬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诊断。第二十七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1疑似病例:流行病学史发热等临床表现外周血血小板和白细胞降低者。第二十八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2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具备下

12、列之一者:(1)病例标本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阳性;(2)病例标本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阳转或恢复期滴度较急性期4倍以上增高者;(3)病例标本分离到新型布尼亚病毒 第二十九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鉴别诊断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等立克次体病肾综合征出血热登革热败血症伤寒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第三十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报告 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疑似或确诊病例时,暂参照乙类传染病的报告要求于24小时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第三十一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疑似病例的报告疾病类别应选择“其它传染病”中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对于实验室确诊病例,应当在“发热伴血小

13、板减少综合征”条目下的“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进行报告或订正报告。第三十二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符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要求的,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报告。第三十三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治疗 本病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患者应当卧床休息,流食或半流食,多饮水。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尿量等。第三十四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不能进食或病情较重的患者,应当及时补充热量,保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尤其注意对低钠血症患者补充。高热者物理降温,必要时使用药物退热。第三十五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有明显出血或血小板明显降低(如低于30109L)者,可输血浆、血小

14、板。中性粒细胞严重低下患者(低于1109L),建议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第三十六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体外实验结果提示利巴韦林对该病毒有抑制作用,临床上可以试用。继发细菌、真菌感染者,应当选敏感抗生素治疗。同时注意基础疾病的治疗。目前尚无证据证明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效果,应当慎重使用第三十七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出院标准 体温正常症状消失临床实验室检查指标基本正常或明显改善第三十八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隔离及防护 一般情况下无需对病人实施隔离。医护人员和看护人接触病人时应当采取通用防护措施。第三十九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对病人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及被其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可采取高温、高压

15、、含氯消毒剂等方式进行消毒处理。在抢救或护理危重病人时,尤其是病人有咯血、呕血等出血现象时,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应当加强个人防护,避免与病人血液直接接触 第四十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我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监测要求第四十一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监测病例定义:急性起病,发热(体温37.5),病程小于3周,并有以下2个或以上的临床表现:皮肤出血点或紫癜,粘膜出血点,鼻衄,咯血,呕血,血便,贫血,血小板低于正常水平且持续减少等其他出血表现。根据以上表现,并除外其他有明确病因(如过敏性紫癜、白血病、败血症等)引起的出血后,可建立发热伴出血症候群的诊断。发热伴出血症候群病例定义第四十二页,讲稿共一百

16、五十七页哦辽宁省疫情自2009年10月至2012年12月,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监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70例。第四十三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地区分布市市县区县区发病数发病数合计合计丹东市丹东市宽甸县2645凤城市16东港区2振兴区1大连市大连市金州区720庄河5普兰店5瓦房店3抚顺市抚顺市抚顺县13清源县1顺城区1本溪市本溪市桓仁县11铁岭市铁岭市开原市11合 计70第四十四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时间分布2009年10月11月我省共3例病例发病;2010年我省确诊病例12例,发病在6月10月,其中6月发病最多(7例),占2010年全部病例的58.33%;2011年我省确诊17例,

17、发病在6月8月,其中7月发病最多(9例),占2011年全部病例的56.25%;2012年我省现已确诊38例,发病主要集中在610月。第四十五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时间分布第四十六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人群分布确诊的70例病例中,男性病例40例,女性病例30例,男女性别比为1.33:1;发病集中在4069岁,占全部病例的66.67%。第四十七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人群分布发病以农民为主(58例),占全部病例的82.86%,其次为家务及待业,占全部病例的11.43%。第四十八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接触史全部病例中20例病例有明确的蜱叮咬史,所有病例2周内均有种地、割草、采伐作业史,或有家庭

18、混养牛、猪、狗、猫等动物接触史。第四十九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临床检查病例急性发病,有发热症状者69例,占全部病例的98.57%;另外,全部病例中全身酸痛(65.71%)、头痛(65.71%)、肾区疼痛(31.43%),同时伴有胃肠道症状:恶心(67.14%)、呕吐(41.43%)和腹泻(35.71%)等。临床体征主要表现为眼结膜充血(25.71%),部分病例有皮肤瘀点或瘀斑(22.86%)第五十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临床症状症症 状状 病例数病例数构成比(构成比(%)发发 热热 6998.57恶恶 心心 4767.14全身酸痛全身酸痛 4665.71头头 痛痛 4665.71呕呕 吐吐

19、2941.43腹腹 泻泻 2535.71腹腹 痛痛 2332.86肾区疼痛肾区疼痛 2231.43眼结膜充血眼结膜充血 1825.71皮肤瘀点或瘀斑皮肤瘀点或瘀斑 1622.86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 68.57第五十一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临床检查70例病例中有62病例血小板计数(2080)109/L,占88.57%;52例病例白细胞计数为(0.23)109/L,占74.29%;出现淋巴细胞比例减少病例13例,占18.57%;绝大部分病例的嗜中性粒细胞正常。25例病例尿检尿蛋白阳性,占35.71%。第五十二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实验室检测辽宁省实验室按照发热伴出血症候群监测方案(2012版

20、)、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实验室检测方案要求,使用国家CDC病毒所出血热实验室提供的ELISA试剂盒,对99份急性期血清进行了SFTSV的IgM抗体检测,检出37份阳性。对53份恢复期血清进行了SFTSV的IgG抗体检测,检出3份阳性。第五十三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V急性期血清IgM结果第五十四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V核酸检测结果丹东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确诊病例最多,达总病例数的64.29%;其次是大连,占总病例数的28.57%;抚顺、铁岭、本溪也有确诊病例;沈阳、锦州、葫芦岛未检出阳性核酸第五十五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20

21、12年发热伴出血症候群监测情况地区地区全血全血急性期血急性期血清清恢复期血恢复期血清清合计合计沈阳市沈阳市505052521919121121大连市大连市181820200 03838抚顺市抚顺市151515150 03030丹东市丹东市505050500 0100100锦州市锦州市191919191 13939铁岭市铁岭市191919190 03838葫芦岛市葫芦岛市111111110 02222医大一院医大一院1 11 10 02 2合计合计18318318718720203903902012年年辽辽宁省各市宁省各市“发热发热伴出血症候群伴出血症候群”送送样样一一览览表表第五十六页,讲稿共

22、一百五十七页哦2012年发热伴出血症候群监测情况年发热伴出血症候群监测情况以SFTS标本为主第五十七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地区地区检测全检测全血样本血样本数数汉坦病毒汉坦病毒新布尼亚病新布尼亚病毒(毒(SFTSV)核酸阳核酸阳性率性率(%)分离毒分离毒株数株数汉城型汉城型汉滩型汉滩型沈阳市沈阳市505015155 50 040.0040.000 0大连市大连市18180 00 0141477.7877.785 5抚顺市抚顺市15153 31 12 240.0040.000 0丹东市丹东市50500 03 3222250.0050.002 2锦州市锦州市191911110 00 057.895

23、7.890 0铁岭市铁岭市19192 24 40 031.5831.580 0葫芦岛葫芦岛11112 20 00 018.1818.180 0医大一医大一院院1 10 00 00 00 00 0合计合计18318333331313383845.945.97 720122012年年“发热发热伴出血症候群伴出血症候群”急性期全血核酸急性期全血核酸检测检测情况情况2012年发热伴出血症候群监测情况年发热伴出血症候群监测情况第五十八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2012年发热伴出血症候群监测情况年发热伴出血症候群监测情况第五十九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20132013年发热伴出血症候群监测情况年发热伴出血症

24、候群监测情况地区地区全血(全血(PCR阳性数)阳性数)急性期血急性期血清清恢复期血恢复期血清清合计合计沈阳市沈阳市大连市大连市抚顺市抚顺市丹东市丹东市1 1(1 1)1 10 02 2锦州市锦州市铁岭市铁岭市6 6(5 5)6 60 01212葫芦岛市葫芦岛市1010(3 3)10100 02020医大一院医大一院合计合计171717170 034342013年年辽辽宁省各市宁省各市“发热发热伴出血症候群伴出血症候群”送送样样、检测检测一一览览表表以上17例病例中,有2例为疑似SFTS,经PCR检测新布尼亚病毒核酸阴性;17例病例中检出9例出血热病毒核酸阳性。第六十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发热

25、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调查调查采集病例所在地区动物血清标本和媒介标本进行相关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采集病例周围健康人群血清标本进行相关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与“传染病监测平台项目工作结合”,扩大监测范围。第六十一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样品采集种类样品采集种类20132013年新发年新发SFTSSFTS病例:病例:采集急性期全血及血清,全省不少于采集急性期全血及血清,全省不少于150150份;份;采集恢复期血清,全省不少于采集恢复期血清,全省不少于5050份。份。既往年份既往年份SFTSSFTS病人:病人:采集恢复期血清,全省不少于采集恢复期血清,全省不少于5050份份。第六十二

26、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样品采集、保存要求样品采集、保存要求全血:用BD5ml带分离胶采血管,采集3管血液,每管3-5ml,不离心,直接-70 冷冻保存。血清:用BD5ml带分离胶采血管采集血液,静置至血清析出,3500rpm离心,完全分离血清和血球,将血清分装2管。急性期血清每份1ml,恢复期血清每份2ml,-70 冷冻保存。耗材由省疾控免费提供。第六十三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样品上送要求样品上送要求及时上送样品:暂未开展布尼亚病毒检测的单位,请在1周内上送急性期标本,以便及时确诊,为恢复期血清采集争取时间。已开展布尼亚病毒检测的单位,可自行检测。按月送样,同时将检测结果报到省疾控中心。第

27、六十四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样品上送注意事项样品上送注意事项样品上送时,以病例为单位进行包装。新发病例1人份标本包括:个案调查表、全血3份(3-5ml/份)、急性期血清2份(1ml/份)、恢复期血清2份(2ml/份)。既往病例1人份标本包括:个案调查表、恢复期血清2份(2ml/份)。上送标本同时填写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血清标本采集一览表。第六十五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病例信息收集病例信息收集填写发热伴出血症候群病例信息调查表,带的项必须填写完整。新发病例信息需网上录入平台系统,既往病例只填写表格,不需网上录入。第六十六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样品检测样品检测样品检测由省疾控中心负责急性期

28、全血检测新布尼亚病毒核酸,核酸阳性标本将继续进行病毒分离培养;急性期血清检测新布尼亚病毒IgM抗体,恢复期血清检测新布尼亚病毒IgG抗体;省疾控中心将及时反馈检测结果,对于阳性病例,请各单位收到结果后在大疫情网上进行网络直报。第六十七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采样劳务费发放标准采样劳务费发放标准发放标准:采集到新发病例急性期全血及血清,每人份奖励20元;采集到新发病例急性期全血及急性期、恢复期双份血清,每人份奖励100元;采集到既往年份SFTS病人恢复期血清,每人份奖励50元。第六十八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采样劳务费使用采样劳务费使用年底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做出协议书,将相关款项拨付至各单位,也可

29、以提供人员名单和帐号,由省疾控直接拨付。劳务费可用于采样人员补助,也可用于给病人买小纪念品等支出。第六十九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目前监测存在问题医疗机构临床医生对该病认知度有限;大型综合医院、传染病院的医生有报告意识;实验室诊断只在省及少部分市可以开展;血清学试剂开展有限或无处买到。希望加强和扩大监测,加强培训,规范疫情报告(比照未强制)。第七十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预防控制措施 加强病例管理,降低传播风险。一般情况下无需对病人实施隔离。对病人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及被其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可采取高温、高压、含氯消毒剂等方式进行消毒处理。在抢救或护理危重病人时,尤其是病人有咯血、呕血等出血现

30、象时,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应加强个人防护,避免与病人血液直接接触。第七十一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开展各级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培训,提高防治能力。各地应当开展对医务人员和疾控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医务人员发现、识别、报告和治疗能力;提高疾控人员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置能力。第七十二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加强检测,提高实验室诊断能力。发现疑似病例时,应当及时采集标本开展实验室检测。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当尽快建立对该病的实验室检测能力。已发生或可能发生疫情的地市级和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医疗机构也应当逐步建立该病的实验室诊断能力。第七十三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做好公众健康教育,提高防病知识水

31、平。积极、广泛地宣传疾病防治和蜱等媒介昆虫的防制知识,使广大群众掌握最基本的预防常识从而有意识地去保护自己,及时有效地采取预防手段,使公众正确对待疾病的发生,避免疫情发生后引起不必要的社会恐慌。第七十四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 第七十五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做好媒介控制工作,降低传播媒介密度。应当通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进行环境清理,必要时采取灭杀蜱等措施,降低生产、生活环境中蜱等传播媒介的密度。第七十六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第七十七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概 述u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GA)是一类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引起,主要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以发热伴白细

32、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新发人兽共患病,主要通过蜱叮咬传播。第七十八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90年代初期,美国在多例急性发热病人的中性粒细胞胞质内发现埃立克体样包涵体。最初认为病原体是查菲埃立克体.1995年,Goodman等从病人的血标本分离到该种嗜粒细胞病原体将它非正式命名为人粒细胞埃立克体(HGE),其所致疾病称为人粒细胞埃立克体病。第七十九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后经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发现该种嗜粒细胞病原体与无形体属最相关,因此,将其归于无形体属的一个新种,命名为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其所致疾病也改称为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第八十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自1994年美

33、国发现首例人感染病例以来,每年报告的病例约600800人。欧洲有蜱类存在的地区,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感染率比较高 已经报道有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国家有美国、法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意大利、荷兰、挪威、波兰、瑞典、西班牙、斯洛文尼亚、比利时、荷兰、日本及南朝鲜等。第八十一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2006年,我国在安徽省发现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病例,其他部分省份也有疑似病例发生。该病临床症状与某些病毒性疾病相似,容易发生误诊,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第八十二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病原学分类学立克次体目-无形体科-无形体属-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生物学特征革兰氏染色阴性;主要侵染人中性粒细胞;在细胞浆内以包涵体形式存

34、在;专性白细胞内寄生小球杆菌;依赖宿主酶系统进行代谢及生长繁殖第八十三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立克次体目立克次体目立克次体目立克次体目无形体科无形体科无形体科无形体科立克次体科立克次体科立克次体科立克次体科无形体属无形体属无形体属无形体属埃立克体属埃立克体属埃立克体属埃立克体属立克次体属立克次体属立克次体属立克次体属东方体属东方体属东方体属东方体属立克次体分类立克次体分类对人致病的主要包括埃立克体属的查菲埃立克体和埃文埃立克体,对人致病的主要包括埃立克体属的查菲埃立克体和埃文埃立克体,无形体属中的嗜吞噬无形体和腺热新立克次体无形体属中的嗜吞噬无形体和腺热新立克次体第八十四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

35、哦无形体属的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引起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埃立克体属的查菲埃立克体引起人单核细胞埃立克体病埃文氏埃立克体引起埃文氏埃立克体感染;新立克次体属的腺热新立克次体引起腺热新立克次体病。第八十五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用用GiemsaGiemsa法染色,嗜吞噬法染色,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包涵体在胞质内细胞无形体包涵体在胞质内染成紫色,染成紫色,呈桑葚状呈桑葚状。第八十六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病原学电镜下的无形体包涵体第八十七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我国存在立克次体病我国存在立克次体病No 疾病疾病别名别名病原体病原体1流行性斑疹伤寒流行性斑疹伤寒虱传斑疹伤寒虱传斑疹伤寒普氏立克次体普氏立克次体

36、2地方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鼠型斑疹伤寒鼠型斑疹伤寒/蚤传斑疹伤蚤传斑疹伤寒寒莫氏立克次体莫氏立克次体3恙虫病恙虫病丛林斑疹伤寒丛林斑疹伤寒恙虫病东方体恙虫病东方体4北亚蜱传斑点热北亚蜱传斑点热北亚热北亚热西伯利亚立克次体西伯利亚立克次体5黑龙江蜱传斑点热黑龙江蜱传斑点热黑龙江斑点热黑龙江斑点热黑龙江立克次体黑龙江立克次体6内蒙古蜱传斑点热内蒙古蜱传斑点热内蒙古斑点热内蒙古斑点热内蒙古立克次体内蒙古立克次体7急、慢性急、慢性Q热热贝氏柯克斯氏体贝氏柯克斯氏体8人单核细胞埃立克体病人单核细胞埃立克体病查菲埃立克体查菲埃立克体9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人粒细胞无形体体人粒细胞无形体体10

37、猫抓病猫抓病汉赛巴尔通体汉赛巴尔通体第八十八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传播途径u主要通过蜱叮咬传播。蜱叮咬携带病原体的野生动物、主要通过蜱叮咬传播。蜱叮咬携带病原体的野生动物、家畜或小型啮齿动物后,再叮咬人时,病原体可随之家畜或小型啮齿动物后,再叮咬人时,病原体可随之进入人体引起发病。进入人体引起发病。u可通过输血传播。可通过输血传播。第八十九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u直接接触危重病人或带菌动物的血液、呼吸道分泌物等,直接接触危重病人或带菌动物的血液、呼吸道分泌物等,有可能会导致传播,但具体传播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证有可能会导致传播,但具体传播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实u国外曾有屠宰场工人因接触鹿血

38、经伤口感染该病的国外曾有屠宰场工人因接触鹿血经伤口感染该病的报道。报道。第九十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宿主动物动物宿主持续感染是病原体维持自然循环的基本条件。国外报道,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的储存宿主包括白足鼠等野鼠类以及其他动物。在欧洲,红鹿、牛、山羊均可持续感染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第九十一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媒介u蜱是嗜吞噬无形体的主要传播媒介,包括全沟硬蜱肩板硬蜱、太平洋硬蜱、篦子硬蜱等。u我国曾在黑龙江、内蒙古及新疆等地的全沟硬蜱中检测到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核酸第九十二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第九十三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人群易感性 人对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高危人

39、群如下:老年人,所占病例较多,病情多较重。可能接触蜱等传播媒介的人群,包括森林和丘陵地区的居民、劳动者及到森林地区的旅游者等。与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危重患者密切接触、直接接触病人血液等体液的医务人员或其陪护者第九十四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发病季节该病全年均有发病发病高峰为510月不同国家的报道略有差异多集中在当地蜱活动较为活跃的月份。第九十五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发病地区森林、丘陵地区 根据国外研究,该病与莱姆病的地区分布相似,我国莱姆病流行区亦应关注此病 第九十六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病理改变多脏器周围血管淋巴组织炎症浸润坏死性肝炎脾及淋巴结单核吞噬系统增生等主要与免疫损伤有关。第九十七页

40、,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感染中性粒细胞后,可影响宿主:1、细胞基因转录 2、细胞凋亡 3、细胞因子产生紊乱 4、吞噬功能缺陷进而造成免疫病理损伤。第九十八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7-14天(平均9天)急性起病主要症状为发热(多为持续性高热,可高达40以上)全身不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恶心、呕吐、厌食、腹泻部分患者伴有咳嗽、咽痛第九十九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体格检查可见:表情淡漠相对缓脉少数病人可有浅表淋巴结肿大及皮疹可伴有心、肝、肾等多脏器功能损害,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第一百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重症患者可有重症患者可有间质性肺炎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

41、合症继发细菌、病毒及真菌等感染第一百零一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少数病人可因严重的血小板减少及凝血功能异常,出现皮肤、肺、消化道等出血表现可因呼吸衰竭、急性肾衰等多脏器功能衰竭以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死亡。第一百零二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老年患者免疫缺陷患者及进行激素治疗者感染本病后病情多较危重。第一百零三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外周血象白细胞、血小板降低,异型淋巴细胞增多。合并脏器损害的患者,心、肝、肾功能检测异常。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查阳性。第一百零四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血常规: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可作为早期诊断的重要线索。病人发病第一周即表现有白细胞减少,多为1.03.0

42、109/L;血小板降低,多为3050109/L。可见异型淋巴细胞。第一百零五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尿常规:蛋白尿、血尿、管形尿。第一百零六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血生化检查:肝、肾功能异常;心肌酶谱升高;少数患者出现血淀粉酶、尿淀粉酶和血糖升高。第一百零七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部分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升高。可有血电解质紊乱,如低钠、低氯、低钙等。少数病人还有胆红素及血清蛋白降低。第一百零八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并发症如延误治疗,患者可出现:机会性感染败血症中毒性休克、中毒性心肌炎急性肾衰、呼吸窘迫综合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多脏器功能衰竭第一百零九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病

43、例诊断依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诊断。(一)流行病学史1.发病前2周内有被蜱叮咬史;2.在有蜱活动的丘陵、山区(林区)工作或生活史;3.直接接触过危重患者的血液等体液。第一百一十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二)临床表现急性起病急性起病主要症状为发热(多为持续性高热,可高达主要症状为发热(多为持续性高热,可高达4040以上)以上)全身不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全身不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厌食、腹泻以及恶心、呕吐、厌食、腹泻个别重症病例可出现皮肤瘀斑、出血,伴多脏器损伤、个别重症病例可出现皮肤瘀斑、出血,伴多脏器损伤、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第一百一十一页

44、,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三)实验室检测1.血常规及生化检查(1)早期外周血象白细胞、血小板降低,严重者呈进行性减少,异型淋巴细胞增多。(2)末梢血涂片镜检中性粒细胞内可见桑葚状包涵体。(3)谷丙(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或谷草(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转氨酶升高。第一百一十二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2.血清及病原学检测(1)急性期血清检测IgM抗体阳性。(2)急性期血清检测IgG抗体阳性。(3)恢复期血清检测IgG抗体滴度较急性期有4倍及以上升高。(4)全血或血细胞标本检测特异性核酸阳性,且序列分析证实与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的同源性达99%以上。(5)分离到病原体。第一百一十三页,讲稿共

45、一百五十七页哦诊断标准疑似病例(一)流行病学史(二)临床表现(三)实验室检测(1)早期外周血象白细胞、血小板降低,严重者呈进行性减少,异型淋巴细胞增多。(3)ALT和/或AST升高。第一百一十四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诊断标准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同时具备: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检测:末梢血涂片镜检中性粒细胞内可见桑葚状包涵体。或血清学检测或血清学检测:(1)急性期血清间接免疫荧光抗体(IFA)检测嗜吞噬细胞无形体IgM抗体阳性。(2)急性期血清IFA检测嗜吞噬细胞无形体IgG抗体阳性。第一百一十五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诊断标准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同时具备任一项:恢复期血清IFA检测嗜吞噬

46、细胞无形体IgG抗体滴度较急性期有4倍及以上升高。全血或血细胞标本PCR检测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特异性核酸阳性,且序列分析证实与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的同源性达99%以上。(5)分离到病原体。第一百一十六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鉴别诊断(一)与其他蜱传疾病、立克次体病的鉴别:人单核细胞埃立克体病(HME)斑疹伤寒恙虫病斑点热莱姆病第一百一十七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二)与发热、出血及酶学指标升高的感染性疾病的鉴别:主要是病毒性出血性疾病,如流行性出血热、登革热等。第一百一十八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三)与发热、血白细胞、血小板降低的胃肠道疾病的鉴别:伤寒、急性胃肠炎、病毒性肝炎。第一百一十九页,讲稿

47、共一百五十七页哦(四)与发热及血白细胞、血小板降低或有出血倾向的内科疾病的鉴别:主要是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粒细胞减少、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可通过骨髓穿刺及相应病原体检测进行鉴别。第一百二十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五)与发热伴多项酶学指标升高的内科疾病鉴别:主要是免疫系统疾病,如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热。可通过自身抗体等免疫学指标进行鉴别。第一百二十一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六)其他:如支原体感染、钩端螺旋体病、鼠咬热、药物反应第一百二十二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报告报告病例 1、疑似 2、临床诊断 3、确诊病例第一百二十三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参照乙、

48、丙类传染病的报告要求于24小时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其它传染病”。符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要求的,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报告。第一百二十四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治疗原则原则及早使用抗生素避免出现并发症对疑似病例可进行经验性治疗一般慎用激素类药物,以免加重病情第一百二十五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病原治疗1.四环素类抗生素(1)强力霉素(多西环素)为首选药物应早期、足量使用。成人口服:0.1g/次,1日2次,必要时首剂可加倍。一般病例口服即可,重症患者可考虑静脉给药。第一百二十六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2)四环素口服:成人常

49、用量为0.25-0.5g/次,每6小时1次静脉滴注:成人一日1-1.5g,分2-3次给药;住院患者主张静脉给药。四环素毒副作用较多,孕妇和儿童慎用。第一百二十七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强力霉素或四环素治疗疗程不少于7天。一般用至退热后至少3天,或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回升,各种酶学指标基本正常,症状完全改善。早期使用强力霉素或四环素等药物,一般可在2448小时内退热。第一百二十八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因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尚缺乏快速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可对疑似病例进行经验性治疗一般用药34天仍不见效者,可考虑排除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诊断重症病例不能排除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的加用病毒唑(

50、利巴韦林)第一百二十九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2.利福平:儿童、对强力霉素过敏或不宜使用四环素类抗生素者,选用利福平。成人450600mg,每日一次口服。3.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等。磺胺类药有促进病原体繁殖作用,应禁用。第一百三十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一般治疗患者应卧床休息,高热量、适量维生素、流食或半流食,多饮水,注意口腔卫生,保持皮肤清洁。第一百三十一页,讲稿共一百五十七页哦一般治疗对病情较重患者,应补充足够的液体和电解质,以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体弱或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者可给予胃肠营养、新鲜血浆、白蛋白、丙种球蛋白等治疗,以改善全身机能状态、提高机体抵抗力。第一百三十二页,讲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