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汇总练习(共七篇附参考答案).doc

上传人:鹿哥 文档编号:4718073 上传时间:2021-11-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汇总练习(共七篇附参考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汇总练习(共七篇附参考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汇总练习(共七篇附参考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汇总练习(共七篇附参考答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点汇总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一)论语十二章【原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

2、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一、文学常识填空1论语是( )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 )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 )并称“四书”。共二十篇。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 ),字( ),( )时期( )人,春秋末期的( )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

3、子并称( )二、解释加点词语1. 学而时习之( )2.有朋自远方来( )3.人不知而不愠( )4.不亦君子乎( )5.吾日三省吾身(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7.传不习乎( )8.三十而立( )9.四十不惑( )10.不逾矩( )11.温故而知新( )12.学而不思则罔( )13.思而不学则殆( )14.可以为师矣( )( )( )15.人不堪其忧(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 )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18.饭疏食饮水( )19.曲肱而枕之( )20.不义而富且贵( )21.于我如浮云(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23.择其善者而从之( )24子在川上曰( )2

4、5.逝者如斯夫( )( )26.不舍昼夜( )27.三军可夺帅也( )28.匹夫不可夺志也( )29.博学而笃志( )30.切问而近思( )三、通假字1.不亦说乎 ( )通( ),意思是(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通( ),意思是( )四、古今异义词语1.学而时习之时( );( )。习( )2.吾日三省吾身日( )。三( )3.温故而知新故:( )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 )从( )5.可以为师矣可以:( )五、一词多义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 )可以为师矣( )2.而:人不知而不愠( )连词,( )温故而知新( )连词,不译)3.知:人不知而不愠(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温故而知新(

5、)4.乐:不亦乐乎(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六、照样子写出下列加点字的词性和意思。例.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1.温故而知新(故:( )新:( )2.吾日三省吾身( )3.传不习乎(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 );乐:( )5.饭疏食饮水( )6.择其善者而从之( )七、写出本文中的成语1.( ) 2.( ) 3.( )4.( ) 5、( )八、按要求默写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6、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九、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二)咏雪【原文】咏雪(刘义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

7、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 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怎样一种家庭气氛? 2. 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3. 文章结尾交代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4. 以“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迁移运用】你还知道哪些以比喻描写飞雪的古诗佳句? (三)陈太丘与友期【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8、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 陈太丘“期日中,过中不至”,陈太丘的朋友反怒责陈太丘,说明朋友是怎样的人? 2. 元方面对父亲朋友的粗野语言,针锋相对地指出他的“无信”“无礼”,这说明元方是个怎样的人? 3. 有人认为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这的确有些失礼。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 4. 有人认为,陈太丘的朋友也有可取之处,你同意这个看法吗? 5. 友人为什么能够哑口无言、赔礼道歉? 【迁移运用】1. 面对他人的无礼,你该如何处理? 2. 如果父母不在家,家中来了客人,你该如何接待? 3. 你还知道哪些世说新语中的故事? 4有不少成语

9、出自世说新语,请写出几个。 5. 古代像谢道韫、陈元方这样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还有很多,你能举出几个这样的事例吗? (四)狼【原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

10、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故事2、理清情节 根据情节概括性格: 屠夫:狼:3.屠夫是如何与两狼展开搏斗的呢?从中可看出屠夫具有怎样的品质?A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B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C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D方欲行,转视积薪后。E乃悟前狼 4、本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5、关于狼的成语有哪些? 6、本文的的主人公是狼还是屠户? 7、本文的狼是反面角色,换个角度,你知道狼有哪些优点吗? (五)诫子书【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

11、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2.作者抓住“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从语句看多用什么句式? 3.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 4.本文的论点句,并说说论证方法。 5.你是如何看待“夫学须静也”这句话的? 6.诫子书就哪几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几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补充一个论据。 7.读完本文,你受到什么启发? (六)穿井得一人【原文】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家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

12、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1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呢? 2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七)杞人忧天【原文】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1.杞人为什么忧天?这则寓言嘲讽了什么样的人?

13、2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杞人”担心天崩地陷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附:参考答案(一)论语十二章一、文学常识填空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至圣先师”,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二、解释加点词语1. 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2.有朋自远方来(从)3.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发怒)4

14、.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5.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7.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8.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9.四十不惑(迷惑,疑惑)10.不逾矩(越过,超过)(规矩,规范)11.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12.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13.思而不学则殆(有害)14.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做,当作)15.人不堪其忧(忍受)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代词,的人)(喜欢,爱好)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趣)18.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冷水)19.曲肱而枕之(弯曲胳膊

15、)(承接连词)20.不义而富且贵(不正当的手段)21.于我如浮云(对于)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泛指多个,几个)(于此,意思是“在其中”)23.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方面,优点)24子在川上曰(河边)25.逝者如斯夫(流逝)(这,指河水)26.不舍昼夜(舍弃)27.三军可夺帅也(军队的通称)28.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29.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30.切问而近思(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三、通假字1.不亦说乎 说通悦,意思是愉快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意思是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四、古今异义词语1.学而时习之时,古义:按一定时间;今义:时间。习,古义:

16、复习;今义:学习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天;今义:一日。三,古义:泛指多数,今义:数词,三3.温故而知新故: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人。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5.可以为师矣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五、一词多义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可以为师矣(成为,做)2.而: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却)温故而知新(顺承连词,不译)3.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温故而知新(得到)4.乐:不亦乐乎(愉快,快乐)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六、照样子写出下列加点字的词性和意思。例.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

17、语,按时)1.温故而知新(故:形容词作名词,旧知识;新:形容词作名词,新的知识)2.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3.传不习乎(动词活用为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喜欢,爱好;乐: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为乐。)5.饭疏食饮水(名词活用为动词,吃饭)6.择其善者而从之(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指优点长处)七、写出本文中的成语1.温故知新 2.择善而从 3.三人行,必有我师 4.匹夫不可夺志5、三十而立八、按要求默写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

18、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九、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译文: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19、,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译文: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感到迷惑。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译文: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荣华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那天上的浮云一样。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译文:军队可以改变主帅,但是就连最普通的人也不可以改变志气。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译文:能广泛地阅读,并且能够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二)咏雪1. 文中“寒雪”“内集”“欣然

20、”“大笑”等词语营造了怎样一种家庭气氛?【答案】轻松、温馨的家庭气氛。【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2. 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答案】文中“儿女”即子侄辈,指家中年轻一代人。今天的“儿女”专指子女。【解析】考查古今异义词的用法,“儿女”一词古义指子侄辈,指家中年轻一代人。今天的“儿女”专指子女。3. 文章结尾交代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答案】暗示作者赞赏她的才气。【解析】考查学生对文中人物的了解,查看文中的注释就可知道。4. 以“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

21、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答案】第一种意见:“撒盐空中”好。它注重了形似,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与盐比较接近;而柳絮是灰白色,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与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第二种意见:“柳絮因风起”一句好。好的诗句应有深刻的意蕴,“柳絮”句将物象与意蕴统一起来,形成了诗句的意象,给人以春天即将来临的感觉;而“撒盐空中”仅有物象而无意蕴。【解析】考查学生对比喻意义的理解,从平常的生活中可知“柳絮”和“盐”形状上的区别,通过想象能判断出。【迁移运用】你还知道哪些以比喻描写飞雪的古诗佳句?【答案】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雪却嫌春色

22、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解析】考查学生平时关于“飞雪”类诗歌的积累,只要仔细回忆,从小学到初中还是学过很多首类似诗歌的。(三)陈太丘与友期1. 陈太丘“期日中,过中不至”,陈太丘的朋友反怒责陈太丘,说明朋友是怎样的人?【答案】不讲信用,粗野无礼。【解析】考查对人物性格的理解,联系上下文可知朋友不讲信用,粗野无礼。2. 元方面对父亲朋友的粗野语言,针锋相对地指出他的“无信”“无礼”,这说明元方是个怎样的人?【答案】聪敏,机智,善辩,懂得维护家人尊严,懂得为人之道。【解析】考查对人物性格的理解,从人物的动作、语言可知元方聪敏,机智,善辩,懂得维护家人尊严,懂得为人之道。3. 有人认为客人已经

23、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这的确有些失礼。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答案】第一种意见不同意。元方当时才七岁,他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容不迫地反驳一个成年人,使对方明理,并赢得对方的叹服,维护了父亲的名誉,这已属不易。我们不能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求全责备。第二种意见同意。父亲的友人已经表示了歉意,应该给人改正过错的机会。人没有一生都不犯错误的,只要改正,就是好的,不能总是抓住人的“小辫子”不放。【解析】开放性题,言之有理,语句通顺即可。4. 有人认为,陈太丘的朋友也有可取之处,你同意这个看法吗?【答案】同意。面对元方的反驳,有人很惭愧,想与元方握手道歉,这说

24、明他有知错能改的精神。【解析】开放性题,言之有理,语句通顺即可。5. 友人为什么能够哑口无言、赔礼道歉?【答案】元方的反驳有理有据。第一,从信用方面看,父亲朋友失约在先,无信;从礼貌方面,父亲的友人当元方的面骂元方的父亲,无礼。因此,友人最后哑口无言,只得赔礼道歉。【解析】考查对内容的理解,联系全文元方的反驳有理有据。第一,从信用方面看,父亲朋友失约在先,无信;从礼貌方面,父亲的友人当元方的面骂元方的父亲,无礼。因此,友人最后哑口无言,只得赔礼道歉。【迁移运用】1. 面对他人的无礼,你该如何处理?【答案】意见一抓住对方失礼之处,针锋相对,维护个人名誉不受侵害。意见二针对对方失礼之处,摆事实,讲

25、道理,使对方明白自己的过错,既维护个人名誉,又不伤害对方。自己不能向对方一样失礼。【解析】开放性题,只要言之有理,语句通顺即可。2. 如果父母不在家,家中来了客人,你该如何接待?【答案】在能确定对方身份的前提下,以礼相待;如果不明对方身份,要机智地探询对方情况,提高安全意识。【解析】开放性题,只要言之有理,语句通顺即可。3. 你还知道哪些世说新语中的故事?【答案】如“王戎识李”。【解析】考查学生对世说新语的阅读情况,平时读了,积累了这类故事,就易于回答。4有不少成语出自世说新语,请写出几个。【答案】望梅止渴、难兄难弟、鹤立鸡群、标新立异、一往情深【解析】考查学生对世说新语的阅读情况,平时读了,

26、积累了这类成语,就易于回答。5. 古代像谢道韫、陈元方这样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还有很多,你能举出几个这样的事例吗?【答案】王冕四岁作画;曹植七岁作诗;甘罗十二岁做宰相;司马光砸缸。【解析】考查学生平时类似知识的积累,多阅读就能列举相似的事例来。(四)狼2、理清情节【答案】屠夫:遇狼惧狼御狼毙狼狼:缀行甚远并驱如故眈眈相向假寐诱敌【解析】考查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联系上下文,概括内容。根据情节概括性格:【答案】屠夫:开始是退让,心存幻想,后来是机智、勇敢、警觉、善于斗争。狼:贪婪、凶狠、狡诈。【解析】考查学生人物性格,认真阅读全文发现屠夫的性格由退让,心存幻想,后来是机智、勇敢、警觉、善于斗争。而

27、狼的性格则是贪婪、凶狠、狡诈。3.屠夫是如何与两狼展开搏斗的呢?从中可看出屠夫具有怎样的品质?【答案】ABC表现了屠夫的勇;DE表现了屠夫的智。【解析】考查句子的含义,通过读和联系全文可知ABC表现了屠夫的勇;DE表现了屠夫的智。4、本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答案】从人的方面看来:对待恶势力不能心存幻想,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从狼的方面看来:害人害己,自食其果。【解析】开放性题,只要言之有理,语句通顺即可。5、关于狼的成语有哪些?【答案】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声名狼藉:名声败坏到了极点。杯盘狼藉:杯子盘子乱七八糟地放着。形容吃喝以后桌面杂乱的样子。狼子野心: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习性

28、难改。狼狈为奸:比喻互相勾结干坏事。【解析】考查平时关于狼的成语积累,读得多,记得多,自然就会答。6、本文的的主人公是狼还是屠户?【答案】是狼,因为1、是狼推动着情节的发展,狼占主导地位,屠户只是被动的。2、本文的写作主旨是通过对狼的分析总结出来的。【解析】考查故事的主人公,学生在课堂上可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就会明白,是狼,因为1是狼推动着情节的发展,狼占主导地位,屠户只是被动的。7、本文的狼是反面角色,换个角度,你知道狼有哪些优点吗?【答案】合作:狼过着群居生活,一般七匹为一群,每一匹都要为群体的繁荣与发展承担一份责任。西可是每个员工的家园,西可的事业是每一个西可人共同的事业。团结:狼与狼之间

29、的默契配合成为狼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不管做任何事情,它们总能依靠团体的力量去完成。耐力:敏锐的观察力、专一的目标、默契的配合、好奇心、注意细节以及锲而不舍的耐心使狼总能获得成功。执著:狼的态度很单纯,那就是对成功坚定不移地向往。拼搏:在狼的生命中,没有什么可以替代锲而不舍的精神,正因为它才使得狼得以千心万苦地生存下来,狼驾驭变化的能力使它们成为地球上生命力最顽强的动物之一。和谐共生:为了生存,狼一直保持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关系,不参与无谓的纷争与冲突。西可对内倡导团结互助,对外强调协同合作、和谐共生。忠诚:狼对于对自己有过恩惠的动物很有感情,可以以命来报答【解析】考查对内容的提炼和概括能力,联系

30、全文,结合生活中与此相类似的人或事来概括。(五)诫子书1.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答案】告诫儿子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并要注意珍惜时光,勉励他刻苦学习,表达了诸葛亮对后代的殷殷期盼之情。2.作者抓住“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从语句看多用什么句式?【答案】澹泊(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语句多用双重否定句、对偶句。3.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答案】理想的人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志、学、才。他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

31、、以学广才,这三者缺一不可。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培养又必须修养道德,造就人才必须从静与俭的修养开始。【解析】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其方法是:速读材料,整体把握;认真审题,明确目的;缩小范围,提高效率;严密分析,准确把握。4.本文的论点句,并说说论证方法。【答案】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正反对比论证。【解析】考查中心论点题型,要求掌握议论文中心论点解题技巧。5.你是如何看待“夫学须静也”这句话的?【答案】学习需要淡泊宁静。淡泊宁静是学习的最佳境界,只有静下来,不受外界的干扰,才能深入下去,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从时间观念上讲,就是要趁青春年少的大好时光抓紧时间学习,淡泊宁静,全身心投入。静

32、,是为了节约学习时间。因为时光一去不复返,记忆力也一天不如一天。【解析】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联系全文可知学习需要淡泊宁静。淡泊宁静是学习的最佳境界,只有静下来,不受外界的干扰,才能深入下去,才能提高学习效率。6.诫子书就哪几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几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补充一个论据。【答案】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都强调一个“静”字,修身要静,学习要静,获得成功也取决于静,而把失败归结于“躁”字。把“静”和“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的效果。例句:乐羊子学一年即返,后被妻子感动,复返求学,终有所成,也是“躁”的最好的例证。【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想捕捉文章信息,

33、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7.读完本文,你受到什么启发?【答案】(1)决心和毅力非常重要,因为缺乏了意志力,缺少了持久力,做事就会半途而废。学习先要立志,不愿意刻苦学习,不能做到持之以恒,就不能增加自己的才干。(2)人在少年时期就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发愤图强,因为时光飞逝,意志力也会随着时间消磨,少年不努力,就会一事无成。【解析】开放性题,言之有理、有据,语句通顺即可。(六)穿井得一人【答案】因为宋君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的事情。【解析】考查对内容的理解,联系全文不难发现是因为宋君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的事情。2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什么?【答

34、案】传言不要轻信,要实事求是。尤其“以讹传讹”更要不得。【解析】开放性题,言之有理、有据,语句通顺即可。(七)杞人忧天1.杞人为什么忧天?这则寓言嘲讽了什么样的人?【答案】怕天会塌下来。嘲讽对一些不必要的事或基本上不会发生的事担心的人【解析】联系全文内容可作出回答。2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杞人”担心天崩地陷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答案】讽刺了那种为本来不用担忧的事而担心发愁的人;主要原因:缺乏起码常识和经验或对事物的认识不够了解不够(或不善于学习思考和探究。【解析】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联系全文可知杞人缺乏起码常识和经验或对事物的认识不够了解不够,讽刺了生活中胆小怕事,无故发愁的人很多。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