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讲稿.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47035500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讲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讲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讲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讲稿.ppt(4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第一页,讲稿共四十页哦 姓氏是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姓氏是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志和符号。姓氏是一种文化,它关系我们的姓氏是一种文化,它关系我们的 历史与血脉。历史与血脉。秦涧泉为什么秦涧泉为什么?孔庆东为什么孔庆东为什么?那秦涧泉为什么不改成孔姓?那秦涧泉为什么不改成孔姓?第二页,讲稿共四十页哦第三页,讲稿共四十页哦你知道班上同学你知道班上同学有几种姓氏?有几种姓氏?你知道中国有你知道中国有多少种姓氏?多少种姓氏?第四页,讲稿共四十页哦姓氏文化姓氏文化 中国旧时流行的中国旧时流行的百家百家姓姓是北宋(是北宋(960年)的年)的时候写的,原收集中文姓时候写的

2、,原收集中文姓氏氏411个,后增加到个,后增加到504个个。其中单姓。其中单姓444个,复姓个,复姓60个。个。汉族最大的十个姓是:汉族最大的十个姓是:张、张、王、李、赵、陈、杨、吴、刘、王、李、赵、陈、杨、吴、刘、黄、周。黄、周。这十个姓占华人人口这十个姓占华人人口40%,约四亿人。,约四亿人。第五页,讲稿共四十页哦既然有这么多的姓氏,那这些姓氏是怎么来的呢?既然有这么多的姓氏,那这些姓氏是怎么来的呢?第六页,讲稿共四十页哦姓氏创建姓氏创建 炎黄以前人是没有姓氏的。首先出现名后来才炎黄以前人是没有姓氏的。首先出现名后来才有姓。有姓。伏羲氏是我国上古时期著名的部族首领,不仅被伏羲氏是我国上古时

3、期著名的部族首领,不仅被列为三皇之首,还是中华民族的列为三皇之首,还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人文始祖”。伏羲。伏羲氏最重要的贡献是:氏最重要的贡献是:“正姓氏,通媒妁,制嫁娶正姓氏,通媒妁,制嫁娶”。三坟三坟曰:曰:“伏羲氏,燧人子也,因风而生,伏羲氏,燧人子也,因风而生,故为风姓故为风姓”,因此,因此“风风”为中华第一姓(在传说中,为中华第一姓(在传说中,伏羲神是燧人氏(火神)的后代伏羲神是燧人氏(火神)的后代 )。)。第七页,讲稿共四十页哦而氏是从姓那儿派生出来。而氏是从姓那儿派生出来。黄帝时,有黄帝时,有“胙(胙(zu)土命氏)土命氏”。所谓所谓“胙土胙土为氏为氏”就是就是“命土以为氏命土

4、以为氏”,国君把你封到这个地方,国君把你封到这个地方,你就以这个地方为氏。氏才开始出现。从汉代开始,你就以这个地方为氏。氏才开始出现。从汉代开始,姓氏混而为一。姓氏混而为一。第八页,讲稿共四十页哦 用以区分血缘,区别婚姻。族号族号用以区别贵贱。用以区别贵贱。身份身份第九页,讲稿共四十页哦 “姓姓”的含义的含义“姓姓”的原始含义?的原始含义?姓是源于同一女性始祖的族属共有的名称姓是源于同一女性始祖的族属共有的名称 最早的古姓,几乎都有一个最早的古姓,几乎都有一个“女女”字偏旁,如字偏旁,如“姬姬”、“姜姜”、“姚姚”等。等。第十页,讲稿共四十页哦 “姓姓”的来源的来源 1.1.自己出生和成长地的

5、名称自己出生和成长地的名称“黄帝长于姬水,以姬为姓。炎帝长于姜水,黄帝长于姬水,以姬为姓。炎帝长于姜水,以姜为姓。以姜为姓。”第十一页,讲稿共四十页哦 “姓姓”的来源的来源 2.2.群体崇拜的图腾的名称群体崇拜的图腾的名称百家姓百家姓中的熊、牛、梅、李、花、石等姓都与上古中的熊、牛、梅、李、花、石等姓都与上古氏族图腾有直接的关联。氏族图腾有直接的关联。第十二页,讲稿共四十页哦第十三页,讲稿共四十页哦姓氏的发展姓氏的发展 1.1.以国名为姓氏以国名为姓氏 周文王的儿子管叔封于管国,周武王的儿子唐周文王的儿子管叔封于管国,周武王的儿子唐叔封于晋国,于是前者成了管氏的始祖,后者成了晋叔封于晋国,于是

6、前者成了管氏的始祖,后者成了晋氏的始祖。氏的始祖。鲁、卫、蔡、韩、齐等鲁、卫、蔡、韩、齐等第十四页,讲稿共四十页哦姓氏的发展姓氏的发展 商鞅商鞅 战国时著名的法家商鞅,卫国人,公孙氏,名鞅。本战国时著名的法家商鞅,卫国人,公孙氏,名鞅。本叫公孙鞅或卫鞅,他曾因功被封于商,号商君,故称为商叫公孙鞅或卫鞅,他曾因功被封于商,号商君,故称为商鞅。鞅。第十五页,讲稿共四十页哦姓氏的发展姓氏的发展 2.2.以封邑为姓氏以封邑为姓氏 崔、卢、范等崔、卢、范等 与周王室分封诸侯相似,诸侯又赐给从属自己的卿、与周王室分封诸侯相似,诸侯又赐给从属自己的卿、大夫可以世袭的田邑,这些卿、大夫便以田邑之名为大夫可以世

7、袭的田邑,这些卿、大夫便以田邑之名为姓氏。姓氏。第十六页,讲稿共四十页哦姓氏的发展姓氏的发展 3.3.以地名为姓氏以地名为姓氏 城、池、关、东郭等城、池、关、东郭等 有的氏族迁徙到新的居住地后,便以所居之地为姓氏。郑大夫子产有的氏族迁徙到新的居住地后,便以所居之地为姓氏。郑大夫子产居住在东里,其子孙于是以居住在东里,其子孙于是以“东里东里”为姓氏为姓氏 ;又如春秋时齐国公族大;又如春秋时齐国公族大夫分别居住在城郭四边,就以东郭、西郭、南郭、北郭为姓。东门、南夫分别居住在城郭四边,就以东郭、西郭、南郭、北郭为姓。东门、南宫、欧阳等也是如此得来的。宫、欧阳等也是如此得来的。第十七页,讲稿共四十页哦

8、姓氏的发展姓氏的发展 4.4.以祖父的祖号或庙号或字为姓氏以祖父的祖号或庙号或字为姓氏 金、孔、董、袁、展等金、孔、董、袁、展等 周代的制度规定,诸侯国君的玄孙不得再称公孙,而应以其祖周代的制度规定,诸侯国君的玄孙不得再称公孙,而应以其祖父的字为姓氏;父的字为姓氏;以祖先的祖号或庙号为姓。如尧的族号是唐,他的一些子孙后代以祖先的祖号或庙号为姓。如尧的族号是唐,他的一些子孙后代便姓唐。周朝文王、武王后代就分别姓文、姓武。便姓唐。周朝文王、武王后代就分别姓文、姓武。第十八页,讲稿共四十页哦姓氏的发展姓氏的发展 孟姜女是姓孟吗?孟姜女是姓孟吗?待嫁女子,古代按待嫁女子,古代按“孟(伯)、仲、叔、季孟

9、(伯)、仲、叔、季”表示表示排行,正妻生的长子(女)冠以伯,偏房生的长子排行,正妻生的长子(女)冠以伯,偏房生的长子(女)冠以孟,长子(女)以下都是依次冠以仲、(女)冠以孟,长子(女)以下都是依次冠以仲、叔、季。叔、季。第十九页,讲稿共四十页哦姓氏的发展姓氏的发展 5.5.以排行次第为姓氏以排行次第为姓氏 伯、仲、叔、季伯、仲、叔、季 商代孤竹国的国君姓墨胎,名元。他排行老大,死后得谥号为商代孤竹国的国君姓墨胎,名元。他排行老大,死后得谥号为夷,所以又被称为夷,所以又被称为伯夷伯夷。伯夷曾与弟弟。伯夷曾与弟弟叔齐叔齐一道劝阻武王伐纣,武一道劝阻武王伐纣,武王灭商得了天下,兄弟俩耻于吃周朝的粮食

10、,跑到首阳山躲起来,王灭商得了天下,兄弟俩耻于吃周朝的粮食,跑到首阳山躲起来,最后饿死在那里。伯夷死后,他的后代便以其排行伯作为自己的最后饿死在那里。伯夷死后,他的后代便以其排行伯作为自己的姓氏。姓氏。第二十页,讲稿共四十页哦 明代太监马三保在靖难之变中,为燕王朱棣立下战明代太监马三保在靖难之变中,为燕王朱棣立下战功。永乐二年(功。永乐二年(14041404年)明成祖朱棣认为马姓不能登三年)明成祖朱棣认为马姓不能登三宝殿,因此在南京御书宝殿,因此在南京御书“郑郑”字字,赐马三保郑姓,改名为赐马三保郑姓,改名为和。和。郑和原姓郑吗?郑和原姓郑吗?第二十一页,讲稿共四十页哦姓氏的发展姓氏的发展 6

11、.6.以官爵、册封为姓氏以官爵、册封为姓氏 史、军、司徒、司马、公、侯、帅、尉等史、军、司徒、司马、公、侯、帅、尉等 受到封爵或册封是很值得荣耀的,所以后人便把官爵或受到封爵或册封是很值得荣耀的,所以后人便把官爵或者册封的称呼拿来作姓氏者册封的称呼拿来作姓氏 第二十二页,讲稿共四十页哦姓氏的发展姓氏的发展 7.7.以技艺为姓氏以技艺为姓氏 算卦的姓卜;杀猪宰羊的姓屠。算卦的姓卜;杀猪宰羊的姓屠。唱戏的姓优(古时称唱戏的艺人为倡优、优伶)唱戏的姓优(古时称唱戏的艺人为倡优、优伶)以职业为姓的如管乐器的姓乐;以职业为姓的如管乐器的姓乐;做买卖的姓商,还有陶、巫、施等。做买卖的姓商,还有陶、巫、施等

12、。有些从事某一专门技艺的家族,干脆就以自己的有些从事某一专门技艺的家族,干脆就以自己的职业为姓氏职业为姓氏 第二十三页,讲稿共四十页哦姓氏的发展姓氏的发展 8.8.以德行为姓氏以德行为姓氏 晋国赵衰跟随公子重耳颠沛流离十九年,最后辅佐他回国登基。晋国赵衰跟随公子重耳颠沛流离十九年,最后辅佐他回国登基。赵衰不仅对公子重耳,而且对一般人也是像冬天里的的太阳一样温赵衰不仅对公子重耳,而且对一般人也是像冬天里的的太阳一样温暖,于是他的后裔就以暖,于是他的后裔就以“冬日冬日”为姓氏为姓氏 。汉代的淮南王英布,年轻时犯罪,被处以脸上刺字的刑法,这在汉代的淮南王英布,年轻时犯罪,被处以脸上刺字的刑法,这在当

13、时叫做黥刑。他的后代不仅不忌讳这一点,反而以当时叫做黥刑。他的后代不仅不忌讳这一点,反而以“黥黥”为姓氏。为姓氏。第二十四页,讲稿共四十页哦池池 韩韩 陈陈 乙乙 史史 吴吴 闻闻 光光 牛牛 龙龙卜卜 季季 柳柳 东门东门 尉迟尉迟 呼延呼延 司空司空推测下面姓氏的来源推测下面姓氏的来源龙龙韩韩陈陈 吴吴乙乙池池史史呼延呼延尉迟尉迟司空司空季季 卜卜柳柳牛牛闻闻光光东门东门第二十五页,讲稿共四十页哦 名与字名与字 1、名:旧说上古婴儿出生三月后由父亲命名。名:旧说上古婴儿出生三月后由父亲命名。2、字:男子二十行冠礼(女子十五行笄礼),选来宾取字。字:男子二十行冠礼(女子十五行笄礼),选来宾取

14、字。3、名与字的关系:名与字的关系:同义近义:屈原,名平;宰予,字子我;诸葛亮,字孔明;同义近义:屈原,名平;宰予,字子我;诸葛亮,字孔明;颜回,字子渊颜回,字子渊 反义:曾点;字皙。反义:曾点;字皙。来源于典故:赵云,字子龙;于谦,字廷益。来源于典故:赵云,字子龙;于谦,字廷益。4、古代尊对卑称名,卑自称名,卑对尊或平辈称字。、古代尊对卑称名,卑自称名,卑对尊或平辈称字。5、名、字连称,可按(姓)字名顺序:百里孟明视、名、字连称,可按(姓)字名顺序:百里孟明视 6、古代妇女称姓比称名更重要古代妇女称姓比称名更重要 未嫁者姓前加排行:孟姜、叔姬未嫁者姓前加排行:孟姜、叔姬 出嫁后可以在姓前冠以

15、出嫁后可以在姓前冠以所出国名或氏所出国名或氏配偶受封国名配偶受封国名配偶配偶氏或邑名氏或邑名配偶或本人谥号配偶或本人谥号 第二十六页,讲稿共四十页哦 号号 1、别号(亦称别字)是名、字以外的别称,与名字、别号(亦称别字)是名、字以外的别称,与名字不一定有意义上的联系。靖节先生不一定有意义上的联系。靖节先生 2、后来有人认为称人名字号均不尊,故称官爵,称籍后来有人认为称人名字号均不尊,故称官爵,称籍贯。贯。3、谥号:古代帝王、诸候、卿大夫、高官大臣死后,谥号:古代帝王、诸候、卿大夫、高官大臣死后,朝廷据他们生平行为给的一个称号。朝廷据他们生平行为给的一个称号。表扬的:文、武、景、惠、昭、康、成、

16、穆表扬的:文、武、景、惠、昭、康、成、穆 批评的:灵、厉、炀批评的:灵、厉、炀 同情的:哀、闵、怀同情的:哀、闵、怀第二十七页,讲稿共四十页哦 所谓文化,就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所谓文化,就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世间万事万物都有个根。根就世间万事万物都有个根。根就是源。人类文化历史悠久,灿烂辉煌,必有其产生的根源。是源。人类文化历史悠久,灿烂辉煌,必有其产生的根源。寻找这个根源,具有深远的意义。寻找这个根源,具有深远的意义。文化这一概念延伸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这一概念延伸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凡是反凡是反映人类历史生活的

17、形态都可以称为文化映人类历史生活的形态都可以称为文化,如婚姻文化、,如婚姻文化、丧葬文化、居室文化、交通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丧葬文化、居室文化、交通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山水文化、建筑文化等等。化、山水文化、建筑文化等等。文化寻根文化寻根第二十八页,讲稿共四十页哦龙文化龙文化 中华民族被称为中华民族被称为“龙的传人龙的传人”龙是中国先民的一龙是中国先民的一种图腾。在甲骨文里,龙字有几十种写法。最早记录龙的种图腾。在甲骨文里,龙字有几十种写法。最早记录龙的书是书是易经易经,有,有“飞龙在天飞龙在天”“龙跃于渊龙跃于渊”的记载。的记载。第二十九页,讲稿共四十页哦 节日文化节日文化 节日是怎么

18、产生的?节日是怎么产生的?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节日,节日的形成离不开两个基本的条件:的形成离不开两个基本的条件:特定的风俗活动内容和特定的风俗活动内容和历法的出现历法的出现。比如中秋赏月是由原始的祭月、拜月活。比如中秋赏月是由原始的祭月、拜月活动演变而来。寒食清明源自古代对火的禁忌习俗,这动演变而来。寒食清明源自古代对火的禁忌习俗,这在在周礼周礼中就有记载:中就有记载:“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若再上溯,则与古时对火的崇拜有关。若再上溯,则与古时对火的崇拜有关。第三十页,讲稿共四十页哦传统节日之一:春节传统节日之一:春节 春春节节是是民民间间最最隆隆重

19、重的的传传统统节节日日。除除夕夕晚晚餐餐最最为为丰丰盛盛,举举家家欢欢聚聚,尽尽情情吃吃喝喝。晚晚上上,人人人人将将脚脚洗洗干干净净(寓寓可可有有好好运运气气),年年长长者者给给年年幼幼者者“压压岁岁钱钱”,年年轻轻人人守守岁岁到到深深夜夜,零零点点钟钟声声敲敲过过,竞竞相相燃燃放放烟烟花花爆爆竹竹,辞辞旧旧迎迎新新。大大年年初初一一,赶赶早早贴贴春春联联(或或头头天天贴贴好好),放放鞭鞭炮炮,穿穿新新衣衣。早早点点吃吃蒸蒸糕糕,中中饭饭吃吃汤汤圆圆(俗俗称称圆圆宵宵)或或饺饺子子,饭饭后后皆皆出出门门玩玩耍耍。不不少少村村寨寨耍耍龙龙耍耍狮狮子子、唱唱花灯。花灯。第三十一页,讲稿共四十页哦传

20、统节日之二:清明传统节日之二:清明 清明节为农历四月五日。清明祭祀坟墓的俗例,清明节为农历四月五日。清明祭祀坟墓的俗例,自汉相沿承袭,以后普及民间,这一天,家家户户的孝自汉相沿承袭,以后普及民间,这一天,家家户户的孝子贤孙都要到郊外祭祖扫墓。子贤孙都要到郊外祭祖扫墓。踏青是陪衬清明的副节目,扫墓之余,一家大踏青是陪衬清明的副节目,扫墓之余,一家大小因利趁便,就在山野间游乐一番,顺手折支柳枝小因利趁便,就在山野间游乐一番,顺手折支柳枝戴在头上,等到入暮回家。戴在头上,等到入暮回家。第三十二页,讲稿共四十页哦传统节日之三:端午传统节日之三:端午 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是我国二千多年

21、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拴五色线、挂香菖蒲、赛龙舟、吃粽子、拴五色线、挂香包、饮雄黄酒。包、饮雄黄酒。端午节的第一个意义就是纪念历史上伟端午节的第一个意义就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诗人屈原。大的诗人屈原。第三十三页,讲稿共四十页哦传统节日之四:七夕传统节日之四:七夕旧时民间七月七日是一个很热闹的节日,当时对这一旧时民间七月七日是一个很热闹的节日,当时对这一天兴趣最大的,还是年轻女子。她们穿新衣,拜双星,并天兴趣最大的,还是年轻女子。她们穿新衣,拜双星,并乞巧。乞巧。穿针乞巧是七夕中女儿们的节目之一,据说在汉代已穿针乞巧

22、是七夕中女儿们的节目之一,据说在汉代已经盛行。经盛行。还有一种游戏节目是七位姑娘互相邀约,结伴在七夕还有一种游戏节目是七位姑娘互相邀约,结伴在七夕之夜的园庭,各以巾帕遮目,然后仰首向天,面对牛郎织之夜的园庭,各以巾帕遮目,然后仰首向天,面对牛郎织女星,根据所看到的景象预卜自己的终身大事。女星,根据所看到的景象预卜自己的终身大事。第三十四页,讲稿共四十页哦传统节日之五:中秋传统节日之五:中秋 八月十五日是秋天的正中,所以被称为中秋或八月十五日是秋天的正中,所以被称为中秋或仲秋。仲秋。早在三代时期我国就有早在三代时期我国就有“秋暮夕月秋暮夕月”的习俗。到的习俗。到了周代,举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

23、秋赏月颇为盛了周代,举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赏月颇为盛行。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晚上,有行。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晚上,有赏月、游湖等活动。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赏月、游湖等活动。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第三十五页,讲稿共四十页哦传统节日之六:重阳传统节日之六:重阳 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重九”。又因为。又因为在我国古代,六为阴数,九是阳数,因此,重九就叫在我国古代,六为阴数,九是阳数,因此,重九就叫“重重阳阳”。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

24、皇宫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求长寿。古代,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古代,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叫“登高节登高节”。第三十六页,讲稿共四十页哦传统节日之七:腊八传统节日之七:腊八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腊日”,俗称,俗称“腊八节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收

25、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佛成道节”。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七宝五味粥味粥”。第三十七页,讲稿共四十页哦牛刀小试牛刀小试 我国每个节日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请我国每个节日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请从下面从下面3 3个节日中任选两个仿照个节日中任选两个仿照“重阳节重阳节”的的内容,各用一句话表现它们的特点。内容,各用一句话表现它们的特点。重阳节重阳节:拄杖登山,老夫聊发少年狂:拄杖登山,老夫聊发少年狂 清明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端午节、中秋节第三十八页,讲稿共四十页哦示示 例例清明节:清明节:哀思悼亡,清明时节雨纷纷。哀思悼亡,清明时节雨纷纷。杏花村里酒飘香,清明时节人断肠杏花村里酒飘香,清明时节人断肠端午节: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一缕英魂万年传吃粽子赛龙舟,一缕英魂万年传 龙舟竞发千帆舞,汨罗江畔吊屈平。龙舟竞发千帆舞,汨罗江畔吊屈平。中秋节:中秋节:把酒赏月,千里共婵娟。把酒赏月,千里共婵娟。月儿圆,桂花香,时时刻刻思故乡。月儿圆,桂花香,时时刻刻思故乡。第三十九页,讲稿共四十页哦感谢大家观看第四十页,讲稿共四十页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