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用.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47049772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2.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用.ppt(6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用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69页北大教授:孔庆东大家好,我是孔庆东,我是孔子的第七十三代子孙。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69页 姓氏是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姓氏是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的标志和符号。姓氏是一种文化,它关系我们的历史与姓氏是一种文化,它关系我们的历史与血脉。血脉。秦涧泉为什么尴尬?孔庆东为什么自豪?那秦涧泉为什么不改成孔姓?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69页约十二时。舌头没有了。后羿介绍拿手功夫。上面小山,下面才是山。头在海里游水,尾在天上发光。左边绿,右边红;左边怕水,右边怕风。许 古 谢岳鲁秋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6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69页赵钱孙李,周吴

2、郑王那么多不同的姓是如何形成的?你的姓又有怎样的来历?你能追溯到你们家族的渊源吗?对自身乃至自己所属族群的由来的好奇,是人类的天性。对“根”的探索,不仅能激发我们的自豪感,还能激发我们的名族认同感。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69页01李02王03张04刘05陈06杨07赵08黄09周10吴11徐12孙13胡14朱15高16林17何18郭19马20罗21梁22宋23郑24谢25韩26唐27冯28于29董30萧31程32曹33袁34邓35许36傅37沈38曾39彭40吕41苏42卢43蒋44蔡45贾46丁47魏48薛49叶50阎51余52潘53杜54戴55夏56锺57汪58田59任60姜61范62方6

3、3石64姚65谭66廖67邹68熊69金70陆71郝72孔73白74崔75康76毛77邱78秦79江80史81顾82侯83邵84孟85龙86万87段88雷89钱90汤91尹92黎93易94常95武96乔97贺98赖99龚100文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69页姓氏源流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69页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大约在年前的伏羲时期,“姓”被定为世袭,且由父亲传递。生活中,我们所说的姓氏与常见的“以姓氏笔划为序”是把姓氏当成一个统一的概念,然而在古代“姓”和“氏”是有严格区别的。“姓”代表氏族的血统,起源于母系社会,称为族姓,是为了区分血缘,防止血缘婚配而发明的相应识别标志。姓与氏的

4、区别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69页“氏”是古代贵族标志与宗族系统的称号,从夏朝中期开始氏成为姓的支系,表示功勋和地位。当时部落的大团体,裂变成了若干小团体,出于相互交往中识别的需要,这些小团体在得到新的居住地的同时获得了一种与地域有联系的新标志姓。姓以别亲疏,氏以明贵贱;男人重氏,女子重姓。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69页姓氏的来源姓氏来源有多种,主要有以下几种:以图腾定姓氏:熊、罴、豹、虎、龙等;以国家名称为姓氏:齐、楚、韩、赵、秦等;以居住地为姓氏:西门、郭、丘、尹、常;以官职为姓氏:上官、卜、钱、士、司马等;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69页以职业为姓氏:张、顾、屠、甄、匠等;以山河名称为姓氏:

5、乔、姬、姜、黄、武等;皇帝赐姓氏:刘、李、赵、完颜、朱等;还有以数字、季节、方位、气候、花木等等为姓氏的。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6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6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6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6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69页【王】1、出自子姓,是成汤的后人。殷末,王子比干,为纣王的兄长,因劝谏纣王被杀,葬于汲郡,其子孙居其地以守陵墓。因源出王族之,改姓王氏。2、出自田姓。公元前368年,田和取代姜姓为齐国君主,史称“田氏代齐”,传八王,被秦所灭,其子孙被废为庶民,其中一支自认为齐国王族,遂以王为姓。【李】1、出自嬴姓。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

6、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2、出自他姓改李氏。据有关资料所载,唐开国元勋有诸将徐(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鲜于氏等16氏,因立功从唐国姓,赐予李氏。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69页【赵】1、出自嬴姓,形成于西周,祖先是伯益,具体始祖是造父。公元前2年,赵国为秦国所灭,其王室贵族和平民百姓纷纷以国名为姓,称赵氏。2、出自他族改姓。【邱/丘】出自姜姓,为姜太公的后裔。西周初年,太师吕尚因辅佐武王灭商有功,被封于齐,建齐国,都营丘,号称齐太公,俗称姜太公。其子孙中后有以地为氏的,称为丘氏。史称丘姓正宗。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69页【程】1、出自风姓,以国为氏,为重黎之后。建立程国,称程伯。其子孙

7、后以国为氏,称程氏。即河南或陕西程氏。2、出自商、周之际的伯符之后。伯符乃重黎之后,曾向周王献“三异之端”,即“泰山之车、井中之玉和双穗之禾”,遂被封于广平的程地,后世子孙以邑为氏,是为河北程氏。【段】1、出自姬姓,是春秋时期政武公的儿子共叔段的后代。他的子孙后来四处分布,有的姓段,有的姓共叔,还有的以共作为姓氏。这就是所说的河南段氏。2、云南蛮段氏。魏末短延末蛮代为酋帅,裔孙凭到朝廷作官后被拜为云南刺史,后传下这支段姓。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69页【张】1、出自黄帝之后挥。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少昊青阳氏弟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由此可知,曾经是重要武器弓的发明者挥,

8、其后有以张为姓氏的。是为河北张氏。2、出自赐姓或他姓、他族改姓。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以后其子孙便以张为氏。魏国大将张辽本姓聂,后改为张氏。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改姓张氏的。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69页【宋】宋氏,是中国古老而又辉煌的姓氏之一。起源于三千一百多年前的周代。周代的开国之主周武王。周武王在君临天下之后,以仁德为怀。宋氏固然是源自以国为姓的宋国公族,但却不是纣王的直系血脉,而是纣王的长兄微子启的苗裔。因此宋氏应该是光荣的黄帝直系子孙。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69页 1.出自姬姓,其始祖为周文王。公元前256年,周被秦国所灭,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周宗室子孙以周为

9、氏。如周平王之后,这一支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周姓来源的主要部分。另有周赧王之后,在唐代先天(712713年)年间,因避唐玄宗名讳改姬姓为周姓。周公旦之后姓周。2.出自周昌、周任之后。河图运录法记载,远古黄帝轩辕氏时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将,至商代又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这两人的后代都以周为姓氏。周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69页欧阳一、夏禹的后裔。夏禹之后,传到第六个君主,便是少康。少康的儿子,改姓欧阳,是为欧阳姓的一支。二、春秋时越王勾践的后裔。春秋时,越王勾践的第七代孙无疆,把他的儿子蹄封到乌程欧余山,任欧阳亭侯的职位。后来越国被楚国灭了,蹄的后人,便以官职为姓,姓了欧阳。这一支的后人,有些继续姓欧阳,

10、也有一些改姓欧。区、欧、欧阳三姓同宗都是春秋时代那位“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的后人。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69页1.杨侯苗裔说。据元和姓纂和通志氏族略所载,杨出自姬姓,晋武公(唐叔虞之子燮的十世孙)时封次子伯侨于杨(今山西洪洞东南范村东古城一带),称杨侯,其子孙以国为姓。2.羊舌后嗣说。姬姓杨国灭于晋,杨地成为晋大夫羊舌氏的食邑,这样杨也成为羊舌氏的姓;另说羊舌氏为杨侯伯侨之子,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3.杨孙孑遗说。据左传记载,秦穆公有大夫名杨孙,因失职而奔于宋,其后裔孙姓杨。杨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69页 中国五大姓之一,与张、王,李、赵并称。远古尧帝的子孙中,有一个叫刘累的了不起人物,据说

11、他能驯化龙和驾龙飞奔。刘累就是刘姓的始祖。又有一支刘姓,是以封地为姓形成的。周朝时候,有个贵族被封到刘邑做首领,子孙世代姓刘。刘邑就在现今河南偃师县一带。刘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69页结合资料和生活与你同姓的名人有哪些?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69页王翦王充王勃王维王冕王昭君王羲之王国维王安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69页赵匡胤赵文渊:北周著名书法家,赵雍:即赵武灵王赵之堔:清代西泠八家之一。赵之廉:清代杰出书画家、篆刻家。赵翼:明代史学家、文学家。赵孟頫:元代杰出书画家。精于正、行书和小楷,其笔法园转遒丽,人称赵体。赵云:三国时蜀国大将

12、,为五虎上将之一。赵公明:相传秦时得道于终南山。人称之为赵公元帅,被奉为财神。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69页先秦思想家李耳鼎助秦王统一中国的李斯雄才大略的李世民诗仙李白词坛女杰李清照中共早期领导人李大钊先秦水利家李冰飞将军李广婉约大家李商隐洗尽铞华留词名的李后主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外交辱国、洋务坎坷的李鸿章地质学家李四光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69页名字名为幼名,生三月而为之,供长辈呼唤;字为表字,年二十而冠之,供朋友称呼。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69页民间命名习惯节令法:如春、花、梅、桃,夏雨、秋雨、冬梅。地名法:如杭生、浙生、沪生、渝生、杭宁等。希冀法:如渊博、招娣、来宝、来发等。动物法:如

13、阿牛、小鱼、小龙、阿龙、凤儿等。排行法:如大牛、二牛、三牛、小牛,大囡、二囡、三囡等,二娒、三娒。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69页取名禁忌取名禁忌取名禁忌取名禁忌忌怪僻忌怪僻忌怪僻忌怪僻忌绕口忌绕口忌绕口忌绕口忌贬义忌贬义忌贬义忌贬义忌狂妄忌狂妄忌狂妄忌狂妄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69页称称 谓谓现在学习的是第33页,共69页称呼【称名】(1)自称,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2)介绍,如“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称号】下列的号分别是谁的?五柳先生、青莲居士、少陵野老、香山居士、玉溪生、四

14、明狂客、醉翁或六一居士、半山、东坡居士、放翁、文山、稼轩、易安居士、随园老人、洪都百炼生。现在学习的是第34页,共69页花和尚行者智多星及时雨母夜叉豹子头水浒传青面兽神行太保黑旋风拼命三郎浪子鼓上蚤 外号外号外号外号 现在学习的是第35页,共69页欧阳文忠王文公范文正公林文忠公文武厉幽哀文武厉幽哀 怀怀【称谥称谥称谥称谥号号号号】现在学习的是第36页,共69页【称籍贯】孟浩然称孟襄阳;柳宗元称柳河东;王安石称王临川;汤显祖称汤临川;康有为称康南海;袁世凯被称袁项城。现在学习的是第37页,共69页【称官名】贾谊称贾太傅;王羲之称王右军;王维称王右丞;杜甫称杜拾遗、杜工部;柳永称柳屯田;苏轼称苏学

15、士。现在学习的是第38页,共69页谦称(1)个人自称愚、鄙、敝、卑、窃、臣、仆(2)帝王自称孤、寡(3)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现在学习的是第39页,共69页(4)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佞、不肖(5)称亲属朋友家:家父、家母、家兄舍:寒舍、敝舍,舍弟、舍妹、舍侄(6)其他自谦词“在下”、“小可”、“小子”“老朽、老夫、老汉、老拙”“妾”、“老衲”现在学习的是第40页,共69页敬称(1)帝王: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驾(2)皇太子、亲王:殿下。(3)有地位者:阁下(4)对方令、尊、贤令:如令尊、令堂、令兄、令郎、令爱。尊:尊上、尊府、尊堂、尊驾、尊意贤:贤家、贤郎仁:仁兄、仁

16、公(5)“先”先帝、先父、先慈或先妣、先贤。现在学习的是第41页,共69页特殊称谓特殊称谓特殊称谓特殊称谓1.1.古代女子称谓古代女子称谓淑女、女流、女郎、淑女、女流、女郎、巾帼、罗敷、无盐、裙衩、巾帼、罗敷、无盐、裙衩、妙龄少女、绝代佳人、小家碧玉妙龄少女、绝代佳人、小家碧玉现在学习的是第42页,共69页2.百姓称谓百姓称谓布衣、黔首、黎民、布衣、黔首、黎民、庶民、苍生、黎元、庶民、苍生、黎元、氓氓现在学习的是第43页,共69页3.3.3.3.朋友称谓朋友称谓朋友称谓朋友称谓贫贱之交、金兰之交贫贱之交、金兰之交贫贱之交、金兰之交贫贱之交、金兰之交刎颈之交、患难之交刎颈之交、患难之交刎颈之交、

17、患难之交刎颈之交、患难之交莫逆之交、竹马之交莫逆之交、竹马之交莫逆之交、竹马之交莫逆之交、竹马之交忘年之交、君子之交忘年之交、君子之交忘年之交、君子之交忘年之交、君子之交现在学习的是第44页,共69页4 4.官职的任免升降官职的任免升降官职的任免升降官职的任免升降 (1)(1)(1)(1)拜拜拜拜 (2)(2)(2)(2)除除除除 (3)(3)(3)(3)擢擢擢擢 (4)(4)(4)(4)迁迁迁迁 (5)(5)(5)(5)谪谪谪谪 (6)(6)(6)(6)黜黜黜黜(7)(7)(7)(7)去去去去 (8)(8)(8)(8)乞骸骨。乞骸骨。乞骸骨。乞骸骨。现在学习的是第45页,共69页襁褓:襁褓:

18、孩提:孩提:总角:总角:豆蔻年华:豆蔻年华:及笄:及笄:冠、加冠、弱冠:冠、加冠、弱冠:而立:而立:不惑:不惑: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花甲、平头甲子,耆:花甲、平头甲子,耆:古稀:古稀:耋耄:耋耄:期颐:期颐:年龄称谓婴儿婴儿2 23 3岁的儿童岁的儿童幼年儿童幼年儿童 1313岁女子岁女子 1515岁女子岁女子 2020岁男子岁男子3030岁岁4040岁岁 5050岁岁 6060岁岁 7070岁。岁。8080、9090岁岁 100100岁岁现在学习的是第46页,共69页“华”姓,应读hua(化),不读作中华的华。“任”姓,应读ren(人),不读作任务的任。“解”

19、姓,应读xie(谢),不读作解放的解。“仇”姓,应读qiu(求),不可读作仇恨的仇。“朴”姓,应读piao(瓢),不读朴素的朴。现在学习的是第47页,共69页“查”姓,应读zh(扎),不读检查的查。“盖”姓,应读g(葛),不读覆盖的盖。“区”姓,不读区别的区,应读(u)欧。“乐”姓不读作快乐的乐,应读作yue(月)。“逄”姓逄字读作pang(旁)。逄姓属稀姓,人们往往容易错把它feng(逢)或peng(蓬)。现在学习的是第48页,共69页中国的姓氏产生至今有五千年的历史,其历史之悠久在世界文化史上极为罕见。这种社会现象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姓氏(包括名字)在民族文化的温床上形成,它是一座蕴藏丰

20、富的精神矿藏。开发这座精神矿藏对于我们当今建设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在学习的是第49页,共69页姓氏是人的符号标志,又是一种超越时空的文化现象。每一个生活在世纪之交的中国人的姓氏符号都可以与历史上著名人物的姓氏符号联系起来,甚至可以追溯到太古初民的原始崇拜。因此,这不仅仅是姓氏的溯源,还可以推而演之,成为一种寻根文化。现在学习的是第50页,共69页所谓文化,就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世间万事万物都有个根。根就是源。人类文化历史悠久,灿烂辉煌,必有其产生的根源。寻找这个根源,具有深远的意义。文化寻根现在学习的是第51页,共69页一、文化的分类及特点 文

21、化这一概念延伸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凡是反映人类历史生活的形态都可以称为文化,如婚姻文化、丧葬文化、居室文化、交通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山水文化、建筑文化等等。1、根据区域分为中原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等。2、根据时代划分为秦汉文化、隋唐文化、两宋文化、明清文化等。3、根据专题,分为哲学文化、伦理文化、宗教文化、语言文化、艺术文化、科技文化等。现在学习的是第52页,共69页4、根据民族,分为汉族文化、满族文化、藏族文化、苗族文化等。5、根据国家,分为中华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埃及文化等。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发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现在学习的是第53页,共69页二、文化源

22、流例谈 1、龙文化。中华民族被称为“龙的传人”,龙是中国先民的一种图腾。在甲骨文里,龙字有几十种写法。最早记录龙的书是易经,有“飞龙在天”“龙跃于渊”的记载。现在学习的是第54页,共69页2、节日文化节日是怎么产生的?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节日的形成离不开两个基本的条件:特定的风俗活动内容和历法的出现。比如中秋赏月是由原始的祭月、拜月活动演变而来。寒食清明源自古代对火的禁忌习俗,这在周礼中就有记载:“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若再上溯,则与古时对火的崇拜有关。现在学习的是第55页,共69页另外,节日的出现必然与历法有关。在中国最早的历法著作夏小历中就有关于北斗斗柄的记载。在尚书中已有春分、夏至、秋

23、分、冬至四节气的划分。后来发展为八节气。到战国时代,人们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把一年分为24个节气。到了秦汉时期,我国的主要节日基本形成。如除夕、元旦(正月初一)、人日、元宵、上巳、寒食、端午、七夕、重阳等已经是比较稳定的社会风俗。现在学习的是第56页,共69页节日文化节日文化现在学习的是第57页,共69页传统节日之一:春节春节是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除夕晚餐最为丰盛,举家欢聚,尽情吃喝。晚上,人人将脚洗干净(寓可有好运气),年长者给年幼者“压岁钱”,年轻人守岁到深夜,零点钟声敲过,竞相燃放烟花爆竹,辞旧迎新。大年初一,赶早贴春联(或头天贴好),放鞭炮,穿新衣。早点吃蒸糕,中饭吃汤圆(俗称圆

24、宵)或饺子,饭后皆出门玩耍。不少村寨耍龙耍狮子、唱花灯。现在学习的是第58页,共69页传统节日之二:清明清明节为农历四月五日。清明祭祀坟墓的俗例,自汉相沿承袭,以后普及民间,这一天,家家户户的孝子贤孙都要到郊外祭祖扫墓。踏青是陪衬清明的副节目,扫墓之余,一家大小因利趁便,就在山野间游乐一番,顺手折支柳枝戴在头上,等到入暮回家。现在学习的是第59页,共69页传统节日之三:端午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拴五色线、挂香包、饮雄黄酒。端午节的第一个意义就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诗人屈原。现在学习的是第60页,共69页传统节日之四:七夕时民间七月

25、七日是一个很热闹的节日,当时对这一天兴趣最大的,还是年轻女子。她们穿新衣,拜双星,并乞巧。穿针乞巧是七夕中女儿们的节目之一,据说在汉代已经盛行。还有一种游戏节目是七位姑娘互相邀约,结伴在七夕之夜的园庭,各以巾帕遮目,然后仰首向天,面对牛郎织女星,根据所看到的景象预卜自己的终身大事。现在学习的是第61页,共69页传统节日之五:中秋八月十五日是秋天的正中,所以被称为中秋或仲秋。早在三代时期我国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到了周代,举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赏月颇为盛行。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晚上,有赏月、游湖等活动。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现在学习的是

26、第62页,共69页传统节日之六:重阳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又因为在我国古代,六为阴数,九是阳数,因此,重九就叫“重阳”。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古代,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现在学习的是第63页,共69页传统节日之七:腊八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

27、宝五味粥”。现在学习的是第64页,共69页3、茶文化。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源远流长。据神农百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荼(茶的古字)就是茶。学者把茶文化划分为萌芽期(三国至南北朝时期)形成期(唐)鼎盛期(宋代至明代)普及期四个时期。到了唐代,茶的生产具有相当规模,还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尊为“茶圣”。茶道在茶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最早提出茶道的是唐代诗僧皎然。宋代是我国茶文化的鼎盛时期。现在学习的是第65页,共69页高考试题回放 请参照下面材料中画线的部分,另选我国两个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仿写句子。要求字数相同,句式相

28、似。(5分)黄土黄,那是江北世世代代淳朴的厚实;清水清,那是江南祖祖辈辈悠然的淡雅,荡漾着千年的风物与风华。唯在中秋,江南江北,共赏一轮明月;或在元宵,将一锅锅汤圆,煮成千年不变的甜甜蜜蜜与团团圆圆。现在学习的是第66页,共69页答案示例唯在春节,江南江北,共饮一杯美酒;或在端午,将一只只粽子,包成永恒不变的景仰怀念和殷切期望。现在学习的是第67页,共69页牛刀小试牛刀小试 我国每个节日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请我国每个节日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请从下面从下面3 3个节日中任选两个仿照个节日中任选两个仿照“重阳节重阳节”的内容,各用一句话表现它们的特点。的内容,各用一句话表现它们的特点。重阳节重阳节:拄杖登山,老夫聊发少年狂:拄杖登山,老夫聊发少年狂 清明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端午节、中秋节 现在学习的是第68页,共69页示示例例清明节:清明节:哀思悼亡,清明时节雨纷纷。哀思悼亡,清明时节雨纷纷。杏花村里酒飘香,清明时节人断肠杏花村里酒飘香,清明时节人断肠端午节: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一缕英魂万年传吃粽子赛龙舟,一缕英魂万年传 龙舟竞发千帆舞,汨罗江畔吊屈平。龙舟竞发千帆舞,汨罗江畔吊屈平。中秋节:中秋节:把酒赏月,千里共婵娟。把酒赏月,千里共婵娟。月儿圆,桂花香,时时刻刻思故乡。月儿圆,桂花香,时时刻刻思故乡。现在学习的是第69页,共69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