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的储藏技术标准.doc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4695887 上传时间:2021-10-2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稻谷的储藏技术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稻谷的储藏技术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稻谷的储藏技术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稻谷的储藏技术标准.doc(1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稻谷的储藏技术标准1.1稻谷的储藏特性稻谷按其粒形和粒质分为三类:籼稻谷、粳稻谷、糯稻谷。稻谷籽粒的外形结构主要是颖(稻壳)和颖果(糙米),稻谷的颖壳较坚硬,对籽粒起保护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抗虫害及外界温、湿度的影响。稻粒的水分分布不均,谷壳的含水量低于米粒,这一特性有利于稻谷的储藏。山东地区主要生产和储存品种是粳稻谷,一般为淡黄色。粳稻籽粒一般呈椭圆形,粒短,长度是宽度的1.42.9 倍,茸毛长而密,芒较长,稻壳较厚,腹白小或没有,角质粒多,加工时不易产生碎米,出米率较高,米质胀性较小而粘性较大。(1)后熟期短,呼吸作用与水分关系密切稻谷的后熟期很短,粳稻一般只有4周左右。大多数稻谷在收获

2、时就已生理成熟,具有发芽能力。稻谷发芽所需水分比一般粮种要低,只要水分达到25.0%就可以发芽。在储藏期间,如遇仓房漏雨、粮堆中水分转移及结露等情况,未及时发现与处理,稻谷便会出现发芽霉烂。稻谷在正常储藏条件下,其呼吸作用在收获的12年内较高,而后逐渐降低趋于平稳。储藏温度在1020时,稻谷水分低于16.0%,呼吸微弱;当水分高于16.5%时,呼吸作用便明显增强;水分在17.5%时,呼吸作用旺盛。因此稻谷的水分对储藏稳定性有着密切的关系。(2)不耐高温稻谷的胶体组织较为疏松,对高温的抵抗力很弱,在烈日曝晒或高温下烘干,均会增加爆腰率和变色,降低食用品质与工艺品质。水分在22.0%26.0%的高

3、水分稻谷,如果进行高温快速干燥或干燥后很快吸湿,都会增加爆腰率。较为潮湿的稻谷最好进行自然干燥,如果采用人工加热烘干,则应注意控制加热温度、时间、烘干速度及水分的变化,以免爆腰率升高。高温还可导致脂肪酸值增加,品质下降。水分含量与储藏温度越高,脂肪酸值上升越明显,而水分低的稻谷对高温有较强的抵抗力。稻谷在储藏过程中,特别是经历高温后,还会表现出酶活性降低、黏度下降、发芽率降低、盐溶性氮含量降低、酸度增高、口感和口味变差等劣变现象。(3)易发热、结露、生霉新收获的稻谷生理活性强,入库后积热难散,在12周内上层粮温往往会突然上升,超过仓温1015,出现粮堆发热现象,即使水分正常的稻谷,也常出现此种

4、现象。稻谷发热的部位,一般从粮堆内水分高、杂质多、温度偏高的部位开始,然后向周围扩散,逐步漫延至全仓。杂质多的粮食或杂质聚集区,特别是有机杂质多的区域,含水量高、带菌量大、孔隙度小,所以易发热。地坪的返潮或仓墙裂缝渗水以及虫害的大量繁殖,特别是谷蠹虫害严重时,都会造成发热。在所有这些因素中,高水分引起的微生物大量繁殖,是发热的主要原因。高温入库和发热的稻谷,如未及时降低温度,在季节转换时往往会因粮堆内外温差过大而形成粮堆的上层结露,深度一般在粮面下20左右,并会进一步导致稻谷生霉、发芽。这时的霉变常被称作“气顶霉变”、“气面谷”。(4)易出现黄变稻谷在储藏期间易发生黄变,米粒变黄,亦称黄粒米,

5、主要与储藏时的温度和水分有关。粮温是引起黄变的重要因素,水分则是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粮温与水分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起促进黄变的发展。粮温越高,水分越大,储藏时间越长,黄变就越严重。气温在2637时,稻谷水分在18.0%以上,堆放3天就会有10%的黄粒米;水分在20.0%以上,堆放7天就会有30%的黄粒米。稻谷在贮藏过程中,水分含量越高,发热次数越多,黄粒米的含量越高。随着贮藏期的延长,虽未发热霉变,也会加重变黄。稻谷黄变后,品质明显劣变,对其食用品质和种用品质均有较大影响。(5)品质易劣变稻谷经过一段时间的储藏后,即使在储藏期间并未发生发热、霉变、生芽或其它危害,但由于原生质胶体结构构弛,

6、酶活性与呼吸能力衰退,表现为发芽能力下降或丧失,失去种用价值;米质变脆,加工易碎,出米率低;粘性降低,酸度增加,色泽不良,失去新鲜感和固有的香气,甚至出现难闻的异味(陈米味)。稻谷品质劣变的速度,对于不同种类、不同水分和不同温度的稻谷是不相同的,通常粳稻比籼稻要快。水分、温度都较低时,稻谷品质下降速度慢,反之,则下降速度就快。另外,即使水分较低,但在高温下,随着温度的上升和时间的延长,稻谷的脂肪酸值也会迅猛升高和加剧,造成稻谷品质劣变。因此,稻谷的储藏周期一般不宜超过两年。1.2 仓房及配套设施(1)参照1.1.2条款执行 (2)烘干入库的稻谷,一般水分在15%以下,地上通风笼的空气途径比宜在

7、1.5以下。未经过烘干直接入库新收获的偏高水分稻谷,实行就仓干燥,地上笼空气途径比宜在1.2左右,堆粮线高不超过3.5-4米为宜。(3)仓房保温性能改造仓顶屋面隔热。采取仓顶外表面加铺聚氨酯隔热材料、架设菱镁板通风隔热层、搭盖遮阳网、涂刷浅色反光隔热涂料或安装屋面冷水喷淋系统,仓顶内表面附贴隔热材料等方法。仓房墙体隔热。可采取设置夹心隔热墙、仓墙内侧附贴聚苯乙烯泡沫板或PEF等隔热材料、仓内四周增设袋装稻壳围包、仓墙外侧涂刷浅色反光隔热涂料、搭设遮阳网等方法。(4)储存稻谷的储粮仓房,必须安装空调降温、或采用谷冷机补冷等控温储粮设备,并逐步实现智能氮气气调储粮。(5)承储中央储备稻谷的库点,增

8、设日干燥稻谷300吨的智能烘干设备,控制轮换入库水分,确保稻谷储存安全和品质良好。1.3 入库过程管理 (1)入库管理通用要点,参照1.1.3条款执行(2)做好仓库的防潮铺垫工作散装稻谷易出现挂壁、结顶和霉底等现象,在仓内地坪铺垫纤维板或大糠防潮,并在仓房内墙做聚苯乙烯泡沫板和纤维板靠墙隔热防潮。(3)入库质量要求1)入库水分:入仓稻谷要做到“五分开”(种类、等级、干湿、新陈、有虫无虫),特别是对不同水分的稻谷做到分开堆放,避免由于水分再分配而造成安全隐患。水分过高及路途水湿稻谷应经过凉晒、烘干处理后再入仓,烘干粮与未烘干粮分仓储存。东北跨省移库稻谷,一般水分较低,但有烘干不彻底、露天储存渗漏

9、有雪块或冻粮的现象,因此在入仓前,应严格检查,以防高水分稻谷入库。2)入库杂质:新收获的稻谷含有较多的瘪稻和稻毛,因此稻谷除杂要采用带刹克龙吸尘装置的专用清理筛,有效清除瘪稻、稻毛及碎末,解决因瘪稻清理不净造成杂质超标的问题。3)黄粒米:黄粒米控制标准为1%,正常年景新收获的稻谷黄粒米检不出,收获季节遭遇阴雨天气时容易出现“沤黄米”。因此入库时严格控制黄粒米,以检不出为合格品,翌年3-5月份收购时以不超过0.3%为宜。(4)合理选择入仓时机稻谷进仓时机宜掌握在春节前后的干冷季节。此时可通过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达到降低粮温、均衡粮温的目的。稻谷进仓尽可能避开高温多雨季节。 1.4 粮情日常检查(1

10、)稻谷的常规检查 同1.1.4第(1)部分。(2)稻谷的日常管理稻谷的安全保管,应坚持“预防为主”的保粮方针,做到“一勤四早”,即勤检查,早发现、早汇报、早分析、早处理。检查可采取感官检测结合仪器工具,所有检查过程必须认真、全面、细致,决不能走过场,有以下几点要求:1)稻谷不同于其它粮食品种,其储藏特性决定了稻谷不耐储存,易黄变、劣变、品质下降等 。因此稻谷粮情检查的重点主要是粮温、水分、害虫和异常粮情,特别对粮温的检查,除微机定点检测处,还要设置机动检测点。对新入库稻谷(当地)在当年11月至第二年4月份,每周至少进仓检查两次。5月至10月份至少两天进仓检查一次,出现局部结露、发热时要增加检测

11、次数有效控制或消除储粮隐患。2)稻谷水分检测安全粮一般每月检测一次,季节转换时节,应注意经常检测向阳面、表层、四周的水分,预防结露。稻谷的结露往往与小麦结露不同,一般情况下在表层很难发现,大多发生在粮面下1030cm,因此,在检查时要用铁杆划插,以便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对低温物料压盖密闭储存的稻谷,除分析粮温和水份变化外,还要进仓赤脚走、检查有无发热点,用眼看、观测薄膜内有无水珠,揭膜筛查有无害虫等,判定粮情是否安全。高水分稻谷通风降水期间,通风初期至少每天检测一次水分,注意通风死角和上层水分变化,预防通风结露、板结、品质下降发生,通风后期应至少每周检测一次情况。3)稻谷品质检测实行定层定点检

12、测。对新入库稻谷,由于受温度水分的影响较大,内在品质极易发生变化,稻谷有外壳保护,不易发现。因此,稻谷保管在第一年内,对米质色泽、黄变及脂肪酸值等指标每月检测一次,储存一年以上一个季度检测一次品质指标,并认真登记质量档案。(3)储藏过程中的发热问题 1)稻谷发热的常见规律散装稻谷发热的一般规律是:秋冬季节多从粮堆的中下层开始,以后逐渐向上发展;夏季多从朝阳靠墙面的上层开始,以后再逐渐向内发展;因漏雨或吸湿而引起的发热,则多从粮面、仓墙四周、地坪等返潮部位开始,然后再向粮堆内部及中下层发展。在发热过程中,有的稻谷粮温上升数天后升温暂时减慢,以后再继续上升。发热上升的粮温与粮食水分高低密切相关,即

13、原始水分在15.0%以下的稻谷不会超过40,而水分在15.0%以上的就可能高于40,其主要原因是在高水分的稻谷上微生物繁殖速度较快。2)稻谷发热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当稻谷水分大于安全水分,或者粮堆内温差较大引起水分转移,使稻谷水分增加到超过安全水分时,使灰绿曲霉首先生长,粮堆积累湿热,局限曲霉和青霉也随之大量繁殖,积累的湿热如不能及时散发,发热现象便开始出现。 第二阶段:当粮温升高至3540,水分超过15.0%15.5%时,白曲霉迅速生长,稻谷水分和温度继续增加,黄曲霉菌也大量生长,促使稻谷变色并发生霉味。第三阶段:在白曲霉与黄曲霉的共同作用下,能使稻谷温度升高到55。这些霉菌活动所产生的水汽

14、在稻谷中积聚,会使少量嗜热性霉菌或嗜热性细菌与放线菌大量繁殖,可使粮温继续升高,并使稻谷严重霉烂变质,不能食用。新房式仓稻谷发热的类型,按其发生的部位可分为局部发热、上层发热、下层发热和垂直发热。(4)稻谷的感官检查1)稻谷水分感官检查主要是一看、二抓、三牙咬,其中“牙咬”是主要依据,“看”和“抓”作为辅助方法。一看。稻谷含水量不同,其色泽不同。一般说来,稻壳色泽明亮,水分低;色泽晦暗,则含水分高。二抓。手插入粮堆内容易,紧握时有嚓嚓声,表示含水分低;手插入时阻力大,握在手中时感到粗糙发涩,表示含水分高。三牙咬。用牙咬断稻谷,咬断时,声脆,震牙,谷壳分开,表示粳稻的水分在14.5%左右;如牙咬

15、时,声脆但不震牙,表示粳稻的水分在15.0%16.0%左右;如牙咬不脆有闷声,表示粳稻的水分约18.0%左右。2)稻谷粮情感官鉴别 眼观:用肉眼观察粮食的颜色、光泽、粮食外型状况等,如果稻谷谷壳表面色泽灰暗,密布白色或暗绿色点状颗粒物(即所谓的“生毛”、“点翠”现象)、或者出现颗粒萎缩遍布黑褐色斑点则可初步判断有霉变迹象。 鼻嗅:从粮食散发出的气味中判断其品质的好坏和新陈程度,如发觉有明显辛辣味或蘑菇菌味,可初步判断有霉变迹象。 牙咬:利用牙齿嗑碎粮食,根据嗑碎时的抗压力大小来判断粮食的水分大小,如有感觉米粒绵软则水分较高。 手插:利用手插入粮堆,来判断粮食的水分大小,品质好坏,如插入粮堆感觉

16、松散、有明显干燥和刺痒感则判断稻谷水分较低;如感到潮湿阻涩,则水分偏高。 耳听:将稻谷从高处扬落,利用耳朵听粮食在落到粮堆发出的不同响声来判断其水分大小,声音沉闷,散落性差则可能水分偏高;散落性强,有清脆的沙沙声响则水分较低。1.5 稻谷储藏措施稻谷储存应以控温储藏为主,技术路线为“秋冬通风,降低基础粮温;春季隔热,延缓粮温升高;夏季排热,适时补充冷源”,简称为“控温储粮三要点”,即秋冬季积极抓住低温时机,采取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等措施,尽可能降低粮温,重点作好蓄冷工作;入春后及早做好仓房、粮堆的密闭和隔热处理工作,抑制和延缓外界环境对粮堆的影响,重点作好保冷工作;夏季及时排除仓内积热,适时开启

17、制冷设备补充冷源,重点做好散热补冷工作。(1)秋冬季节适时通风降粮温秋季到来后,应尽可能抓紧有利时机,及早进行一次以散除过夏后粮堆积热为主要目的散热通风。冬季通风降温一般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11月12月上旬进行,主要利用仓库内安装的轴流风机结合自然通风将储粮均温降至10以下,最高温15以下。第二阶段从12月中旬至次年1月,抓住短暂的冬季低温时机,合理利用轴流风机或大功率风机,采取吸出式和压入式相结合的通风方式将粮温降至5-10,为下年储粮安全度夏打好基础。(2)春季隔热技术 选择保温性能较高的仓房储存稻谷,在仓房屋面、仓墙采取保温改造的基础上,还应采取以下措施:1)粮面压盖隔热。采取袋装

18、稻壳、泡沫板、PEF、保温棉被(毯)、薄膜等隔热材料压盖粮面的静态隔热方式,或设置粮面空气间层补充冷源的动态隔热等方式。2)门窗、通风口及孔洞隔热。在门窗及孔洞处采取塑料薄膜密闭、填充泡沫板、海绵、膨胀珍珠岩等隔热材料封堵等方法。(3)夏季排热补冷技术利用夜间和阴天气温较低时段,通过手控或智能控制开启通风窗和轴流风机,及时排除粮仓空间或隔热层的积热,控制粮温的上升速度。必要时,可适时启动谷物冷却机、空调等补冷设施,采取经济运行模式,调节仓内空间温度,控制粮温上升。(4)储粮压盖操作与管理1)储粮压盖前准备。对准备压盖的储粮应积极利用机械通风进行降温降水,把温度降至合理范围,保温性能好的仓房宜降

19、至5-10,保温性能差的仓房以10-15为宜,水分降至安全储藏标准以内,基本无虫条件下可进行压盖储藏。2)压盖材料。决定压盖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压盖材料,常用压盖材料主要有纤维板(1m2m)、复合膜(0.100.12mm)、PEF保温板(1m2m)、棉被、毛毯和糠壳等。3)压盖时间。为控制粮温上升,一般应在冬末春初季节(2月底前完成)粮温较低的情况下进行。4)综合检查。压盖前应对粮食进行品质扦样检验,对粮情、测温系统、内环流熏蒸系统,气体检测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各系统正常有效。5)储粮压盖密闭过程。根据平房仓靠墙四周储粮易吸湿的特点,压盖前,应深挖靠墙四周稻谷(挖后再复位)。按磷化氢气体检测点或

20、氮气气体检测点要求布置好检测线。压盖做到“平、紧、密、实”,压盖面不留空隙,达到“美观、经济、实用、有效”的目的。用糠壳压盖的粮食,在平整后的粮面上铺上尼龙纱网布,在纱布上放置散糠壳(约20cm),压实、平整糠壳,在糠壳上铺上走道板,达到实用美观效果。仓内压盖结束后,用隔热材料对门窗、通风口进行隔热、密闭。6)压盖储藏期间管理。检查粮情时,利用早、晚低温进行。储粮有发热、结露、霉变征兆时(密闭薄膜内有汽水,粮食有生毛、点翠、异味严重现象),要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必要时,可揭膜用谷物冷却机强制制冷。储粮发生害虫时,根据害虫种类和密度,采取磷化氢环流熏蒸杀虫或氮气气调杀虫。储粮压盖期间

21、,应尽量避免开启仓库门窗,做好隔热保冷工作,以防内外结露。高温天气,开启仓顶风机,排除顶层积热,同时根据“三温”变化,利用夜晚低温时机开启仓窗或仓内风机,排除仓内积热,降低仓温,减少对粮温的影响。气温下降季节(每年910月份),对压盖储粮依次揭取压盖物,利用冬季低温天气,积极开展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降低储粮温度。同时深挖靠墙四周水分偏高的稻谷,置换粮堆内干燥的稻谷,破坏四周稻谷虫霉滋生的环境,确保其品质良好。1.5 注意事项稻谷采取密闭储藏时,跟踪检测粮温、仓温、仓湿,若出现粮温回升较快、仓湿显著增加、粮堆出现高温点等异常情况,应及时解除密闭、查明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特别是采取粮面压盖、粮堆密封措施时,应经常检查膜下及粮面有无结露、霉变现象以及粮堆内是否存在局部发热等异常情况,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揭膜进行相应处理。1.6应急处理技术同1.1.6条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施工组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