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4讲 生物的进化课下限时集训 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918850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方案】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4讲 生物的进化课下限时集训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创新方案】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4讲 生物的进化课下限时集训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方案】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4讲 生物的进化课下限时集训 新人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方案】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4讲 生物的进化课下限时集训 新人教版必修2.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下限时集训(三十一)生物的进化 (限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5浙南、浙北联考)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B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CAa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群体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D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2(2015南京四校联考)普氏野马是目前地球上唯一存活的野生马。据兰州晨报报道,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精心挑选出了两个家族的25匹普氏野马,将其放归到保护区中。有人预计,数年后这些野马将发展成为一个野生种群。根据

2、以上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野外的普氏野马的基因突变频率将不断增加B野外的普氏野马有助于增强保护区的恢复力稳定性C野外的普氏野马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下,种群中某些基因的频率可能会发生变化D野外的普氏野马与圈养的普氏野马因环境不同而产生了生殖隔离3(2015烟台模拟)在一个含有A和a的自然种群中,AA个体很容易被淘汰,在此条件下该物种将()A不断进化B不断衰退C产生新物种 D丧失基因库4(2015吉林模拟)下列与物种形成无关的是()A不可遗传的变异 B地理隔离C生殖隔离 D多倍体形成5(2015合肥模拟)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基因突变可使种群的基因频率

3、变化B两个种群间的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它们就是两个物种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D共同进化都是通过不同物种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实现的6(2015德州模拟)下列叙述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是()A只有生殖隔离能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B自然选择导致突变并对有利变异进行定向积累C人为因素和物种入侵不改变进化的速度和方向D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生物进化的方向7(2015吉林九校模拟)以下关于生物变异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因为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所以生物一定会进化B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C抗生素的使用使病原体产生了适应性的变异D有性生

4、殖的出现实现了基因重组,明显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8(2015忻州四校模拟)某种群基因库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和a,且A和a的基因频率都是50%,一段时间后,若a的基因频率变为95%,由此判断错误的是()A此时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5%B该种群所处的环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C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产生了新物种Da的基因频率提高,说明a基因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9(2015烟台模拟)褐鼠的不同基因型对灭鼠强药物的抗性及对维生素E的依赖性(即需要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维生素E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表现型如表所示。若对维生素E含量不足环境中的褐鼠种群长期连续使用灭鼠强进行处理,则该褐鼠种群中()基因型TTTttt对

5、维生素E依赖性高度中度无对灭鼠强的抗性抗性抗性敏感A.基因t的频率最终下降至0B抗性个体TTTt11CTt基因型频率会接近100%D基因库会发生显著变化10(2015大连高三质检)如表是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某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情况,由这些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19001910192019301940195019601970基因A的频率0.990.810.640.490.360.250.160.10基因a的频率0.010.190.360.510.640.750.840.90A.由于种群基因频率改变,该生物发生了进化Ba基因控制的性状可能更适应新环境C1970年,该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

6、18%D基因频率的改变是通过环境对生物个体的选择实现的11(2015安庆示范高中联考)已知A、a是一对等位基因。如图分别表示某种动物3个种群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3个种群的初始个体数依次为26、260和2 600且存在地理隔离。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种群在第25代时基因型为aa的个体约占总数的25%B个体的死亡对种群的A基因频率影响最小C第150代后3个种群之间可能会出现生殖隔离D自然选择使3个种群的A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12(2015南宁联考)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体现了个体水平、生态系统水平上的多样性B内容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种群多样性C研究

7、这一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是进化理论的构建D生物多样性形成是生物由低等到高等进化的必然结果二、非选择题13(2015孝感模拟)科学家在研究北美两种不同物种果蝇(种1与种2)的进化过程时发现:在百万年之前,北美大陆只有一种果蝇,其基因型为aabbccDDeeff,随后不同区域的果蝇出现了不同的基因型(如图)。当基因A与B同时出现在个体中会发生胚胎早亡;同样,基因C与D或E与F同时出现也发生胚胎早亡。(1)甲地所有的果蝇可被称为_。(2)北美大陆不同区域果蝇在阶段出现了基因结构的差异,这种变化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的特点。(3)果蝇最多只能飞跃邻近两地的距离。对历史阶段而言,甲地与乙地果蝇之间差异的最高级

8、别属于_(选填“物种”“个体”或“基因”)之间的差异。判断的理由是_。(4)北美大陆在阶段时,一些地区的果蝇类型消失,其消失的原因可能有(多选)()A某些类型的果蝇不适应逐渐改变的环境B环境导致果蝇基因定向突变C突变产生了新的致胚胎早死基因D某些果蝇类型的天敌大规模增加(5)若甲地果蝇(种1)一个基因组含有15 000个基因,甲地共有果蝇50 000只;戊地果蝇(种2)一个基因组比甲地果蝇多了25个新基因,戊地共有果蝇38 000 只。那么,两地果蝇种群基因库的大小状态是:_。14图中地雀A与地雀B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地雀C与地雀A、B之间不能互相交配。图1、2、3是关于地雀的进化、发展过程

9、示意图。(1)上述地雀之间的关系能体现遗传(基因)多样性的类型是_,能体现物种多样性的类型是_。(2)若干年后,小岛上出现了地雀C。在这一变化过程中,起到选择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这种新物种的形成方式实质上是由于不同种群内的_发生改变。(3)图2时期小岛和大陆的两个地雀种群的相关基因型种类和个体数如表所示:甲基因型AATTAaTTaaTTAATtAaTtaaTtAAttAattaatt总数个体数2022420123982100乙基因型AATTAaTTaaTT个体数19616836400种群甲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_。种群甲中基因A的频率为_。已知表中种群乙每个个体有2104个基因

10、,每个基因的突变概率都是105,则该种群中出现突变的基因数是_。15综合大熊猫化石及现存种类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等多方面的研究,传统的观点认为大熊猫的濒危是进化历程的必然。最新群体遗传学的研究表明,现存大熊猫并未走到进化历史的尽头,仍然具有进化潜力。请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及上述资料回答以下问题:(1)一个大熊猫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_,如果大熊猫种群仍然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实际上反映了种群中基因的_。(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_的基本单位。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有多种,如自然选择和_等。(3)突变、_和_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4) 如图曲

11、线a表示使用诱变剂前青霉菌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曲线b、c、d表示使用诱变剂后青霉菌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由曲线a变为曲线b、c、d体现了_。最符合人们生产要求的变异类型是曲线_。答案1解析:选D种群进化的实质是种群中基因频率的改变,而不是基因型频率的改变,基因型频率改变,基因频率不一定发生变化,A项错误;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的原因是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女性正常个体中存在色盲基因携带者,B项错误;Aa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群体中,A基因的频率与a基因的频率相等,C项错误;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D项正确。2解析:选C基因突变是在某些诱变因素的诱

12、发下发生的,不能确定野外的普氏野马的基因突变频率是否将增加;放归普氏野马,增加了生物的种类,使保护区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在自然选择的情况下,不适应环境的普氏野马被淘汰,导致某些基因的频率发生改变;根据题干信息不能判断野外的普氏野马与圈养的普氏野马之间是否产生了生殖隔离。3解析:选AAA个体很容易被淘汰,导致A基因频率下降、a基因频率增大,该种群发生进化,A正确、B错误;产生新物种要出现生殖隔离,C错误;该种群只是基因频率改变,没有丧失基因库,D错误。4解析:选A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分别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其中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隔离包括地理隔离与生殖隔离。而不可遗传的

13、变异不能成为进化的材料,故选A。5解析:选C基因突变可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变化,A正确;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B正确;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C错误;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D正确。6解析:选D地理隔离也能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A错误;突变的形成并非自然选择所导致的,自然选择将有利的变异保存下来,将不利的变异淘汰,B错误;人为因素和物种入侵能改变进化的速度和方向,C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正确。7解析:选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所以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生物一定会进化,A正确;不同物种之

14、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B正确;变异是不定向的,抗生素起选择作用,C错误;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明显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D正确。8解析:选C一对等位基因频率的和为1,A正确;基因频率改变,说明生物发生进化,可能环境发生变化,B正确;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说明生物进化,但是还没有出现生殖隔离,没有形成新物种,C错误;通过自然选择,a的基因频率提高,说明a基因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D正确。9解析:选C维生素E含量不足环境中TT、Tt、tt三种基因型褐鼠的生活能力不同,长期连续使用灭鼠强进行处理,tt褐鼠会被大量消灭,TT个体被大量淘汰,Tt个体较多的存活下来,基因t的频率不会

15、下降至0,A、B错误;Tt基因型频率会接近100%,C正确;由于最终存活的是Tt的个体,所以该种群基因库不会发生显著变化,D错误。10解析:选C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A的基因频率不断减小,a的基因频率不断增大,由于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可判断该生物发生了进化;由于a基因频率不断增大,则a基因控制的隐性性状可能更适应新环境;1970年A的基因频率为0.10,a的基因频率为0.90,若按平衡定律计算,得出Aa的基因型频率为20.100.900.18,如果不遵循平衡定律就不是0.18;基因频率的改变是通过环境对生物个体性状的选择实现的。11解析:选A由题图信息可知,种群在第25代时A的基因频率为75%

16、,a的基因频率为25%,基因型为aa的个体约占总数的1/16;在约150代交替中,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没有太大变化;长期的地理隔离有可能导致生殖隔离;自然选择使3个种群的A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12解析:选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了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是化石;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共同进化的结果,也是生物由低等向高等进化的必然结果。13 解析:(1)某一区域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构成种群。(2)北美大陆不同区域果蝇在阶段出现基因结构的差异,这种变化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3)甲地与乙地果蝇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交配后代不能存活,导致基因不能交流),两地果

17、蝇之间的差异达到最高级别,属于物种之间的差异。(4)若某些类型的果蝇不适应逐渐改变的环境,或突变产生了新的致胚胎早死基因,或某些果蝇类型的天敌大规模增加,都会使一些果蝇类型消失。(5)种群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所以甲地果蝇种群基因库为15 00050 000,戊地果蝇种群基因库为38 000(15 00025),甲地果蝇种群基因库较大。答案:(1)一个果蝇种群(2)不定向性(3)物种甲、乙两地果蝇交配后代不能存活,导致基因不能交流(4)ACD(5)甲地大于戊地14解析:(1)地雀A与地雀B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表明地雀A与地雀B属于同一物种,地雀C与地雀A、B之间不能互

18、相交配,表明地雀C与地雀A、B之间产生了生殖隔离。它们并非同一物种,因此能体现遗传多样性的类型是地雀A和地雀B,能体现物种多样性的类型是地雀A、B与地雀C。(2)小岛上地雀C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的实质是环境对变异所对应的基因的选择,因而可以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3)种群的基因库指的是某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种群甲中基因A的频率(2022220212928)/2000.7。种群乙中出现突变的基因数400210410580。答案:(1)地雀A和地雀B地雀A、B与地雀C(2)海洋环境的变化基因频率(3)基因库0.78015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而突变、选择、隔离是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环节。生物进化的实质为基因频率的改变,而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均能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答案:(1)基因库多样性(2)生物进化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或突变、基因重组)(3)选择隔离(4)变异的多方向性d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