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大全](四).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658770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大全](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大全](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大全](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大全](四).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大全 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212021年)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制度及农业部完善水域滩涂养殖证年度试行方案(农渔发20215号)、农业部关于稳定水域滩涂养殖使用权推进水域滩涂发证登记工作的意见(农渔发202125号),进一步完善水产养殖业管理制度,科学利用水域滩涂从事水产养殖生产,保护水域生态平衡,保障水产品养殖质量安全,促进水产养殖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根据我区自然条件,水资源状况及养殖业发展现状,特制定本规划。 一、自然条件、生物资源及综合评价 (一)水域滩涂资源状况 我区内水资源丰富,境内水域主要为河流、渠道、湖泊、水库、池塘等五大类型

2、。境内有大小支流200多条,河长在20公里以上,流域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河流就有138条,其中流域面积超过5000平方公里的大河有5条,总流域面积51203平方公里,河流总长1578公里。水系分布处有许多大小不一的湖泡,宜渔水域总面积为1974公顷,湖泊宜渔水面1239公顷,水库67公顷,河沟668公顷,流域内植被良好,水质优良,宜于开发利用。 (二)水文气候条件 我区属于寒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日照2600-2700小时(历年平均值),自西向东递增。年均气温在-2.7-0.8之间,农作物生长季日照时数1308.6小时,四季变化显著。7月份气温最高平均为17.9-19.8,最高温度

3、达37.5,无霜期年平均95天。年均降水459.3-493.4毫米,夏季多雨,且雨量充沛,地下水资源丰富,水系发达,水质良好,对发展水产养殖业非常有利。但也存在暴雨、洪涝、干旱、寒潮等自然灾害。 (三)生物资源状况 1、浮游生物浮游植物有7个门65属,其中,蓝藻门10属、绿藻门29属、硅藻门17属、裸藻门3属、金藻门2属、甲藻门2属、隐藻门2属,平均生物量为6.818毫克/升。浮游动物有10种,枝角类3种、桡足类2种,原生物5种,平均生物量为4.436毫克/升。 2、底栖生物 底栖生物是鲤鱼、鲫鱼、青鱼的主要食物,我旗水域中主要有水生寡毛类动物以及蜻蜓目、蜉游目、毛翅目的幼虫,如水蚯蚓、水生昆

4、虫、摇蚊幼虫等。 3、可养殖品种种类结构、数量、区域、分布 因受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的影响,我区养殖品种主要以冷水性鱼类和温水性鱼类为主,根据鱼类的生活习性,以及过去几年南部乡镇鱼塘的养殖试验,在我区能生长越冬的常规品种有鲤鱼、鲫鱼、花鲢、白鲢、青鱼、草鱼、虹鳟、鲶鱼、泥鳅鱼等品种。两栖类有四个科,以棘胸蛙、虎纹蛙、黑斑蛙经济价值高,分布广,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其它水产经济动物有甲壳类的虾、蟹,贝类的螺、蚌、蚬等,属传统的食用种类,现已有不同程度的养殖开发。 二、养殖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一)水产养殖生产的基本情况 “十一五”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紧紧围绕渔业增效

5、、渔民增收和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坚持“以养为主”的渔业发展方针,深化渔业结构调整,开拓市场,加强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了渔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2021年,总养殖面积达9760亩,比2021年(下同)3075亩,增加6685亩,平均年增长21.7%;水产品养殖产量452吨,增加302吨,平均年增长20.1%;其中特种水产品220吨,增加121吨,平均年增长12.2%;可养水面利用率34.2%。养殖渔业劳动力专业为200人,兼业为208人,渔民平均年渔业收入为5000元。 (二)主要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1、主要经验 把水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大格局中去谋划,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和

6、投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实现水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立足资源优势,积极引进优良品种,发展特色渔业;把保护渔业资源和环境作为渔业管理的长期任务,坚持不懈地抓好渔业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 近几年来,渔业结构调整带来水产品产量的增长,在养殖方法措施上不断探索,由投放大规格鱼种取代了小规格鱼种,提高了商品鱼的起水率,多层次、多品种的立体养殖取代了单一品种的养殖,提高了水体中的饵料利用率;养殖特色品种取代养殖常规品种,提高了渔业的经济效益。 2、存在问题 (1)产业结构尚需完善。资源和市场开发上带有盲目性,有些特种水产品开发滞后,规模不大,力度不够,往往赶不上市场发展的需要。 (

7、2)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大部分渔塘为自然湖泡或塘坝,基础设备简陋不够完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有的池塘年久失修,淤泥深厚,水位变浅,不利于鱼类越冬,严重影响渔业生产和效益的提高。 (3)渔业生产技术落后。大部分渔民文化素质偏低,接受新技术、新事物能力差,凭传统经验养殖,没有创新意识,严重地制约了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造成水体浪费,缺少典范。 (4)水产品加工严重滞后,养殖产品仍然是鲜活销售,销售费用高,产品附加值低。 (三)水产养殖业目前面临的形势和发展前景 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进一步深入,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逐步实施,以及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广泛认同,消费观念的不断改变,市场对水

8、产品的需求量将与日俱增。今后渔业发展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所以应大力发展特色渔业,开发新资源,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把具有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区位优势的水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部分积极加以推进,实现我旗大农业的全面发展。 三、养殖水域、滩涂规划 (一)总体规划 1、指导思想 以贯彻执行渔业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鼓励发展水产养殖业的政策为契机,以保障水产养殖者的合法权益为宗旨,以加强对水产养殖业的有效管理为目的,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发展思路,进行科学规划,为合理开发利用养殖水域资源,有效保护养殖水域生态环境,加快完善和推进、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基本原则坚持“尊重历史,照顾现

9、实”、“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开发与保护相结合”、“规划与调整相结合”、“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基本原则,进行养殖布局,体现区域特点,充分展现并合理利用规划区域的社会经济条件、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开发前景,发挥地方水域的资源优势,同时对不符合区域布局规划和养殖密度较大的养殖场所进行适当调整,真正做到水域功能明确,产业布局合理,水域养殖可持续发展。 3、规划的工作目标 通过本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实现以下工作目标。(1)明确养殖水域、滩涂功能区域范围。 (2)保障渔业生产所需的水域,依法保护商品鱼基地等重要的养殖水域、滩涂。 (3)合理调整和规划养殖生产布局,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10、 (4)控制养殖规模,确定合理的养殖密度,推广健康生态养殖模式,保护和改善养殖水域生态环境。 (5)为建立以养殖使用证为核心的养殖业管理制度提供科学依据。 4、2021年渔业发展预期目标到2021年,实现水域养殖规划面积13950亩,水产品养殖产量1000吨,其中:特种水产品产量550吨,渔业养殖总产值达到1446万元(按现行价格计算),同时水产品加工业和休闲渔业都得到较快发展,休闲渔业产值达到210万元。 (二)区域布局规划 1、各区域功能与范围 宜养殖水面2794公顷,2021年水面利用已达到650公顷,占可养水域的33%。根据渔业发展的现状和可预见的未来,进行渔业规划为三大片区: (1)

11、养护资源区 本区湖泊稀少,河谷较多,鱼类分布多数以细鳞鱼、哲罗鱼、雅罗鱼、麦穗、柳根鱼等河鱼为主,主要以养护资源为主,要加强湖区的渔业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控制捕捞强度、增殖放流渔业资源,保护湖区生物的多样性,以资源养护为主。 (2)自然水域鱼类增殖区 本区湖泊多,河谷多鱼类资源丰富,宜于搞中小水面鱼类养殖网箱养殖和自然水域鱼类增殖。同时宜于搞流水养鱼和特种产品水产养殖。大力发展休闲渔业,提高渔业附加值。 (3)养殖开发区 本区低洼沼泽地和湖泊众多,而且地域广阔,具有鱼类资源丰富的大中水面。诺敏镇辖区宜渔面积约8953亩,其中:达尔滨湖5500亩和达尔滨罗湖面积1100亩,现已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

12、国家森林公园,该水域的渔业资源主要以养护为主;托扎敏乡宜渔面积约590亩。以投放常规鱼种为主,大力发展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按照一村一品的养殖格局,以充分利用水体来发展区域经济划,为长期养殖区, (三)实施和保障措施 1、改进渔业领导方式,扶持渔业可持续发展 一是减轻渔业发展的风险,提高社会各界投资渔业的信心。二是落实水产养殖用地、用电、用水等各项优惠政策、享受农业同等待遇。三是加大金融政策扶持力度。金融部门要加大对渔业的信贷扶持,增加对渔业的信贷资金投入,农村小额信贷资金要向渔业倾斜,使渔民也能得到惠农金融政策的扶持。 2、抓好技术推广服务一是加强对人才的引进,培养、充实渔业专业技术力量;二是

13、充分发挥水产科技人员的作用,鼓励他们积极开展试验、示范、技术攻关活动,不断完善高产、高效养殖模式,扎实做好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工作,帮助养殖户解决技术难。 3、组建产业行业合作协会,着力培植龙头企业 引进公司建龙头,逐步形成“龙头连基地、基地带渔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组织对会员提供鱼苗鱼种、专用饲料、技术服务、市场指导、产品销售等服务,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同担。 4、改善渔业执法体制,保障渔业可持续发展 一是要大力普法。深入宣传渔业法、内蒙古自治区实施办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水产品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二是要加强执法。一方面要加强渔业环境执法,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捕捞许可制度和禁渔制度,并把水产苗种、渔用饲料、药物等渔业投入品监督管理作为渔业执法重要内容。三是完善以养殖证为核心的养殖业管理制度。第 8 页 共 8 页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