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中化学总复习资料+试题{绝对精典 16套}化学基本理论复习一 --高中化学 .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501242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高中化学总复习资料+试题{绝对精典 16套}化学基本理论复习一 --高中化学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0高中化学总复习资料+试题{绝对精典 16套}化学基本理论复习一 --高中化学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高中化学总复习资料+试题{绝对精典 16套}化学基本理论复习一 --高中化学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高中化学总复习资料+试题{绝对精典 16套}化学基本理论复习一 --高中化学 .doc(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化学基本理论复习一化学基本理论复习一专题一专题一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阿加德罗常数及定律阿加德罗常数及定律知识规律总结知识规律总结一、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总和。2实质实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个数不发生改变。二、阿伏加德罗定律二、阿伏加德罗定律1内容内容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三同”定“一同”。2推论推论(1)同温同压下,Vl/V2nl/n2(2)同温同体积时,p1/p2n1/n2N1/N2(3)同温同压等质量时,V1/V2M

2、2/M1(4)同温同压同体积时,注意:注意: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不反应的混合气体。三、阿伏加德罗常数三、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的量是以阿伏加德罗常数来计量的,0.012kg 碳-12 所含的碳原子数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mol-1是它的近似值。注意:注意:叙述或定义摩尔时一般用“阿伏加德罗常数”,在具体计算时常取 6.021023mol-1。思维技巧点拔思维技巧点拔一、质量守恒定律的直接应用一、质量守恒定律的直接应用例例 1有一在空气里暴露过的 KOH 固体样品,经分析其含水 7.65,含 K2CO34.32。其余是 KOH。若将 ag 样品放入 b mL 1mol/L 的

3、盐酸中,使其充分作用后,多余酸用 25.25mLc mol/L 的 KOH 溶液恰好中和完全。蒸发所得溶液,得到固体质量的表达式中(单位 g)()A只含有 aB只含有 bC可能含有 bD一定有 a、b 和 c解析解析本题如使用 Cl 原子守恒的方法可大大简化解题步骤。由题意,反应后溶液为 KCl 溶液,其中的 Cl来自盐酸,所以所得 KCl 固体的物质的量与 HCl 的物质的量相等,即为 0.001bmol,质量为 0.0745bg。如果解题时使用 ag 这个数据,也能获得答案,此时答案中也会含有 b,请读者自行解答。正确答案为:正确答案为:C。例例 2在一定条件下,16gA 和 22gB 恰

4、好反应生成 C 和 4.5gD。在相同条件下,8gA和 15gB 反应可生成 D 和 0.125molC从上述事实可推知 C 的式量为。解析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当 16gA 与 22gB 恰好反应生成 4.5gD 的同时,生成 C 的质量应为16 十 22 一 4.533.5g,当 8gA 和 15gB 反应时,根据判断 B 是过量的,A 与 C 的质量关系应是 16:33.58:x,x16.75g,M(C)16.75g/0.125mol134g/mol,即 C 的式量为 134。二、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直接应用二、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直接应用例例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5、A标准状况下,以任意比例混合的甲烷和丙烷混合物 22.4L,其所含有的分子数为 NA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B标准状况下,1L 辛烷完全燃烧后,所生成气态产物的分子数为NAC常温常压下,活泼金属从盐酸中置换出 1molH2时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 2NAD常温常压下,1mol 氦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 4NA解析解析阿伏加德罗定律所述的气体包括混合气体。标准状况下,22.4L 混合气体所含有的分子数为 NA,所以选项 A 正确。标准状况下。辛烷是液体,不能使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22.41/mol 这一量,所以 1L 辛烷的物质的量不是 1/22.4mol

6、,选项 B 错误。每生成 1molH2时必有 2molH+获得 2mol 电子,即转移电子数为 2NA,选项 C 正确。1 个氦原子核外有 2 个电子,氦气是单原子分子,所以 1mol 氦气含有 2mol 电子,所以选项 D 错误。正确答案为:正确答案为:AC。三、阿伏加德罗定律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综台应用三、阿伏加德罗定律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综台应用例例 4在一定条件下,有 aLO2和 O3的混合气体,当其中的 O3全部转化为 O2时,体积变为 1.2aL,求原混合气中 O2和 O3的质量百分含量。解析解析由阿伏加德罗定律,结合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可知,化学方程式中气体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其体积

7、比,所以此题实际是应用阿伏加德罗定律的题。设混合气体中 O3占 xL,则 O2为四、阿伏加德罗定律与质量守恒定律的综合应用四、阿伏加德罗定律与质量守恒定律的综合应用例例 5在某温度时,一定量的元素 A 的氢化物 AH3在一定体积密闭容器中可完全分解成两种气态单质,此时压强增加了 75。则 A 单质的一个分子中有个 A 原子,AH3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解折解折由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相同温度和压强时,p1/p2N1/N2得反应前后气体的分子数之比为 1:1.754:7,可理解为反应式左边气体和反应式右边气体系数之和的比为 4:7,再按氢原子守恒不妨先将反应式写为 4AH3=A()十 6H2,

8、再由 A 原子守恒得 A 右下角的数字为 4。本题答案为:本题答案为:4,4AH3=A4十 6H2。五、阿伏加德罗定律与化学平衡的综合应用五、阿伏加德罗定律与化学平衡的综合应用例例 61 体积 SO2和 3 体积空气混合后,在 450以上通过 V2O5催化剂发生如下反应:2SO2(气)+O2(气)2SO3(气),若在同温同压下测得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的密度比为 0.9:1。则反应掉的 SO2是原有 SO2的%。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解析解析由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可知:体积。设参加反应的 SO2为 x 体积,由差量法2:1=x:0.4 解得 x=0.8 体积

9、,所以反应掉的体积是原有。六、阿伏加德罗定律与热化学方程式的综合应用六、阿伏加德罗定律与热化学方程式的综合应用例例 7将 4g 甲烷和适量氧气混合后通入一密闭容器中,点燃使之恰好完全反应,待恢复到原温度后,测得反应前后压强分别为 3.03105Pa 和 1.01X105Pa,同时又测得反应共放出222.5kJ 热量。试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解析解析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有两个注意事项:一是必须标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二是注明反应过程中的热效应。要写本题的热化学方程式,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水的状态,二是反应过程中对应的热效应。由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可知:,根据甲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

10、程式可知,水在该状态下是液体(想一想,如为气体则反应前后的压强比应为多少?),因 4g 甲烷燃烧时放出 222.5kJ 热量,则 1mol 甲烷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本题答案为:本题答案为:专题二专题二氧化还原再打造氧化还原再打造一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有关判断一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有关判断1 1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特征是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我们判断某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可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了变化这一特征。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概念一般是成对出现的,理清概念是解决

11、问题的关键。表表 2 21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关系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关系反应物变化特点生成物还原剂失、高、氧氧化产物氧化剂得、低、还还原产物2 2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1 1)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根据元素的化合价若物质中元素具有最高价,则该元素只有氧化性;物质中元素具有最低价时,该元素只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有还原性;物质中元素具有中间价时,该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对于同一种元素,价态越高,其氧化性就越强;价态越低,其还原性就越强。(2 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在同一氧化还原

12、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则其对应的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就越弱;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则其对应的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就越弱。(3 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其还原性就越强(铂金除外);金属的位置越靠后,其阳离子的氧化性就越强。(4 4)根据元素周期表)根据元素周期表同周期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氧化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同主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氧化性逐渐减弱,还原性逐渐增强。(5 5)根据反应的难易程度)根据反应的难易程度氧化还原反应越容易进行(表现为反应所需条件越简单),则氧化剂的

13、氧化性和还原剂的还原性就越强。(6 6)其它条件)其它条件一般溶液的酸性越强或温度越高,则氧化剂的氧化性和还原剂的还原性就越强,反之则越弱。注意:注意:氧化还原性的强弱只与该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而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得电子能力越强,其氧化性就越强;而失电子能力越强,其还原性就越强。同一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氮化还原反应。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1 1依据原则依据原则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得失电子的总数(或化合价升降的总数)相等。2 2配平方法配平方法一标、二找、三定、四平、五查。(具体参见下面的例题)思维技巧点拔思维技巧点拔一、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判

14、断一、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例例 11根据反应式:(1),(2),可判断离子的还原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解析:解析:根据“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中“氧化剂的氧化性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还原产物”,根据有还原性 IFe2,根据有还原性 Fe2Br。正确选项为:正确选项为:B。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 例例 22G、Q、X、Y、Z 均为氯的含氧化合物,我们不了解它们的分子式(或化学式),但知道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如下的转换关系(未配平)这五种化合物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为 解析解析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可知,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有升必

15、有降。由(1)得化合价 QG,因为该反应为歧化反应,G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必介于 Q 和1 价氯之间。同理由(3)结合(1)得化合价 QYG,由(2)得化合价 XQ,由(4)结合(2)得化合价 XZQ。正确答案为:正确答案为:B。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常见题型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常见题型1 1定项配平定项配平 例例 33配平下列方程式,将系数填在空格内:解析解析 分析反应前后 Cl 和 P 的化合价变化,每个氯原子由,化合价升高数为 6,而每个 P 原子化合价由 0 变为+5,P4中 4 个 P 的原子降低数为 20,由最小公倍数可得 HClO3前的系数为 10,P4前的系数为 3

16、,其它元素原子的系数使用观察法配平。配平的中间步骤可表示如下:2 2缺项配平缺项配平 例例 44完成并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解析:解析:比较反应式两边的原子或原子团可知,右边有 18 个离子,左边只有 1 个离子,应在 HCl 前加 18,再比较反应式两边 H、O 原子个数不等。可见未知生成物中含有氢、氧元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素,未知物应为水,由原子个数守恒得系数为 8。本题答案为:本题答案为:3 3未知量配平未知量配平 例例 55由硫可得多硫化钠 Na2Sx,x 值一般为 26,已知 Na2Sx与 NaCl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试配平上述方程式,

17、若某多硫化钠在反应中消耗的 NaClO 和 NaO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试以求得的 x 值写出该多硫化钠的分子式_。解析解析 本题解答的关键必须正确标出 Na2Sx中硫的化合价,由化合物中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这一原则得硫的化合价为。分析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硫元素由升高到+6价,每个硫原子净升高级为,x 个硫原子共升高 6x+2,NaClO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由+1 降到1 价,净降低数为 2,根据最小公倍数可得 Na2Sx前的系数为 1,NaClO 和 NaCl 前的系数为 3x+1。其它物质前面的系数使用观察法配平。本题答案为:本题答案为:根据“反应中消耗的 NaClO 和

18、NaO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有,算出 x=5。多硫化钠的化学式为 Na2S5。4 4有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有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例例 6 6当 KMnO4消耗 0.05mol 时,产生的 CO2的体积为_L(标准状况)。解析解析 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有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与无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相似,关键是正确标定有机物中碳的化合价。为了方便地标出碳的化合物,在遇到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时,一定要把它写成分子式。根据最小公倍数,可得 KMnO4和 MnSO4前的系数为 2,H2C2O4前的系数为 5,其它使用观察法配平。配平后的反

19、应式可得关系式 2 KMnO410CO2,设产生 CO2的体积为 xL,由 2:224=0.05:x 解得 x=5.6。本题正确答案为:本题正确答案为:三、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三、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例例 77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析的未配平化学方程式为,在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之比为()A1:1B5:4C5:3D3:5 解析解析 本题使用电子守恒法解答比较简单,本反应的实质是中-3 价氮和中+5 价氮归中变为 N2中的 0 价氮。N:-3035N:+5053由上可知,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个数比为 5:3。本题正确答案为:本题正确答案为:C。高考名题赏析高考名题赏析例例 1 1:

20、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有 HCl 气体,另一个盛有 H2和 Cl2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A)原子数(B)密度(C)质量(D)质子数(2003 年全国理综试题)解析:解析: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物质的量。则本题 n(HCl)n(H2)+n(Cl2),因为无论是 H2、O2还是 HCl 均为双原子分子,所以在该条件下,两容器中一定具有相同的原子数,但由于 H2与 Cl2的体积比不定,故不能确定密度、质量和质子数是否相同。综上分析,本题答案为:(A)。例例 2 2:要配制浓度约为 2molL1NaOH 溶液 100mL,下面的

21、操作正确的是()(A)称取 8gNaOH 固体,放入 250mL 烧杯中,用 100mL 量筒量取 100mL 蒸馏水,加入烧杯中,同时不断搅拌至固体溶解(B)称取 8gNaOH 固体,放入 100mL 量筒中,边搅拌,边慢慢加入蒸馏水,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 100mL(C)称取 8g NaOH 固体,放入 100mL 容量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固体溶解,再加水到刻度,盖好瓶塞,反复摇匀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D)用 100mL 量筒量取 40mL5molL1NaOH 溶液,倒入 250mL 烧杯中,再用同一量筒取60mL 蒸馏水

22、,不断搅拌下,慢慢倒入烧杯中(2003 年全国高考试题)解析:解析:本题需要明确以下几点:溶质(NaOH)质量或浓溶液体积是否正确;NaOH 固体溶于水放热,不能在量器(量筒和容量瓶)中溶解;粗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不一定要严格按照: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的步骤在容量瓶中配制。明确了上述几个问题,本题不难得出答案:(A)、(D)。例例 3 3:若 1.8g 某金属跟足量盐酸充分反应,放出 2.24L(标准状况)氢气,则该金属是()AAlBMgCFeDZn(2004 全国老课程卷)解析:解析:可设金属显2 价,则放出 2.24LH2对应金属为 0.1mol,所以金属的摩尔质量为 18

23、g/mol。答案:答案:A例例 4 4:用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0.1molL1稀硫酸 100mL 中含有硫酸根个数为 0.1NAB1molCH3+(碳正离子)中含有电子数为 10NAC2.4g 金属镁与足量的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2NAD12.4g 白磷中含有磷原子数为 0.4NA(2004 北京理综)答案:答案:D解析:解析:考查的知识点为“物质的量及物质的量浓度、粒子数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目”。A:H2SO42H+SO42-c(SO42-)=0.1mol/L,V=0.1L。n(SO42-)=0.1mol/L0.1L=0.01mol0.01NA(A 错

24、);B:CH3+1mol 中含 8mol 电子,电子数应为 8NA,(B 错)C:Mg+2H+Mg2+H2转移电子24g2NA2.4g0.2NA(C 错)D:考查白磷的化学式 P4,1mol P4中有 4NA磷原子。12.4g 相当于 0.1mol P4有 0.4 NA磷原子(正确)。例例 5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磷酸的摩尔质量与 6021023个磷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B602 1023个氮分子和 6021023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 14:1C32 g 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 26021023D常温常压下,05 602 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体积是 112 L(2004 全国卷)

25、答案:答案:D解析:解析:常温常压不是标准状况,故气体摩尔体积不是 224 Lmo1。例例 6 6: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9g 重水所含有的电子数为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B1mol MgCl2中含有离子数为C氯气与足量 NaOH 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D1molC10H22分子中共价键总数为(2004 天津卷)答案:答案:D解析:解析:1mol C10H22分子中有 9mol CC 键,22mol CH 键,共有共价键 31NA。例例 7 7: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 6.021023mol-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

26、24L 苯中约含有 3.612x1023个碳原子B常温常压下,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 16g 中约含有 6.021O23个氧原子C25时,1 L pH=13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约含有 6.02l023个氢氧根离子D0.5mol CH4中约含有 3.011024个电子(2002 江苏卷)答案:答案:BD解析:解析:标况下苯不是气体,2.24L 苯不是 0.1mo1,故 A 项不正确;25时,1L pH=13 的 NaOH溶液含 OH-0.1mo1,约含有 6.021022个 OH-离子,故 C 项不正确;所以选 B、D。例例 8 8:等物质的量的 N2、O2、CO2混合气体通过 Na2O2后,体积变为

27、原体积的(同温同压),这时混合气体中 N2、O2、CO2物质的量之比为()A3:4:1B3:3:2C6:7:3D6:9:10(2004 上海卷)答案:答案:A解析:解析:由题给的体积变化可设原有 9L 气体,N2、O2、CO2三种气体各 3L;由可知,9 体积 N2、O2、CO2与 Na2O2反应后变应为 8 体积,说明有 2 体积 CO2反应,同时生成 1 体积 O2,所以,反应后三种气体的体积比为,故选 A。例例 9 9: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46g NO2和 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数为 3NAB标准状况下 22.4 L H2中含中子数为 2NAC1 L 1

28、molL 醋酸溶液中离子总数为 2NAD1 mol Mg 与足量 O2或 N2反应生成 MgO 或 Mg3N2均失去 2NA个电子(2004 上海卷)答案:答案:AD解析:解析:H2的中子数为 0,故 B 项不正确;醋酸为弱电解质,不完全电离,故 C 项不正确,所以选AD。例例 1010:久置空气中会发生颜色变化,但颜色变化不是由于跟氧气反应引起的物质是()A过氧化钠固体B亚硫酸钠固体C硫酸业铁晶体D苯酚晶体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2004 老课程)答案:答案:A解析:解析:Na2O2本身淡黄色,在空气中易与水和 CO2反应生成白色的固体;Na2SO3

29、本身无色,易被 O2氧化生成硫酸钠;FeSO47H2O 本身淡绿色,易被氧化成红褐色的+3 铁的化合物;无色的苯酚易被氧化成粉色的物质。例例 1111:为确定下列置于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变质,所选检验试剂(括号内物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Na2SO3溶液(BaCl2)BFeCl2溶液(KSCN)CKI(淀粉溶液)DHCHO 溶液(石蕊试液)(2004 北京理综)答案:答案:A解析:解析:A:Na2SO3在空气中变质成 Na2SO4,用 BaCl2检验其是否变质,不能达到目的,Na2SO3、Na2SO4与 BaCl2反应均有白色沉淀产生。B:FeCl2与 KSCN 无明显现象,当 Fe2+Fe3+

30、后,溶液立即变血红色。C:KI(淀粉溶液)中 I-与淀粉溶液相遇无明显变化,但当 I-I2时溶液立即呈蓝色。D:HCHO 溶液氧化生成 HCOOH,甲酸可使紫色石蕊变红,而甲醛与石蕊不作用。B、C、D 中检验试剂均可达到目的。例例 1212:从矿物学资料查得,一定条件下自然界存在如下反应: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u2S 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B5molFeS2发生反应,有 10mol 电子转移C产物中的 SO42离子有一部分是氧化产物DFeS2只作还原剂(2004 北京理综)答案:答案:C解析:解析:考查的知识

31、点是“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氧化剂还原剂概念的辨析,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的判断”。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反应中,降低总数为 21,显然还有,故反应后有 17SO42-(+6 价 S),而反应前有 14SO42-,可见Cu2S 只是还原产物,5mol FeS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21mol,部分 SO42-为氧化产物,FeS2既是作氧化剂,又做还原剂,选项 C 为正确答案,此题有一定难度。例例 1313:在一定温度下,某无水盐 R 在水中溶解度为 23g,向 R 的饱和溶液中加入该无水盐,保持温度不变,析出 R 的结晶水合物

32、 Wg,从原饱和溶液中析出溶质 R 的质量为()ABCD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2004 天津理综)答案:答案:A解析:解析:从原溶液中析出的溶液质量为(WgBg),所以从原饱和溶液中析出溶质 R 的质量为:例例 1414:某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如下:KMnO4 KI H2SO4 MnSO4 I2 KIO3 K2SO4 H2O(1)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_。(2)如果该反应方程式中 I2和 KIO3的系数都是 5KMnO4的系数是_在下面的化学式上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KMnO4+KI+H2SO4(3)如果没有对该方程式中的某些系数作限定,可能的配平系

33、数有许多组。原因是_。(2004 上海化学试卷)答案:答案:(1)KMnO4(2)8(3)该反应式含两种氧化产物,两者的比例和氧化剂的用量都可发生变化解析:解析:根据化合价升降法配平,结合电子得失平衡原理加以分析即可。点评:点评:本题考查基本理论部分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及其电子得失平衡原理,侧重应用能力的考查。例例 15:有三种不同质量比的氧化铜与炭粉的混合物样品、。甲、乙、丙三同学各取一种样品,加强热充分反应,测定各样品中氧化铜的量。(1)甲取样品强热,若所得固体为金属铜,将其置于足量的稀硝酸中微热,产生 1.12L气体(标准状况),则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为_g。(2)乙

34、取样品ag 强热,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再将反应后的固体与足量的稀硝酸微热,充分反应后,有 bg 固体剩余,该剩余固体的化学式为。样品中氧化铜质量为g(以含 a、b 的代数式表示)(3)丙称量样品强热后剩余的固体,质量比原样品减小了 cg,若该固体为金属铜,则样品中氧化铜物质的量(n)的取值范围为。(2004 北京理综)答案:答案:(1)6.0(2)C;(3)解析:解析:比较简单3CuO 3Cu 8HNO3 2NO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380222.4利用关系法:x=6.0g1.12设 CuO 为 xg,C 为 a-x,则参加反应碳的质量为 a-b-x,生成 CO 为重要信息不能忽视。丙中的反应:两个反应,耗碳量相同,但耗 CuO 的量不同,则生成 Cu 的量不同。但要认真审题,要求算氧化铜的物质的量;反应后固体质量全为铜,说明反应物均恰好反应完全。若按反应发生若按反应进行丙中氧化铜的取值范围为本题首先需要想到 CuO+C 的反应情况有 2 种,否则无法进行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事务文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