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硫酸工业精选文档.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45463810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硫酸工业精选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二章硫酸工业精选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硫酸工业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硫酸工业精选文档.ppt(2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硫酸工业本讲稿第一页,共二十五页三、三、接触法制硫酸生产工序简介1、原料的预处理:配矿、粉碎、筛分配矿、粉碎、筛分 2、硫铁矿焙烧:二氧化硫的制取3、炉气的净化:除尘、除毒等4、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三氧化硫的制取5、三氧化硫的吸收6、尾气回收及污水处理本讲稿第二页,共二十五页第二节第二节 二氧化硫炉气的制备二氧化硫炉气的制备 一、原料的预处理:配矿、粉碎、筛分1、配矿2、粉碎、筛分二、硫铁矿的沸腾焙烧:总反应:4FeS2+11O2=2Fe2O3+8SO2沸腾床(流化床、假液化床、液态化)沸腾炉的结构:本讲稿第三页,共二十五页焙烧条件:1)温度:850900oC 2)粒度:0.24-0.2

2、7mm之间3)风速:超过矿料平均粒度所需初始流化速率 本讲稿第四页,共二十五页焙烧工艺流程和条件1、工艺流程:简图如下:旋风除尘器旋风除尘器矿渣沸腾泠却箱增湿器原料空气沸腾炉废热锅炉旋风除尘器矿渣排出本讲稿第五页,共二十五页第三节 炉气的净化与干燥一、净化原则及指标:1、原则(1)微粒的分离应先大后小,先易后难;(2)气、固、液三态时应先重后轻;(3)不同粒子选用相对应的不同分离设备2、指标:砷1mg/Nm3;氟1mg/Nm3;酸雾1mg/Nm3;水分5 m尘粒本讲稿第七页,共二十五页收缩管喉管扩大管3、文氏管除尘(文丘里洗涤器):(10 m)降温、除酸雾和其它有毒杂质等组成:收缩管、喉管、扩

3、大管本讲稿第八页,共二十五页4、泡沫塔水洗除尘:三、炉气中氟、砷、硒和酸雾的清除1、氟的清除:存在形式:HFSiF4清除方法:湿法净化流程中不需专门设备即可脱氟4HF+SiO2 =SiF4+2H2O本讲稿第九页,共二十五页2、砷、硒的清除:存在形式:As2O3SeO2As2O3(g)As2O3(s)SeO2(g)SeO2(s)高温时液体洗涤时固体颗粒成为酸雾凝结中心酸雾很快将其溶解只要酸雾被清除了,砷、硒的净化指标就可以达到本讲稿第十页,共二十五页3、酸雾的形成及清除:(1)雾的概念:含有粒径小于5m的液体颗粒的气溶 胶(2)酸雾的形成:(3)酸雾的清除:2 m酸雾需增湿电除雾器本讲稿第十一页

4、,共二十五页电除雾器:利用静电引力将气流中的雾粒沉降在电极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清除炉气中酸雾粒子的专用设备 管式、板式、蜂窝式 本讲稿第十二页,共二十五页第一洗涤塔电除雾器增湿器干燥塔捕沫器工艺流程图第二洗涤塔四、湿法净化流程:1、三塔二电稀酸洗净化流程本讲稿第十三页,共二十五页1234562、二文-器-电流程1、3为文氏管,2、4为旋风分离器,5为间接冷却器,6为电除雾器本讲稿第十四页,共二十五页五、炉气的干燥目的:使炉气中水蒸气除去,以免水与二氧化硫转化而来的三氧化硫反应形成次生酸雾,腐蚀设备、损坏催化剂干燥原理: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93%、温度约400C最好:当炉气中的水蒸气分压大于硫酸液

5、面上的平衡水蒸气分压时,炉气中的水蒸气就会被硫酸溶液吸收,从而使炉气得到干燥。这种用浓硫酸吸收炉气中水分的过程,称为炉气干燥。本讲稿第十五页,共二十五页炉气干燥工艺流程干燥塔捕沫器干炉气酸冷却器干燥酸贮槽来自吸收工段送吸收工段93%H2SO4湿炉气本讲稿第十六页,共二十五页第四节 二氧化硫催化氧化与工艺条件一、基本原理:SO2+1/2O2=SO3特点:(1)是一个可逆放热反应;(2)气体分子数减少;(3)使用催化剂(1)温度:当温度降低时,Kp增加,Xe增加(2)压力:总压力增加,Xe增加(3)原料气组成:氧气增加和SO2含量的降低本讲稿第十七页,共二十五页二、工艺条件主要活性成分:1、催化剂

6、:V2O5占5%-9%助催化剂(促进剂):碱金属(K)为主的硫酸盐载体:硅胶、硅藻土、硅酸铝2、温度:4200C-6000C3、SO2的原始浓度:7%-75%4、压力:常压为主转化率:与工艺流程、设备等有关,一转一吸,尾气不回收时,x为97.5%-98%,二转二吸,转化率在995%以上。本讲稿第十八页,共二十五页三、工艺流程换热器的结构及原理:本讲稿第十九页,共二十五页二转二吸四段转化器转化器换热器SO2SO2SO3SO3本讲稿第二十页,共二十五页一转 一吸四段转化器转化器换热器SO2SO2SO3本讲稿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五页第五节 三氧化硫的吸收一、基本原理:nSO3(g)+H2O(l)=H2

7、SO4(l)+(n-1)SO3(l)使液面上SO3和水蒸气分压尽可能低 推动力:气相中SO3所产生的压力与酸液面上SO3的平衡分压之差。A、吸收酸的浓度:983%浓硫酸 B、吸收酸温:进入500C以下,出700C以下 进塔气温:1400C -1600C 本讲稿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五页二、工艺流程 1吸收塔捕沫器循环酸贮槽来自干燥塔98.3%H2SO498.6%H2SO494%-95%H2SO4本讲稿第二十三页,共二十五页第六节 硫酸生产中的三废处理与利用污染物的组成:气体液体固体一、尾气的处理:1、固体吸附法 2、液体吸收法二、矿渣的处理:作制铁及其化合物的原料三、废液的处理:碱性物质处理本讲稿第二十四页,共二十五页本讲稿第二十五页,共二十五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