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管理学院.docx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260791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56.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12管理学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012管理学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12管理学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12管理学院.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012 管理学院目录一、初试考试大纲1342 农业知识综合四1860 管理学综合5861 经济管理学基础(含:经济学、管理学)7862 专业综合课A12863 管理学原理A14864 专业综合课B16865 农业经济学18866 管理学A20二、复试考试大纲23工业工程、系统工程23会计专业综合(含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24企业管理学30旅游学理论与实践31技术经济原理与方法33财务管理专业综合(含财务管理基础、公司财务、财务会计)34农经专业综合39农村发展学44三、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考试大纲48西方经济学48管理学原理5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

2、:第54页 共56页一、初试考试大纲342 农业知识综合四一、考试性质农业综合知识四是农业推广硕士(农村与区域发展)入学初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 二、考察目标本考试大纲依照全国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2012年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命题指导意见,力求反映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关于农村发展与管理综合知识,具体考察涵盖农业经济学、农村社会学、农业政策学等课程,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较强运用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实际问题。三、考试形式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

3、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3、试卷结构农业经济学的比例为50%,分值为75分;农业政策学的比例为30%,分值为45分;农村社会学的比例为20%,分值为30分。四、考试内容(一)农业经济学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农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读农业和农村中出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并能够跟进与理解最新的农业经济研究进展与相关农村经济政策。1、农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农业的内涵与外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贡献;农业与二、三产业的关系;农业生产方式概念与结构特征;农业生产方式运动的特点与基本规律

4、;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阶段;农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关系。2、农业的生产要素农业生产要素的构成;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特点和功能;要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农业土地的规模利用;土地资源的经济特征;地租和农地价格的含义;土地报酬规律;农业劳动力作用;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方式与途径;农业资本运动的特点;资本对农业的重要作用;农业资本使用效益;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农业科学技术进步的途径;农业科技进步的动力机制。3、家庭农场家庭农场的含义、特征、类型;家庭农场与农业规模经济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关系;家庭农场的劳动分配及其产生的原因。4、农业社

5、会化服务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概念的形成过程、内涵、动力机制;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类型、方式及功能;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内容结构、存在的问题。5、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理论;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概念、内涵;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运行的基本原则;现阶段中国农业合作经济的基本组织形式、运行机制。6、农业的市场化 农产品需求的概念及影响因素;恩格尔曲线、恩格尔定律;农产品需求弹性的概念及其分类;农产品供给的概念、特点及影响因素;农产品供给弹性的含义及其类型;农产品价格的形成机理、特征及影响因素;蛛网模型的三种形态及形成过程;农产品差价和比价;工农产品比价与剪刀差;农产

6、品运销渠道的基本类型、渠道选择时的影响因素。7、农产品贸易与农业保护政策农产品贸易的基本理论;农产品贸易规则;农业保护的依据、测度方法;WTO与中国农业;我国农业保护的现状和政策;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内涵;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政策。8、农民收入与生活消费农民收入与消费基本概念、构成;我国农民收入不平衡与增长缓慢的现状及深层次原因;促进农民增收的总体思路和政策措施;当前我国农民生活消费的主要特征、农民消费结构及制约因素。9、农业产业结构与结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一般原理;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农业结构调整与粮食问题。10、 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农业与农村可持续

7、发展的内涵;现行中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发展模式;中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措施。11、农业的宏观调控市场失灵;政府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职能;WTO规则下政府对农业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农业宏观调控的内容;政府干预农业的手段和方法。 (二)农业政策学掌握农业政策的实质、基本特征,农业政策对农业发展的作用,农业政策分析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了解现阶段我国主要的农业政策,能够运用政策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一些具体的农业政策问题。1、农业政策学的基本概念政策与政策科学;农业政策的本质与内涵;政府、市场与农业政策。2、农业政策分析的经济原理与方法公共选择理论;经济政策动

8、态学说;委托代理理论;组织行为理论;农业政策与经济福利关系;农业政策分析的方法。3、农业政策的制定农业政策问题内涵和特征;确定农业政策问题的方法;农业政策目标及其确定原则;农业政策手段的选择与方案设计;农业政策方案的论证与决策。4、农业政策的执行农业政策执行的涵义;农业政策执行的模型;农业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农业政策执行的基本程序。5、农业政策的评估与调整农业政策的评估原则;农业政策评估的基本内容;农业政策评估的常用方法;农业政策调整的含义及其内容。6、中国主要的农业政策农业区域结构政策;农业部门结构政策;农业经营规模结构政策;农业组织政策的目标、演变;农业组织创新的政策思路;土地问题及中国农

9、业土地政策;农业劳动力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政策;农业科学技术政策;农产品价格和对外贸易政策;中国农业资金政策;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贫困的概念以及中国农村扶贫政策;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三)农村社会学理解和掌握农村社会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能够运用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以及运用新的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分析,判断和解决农村社会实际中出现的农村社会组织、农村社会分层及社会流动、农村社区、农村社会保障、农村教育、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等问题。1、农村社会组织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类型与功能;中国农村基层社会组织体系的历史变迁及 演变趋势。2、农村社会分层及社会流动农村社会分层的标准;农村社

10、会分层的结构及演变;社会流动的定义及其类型,社会流动的影响因素;农村社会流动的历史演变。3、农村社区社区的基本概念;农村社区的含义与类型;农村社区的结构;农村社区发展的内涵。4、农村社会保障农村社会保障的含义;农村社会保障的状况;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主要内容;农村合作医疗历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主要内容。5、农村教育农村教育的含义;农村教育的内容与功能;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农村教育发展目标;农村教育发展的主要保障措施。6、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农村工业化的内涵;中国农村工业化的模式及特征;农村城镇化的内涵;农村城镇化机制;小城镇建设。7、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含义及理论;我国城乡关系演变及特征;城乡

11、一体化发展对策;城乡一体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860 管理学综合一、考试性质管理学综合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二、考察目标本考试大纲根据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科学、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管理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具体考察考生对管理学与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理论的掌握与运用程度,旨在培养具有较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复合型的管理专业人才。三、考试形式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四、考试内容1、管理学(1)管理、管理者与组织:管理的含义;管理者的分类与角色;组织与环境;企业与企业管理;组织的

12、道德与社会责任。(2)管理思想的演进:早期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古典管理理论;人际关系学说与行为科学;管理科学理论。(3)计划与决策:计划的含义与内容;决策的含义与过程;决策的类型;决策的方法。(4)组织职能与组织结构:组织职能的含义及内容;管理宽度与组织层次;组织中的职位设计;部门划分;组织结构的类型;团队的类型与特点;委员会管理;影响组织结构选择的因素。(5)组织中的职权配置:权力、职权与指挥链;授权;组织成员的活性化;分权和集权;职权的分化。(6)领导职能:领导职能的含义和作用;领导的原理和要求;领导艺术与领导者的修养。(7)沟通:沟通的含义;沟通的类型;有效沟通的原则。(8)控制职能:

13、控制的含义;控制的过程;控制的基本类型;有效控制的原则。2、管理信息系统(1)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及其度量;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其发展;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2)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数据处理;数据组织;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3)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制订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步骤;制订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和方法。(4)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可行性分析和详细调查;管理业务调查;数据流程调查;数据字典;描述处理逻辑的工具;系统化分析;研究和确定管理模型;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方案。(5)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系统

14、设计的主要工作;代码设计;功能结构图设计;信息系统流程图设计;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制订设计规范;数据存储设计;输出设计;输入设计;处理流程图设计;编写程序设计说明书和系统设计报告。(6)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从MRP到ERP的发展;MRP的基本原理;ERP的基本功能。(7)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方法: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面向对象系统开发方法的原理;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工具UML。(8)信息系统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项目管理;系统的运行管理;信息系统的评价;信息管理部门。(9)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决策支持系统的组成;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群体决策支持系统。861 经济管理学基础(含:经济学、管

15、理学)一、考试性质经济管理学基础是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二、考察目标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具体考察考生对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理论、基本方法的掌握与运用,为国家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较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的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经济学、管理学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等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1、熟悉记忆: 对经济学、管理学基础概念、基本理论与经济政策规定的记忆方面的考核。2、分析理解

16、: 用经济学、管理学基本原理以及经济政策来分析判断某一具体观点和问题。3、综合运用: 运用经济学、管理学基本理论体系和相关经济模型来综合分析具体实践问题。三、考试形式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四、考试内容一、经济学(一)微观经济学1、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演变及其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2、需求和供给曲线概述及有关基本概念供给和需求的基本概念、表示方法;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决定模型;均衡分析、弹性理论、供求分析方法、技术其简单应用。3、效用论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基本内容;两种效用理论的前提条件以及相应的消费者均衡条件;两种效用理论推导需求曲线的过程;利用边际效用递减

17、规律以及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分析说明需求规律。4、生产论厂商生产函数的概念;一种可变要素投入的合理区域、两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厂商利润最大化与要素最优组合。 5、成本论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的概念及其曲线推导过程;厂商生产成本的有关概念;生产与成本之间的关系。6、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的类型、假设条件、短期均衡条件和长期均衡条件;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和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7、不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垄断竞争市场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寡头垄断市场的两个模型:古诺模型和弯折的需求曲线模型。 8、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与供给方面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对生产要素需求特点;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

18、素的原则以及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产要素供给的决定;工资、利息和地租等要素价格的决定过程。9、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一般均衡理论的基本思想;帕累托最优标准的含义;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一般均衡符合帕累托最优标准的证明。10、博弈论初步博弈的基本要素;纳什均衡;同时博弈;序贯博弈。11、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市场失灵的概念;造成市场失灵的原因;矫正市场失灵的各种微观经济政策。(二)宏观经济学1、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内容;国内生产总值的两种测算方法和收入核算恒等式;国内生产总值和其他宏观总量之间的关系;国民收入核算与总支出和总收入分析之间的联系。 2、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均衡产出;消费函

19、数、储蓄函数和投资函数的决定;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方法和均衡条件;影响均衡国民收入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变动对均衡国民收入的乘数效应及其发挥作用的条件。3、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决定投资的因素;资本边际效率的含义与意义;IS曲线与LM曲线的经济学含义; ISLM模型以及自发总需求和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对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影响;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的条件。4、宏观经济政策分析ISLM模型的分析法;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IS、LM曲线的移动对收入Y和利率r的变动影响;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5、宏观经济政策实践西方经济政策的类型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充分就业、价

20、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如何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践来达到上述目标。6、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需求、总供给的含义及其与微观需求及供给的联系与区别; ADAS模型;长期和短期的含义;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数学模型及其对现实的解释。7、失业与通货膨胀失业的含义及其经济学解释;奥肯定律;通货膨胀的含义及经济效应以及不同类型通胀的原因;菲利浦斯曲线的含义及其作用;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8、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以及国际收入与外汇市场等基本理论问题;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及其应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经济的运行与世界经济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决定;开放经济

21、条件下均衡的自动调节机制。9、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的含义;经济出现波动的原因和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增长核算;具有代表性的经济增长模型以及乘数与加速原理。10、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宏观经济学在消费、投资和货币需求三个方面的微观基础;跨期消费决策;消费的随机游走假说;新古典投资模型;货币需求函数;鲍莫尔托宾模型。11、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西方主流学者争论的焦点;存在的分歧和达成的共识;加深对ADAS模型的理解。12、西方经济学与中国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性和局限性,正确运用有关的经济学知识。二、管理学1、管理学概述管理、系统等基本概

22、念,管理的重要性、管理二重性、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等。2、管理思想和理论的演变西方管理理论发展各个阶段(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的背景、主要代表人物、主要理论。3、预测与决策预测、决策等基本概念,组织环境对组织的影响、组织与环境的关系;预测和决策的类型、预测和决策的原则和工作程序;应用预测和决策的有关方法;决策中的判断标准,影响决策的因素。4、计划与目标管理计划的含义及其类型;影响计划有效性的因素;计划工作的原则、程序、方法;目标及其性质、作用;现代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特点、过程。5、战略管理战略的含义及其特点,战略管理层次及其过程;战略环境分析的各个方面及其内容;基本竞

23、争战略;核心能力及其在公司内外的扩张;公司业务组合矩阵和政策指导矩阵。6、组织组织、组织工作的含义;组织设计的目标、依据;组织设计中遵循的原则。7、人员配备组织中人员配备的含义及其重要性;人员配备的内容;管理人员的选聘、考评、培训。8、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及其基本要素;组织文化的功能,组织文化的建设。9、领导领导及其与管理的关系;领导影响力及其作者用;领导素质;领导的行为方式理论和权变理论。10、激励激励和人性假设;激励的各种理论。11、控制控制欲控制系统;控制的必要性;控制的原则和有效控制的要求;控制的过程和控制的方法。862 专业综合课A一、考试性质专业综合课A是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24、的专业基础课程。二、考察目标本考试大纲根据企业管理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科学、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在企业管理方面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考察考生对管理学原理、企业战略管理与市场营销管理理论的掌握与运用程度,旨在培养具有较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复合型的企业管理专业人才。三、考试形式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四、考试内容1、管理学(1)管理、管理者与组织:管理的含义;管理者的分类与角色;组织与环境;企业与企业管理;组织的道德与社会责任。(2)管理思想的演进:早期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古典管理理论;人际关系学说与行为科学;管理科学理论。(3)

25、计划与决策:计划的含义与内容;决策的含义与过程;决策的类型;决策的方法。(4)组织职能与组织结构:组织职能的含义及内容;管理宽度与组织层次;组织中的职位设计;部门划分;组织结构的类型;团队的类型与特点;委员会管理;影响组织结构选择的因素。(5)组织中的职权配置:权力、职权与指挥链;授权;组织成员的活性化;分权和集权;职权的分化。(6)领导职能:领导职能的含义和作用;领导的原理和要求;领导艺术与领导者的修养。(7)沟通:沟通的含义;沟通的类型;有效沟通的原则。(8)控制职能:控制的含义;控制的过程;控制的基本类型;有效控制的原则。2、企业战略管理(1)战略管理过程:企业的远景与使命;企业的目标;

26、企业的战略;企业战略的层次(2)企业战略环境:企业宏观环境;企业竞争环境;行业经济特性与成功关键因素;经验曲线、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行业竞争力;行业内战略群体。(3)企业资源与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内部条件分析方法;企业的资源与价值;SWTO分析法;投资组合分析方法;企业价值链;企业战略与环境、能力的匹配。(4)竞争战略:基本竞争战略;动态竞争战略;不同产业结构下的竞争战略;不同市场竞争地位下的竞争战略;竞合战略与蓝海战略;新兴行业的竞争战略;成熟行业的竞争战略;衰退行业的经营战略;分散行业的竞争战略。(5)跨国经营战略:国际化经营的环境因素;国家竞争优势;国际化经营的战略选择;国际市场的

27、进入模式;国际化经营的战略类型。(6)公司战略:公司战略的形成;企业并购;相关多元化经营战略;不相关多元化战略;合作战略与竞争优势;企业成长战略;企业防御战略。(7)战略的评价与选择:战略制定的程序与方法;战略评价;战略选择。(8)战略的实施与控制:战略制定与实施的关系;战略计划与实施模型;战略控制类型与过程。3、市场营销(1)市场营销环境:市场营销宏观环境;市场营销微观环境。(2)市场调研与市场需求预测:市场营销调研过程;市场需求预测。(3)消费者市场及其购买行为:消费者市场;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消费者购买行为与决策。(4)目标市场战略: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市场定位。(5)产品与服

28、务策略:产品组合策略;产品生命周期;新产品开发战略选择及开发过程;新产品的采用与扩散;服务与服务营销;服务质量管理;服务便利管理;服务的有形展示。(6)品牌策略:品牌的内涵;品牌定位;品牌资产;品牌策略。(7)定价策略:定价方法;定价策略;价格变动与企业对策。(8)分销策略:分销渠道的职能与类型;分销渠道策略;批发商与零售商。(9)沟通与促销策略:促销组合;广告策略;推销策略;销售促进策略;公共关系策略。(10)市场营销组织:市场营销组织类型;市场营销组织设计。863 管理学原理A一、考试性质管理学原理A是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二、考察目标 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旅游

29、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的特点,科学、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管理学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具体考察考生对管理基本理论、管理主要职能的掌握与运用,为国家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较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三、考试形式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四、考试内容(一)管理学理论1.管理综述管理活动起源、管理职能与性质、管理者角色与技能、管理学对象与方法2.管理思想流变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西方传统管理思想、西方现代管理思想变迁、中国现代管理思想变迁3.管理原理管理原理特征、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效益原理4.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企业

30、伦理道德、道德观、道德管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改善企业道德途径、企业社会责任5.管理方法管理方法论、管理的法律方法、管理的行政方法、管理的经济方法、管理的教育方法、管理的技术方法(二)管理职能1.决策决策内涵、决策类型与特点、决策理论、决策过程与影响因素、决策方法2.计划计划内涵与性质、计划类型、计划编制过程、计划实施3. 组织组织设计、人员配备、组织力量整合、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4. 领导领导性质和作用、领导集体、领导方式及其理论、领导艺术5.激励激励性质、激励理论、激励实务6. 沟通组织中的沟通、沟通障碍及其克服、冲突与谈判7.控制管理信息及其开发、控制原理、控制过程、控制方法8. 创新管理创

31、新职能、企业技术创新、企业组织创新864 专业综合课B一、考试性质专业综合课B是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二、考察目标本考试大纲根据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测评考生在技术经济及管理方面的理论基础,具体考察考生对管理学原理和技术经济学理论的掌握与运用程度,旨在培养具有较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复合型的技术管理专业人才。三、考试形式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四、考试内容1、管理学(1)管理、管理者与组织:管理的含义;管理者的分类与角色;组织与环境;企业与企业管理;组织的道德与社会责任。(2)管理思想的演

32、进:早期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古典管理理论;人际关系学说与行为科学;管理科学理论。(3)计划与决策:计划的含义与内容;决策的含义与过程;决策的类型;决策的方法。(4)组织职能与组织结构:组织职能的含义及内容;管理宽度与组织层次;组织中的职位设计;部门划分;组织结构的类型;团队的类型与特点;委员会管理;影响组织结构选择的因素。(5)组织中的职权配置:权力、职权与指挥链;授权;组织成员的活性化;分权和集权;职权的分化。(6)领导职能:领导职能的含义和作用;领导的原理和要求;领导艺术与领导者的修养。(7)沟通:沟通的含义;沟通的类型;有效沟通的原则。(8)控制职能:控制的含义;控制的过程;控制的基本

33、类型;有效控制的原则。2、技术经济学(1)技术经济学的认识:技术与经济的关系;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技术经济学的学科性质;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体系;技术经济分析的一般程序。(2)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概念;技术创新的过程模式;技术创新战略及其选择;技术创新组织形式;技术创新系统;技术创新政策。(3)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的基本内容与作用;可行性分析的阶段;技术可行性分析;经济可行性分析。(4)经济性评价基本要素:经济效果;现金流量;投资与资产;固定资产折旧;成本;税金与税收;销售收入、利润和利润率;资金时间价值及其等值计算。(5)经济性评价基本方法:投资回收期法;净值法;内部收益率

34、法;其他效率型指标;多方案经济评价方法。(6)不确定性与风险分析:投资风险与不确定性;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7)设备管理的技术经济分析:设备的磨损及其寿命;设备磨损的分类及度量;设备的维修及其技术经济分析;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8)价值工程;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价值工程的基本内容;方案的创造与实施。(9)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市场预测与项目建设规模;原材料、能源及公用设施分析;厂址选择;工艺设备和技术的选择;环境影响评价;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建设项目财务评价;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10)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建设项目资源与能

35、源利用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建设项目社会可持续发展评价;建设项目后评价。865 农业经济学一、考试性质农业经济学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二、考察目标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学位特点,科学、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农业经济学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要求考生掌握农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了解农业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初步形成分析农业经济问题的能力。 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农业经济学等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 1、理解记忆:对农业经济学基本概念,基础知识记忆方面的考核; 2、分析判断:用农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

36、判断某一具体观点和问题; 3、综合运用: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初步分析具体实践问题。三、考试形式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四、考试内容(一)农业经济学导论农业的部门特点,农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研究农业经济学的指导思想与方法,农业经济学的使命;农业生产方式;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的基本理论。(二)农业生产要素及其配置农业的生产要素农业生产要素的构成,边际产品递减规律和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农业土地的集约经营和规模利用,地租及农地价格的经济解释;农业劳动生产率及农业劳动力的流动;农业资本;农业技术进步。农业生产关系结构农业中的生产资料所有

37、制;农业中的经营制度;农业中的分配关系;农业企业制度与产权制度。家庭农场家庭农场概念;家庭农场与农业规模经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关系,家庭农场的分工协作等若干理论;外国家庭农场;中国家庭农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理论的内容;农业企业专业化和农艺过程专业化;农业的地区专业化和综合发展;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国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及其借鉴意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内涵、产生原因、特征、基本原则、类型与条件;农业合作经济基本理论;农业合作社原则与合作制;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范式及其经验农业中多种企业组织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企业组织的分类,农业中的公司制;农业

38、产业化经营组织的类型及发展的关键因素。(三)农产品市场农产品的需求与供给农产品需求的概念、特点、函数、曲线及影响因素;农产品供给的概念、特点、函数、曲线及影响因素。农产品的市场与价格形成农产品价格的形成;农产品价格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农产品运销含义、意义和渠道;农产品市场的概述,分类;各类农产品市场的功能和作用;粮食市场和畜产品市场。农业关联产业农业关联产业的概念;农业关联产业的发展;我国农业关联产业部门现状。农产品贸易与农业保护政策农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农业的国际化;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农产品贸易的基本理论,贸易规则;农业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农业保护,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四)农业的可持续发

39、展农业现代化农业发展阶段及其特点;农业现代的内容、特征;改造传统农业;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的宏观调控农业宏观调控的必然性;农业宏观调控的目标;农业宏观调控的手段。 农民收入与生活消费农民收入及其不平衡性;农民收入的经济理论与政策;我国的农民收入问题;农民的生活消费。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可持续发展与人口理论;可持续发展与资源、环境问题;中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模式选择和战略措施。866 管理学A一、考试性质管理学A是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二、考察目标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准确、规范地

40、测评考生管理学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具体考察考生对管理学基本原理, 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激励、沟通、控制等职能管理,以及管理创新等方面的了解与掌握。为国家培养具有管理思维及实践精神的全面综合性人才。本考试旨从三个方面对考生提出要求:1、正确认识管理学的研究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管理学的体系、结构,对管理学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2、掌握管理学的基本职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学科发展的新理论与新思想。 3、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管理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考试形式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

41、考试时间为180分钟。四、考试内容(一)管理学概述1、管理、管理者与组织管理的含义;管理二重性;管理的基本特征;管理者的分类和角色;管理者的责任;系统;系统方法;组织与环境;企业与企业道德;组织的道德与社会责任。2、管理学的形成管理实践、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三者之间的关系;管理学形成阶段的划分;中外早期的管理思想及实践;古典管理理论;人际关系学说与行为科学;行为科学的主要理论等。(二)计划职能1、计划职能概述计划的含义和内容;计划工作的原理;计划的基本特征、种类和步骤;目标的含义和性质;目标管理的过程;目标管理的优缺点;预测的含义和作用;预测的步骤;预测的种类和程序;德尔菲法的要点;影响预测准确

42、度的因素等。2、战略与战略管理战略管理的过程;战略分析;战略的制定等。3、决策决策的含义、类型和特征;决策的程序;决策方法的分类;群体决策;计量决策方法的优缺点;主观决策方法的优缺点等。(三)组织职能1、组织概述组织的含义和内容;管理宽度与组织层次;影响管理宽度的因素;确定组织宽度的方法;划分部门的方法;组织中的职位设计等。2、部门划分和组织结构类型部门化;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团队的类型和特点;影响组织结构选择的因素等。3、职权配置权利与职权;集权与分权;分权制与集权制的特点;影响集权和分权程度的因素;董事会的职能;职权的分化直线和参谋等。4、人员配备工作人员配备的含义和过程;人员配备的重要性

43、;人员配备的原理;人员的选拔;人员的考评;人员的培训与发展等。5、组织变革与发展组织变革;组织发展等。(四)领导职能1、领导职能概述领导的含义和作用;领导与管理;领导的原理和要求;领导权变理论;管理方格理论;领导者领导理论和艺术的主要内容等。2、沟通沟通的含义和类型;沟通的目的和作用;沟通的表现形式;有效沟通的原则等。3、激励激励与人性假设;激励理论的分类及再分类;主要的激励理论;强化的类型;激励的方式。(五)控制职能1、控制职能概述控制的含义;控制工作的重要性;一般控制与管理控制的异同;控制工作的步骤;控制标准的类型;控制过程的反馈;控制工作的关键等;2、控制工作的类型和原理现场控制、反馈控

44、制、前馈控制、直接控制、间接控制等控制类型的含义;控制控制工作的原理;控制工作的要求。3、控制的技术和方法预算的概念;预算的作用和种类;预算的不足及改进方法等;组织绩效的综合控制等; 其他传统的控制方法。二、复试考试大纲工业工程、系统工程一、考试性质工业工程、系统工程是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复试课程。二、考试形式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三、考试内容1、工业工程(1)工业工程: 工业工程的理论体系;工业工程的基本方法;工业工程的应用原则。(2)工作研究:工作研究的内涵;方法研究;作业测定;生产线平衡;现场管理。(3)人因工程学:人因工程学的概念;人体测量;作

45、业环境设计;作业空间设计;人机系统设计。(4)生产计划与控制:生产计划;车间作业计划与控制。(5)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设施规划;设施选址及其评价;设施布置规划与物流分析;仓库规划。(6)现代质量工程:设计质量工程;制造过程质量工程;检验质量工程;管理质量工程。(7)现代制造系统:典型现代制造系统。(8)设施规划、设计及物料搬运:工厂设施规划;工厂布局设计的原则、方法和过程;设备布置类型和作业单位关系图;物料搬运基础;计算机辅助设施规划与设计以及计算机仿真2、系统工程(1)系统工程方法论:以兰德公司为代表的系统分析方法论;以hall为代表的硬系统工程方法论;以checkland为代表的软系统工程

46、方法论;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论。(2)系统结构分析:系统结构的概念;系统结构的特性;系统结构的对比与比例分析方法;系统结构的逻辑关系分析方法。(3)系统的演化与优化、稳定与控制:系统的优化演化规律;系统优化的技术方法;系统的稳定;系统的控制。(4)系统建模:建模在系统分析中的作用;系统建模的一般原理;系统模型的分类;常用的几类经济数学模型。(5)系统仿真:系统仿真的建模过程;连续系统仿真;离散事件系统仿真。(6)系统动力学:因果关系与反馈环;系统动力学模型;流图绘制与方程设计;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vensim及其应用。(7)系统评价:系统评价的原理 ;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指标的权重;系统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可能满意度法;主成分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8)系统决策:系统决策模型与方法;风险型决策分析;贝叶斯决策;效用与决策分析;决策支持系统与专家系统;冲突分析。会计专业综合(含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一、考试性质会计专业综合是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复试课程。二、考察目标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会计学专业的特点,科学、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课程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具体考察考生对财务会计、财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